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子密封防泄漏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22672阅读:259来源:国知局
转子密封防泄漏阀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转子密封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转子密封防泄漏阀。



背景技术:

橡胶是现代文明非常重要的材料,并且使用范围非常广泛,包括轮胎、密封件、地板以及人们的日常用品。想要生产橡胶,密炼机是必不可少的设备,所以密炼机是非常重要的炼胶设备,并且密炼机的性能关系到炼胶的质量。

因为橡胶的使用工况不同,所以在密炼机炼胶的过程会把很多辅料添加在橡胶和炭黑里面。由于炭黑颗粒非常微小,并且密炼机的密炼室要有转子转动,为了不让炭黑和各种辅料泄漏,密炼室的侧面会有转子密封机构来实现密封功能,从而不使炭黑和辅料泄漏。转子密封机构是通过弹簧油缸来实现的,油缸有杆腔有弹簧,无杆腔进入压力油,压力油作用在油缸活塞表面产生的压力足够克服弹簧力,并且能够实现工作时自动密封。

现有方案中的转子密封的液压原理如图1所示,压力油通过单向阀P腔,进入减压阀,将高压油的压力降低到需要的压力,再作用在转子密封油缸上面。但是现有方案中,存在以下弊端:

1、在设备正常工作时,减压阀内部泄露较大,阀体内部泄漏,不会泄漏到外面,不会造成污染,也不会造成危险,但是会造成压力不稳,电机频繁补压,会造成一定的能源浪费;

2、压力不稳,密炼室内的橡胶、炭黑和各种辅料会泄漏,造成现场环境污染;

3、停机维修的时候油缸内的压力油压力无法安全释放,轻者造成设备现场污染,严重可能造成严重的安全事故,伤及工人安全。

因此,提供一种转子密封防泄漏阀,以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成为现在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转子密封防泄漏阀,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保证油压稳定、无泄漏,并能安全释放密封油缸内的油压。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转子密封防泄漏阀,包括:单向阀和截止阀,所述截止阀包括有阀体,所述阀体内设置有工作油腔;所述单向阀位于所述截止阀的阀体的底部,所述单向阀内底部设置有用于进油的进油腔;所述进油腔与所述工作油腔通过油体管道连通,所述工作油腔的开口处还用于与转子的密封油缸连通,所述进油腔的进口处还连接有减压阀。

优选的,所述截止阀的阀体内还设置有回油腔,所述回油腔通过油体管道与所述工作油腔连接。

优选的,所述截止阀的阀体为倒T型阀体,所述阀体内设置有阀杆腔,所述阀杆腔内滑动设置有阀杆,所述阀杆的顶部设置有手轮。

优选的,所述手轮与所述阀杆转动连接,所述手轮用于带动所述阀杆沿所述阀杆腔上下滑动。

优选的,所述阀杆的底部设置在所述回油腔与所述工作油腔连通的油体管道内。

优选的,所述工作油腔设置有两个,包括A腔和B腔,所述A腔和B腔相对设置;所述进油腔与所述A腔连接,所述回油腔与所述A腔连接;或者:所述进油腔与所述B腔连接,所述回油腔与所述B腔连接。

优选的,所述进油腔的进口处以及所述工作油腔的开口处均设置有O型密封圈;所述阀杆与所述阀杆腔的连接处设置有O型密封圈。

优选的,所述单向阀还包括阀座,所述进油腔位于所述阀座的内底部;所述进油腔的上方还设置有钢球和弹簧,所述钢球通过所述弹簧悬挂在所述阀座的内顶部。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1、压力油先经过减压阀,再经过防泄漏阀,保证压力稳定,并防止减压阀泄漏;

2、截止阀内设置有回油腔,通过打开截止阀,使工作油腔与回油腔连通,安全释放掉油缸内存在的压力,达到安全维修的目的;

3、将单向阀和截止阀集成为一套阀组,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方案中的转子密封的液压原理图;

图2为实施例一转子密封防泄漏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一转子密封防泄漏阀的俯视图;

图4为图3的B-B剖视图;

图5为实施例一转子密封的液压原理图;

图6为为实施例二转子密封防泄漏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二转子密封防泄漏阀的俯视图;

图8为图7的B-B剖视图

图9为实施例二转子密封的液压原理图;

