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压减压套筒和稳压减压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49616发布日期:2018-08-24 19:39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液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稳压减压套筒和安装该稳压减压套筒的稳压减压结构。



背景技术:

大多数滑油泵、燃油泵为齿轮泵类结构,其出油口的油压均有一定的波动性,而各类精密部位的喷嘴、润滑装置等等对油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目前,稳压减压的实现方案种类繁多,各类电磁阀、减压阀、限流阀等均能够精确控制出油口的压力和稳定性;但是,采用上述阀类,造成整个系统结构复杂、成本高、可靠性不高、维护性差等;而且,在某些领域,对油压的稳定性要求高于齿轮泵直接出来的油,但又不需要很精准的控制,即只需要较好的稳定性即可,因此,不必使用上述阀类。

所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上述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发明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它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稳定性较低的不足,提供一种稳定性较高的稳压减压套筒和安装该稳压减压套筒的稳压减压结构。

本发明的额外方面和优点将部分地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并且部分地将从描述中变得显然,或者可以通过本发明的实践而习得。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稳压减压套筒,安装在液压通道内,所述稳压减压套筒包括:

套筒本体,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开口并能够连通进液口,所述第二端封闭;所述套筒本体具有内筒面、外筒面以及套筒内腔,所述外筒面能够与液压管道形成容纳腔,所述容纳腔能够与出液口连通,所述套筒本体的侧壁上设置有多个通孔,各个所述通孔连通所述套筒内腔和容纳腔。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稳压减压套筒还包括:

第一密封圈,设于所述外筒面的靠近所述进液口的一端。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稳压减压套筒还包括:

第二密封圈,设于所述外筒面的靠近所述出液口的一端。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端的端面和/或第二端的端面设置有拆卸螺纹孔,所述拆卸螺纹孔的深度方向与所述套筒本体的延伸方向一致。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稳压减压结构,用于液压通道,所述稳压减压结构包括:

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稳压减压套筒;

固定组件,用于将所述稳压减压套筒固定在所述液压通道内。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液压通道包括进液通道和出液通道,所述进液通道和出液通道之间连接有安装通道,所述稳压减压套筒安装在安装通道内,所述安装通道内设置有一径向的凸台,所述稳压减压套筒抵靠所述凸台。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安装通道连通至液压装置的外侧壁,所述固定组件包括:

压盖,其侧壁与所述安装通道过盈配合,所述压盖的一端与所述稳压减压套筒抵靠,另一端突出于所述液压装置。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压盖的突出所述液压装置的一端设置有法兰,所述法兰上设置有过孔,所述液压装置上设置有与所述通孔配合的螺纹孔,所述固定组件还包括:

固定螺钉,贯穿所述过孔并螺纹配合于所述螺纹孔。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稳压减压结构还包括:

第三密封圈,设于所述压盖的与所述安装通道配合的侧面。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稳压减压套筒的外筒面上设置有配合突环,所述固定组件包括:

第一突环,设于所述液压通道的内侧壁;

第二突环,设于所述液压通道的内侧壁并与所述第一突环间隔设置,所述配合突环配合于所述第一突环与所述第二突环之间。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具备以下优点和积极效果中的至少之一:

本发明的稳压减压套筒,套筒本体的第一端开口并能够连通进液口,第二端封闭,使压力液体不能从第二端流出;外筒面能够与液压管道形成容纳腔,容纳腔能够与出液口连通,套筒本体的侧壁上设置有多个通孔,各个通孔连通套筒内腔和容纳腔。一方面,压力液体从第一端进入套筒内腔,然后通过多个通孔进入容纳腔,最后从容纳腔流至出液口,压力液体通过稳压减压套筒的分流、汇合和改变流向,使液压得到相应的稳定和减小。另一方面,该稳压减压套筒为纯机械结构,结构简单、可靠性高、易于维护。

附图说明

通过参照附图详细描述其示例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特征及优点将变得更加明显。

图1是本发明稳压减压套筒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稳压减压结构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主要元件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进液通道;2、出液通道;

3、套筒本体;31、第一端;32、第二端;33、第一环形突出;34、第二环形突出;35、通孔;36、容纳腔;37、套筒内腔;

41、第一密封圈;42、第二密封圈;

5、第三密封圈;6、拆卸螺纹孔;7、安装通道;8、压盖;9、固定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方式;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发明将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结构,因而将省略它们的详细描述。

本发明首先提供了一种稳压减压套筒,参照图1所示的本发明稳压减压套筒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该稳压减压套筒安装在液压通道内,该稳压减压套筒可以包括套筒本体3,套筒本体3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31和第二端32,第一端31开口并能够连通进液口,第二端32封闭;套筒本体3具有内筒面、外筒面以及套筒内腔37,外筒面能够与液压管道形成容纳腔36,容纳腔36能够与出液口连通,套筒本体3的侧壁上设置有多个通孔35,各个通孔35连通套筒内腔37和容纳腔36。

