一种干燥风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01101阅读:810来源:国知局
一种干燥风机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散热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干燥风机。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产品朝向薄型化设计,散热的课题已成为该行业研究的主要方向,一般受到使用空间的限制,大部分电子产品都采用离心风扇组合成散热模块以进行应用。

如专利号为CN201310001384.4的专利,该专利公开了一种微型散热风扇,包含有一扇框座、一线圈基板及一扇轮,该线圈基板设于该扇框座内部,该扇轮可转动地结合该扇框座,并以一盖板盖合于该扇框座,以将该线圈基板及该扇轮罩盖于该扇框座中。扇轮具有一轮毂,轮毂设有一中轴,轮毂周围还结合有数叶片。

该专利的缺点在于:在实际使用中,是通过扇轮转动,从而带动空气转动出风的。而扇轮在带动空气流动的过程中,会受到空气对其的反作用力。而从附图中可看出,叶片的下端面连接于轮毂上端面。故在扇轮转动时,叶片受力,会产生较大的弯矩,易导致叶片发生弯曲变形,导致叶片送风时会发生扰流,影响离心风扇的出风。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叶片不易变形、出风稳定的离心风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干燥风机,包括底壳、转动连接于底壳的扇轮、用于驱动扇轮转动的定子组和开设有进风口且盖设于底壳上的盖板,所述扇轮包括转盘和叶片,所述转盘偏心转动连接与底壳,所述叶片沿扇轮周向设有若干片,所述叶片下端面位于转盘上端面内且固连于转盘上端面,所述叶片背对转盘一端设有固定套,所述固定套套设于所有所述叶片外壁且与叶片固连。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叶片下端面完全固定连接于转盘上端面,故叶片不会由于在叶片侧边受力产生扭矩而变形。而固定套对叶片背对转盘一侧有一个固定力,从而使叶片不会由于在叶片背对转盘一端受力产生扭矩而变形。从而使叶片不会由于弯矩变形,防止由于叶片变形弯曲而产生的扰流,使风机出风稳定,从而减小了由于扰流产生的噪音。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壳包括呈圆形设置的吸风部和用于排出吸风部处气流的排风部,所述排风部沿水平方向设置且与吸风部沿逆时针方向相切,所有所述叶片均呈圆弧型设置形成逆时针涡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从而使叶片在转盘转动过程中,叶片的迎风面是凹陷面,从而使风吹到叶片上时沿叶片凹陷面导向溢流,起到了卸力的作用,减小了叶片受到的集中应力,延长了叶片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叶片弧度为6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确保叶片形成的涡流宽度,即确保叶片在转动时可空气的接触面积的前提下,尽可能的减小叶片弧度,从而使风在叶片凹陷面溢流,减小了叶片在转盘等转速的前提下受到的集中应力。且由于叶片呈60°,故进过叶片溢流后的风依旧沿叶片外侧流出,形成涡流,使风机更好的出风。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排风部宽度为吸风部半径的1/3~2/5。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确保气流在可沿排风部排出风机的前提下,尽可能增大排风部宽度,即增大了出风宽度,可使干燥的物体受到吹风的面积更大,有更好的干燥效果。由于气流是由于叶片随转盘转动形成涡流,然后沿底壳内壁从排风部离心排出风机,若排风部宽度过大,即出风口宽度过大,易导致底壳吸风部内壁周向过短,导致气流离心加速的长度过短,使气流流速过慢,导致出风不平稳。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有所述叶片相对底壳中心一侧形成引风槽,所述引风槽的半径小于进风口的半径,所述引风槽和进风口呈同轴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从而使叶片在引风槽内产生的涡流半径小于进风口半径,使其可更方便的从进风口将外界的空气引入底壳内,保证了进风量。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盘和底壳背对盖板一侧均开设有若干散热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叶片随转盘转动时,可通过散热槽吸风。风同时从散热槽和进风口进入风机,使风量充足,确保出风平稳。同时从散热槽吸入的风可使定子组转动时产生的热量得到更好的散发,延长了定子组的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壳外底面设有凸肋,所述凸肋设有若干根,其中一根所述凸肋沿底壳周向设置,其他所述凸肋以底壳中心为圆心呈放射型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从而使风机放在平面上时,散热槽依旧是不被覆盖的,使架空的,使风依旧可以从散热槽吸入风机内。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壳外壁和盖板外壁沿其径向均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安装支脚,所述安装支脚上开设有安装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从而可通过安装孔方便的将该风机安装在任意所需安装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叶片不易变形扭曲,使风机出风平稳,噪音较小。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中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出去盖板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中扇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6为实施例中盖板和底板分离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中盖板和底板分离时的结构示意图(主要用于体现第一卡扣);