其中,1为截止阀,2为阀体,3为单向阀,4为阀座,5为进油腔,6为弹簧,7为钢球,8为油体管道,9为A腔,10为手轮,11为阀杆,12为B腔,13为回油腔,14为O型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转子密封防泄漏阀,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保证油压稳定、无泄漏,并能安全释放密封油缸内的油压。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转子密封防泄漏阀,如图2至图4所示,包括:单向阀3和截止阀1,截止阀1包括有阀体2,阀体2内设置有工作油腔;单向阀3位于截止阀1的阀体2的底部,单向阀3内底部设置有用于进油的进油腔5;进油腔5与工作油腔通过油体管道8连通,工作油腔的开口处还用于与转子的密封油缸连通,进油腔5的进口处还连接有减压阀。

单向阀3还包括阀座4,进油腔5位于阀座4的内底部;进油腔5的上方还设置有钢球7和弹簧6,钢球7通过弹簧6悬挂在阀座4的内顶部;当进油腔5进油时,油体与钢球7接触产生压力,压缩钢球7上方的弹簧6,从而带动钢球7上升,使单向阀3打开,进油腔5与油体管道8连通,油体经油体管道8进入工作油腔。

截止阀1的阀体2内还设置有回油腔13,回油腔13通过油体管道8与工作油腔连通,回油腔13和进油腔5相对设置。截止阀1的阀体2为倒T型阀体2,包括竖直部分和水平部分,阀体2的竖直部分内设置有阀杆11腔,阀杆11腔内滑动设置有阀杆11,阀杆11的顶部设置有手轮10。阀杆11腔的底部与工作油腔和回油腔13之间的油体管道8连通,阀杆11腔的顶部贯穿阀体2的竖直部分。阀杆11设置在阀杆11腔内,其底部设置在回油腔13与工作油腔连通的油体管道8内,阀杆11的顶部伸出阀杆11腔的顶部;手轮10用于带动阀杆11沿阀杆11腔上下滑动。

工作油腔设置有两个,包括A腔9和B腔12,A腔9和B腔12相对设置,进油腔5与A腔9连通,回油腔13与A腔9连通。

本实施例转子密封的液压原理如图5所示,当防泄漏阀进行工作时,截止阀1关闭,工作油腔A腔9与回油腔13之间的油体管道8被阻断;油体先经过减压阀减压,再进入单向阀3的进油腔5内,冲开单向阀3,然后经过油体管道8进入到工作油腔A腔9中,最后进入密封油缸带动密封油缸工作对转子进行密封。当需要对设备进行维修时,关闭单向阀3,终止进油;然后转动手轮10,带动阀杆11上升,打开截止阀1,工作油腔A腔9与回油腔13连通,密封油缸内的油体经过A腔9回到回油腔13中,释放密封油缸内的压力,以便于安全维修。

本实施例中将单向阀3和截止阀1集成为一套阀组,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压力油先经过减压阀,再经过由单向阀3和截止阀1组成的防泄漏阀,保证压力稳定,并防止减压阀泄漏;通过打开截止阀1,使工作油腔与回油腔13连通,安全释放掉油缸内存在的压力,达到安全维修的目的。

而且本实施例中进油腔5的进口与工作油腔的开口处均设置有O型密封圈14;阀杆11与阀杆11腔的连接处设置有O型密封圈14,能够进一步保证整个防泄漏阀的密封性,防止产生泄漏。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进行的改进,其改进之处仅在于:选用的工作油腔不同,本实施例选用工作油腔中的B腔12。如图6至图8所示,进油腔5与B腔12连通,回油腔13与B腔12连通。

本实施例转子密封的液压原理如图9所示,当防泄漏阀进行工作时,油体先经过减压阀减压,再进入单向阀3的进油腔5内,冲开单向阀3,然后经过油体管道8进入到工作油腔B腔12中,最后进入密封油缸带动密封油缸工作对转子进行密封。当需要对设备进行维修时,关闭单向阀3,终止进油;然后转动手轮10,带动阀杆11上升,打开截止阀1,工作油腔B腔12与回油腔13连通,密封油缸内的油体经过B腔12回到回油腔13中,释放密封油缸内的压力,以便于安全维修。

本实用新型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