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温度传感器的烤房变频调速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30831阅读:789来源:国知局
基于温度传感器的烤房变频调速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设施农业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温度传感器的烤房变频调速系统。



背景技术:

变频调速系统在烟叶烤房中应用较为广泛,其主要功能是调节风机的转速,以适应不同阶段的烟叶烘烤温度调节要求。传统的工作方式是人工操作烤房控制仪,通过通讯接口向变频器发送指令,从而控制变频器动作,这种方式存在结构复杂、价格较贵、自动化程度低等缺点。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烟叶烘烤技术的成熟,对烟叶烘烤一体化和自动化提出更高要求,如何将现有的烤房控制仪和变频器合二为一,并且实现自动控制成为目前烟叶烘烤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设置合理且适用性强的基于温度传感器的烤房变频调速系统。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温度传感器的烤房变频调速系统,包括中央控制器、与所述中央控制器相连接的显示器、与所述中央控制器相连接的变频模块,还设有干球温度传感器、湿球温度传感器、温度设定输入器、湿度设定输入器、温度比较器和湿度比较器,所述干球温度传感器和温度设定输入器均与所述温度比较器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湿球温度传感器和湿度设定输入器与湿度比较器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温度比较器和湿度比较器的输出端均与所述中央控制器相连接,还设有与所述变频模块相连接的鼓风机,所述中央控制器的排湿信号输出端与排湿电控门相连接。

还设置有与所述中央控制器相连接的阶段时间设定器。

所述中央控制器的主芯片型号为STC89C52,所述显示器为触模屏,所述温度传感器为DS18B20型数字式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具有积极的效果: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设置合理,其不但可以根据温度和湿度的不同通过中央控制器调节变频模块或排湿电控门,达到调节烤房内的温度或湿度的目的,实现对烟叶烘烤过程中的自动变频控制,使用稳定性好,适用性强且实用性好。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中央控制器的主芯片电路图;

图3为本本实用新型中电源电路、温度传感器电路和触膜屏的接口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图1至图3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具体电路图;图3为本本实用新型中电源电路、温度传感器电路和触膜屏的接口电路图。

见图1至图3,一种基于温度传感器的烤房变频调速系统,包括中央控制器1、与所述中央控制器1相连接的显示器2、与所述中央控制器1相连接的变频模块3,还设有干球温度传感器4、湿球温度传感器5、温度设定输入器6、湿度设定输入器7、温度比较器8和湿度比较器9,所述干球温度传感器4和温度设定输入器6均与所述温度比较器8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湿球温度传感器5和湿度设定输入器7与湿度比较器9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温度比较器8和湿度比较器9的输出端均与所述中央控制器1相连接,还设有与所述变频模块3相连接的鼓风机10,所述中央控制器1的排湿信号输出端与排湿电控门11相连接。本实施例中,通过干球和湿球温度传感器采集烤房中的温度值,和设定值进行比较;当烤房的干球温度高于表一中的设定值时,单片机通过变频器电源驱动板控制鼓风机,将风速减慢甚至停止,进而降低烤房内的温度,反之干球温度低于设定值,就启动鼓风机或者提速;当烤房的湿球温度高于表一中的设定值时,单片机将控制电控门打开,达到排湿效果,反之当烤房的湿球温度低于设定值时,关闭电控门以保持烤房湿度。

还设置有与所述中央控制器1相连接的阶段时间设定器12。本实施例中,在不同阶段的时间内,通过变频模块对风机的转速进行控制,如定色阶段,风机转速为1450r/min时更能缩小烤房内温、湿度差,也即定色阶段叶间风速在0.45m/s左右时更能优化烤房内流场环境。而960r/min时则表现出排湿速度跟不上烟叶蒸发脱水速度,造成烤后烟叶有挂灰和花片现象;干筋阶段720r/min的风机转速是可以满足烘烤要求的。

所述中央控制器的主芯片型号为STC89C52,所述显示器为触模屏,所述温度传感器为DS18B20型数字式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设置合理,其不但可以根据温度和湿度的不同通过中央控制器调节变频模块或排湿电控门,达到调节烤房内的温度或湿度的目的,实现对烟叶烘烤过程中的自动变频控制,使用稳定性好,适用性强且实用性好。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这些属于本实用新型的实质精神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