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后的压缩机脱氧水管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47103阅读:19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缩机填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改进后的压缩机脱氧水管线。



背景技术:

压缩机填料属于精密部件为防止其生锈是用脱氧水进行冷却,而在生产中脱氧水是从总公司下属单位电厂输送过来的,由于受到电厂的制约经常造成水量不足,冷却效果不好或停水而造成压缩机没有冷却水,而停运及冬季经常造成水管线冻堵,给生产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后的压缩机脱氧水管线,具有冷却效果好,降低用水量,减少生产成本的优点,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冷却效果不好,浪费成本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改进后的压缩机脱氧水管线,包括脱氧水箱,所述脱氧水箱设置有三个接口,其中一个接口连接有脱氧水回流管,其中一个接口通过管道连接到第一软水泵上,其中一个接口通过管道连接到第二软水泵上;所述第一软水泵和第二软水泵的一端设置有板式换热器,第一软水泵和第二软水泵均通过管道与板式换热器连接;所述板式换热器设置有三个接口,其中一个接口连接有循环上水管,其中一个接口连接有循环回水管,其中一个接口连接有脱氧水上流管;所述脱氧水上流管上连接有第一过度储水箱,第一过度储水箱通过管道与脱氧水上流管连接;所述脱氧水上流管上连接有第二过度储水箱,第二过度储水箱通过管道与脱氧水上流管连接;所述第一过度储水箱和第二过度储水箱之间设置有压缩机。

优选的,所述脱氧水回流管上安装有两个水阀,脱氧水上流管上安装有一个水阀。

优选的,所述第一过度储水箱和第二过度储水箱通过管道与脱氧水回流管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软水泵、第二软水泵并连在脱氧水箱与板式换热器之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改进后的压缩机脱氧水管线,通过设置的脱氧水箱、脱氧水回流管、第一软水泵、第二软水泵、板式换热器、循环上水管、循环回水管、脱氧水上流管、第一过度储水箱、第二过度储水箱和压缩机,在原有技术上增加了一个脱氧水箱、一个板式换热器、两台软水泵,通过对现场管线的更改,用循环水经过板式换热器对脱氧水进行换热冷却,把从原先水管线从外公司电厂到公司压缩机长循环改为公司自己内部闭路循环,压缩机水管线经过改造后冷却效果大大改善,水温及流量都能根据需要控制,因为是闭路循环,大大降低了水的用量,减少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脱氧水箱、2脱氧水回流管、3第一软水泵、4第二软水泵、5板式换热器、6循环上水管、7循环回水管、8脱氧水上流管、9第一过度储水箱、10第二过度储水箱、11压缩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一种改进后的压缩机脱氧水管线,包括脱氧水箱1,脱氧水箱1设置有三个接口,其中一个接口连接有脱氧水回流管2,其中一个接口通过管道连接到第一软水泵3上,其中一个接口通过管道连接到第二软水泵4上;第一软水泵3和第二软水泵4的一端设置有板式换热器5,第一软水泵3和第二软水泵4均通过管道与板式换热器5连接;第一软水泵3、第二软水泵4并连在脱氧水箱1与板式换热器5之间;板式换热器5设置有三个接口,其中一个接口连接有循环上水管6,其中一个接口连接有循环回水管7,其中一个接口连接有脱氧水上流管8;脱氧水回流管2上安装有两个水阀,脱氧水上流管8上安装有一个水阀;脱氧水上流管8上连接有第一过度储水箱9,第一过度储水箱9通过管道与脱氧水上流管8连接;脱氧水上流管8上连接有第二过度储水箱10,第二过度储水箱10通过管道与脱氧水上流管8连接;第一过度储水箱9和第二过度储水箱10之间设置有压缩机11;第一过度储水箱9和第二过度储水箱10通过管道与脱氧水回流管2连接。

综上所述:本改进后的压缩机脱氧水管线,通过设置的脱氧水箱1、脱氧水回流管2、第一软水泵3、第二软水泵4、板式换热器5、循环上水管6、循环回水管7、脱氧水上流管8、第一过度储水箱9、第二过度储水箱10和压缩机11,在原有技术上增加了一个脱氧水箱1、一个板式换热器5、两台软水泵,通过对现场管线的更改,用循环水经过板式换热器5对脱氧水进行换热冷却,把从原先水管线从外公司电厂到公司压缩机11长循环改为公司自己内部闭路循环,压缩机11水管线经过改造后冷却效果大大改善,水温及流量都能根据需要控制,因为是闭路循环,大大降低了水的用量,减少了生产成本。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