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气室或多气室压力自动控制电动充气气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32469阅读:445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气室或多气室压力自动控制电动充气气泵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气室或多气室压力自动控制电动充气气泵。



背景技术:

充气气泵用于与充气产品相配合,实现对充气产品的充气。一些大型的充气产品上会固定有充气气泵,充气气泵上设有进气口,在充气时,进气口打开,充气气泵能够向充气产品的内腔充入气体,充气完成后,进气口封闭,防止充气产品内的气体外泄。

现有技术中,要实现以上功能的充气气泵,为旋钮式充气气泵。即,在充气气泵通过旋转开关将进气口打开,以便气体的充入,在充气结束后,旋转开关以封闭进气口,防止气体的外泄。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不需要手动进行切换的双气室或多气室压力自动控制电动充气气泵。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方案实现:

一种双气室或多气室压力自动控制电动充气气泵,包括外壳,所述外壳上设有第一外壳进出气口和至少一个第二外壳进出气口;

所述外壳内设有容置内腔,所述容置内腔设有第一容置内腔进出气口和第二容置内腔进出气口,其内部设有用于抽风的第一电动装置;

靠近容置内腔设有气道切换装置,所述气道切换装置包括第一气道切换进出气口和第二气道切换进出气口,其内设有连通第一气道切换进出气口和第二气道切换进出气口的气道,所述第一气道切换进出气口与第一容置内腔进出气口或第二容置内腔进出气口相对接触连通;

还包括有能带动气道切换装置移动的第二电动装置,气道切换装置在第二电动装置的作用下,使得第一气道切换进出气口与第一容置内腔进出气口或第二容置内腔进出气口相对接触连通;

所述第二外壳进出气口上弹性卡接有气阀装置,所述外壳内设有与气阀装置相配合的可带动气阀装置开启第二外壳进出气口的第三电动装置;使得在气泵非通电状态下,第一气道切换进出气口与第一容置内腔进出气口相对接触连通,全部气阀装置封闭对应的第二外壳进出气口;或在第一电动装置和至少一个第三电动装置动作时,第一气道切换进出气口与第一容置内腔进出气口相对接触连通,至少一个气阀装置开启对应的第二外壳进出气口;或在第一电动装置、第二电动装置和至少一个第三电动装置动作时,第一气道切换进出气口与第二容置内腔进出气口相对接触连通,第三电动装置对应的气阀装置开启第二外壳进出气口。

本申请的气泵用于对充气产品进行充气。第二外壳进出气口与充气产品的内腔连通(本申请中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外壳进出气口,因此当设置多个第二外壳进出气口时,可对应不同的充气产品腔体,也就是可分别对不同的腔体进行充气),第一外壳进出气口与外界连通,气体从第一外壳进出气口进入到气泵中,再通过第二外壳进出气口进入到充气产品中。

容置内腔设有第一容置内腔进出气口和第二容置内腔进出气口,气泵处于非通电状态下,气道切换装置的第一气道切换进出气口与第一容置内腔进出气口相对接触连通。当通电吸气时,吸入到气泵中的气体从第一容置内腔进出气口进入容置内腔,再由第二容置内腔进出气口进入到气道切换装置中,第三电动装置动作顶开对应的气阀装置,使得气体通过第二外壳进出气口进入到充气产品中。

在完成充气后,气泵断电,气阀装置复位,封闭第二外壳进出气口。

在第二电动装置动作时(此动作可理解为由通电状态变为非通电状态下的动作,或由非通电状态变为通电状态的动作),第一气道切换进出气口切换至与第二容置内腔进出气口相对接触,由于此时的气阀装置被顶开,充气产品内的压强较大,此时的第一电动装置的抽风风向不变。从而,充气产品内的气体通过第二外壳进出气口进入至气道切换装置,再由气道切换装置进入到容置内腔中,再由容置内腔经第一外壳进出气口排出。

通过上述各部件的配合,气道实现自动切换,不需要经过人手操作,即可完成对充气产品的充气或放气,方便快捷。

所述气阀装置包括阀片架以及安装在阀片架上的可封闭第二外壳进出气口的阀片;所述阀片架通过第二外壳进出气口嵌入外壳,且其嵌入至外壳内的部位设有复位装置,用于气阀装置的复位。具体的,所述复位装置包括设于阀片架末端的限位部以及套设于阀片架上的弹簧,且使得弹簧卡接于限位部与第二外壳进出气口之间,以此实现气阀装置的弹性卡接。当充气完毕,弹簧回弹,带动阀片密封第二外壳进出气口。

