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温浓硫酸用长轴液下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67090发布日期:2018-07-04 19:16阅读:480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温浓硫酸用长轴液下泵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温浓硫酸用长轴液下泵,属于流体机械领域。



背景技术:

硫酸在工业生产中应用广泛,我国是全球硫酸产能与产量最大国家。大型化和超大型化(800kt/a以上)硫酸装置中多采用低温余热回收工艺,此工艺中需要将温度为220℃、浓度为99.9%的硫酸,从深度为4-6m的硫酸储槽输送至指定区域,这个步骤需要通过长轴液下泵来完成。

高温浓硫酸用长轴液下泵是一种特殊的通用机械,第一,该设备输送介质(温度为220℃、浓度为99.9%的硫酸)具有极其严重的危害性,一旦泄露,将造成严重的后果;故而,该设备密封安全性尤为关键;第二,该设备零部件重量大,安装需用到吊车等起重设备。

但是,传统的高温浓硫酸用长轴液下泵,由于结构设计的原因,存在以下隐患或问题:

1、余热回收工艺中,硫酸储槽中压力约0.2Mpa,高于大气压,底板与上支撑管连接螺纹孔采用通孔结构,传统结构中将螺栓上涂抹螺纹密封胶实现密封;然螺纹配合为间隙配合,螺纹密封胶在长时间风吹日晒过程中慢慢老化失效,此时硫酸酸雾顺着螺纹缝隙逸出,存在安全隐患。

2、传统高温浓硫酸用长轴液下泵叶轮拆、装方向仅有一个,此结构装配顺序为:优先将泵体与下支撑管连接,而后将叶轮从泵体入口侧装入或拆出,因起吊设备受到泵体阻隔无法吊装,重量轻的小叶轮可通过人力装配,以流量在 2000m3/h叶轮为例,重量在100Kg以上,人力装配几乎不现实;假如将整泵倒转,使泵体入口向上再装配,此时仅底板以上高度至少就有3.5m,更加难以操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传统液下泵中底板螺纹孔存在密封隐患的问题,且叶轮拆装过程中无法吊装的问题;而提供一种高温浓硫酸用长轴液下泵。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温浓硫酸用长轴液下泵,包括吸入罩、叶轮、泵体、下支撑管、底板、上支撑管、传动组件、出液管;

泵体的上下两端均为内径相同且大于叶轮的最大外圆直径的环形入口,泵体左侧引出出液口;

底板上开有出液管安装孔和支撑管安装孔,底板上板面出液管安装孔和支撑管安装孔的外侧分别开有环形密封圈安装槽,且两个环形密封圈安装槽的外侧分别开有圆周均布的螺纹盲孔;

泵体下端的环形入口与吸入罩连接,泵体上端的环形入口连接下支撑管,泵体左侧的出液口连接出液管;上支撑管下端穿过底板的支撑管安装孔与下支撑管对接,上支撑管上端口部向外延伸有外径大于底板支撑管安装孔直径的环形连接台,上支撑管上端口部的环形连接台上开有与底板支撑管安装孔外侧螺纹盲孔分布位置相匹配的螺纹孔,上支撑管上端口部的环形连接台的下端面与底板上板面螺钉固定,且在螺钉固定位置内侧安装密封圈;传动组件安装在上支撑管和下支撑管内腔,传动组件下端轴头与叶轮连接;出液管上端穿出底板的出液管安装孔,出液管上端侧壁通过法兰与底板上板面螺钉固定,且在螺钉固定位置内侧安装密封圈。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液下泵,底板上板面与上支撑管、出液管对接处采用盲孔连接,且在连接孔内侧安装密封圈,有效防止硫酸从配合端面逸出;将泵体上下两端均为内径相同且大于叶轮的最大外圆直径的环形入口为环形入口,可使泵体通过起吊直接安装在叶轮外,彻底解决叶轮安装过程中无法吊装的问题,降低了装配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液下泵的剖面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液下泵中泵体与叶轮装配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液下泵中底板与上支撑管装配示意图;

图中,1-吸入罩;2-叶轮;3-泵体;4-下支撑管;5-底板;6-上支撑管6、; 7-传动组件;8-出液管;9-螺钉;10-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内容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温浓硫酸用长轴液下泵,如图1所示,包括吸入罩1、叶轮2、泵体3、下支撑管4、底板5、上支撑管6、传动组件7、出液管8;

如图2所示,泵体3的上下两端均为内径相同且大于叶轮2的最大外圆直径的环形入口,泵体3左侧引出出液口;

底板5上开有出液管安装孔和支撑管安装孔,底板5上板面出液管安装孔和支撑管安装孔的外侧分别开有环形密封圈安装槽,且两个环形密封圈安装槽的外侧分别开有圆周均布的螺纹盲孔;

泵体3下端的环形入口与吸入罩1连接,泵体3上端的环形入口连接下支撑管4,泵体3左侧的出液口连接出液管8;上支撑管6下端穿过底板5的支撑管安装孔与下支撑管4对接,上支撑管6上端口部向外延伸有外径大于底板5 支撑管安装孔直径的环形连接台,上支撑管6上端口部的环形连接台上开有与底板5支撑管安装孔外侧螺纹盲孔分布位置相匹配的螺纹孔,上支撑管6上端口部的环形连接台的下端面与底板5上板面螺钉9固定,且在螺钉固定位置内侧安装密封圈10,如图3所示;传动组件7安装在上支撑管6和下支撑管4内腔,传动组件7下端轴头与叶轮2连接;出液管8上端穿出底板5的出液管安装孔,出液管8上端侧壁通过法兰与底板5上板面螺钉固定,且在螺钉固定位置内侧安装密封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