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拆卸式大型泵头体锻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30809发布日期:2018-06-30 10:22阅读:284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拆卸式大型泵头体锻件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泵体锻件,特别涉及一种可拆卸式大型泵头体锻件。



背景技术:

泵是输送流体或使流体增压的机械。它将原动机的机械能或其他外部能量传送给液体,使液体能量增加。泵主要用来输送水、油、酸碱液、乳化液、悬乳液和液态金属等液体,也可输送液、气混合物及含悬浮固体物的液体。泵通常可按工作原理分为容积式泵、动力式泵和其他类型泵三类。除按工作原理分类外,还可按其他方法分类和命名。如,按驱动方法可分为电动泵和水轮泵等;按结构可分为单级泵和多级泵;按用途可分为锅炉给水泵和计量泵等;按输送液体的性质可分为水泵、油泵和泥浆泵等。按照有无轴结构,可分直线泵,和传统泵。水泵只能输送以流体为介质的物流,不能输送固体

而泵在工作过程中主要易磨损的部位就是泵体锻件了,传统的泵体锻件多数为一块整体,内部磨损后只能更换整个泵体锻件,无法进行拆卸维修,从而加大了使用成本。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可拆卸式大型泵头体锻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拆卸式大型泵头体锻件,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可拆卸式大型泵头体锻件,包括泵体锻件、检修盖和衔接螺栓,所述检修盖卡扣于泵体锻件一侧表面,所述检修盖表面旋转连接有衔接螺栓,且衔接螺栓一端与泵体锻件旋转连接,所述泵体锻件内部开设有缸腔、柱塞腔和吸排腔,所述缸腔内部卡扣连接有缸腔扣管,所述柱塞腔内部卡扣连接有柱塞腔管道,所述柱塞腔与缸腔开设有通气管道,所述缸腔与吸排腔之间镶嵌有吸气管。

进一步地,所述泵体锻件一侧表面开设有排出口,且排出口与吸排腔内部相互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吸排腔贯穿于泵体锻件内部,且吸排腔吸入口位于泵体锻件底端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缸腔扣管与柱塞腔管道两侧表面均焊接有卡扣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该种可拆卸式大型泵头体锻件通过设置的缸腔与缸腔扣管,便利于通过缸腔与缸腔扣管可卡扣分离的模式可有效的避免泵体活动件直接与泵体锻件内部接触,从而避免了直接对泵体锻件造成磨损。

2、该种可拆卸式大型泵头体锻件通过通过设置的缸腔扣管与柱塞腔管道来代替传统的缸腔与柱塞腔,从而对缸腔与柱塞腔进行了保护,方便通过替换缸腔扣管与柱塞腔管道来对泵体锻件进行维修,大大的降低了泵体的使用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可拆卸式大型泵头体锻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可拆卸式大型泵头体锻件的泵体锻件结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可拆卸式大型泵头体锻件的整体结构内部侧视示意图。

图中:1、泵体锻件;2、检修盖;3、衔接螺栓;4、缸腔;5、缸腔扣管;6、柱塞腔;7、柱塞腔管道;8、吸排腔;9、卡扣条;10、排出口;11、吸气管;12、通气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如图1-3所示,一种可拆卸式大型泵头体锻件,包括泵体锻件1、检修盖2和衔接螺栓3,所述检修盖2卡扣于泵体锻件1一侧表面,所述检修盖2表面旋转连接有衔接螺栓3,且衔接螺栓3一端与泵体锻件1旋转连接,所述泵体锻件1内部开设有缸腔4、柱塞腔6和吸排腔8,所述缸腔4内部卡扣连接有缸腔扣管5,所述柱塞腔6内部卡扣连接有柱塞腔管道7,所述柱塞腔6与缸腔4开设有通气管道12,所述缸腔4与吸排腔8之间镶嵌有吸气管11。

其中,所述泵体锻件1一侧表面开设有排出口10,且排出口10与吸排腔8内部相互连通。

其中,所述吸排腔8贯穿于泵体锻件1内部,且吸排腔8吸入口位于泵体锻件1底端表面。

其中,所述缸腔扣管5与柱塞腔管道7两侧表面均焊接有卡扣条9。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为一种可拆卸式大型泵头体锻件,工作时,将泵体锻件1与泵体相互连接,当泵体锻件1使用到一定时间内部磨损时,通过衔接螺栓3将泵体锻件1与检修盖2分离,根据缸腔4内部卡扣连接的缸腔扣管5与柱塞腔6内部卡扣连接的柱塞腔管道7磨损情况选择性更换缸腔扣管5与柱塞腔管道7,从而对泵体锻件1内部进行维修,降低了使用成本,缸腔4与缸腔扣管5可卡扣分离的模式可有效的避免泵体活动件直接与泵体锻件1内部接触,从而避免了直接对泵体锻件1造成磨损,通过设置的缸腔扣管5与柱塞腔管道7来代替传统的缸腔4与柱塞腔6,从而对缸腔4与柱塞腔6进行了保护,方便通过替换缸腔扣管5与柱塞腔管道7来对泵体锻件1进行维修,大大的降低了泵体的使用成本。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