所述第三电动装置与阀片架相对,且其能与嵌入至外壳的阀片架的部位相抵,用以将阀片架顶开以开启第二外壳进出气口。

由于气道切换装置要在第二电动装置的作用下实现与第一容置内腔进出气口或第二容置内腔进出气口的连通,为了要保证气道的切换准确,所述外壳内,设有与气道切换装置相配合的导向机构,使得气道切换装置在第二电动装置的作用下线性移动。通过导向机构的设置,使得气道切换装置的移动更为平稳。具体的,所述导向机构为设置在外壳内的环形部,所述气道切换装置的第二气道切换进出气口所在的端部套设进环形部中。

所述外壳内设有第二气道,所述第二气道的两端分别与环形部和第二外壳进出气口连通。保证由气道切换装置进入至充气产品的气体不泄露至气泵内部,或保证由充气产品进入至气道切换装置的气体不泄露至气泵内部,使得充气、放气效果更好。

优选的,所述第二外壳进出气口的数量为两个。

所述外壳包括壳体座和与壳体座可拆卸分离安装的面板,所述第一外壳进出气口设置在面板上,所述第二外壳进出气口设置在壳体座上。可拆卸分离式设计,便于对气泵内部部件进行检修。

所述第一电动装置包括电机以及与电机连接的风叶;所述第二电动装置和第三电动装置为电磁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申请中,通过第一电动装置,容置内腔、气道切换装置、第二电动装置、气阀装置和第三电动装置的配合,使得充气产品的充气或放气均不需要手动,通过各部件的配合完成对气道的切换即可实现充气产品的充气或放气;通过对气阀装置和第三电动装置的控制,可实现对充气产品不同容腔的充气。

附图说明

图1为气泵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局部放大图;

图3为气泵吸气结构示意图(单个气阀装置开启);

图4为气泵非通电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5为气泵放气结构示意图(单个气阀装置开启);

图6为气泵吸气结构示意图(两个气阀装置开启);

图7为气泵放气结构示意图(两个气阀装置开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

实施例

如图1和2所示,一种双气室或多气室压力自动控制电动充气气泵,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包括壳体座110和与壳体座110可拆卸分离安装的面板120,所述面板120上设有一个第一外壳进出气口121,所述壳体座110上设有两个第二外壳进出气口111。

所述外壳内设有容置内腔200,所述容置内腔200设有第一容置内腔进出气口201和第二容置内腔进出气口202,其内部设有用于抽风的第一电动装置,所述第一电动装置包括电机210以及与电机210连接的风叶220;

靠近容置内腔200设有气道切换装置300,所述气道切换装置300包括第一气道切换进出气口310和第二气道切换进出气口320,其内设有连通第一气道切换进出气口310和第二气道切换进出气口320的气道340,所述第一气道切换进出气口310与第一容置内腔进出气口201或第二容置内腔进出气口202相对接触连通;

还包括有能带动气道切换装置300移动的第二电动装置400,气道切换装置300在第二电动装置400的作用下,使得第一气道切换进出气口310与第一容置内腔进出气口201或第二容置内腔进出气口202相对接触连通;所述第二电动装置400为电磁阀;

所述第二外壳进出气口111上弹性卡接有气阀装置600,所述外壳内设有与气阀装置600相配合的可带动气阀装置600开启第二外壳进出气口111的第三电动装置500;使得在气泵非通电状态下,第一气道切换进出气口310与第一容置内腔进出气口201相对接触连通,全部气阀装置600封闭对应的第二外壳进出气口111(关停状态);或在第一电动装置和至少一个第三电动装置500动作时,第一气道切换进出气口310与第一容置内腔进出气口201相对接触连通,至少一个气阀装置600开启对应的第二外壳进出气口(吸气状态);或在第一电动装置、第二电动装置400和至少一个第三电动装置500动作时,第一气道切换进出气口310与第二容置内腔进出气口202相对接触连通,第三电动装置500对应的气阀装置500开启第二外壳进出气口111(放气状态)。

如图2所示,所述气阀装置500包括阀片架610以及安装在阀片架610上的可封闭第二外壳进出气口111的阀片620,所述阀片620呈环形,套接在阀片架610上;所述阀片架610通过第二外壳进出气口111嵌入外壳,且其嵌入至外壳内的部位设有复位装置,用于气阀装置的复位。所述复位装置包括设于阀片架末端的限位部640以及套设于阀片架610上的弹簧630,且使得弹簧630卡接于限位部640与第二外壳进出气口111之间,以此实现气阀装置的弹性卡接。

所述第三电动装置500与阀片架610相对,且其能与嵌入至外壳的阀片架的部位相抵,用以将阀片架顶开以开启第二外壳进出气口。所述第三电动装置500为电磁阀。

所述外壳内,设有与气道切换装置300相配合的导向机构,使得气道切换装置在第二电动装置的作用下线性移动。所述导向机构为设置在外壳内的环形部800,所述气道切换装置的第二气道切换进出气口所在的端部套设进环形部中。

所述外壳内设有第二气道700,所述第二气道700的两端分别与环形部800和第二外壳进出气口111连通。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其中具体实现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显而易见的替换形式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