在本示例实施方式中,套筒本体3可以设置为圆筒状,其第一端31开口,第二端32封闭,其内部形成套筒内腔37。套筒本体3的第一端31开口并能够与进液口连通,使压力液体能够从进液口进入容纳腔36内,套筒本体3的第二端32封闭,使压力液体不能从第二端32直接流出。当然,套筒本体3可以不设置为圆筒状,而设置为方形筒状,一般只需要套筒本体3的外形与液压通道相配合即可。

套筒内腔37可以为圆柱状,套筒本体3的内筒面可以为光滑的圆柱面,可以避免对压力液体产生阻力。

在套筒本体3的第一端31的外筒面可以设置径向突出的第一环形突出33,在套筒本体3的第二端32的外筒面也可以设置径向突出的第二环形突出34,即套筒本体3的中部的外径小于两端的外径,套筒本体3的第一端31和第二端32均与液压通道配合,液压通道可以设置为直筒状,使套筒本体3的中部与液压通道形成容纳腔36。在本示例实施方式中,第一环形突出33的外径小于第二环形突出34的外径,当然,第一环形突出33的外径也可以大于或等于第二环形突出34的外径,此处不做特殊限定。也可以在液压通道上设置向内凹进的环形凹陷,环形凹陷使套筒本体3的中部与液压通道形成容纳腔36的空间进一步加大。

另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可以仅通过第一环形突出33和第二环形突出34与液压通道形成容纳腔36,也可以仅通过环形凹陷与套筒本体3的外筒面形成容纳腔36。容纳腔36也不一定设置在套筒本体3的中部位置,也可以设置在套筒本体3的靠近第一端31或第二端32的位置,还可以设置为第一端31或第二端32为容纳腔36的起始端且向套筒本体3的中部延伸的结构。

在本示例实施方式中,在套筒本体3的中部径向设置有多个通孔35,通孔35贯通外筒面和内筒面,使通孔35连通容纳腔36和套筒内腔37。流入套筒内腔37的压力液体通过通孔35流至容纳腔36,从而使轴向流动的压力液体改变为径向流动。而且多个通孔35将压力液体进行分流,流入容纳腔36后又进行汇合。实现对压力液体的方向改变和分流、汇合的过程,使压力液体的压力得到稳定和减小。

当然,在本发明的其他示例实施方式中,多个通孔35可以倾斜设置,只要能够连通容纳腔36和套筒内腔37即可。通孔35的直径越大压力液体的压力会越小,反之,通孔35的直径越小压力液体的压力会越大。通孔35的数量越多压力液体的压力会越小,反之,通孔35的数量越少压力液体的压力会越大。可以根据需要设置通孔35的直径和数量。

在本示例实施方式中,在外筒面的靠近进液口的一端可以设置有第一密封圈41,通过第一密封圈41可以将容纳腔36与进液通道1隔离。

在本示例实施方式中,在外筒面的靠近出液口的一端可以设置有第二密封圈42,第二密封圈42将容纳腔36与套筒本体3的第二端32的结构隔离,通过第二密封圈42可以增加容纳腔36的密封性。

另外,在上述的容纳腔36设置为套筒本体3的第一端31或第二端32为容纳腔36的起始端且向套筒本体3的中部延伸的情况下,可以采用端面密封的方法,即将第一密封圈41可以设置在套筒本体3的第一端31的端面,第二密封圈42可以设置在套筒本体3的第二端32的端面。

在本示例实施方式中,在第二端32的端面可以设置有拆卸螺纹孔6,拆卸螺纹孔6的深度方向与套筒本体3的延伸方向一致。套筒本体3一般沿液压通道安装在液压通道内,在套筒本体3损坏后需要对其进行更换,更换时就需要将其拆卸下来,设置拆卸螺纹孔6可以方便其拆卸,拆卸时将一个螺钉拧入螺纹孔,然后拉动螺钉即可将套筒本体3整个拉出。当然,拆卸螺纹孔6也可以设置在第一端31的端面,也可以在第一端31的端面和第二端32的端面均设置拆卸螺纹孔6,方便稳压减压套筒在各种安装情况下的拆卸。

在本示例实施方式中,套筒本体3的第二端32封闭,可以采用封堵头进行封堵,即可以将第二端32加工形成内螺纹,然后在封堵头上加工形成与内螺纹配合的外螺纹,将封堵头拧到套筒本体3的第二端32形成封闭。当然,也可以如图2所示的通过压盖8进行封闭。另外,套筒本体3的第二端32封闭,也可以采用一体成型的方式形成,即在加工套筒本体3时采用实心材料加工时,对第二端32不加工直接形成封闭端。

