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扇模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31611阅读:257来源:国知局
风扇模块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风扇模块。



背景技术:

在一般电子装置中,常会设置风扇以协助内部的电子元件在运作过程中进行散热。而常见的风扇大多是正面直接锁附在散热片上或是正面锁附在盖体的支架上,利用这种锁固方式,锁固用的螺丝容易挂伤风扇的扇叶,降低散热效率,而且盖体的支架会占用散热片的高度,减少了散热片的散热面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一种风扇模块,包含:盖体,风扇本体和风扇固定架。风扇本体包括扇叶和扇轮。风扇固定架包括承载部和至少两个延伸部。其中每一延伸部突出于扇叶的外缘,扇轮与承载部结合,风扇本体通过延伸部固定在盖体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风扇本体具有相对的正面和背面,其中,风扇本体的背面固定在承载部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盖体具有第一面及相对的第二面和圆形开口。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第一面上设有至少两个第一锁附结构,每一延伸部的末端具有对应第一锁附结构的第二锁附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风扇模块还包括锁附件,锁附件依次穿过第二锁附结构和第一锁附结构将风扇本体固定在盖体的第一面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第一锁附结构和第二锁附结构为螺丝孔,锁附件为螺丝。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风扇本体被置于圆形开口。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风扇模块,其风扇固定架的尺寸大于风扇本体的尺寸,其延伸部的长度大于扇叶的长度,当风扇本体被固定在风扇固定架时,延伸部突出于风扇本体的外缘,在盖体一面和延伸部末端设计螺丝孔,螺丝依次穿过延伸部末端的螺丝孔和盖体上的螺丝孔,将风扇本体通过固定架从背面固定在盖体上,安装方便,且螺丝不会损伤扇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风扇模块的盖体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风扇模块的风扇固定架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风扇模块的风扇与风扇固定架结合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风扇模块的立体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至图4,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风扇模块的盖体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风扇模块的风扇固定架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风扇模块的风扇与风扇固定架结合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风扇模块的立体分解图。

如图1、图2及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风扇模块包含盖体1,风扇固定架2和风扇本体3。盖体1具有第一面S1及相对的第二面和圆形开口11,圆形开口11的尺寸与风扇本体3的尺寸相匹配。盖体1的第一面S1上设有至少两个第一锁附结构12,分布在圆形开口11周围。在一实施例中,第一锁附结构12为螺丝孔,数量为三个,均匀分布在圆形开口11周围。

参照图2及图3,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风扇模块的风扇固定架2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风扇模块的风扇与风扇固定架结合的示意图。其中风扇固定架2包括承载部21和与承载部21相连的延伸部22,风扇本体3具有相对的正面S2和背面(图中未示),并包括扇叶31和扇轮32。参照图3,风扇本体3的背面与风扇固定架2结合,其中扇轮32被固定在承载部21上。风扇固定架2包括至少两个延伸部22。在本实施例中,延伸部的数量三个,每个延伸部22的末端具有对应第一锁附结构12的第二锁附结构23。在本实施例中,从图3中可看出,每个延伸部22的长度大于风扇本体3的扇叶31的长度,即风扇固定架2的整体尺寸大于风扇本体3的尺寸。当风扇本体3被固定在风扇固定架3时,延伸部22突出于风扇本体3的外缘。

参照图4,调整风扇固定架2的位置,使固定在其上的风扇本体3的正面S2面向盖体1的第一面S1且对准圆形开口11,并使第二锁附结构23与盖体1上的第一锁附结构12在位置上相互对应,锁附件4依次穿过第二锁附结构23和第一锁附结构12,将风扇固定架2固定在盖体1的第一面S1上,这样将风扇本体3固定在盖体1上。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锁附结构12和第二锁附结构33为螺丝孔,锁附件4为螺丝。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风扇模块,其风扇固定架的尺寸大于风扇本体的尺寸,其延伸部的长度大于扇叶的长度,当风扇本体被固定在风扇固定架时,延伸部突出于风扇本体的外缘,在盖体和延伸部末端设计螺丝孔,螺丝依次穿过延伸部末端的螺丝孔和盖体上的螺丝孔,将风扇本体通过风扇固定架从背面固定在盖体上,安装方便,且螺丝不会损伤扇叶。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实施例公开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视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