图8为实施例的局部剖视图。

附图标记:1、底壳;2、扇轮;3、盖板;4、定子组;5、凸肋;6、吸风部;7、排风部;8、散热槽;9、排风口;10、转盘;11、叶片;12、固定套;13、涡流成型区;14、引风槽;15、进风口;16、第一卡扣;17、第二卡块;18、第三卡扣;19、框槽;20、楔形块;21、限位凸起;22、安装支脚;23、安装孔;24、第一卡块;25、第二卡扣;26、第三卡块;27、限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干燥风机,型号为HS-6025-2,包括底壳1、扇轮2、盖板3以及用于驱动扇轮2转动的定子组4。

如图2所示,底壳1外底面设有凸肋5,凸肋5设有若干根,其中一根凸肋5沿底壳1周向设置,其他凸肋5以底壳1中心为圆心呈放射型设置。

如图2和图3所示,底壳1包括吸风部6和排风部7。吸风部6呈圆形设置,且吸风部6底面沿周向开设有若干散热槽8。排风部7沿水平方向设置,且与吸风部6沿逆时针方向相切。排风部7和吸风部6相连通。排风部7宽度为吸风部6半径的1/3~2/5。排风部7背对吸风部6一端开设有排风口9。

如图1和图3所示,定子组4和扇轮2均位于吸风部6内。定子组4偏心设置于底壳1上且固定连接于底壳1。如图3和图4所示,扇轮2包括转盘10和叶片11。转盘10底面沿周向开设有散热槽8。转盘10与定子组4成同轴设置,转盘10以其轴心作为转动轴转动连接于底壳1。叶片11沿转盘10周向设有若干片,所有叶片11均呈圆弧型设置,且所有叶片11的开口端均朝向逆时针方向。叶片11弧度为60°。叶片11下端面位于转盘10上端面内,且固定连接于转盘10上端面。叶片11背对转盘10一端设有固定套12,固定套12套设于所有叶片11外壁且与叶片11固连。

如图3所示,叶片11外壁和底壳1吸风部6内壁之间形成了涡流成型区13,涡流成型区13的宽度沿底壳1周向逐渐变大,直至与排风部7宽度相等。所有叶片11相对底壳1中心一侧形成引风槽14,引风槽14呈圆形。如图1和图5所示,盖板3盖设于底壳1上。盖板3上开设有与引风槽14呈同轴设置的进风口15。进风口15半径大于引风槽14半径。

如图6和图7所示,底壳1外壁相对盖板3一端依次等间隔分布有第一卡扣16、第二卡块17和第三卡扣18,第一卡扣16和第二卡块17位于吸风部6,第三卡扣18位于排风部7。第一卡27扣16和第三卡扣18呈框型。如图8所示,底壳1上开设有框槽19,框槽19连通底壳1相对盖板3一侧。第二卡块17位于框槽19内,第二卡块17背对底壳1一侧设有楔形块20。

如图8所示,底壳1相对盖板3一侧沿底壳1周向设有限位凸起21,限位凸起21相对底壳1中心一侧与底壳1内壁重合。底壳1外壁其径向均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安装支脚22,安装支脚22上开设有安装孔23。

如图6和图7所示,盖板3外壁相对底壳1一端设有扣合与第一卡扣16的第一卡块24、用于扣合第二卡块17的第二卡扣25以及扣合与第三卡扣18的第三卡块26。第二卡扣25呈框型。第一卡块24和第三卡块26背对盖板3一端均设有楔形块20。

如图6所示,盖板3相对底壳1一侧沿其周向开设有用于嵌设限位凸起21的限位槽27。盖板3外壁沿其径向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安装支脚22,安装支脚22上开设有安装孔23。

该风机的工作原理如下:

如图6和图7所示,在风机工作前,需将盖板3安装在底壳1上。先将盖板3上的第二卡扣25钩设在第二卡块17上,使盖板3和底壳1有一个连接点,且盖板3绕这个连接点转动连接于底壳1,然后转动盖板3,使第一卡块24和第三卡块26在盖板3转动时同时卡入第一卡扣16和第三卡扣18,完成安装。此时限位凸起21嵌设于限位槽27内。底壳1上的安装支脚22和盖板3上的安装支脚22重合。

如图1和图3所示,启动风机,定子组4驱动转盘10转动,转盘10带动叶片11转动,叶片11对空气有一个推力,在吸风部6内形成逆时针涡状气流,然后沿着涡流成型区13周向沿逆时针方向流动,直至从排风部7的排风口9排出,实现出风。由于吸风部6内形成涡状气流,故吸风部6处的气压较低,可从进风口15和散热槽8处将风吸入,吸入的风再次在叶片11的作用下形成涡流,从排风口9排出。如此循环,实现排风口9的不停出风,从而该风可用于干燥散热。

叶片11在带动空气形成气流的过程中,收到了气流对其的反作用力。此时固定套12对叶片11有一个限位力,可防止叶片11收到气流影响而弯曲,产生扰流,减小了风机工作时的噪音。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