进一步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稳压减压结构,参照图2所示的本发明稳压减压结构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该稳压减压结构可以用于液压通道,该稳压减压结构可以包括稳压减压套筒以及固定组件等等,固定组件可以用于将稳压减压套筒固定在液压通道内。

稳压减压套筒的详细结构上述已经进行了具体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在本示例实施方式中,液压通道可以包括进液通道1、出液通道2,以及连接在进液通道1和出液通道2之间的安装通道7等等。进液通道1和出液通道2可以为同向设置,但进液通道1和出液通道2之间相互错位。安装通道7可以与进液通道1以及出液通道2为基本垂直设置,稳压减压套筒安装在安装通道7内。安装通道7的靠近进液通道1的一端的内径小于靠近出液通道2的一端的内径,使安装通道7内形成有一台阶面,稳压减压套筒抵靠该台阶面。

安装通道7可以连通至液压装置的外侧壁,固定组件可以包括压盖8,压盖8的侧壁与安装通道7可以过盈配合,压盖8的一端与稳压减压套筒抵靠,稳压减压套筒被固定在上述台阶面和压盖8之间,从而通过过盈配合的压盖8将稳压减压套筒固定。可以在压盖8上设置螺纹孔,在拆卸压盖8时,将螺钉拧入螺纹孔,拔动螺钉即可将压盖8拉出。

当然,压盖8的侧壁与安装通道7可以不是过盈配合,还可以在压盖8的突出液压装置的一端设置有法兰,法兰上设置有过孔,液压装置上设置有与过孔配合的螺纹孔,固定组件还可以包括固定螺钉9,固定螺钉9贯穿过孔并螺纹配合于螺纹孔,从而将压盖8固定在液压装置上,进一步固定压盖8和稳压减压套筒。

另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在稳压减压套筒为竖直安装的情况下,可以不设置压盖8,可以在竖直的安装通道7内设置一能够承载稳压减压套筒的凸台即可。

在本示例实施方式中,在压盖8的与安装通道7配合的侧面还可以设置第三密封圈5。通过第三密封圈5可以进一步增加容纳腔36的密封性。

固定组件的结构不限于上述描述,例如,可以在稳压减压套筒的外筒面上设置有配合突环,配合突环径向突出于稳压减压套筒的外筒面,固定组件可以包括第一突环以及第二突环等等,第一突环可以设于液压通道的内侧壁;第二突环也可以设于液压通道的内侧壁并与第一突环间隔设置,且第二突环与第一突环为平行设置,配合突环卡在第一突环和第二突环之间,从而将稳压减压套筒固定在安装通道7内。

本发明的稳压减压套筒,套筒本体3的第一端31开口并能够连通进液口,第二端32封闭,使压力液体不能从第二端32流出;外筒面能够与液压管道形成容纳腔36,容纳腔36能够与出液口连通,套筒本体3的侧壁上设置有多个通孔35,各个通孔35连通套筒内腔37和容纳腔36。一方面,压力液体从第一端31进入套筒内腔37,然后通过多个通孔35进入容纳腔36,最后从容纳腔36流至出液口,压力液体通过稳压减压套筒的分流、汇合和改变流向,使液压得到相应的稳定和减小。另一方面,该稳压减压套筒为纯机械结构,结构简单、可靠性高、易于维护。

上述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方式中,如有可能,各实施例中所讨论的特征是可互换的。在上面的描述中,提供许多具体细节从而给出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充分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可以实践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没有所述特定细节中的一个或更多,或者可以采用其它的方法、组件、材料等。在其它情况下,不详细示出或描述公知结构、材料或者操作以避免模糊本发明的各方面。

虽然本说明书中使用相对性的用语,例如“上”“下”来描述图标的一个组件对于另一组件的相对关系,但是这些术语用于本说明书中仅出于方便,例如根据附图中所述的示例的方向。能理解的是,如果将图标的装置翻转使其上下颠倒,则所叙述在“上”的组件将会成为在“下”的组件。当某结构在其它结构“上”时,有可能是指某结构一体形成于其它结构上,或指某结构“直接”设置在其它结构上,或指某结构通过另一结构“间接”设置在其它结构上。

本说明书中,用语“一个”、“一”、“该”和“所述”用以表示存在一个或多个要素/组成部分/等;用语“包含”、“包括”和“具有”用以表示开放式的包括在内的意思并且是指除了列出的要素/组成部分/等之外还可存在另外的要素/组成部分/等;用语“第一”、“第二”和“第三”等仅作为标记使用,不是对其对象的数量限制。

应可理解的是,本发明不将其应用限制到本说明书提出的部件的详细结构和布置方式。本发明能够具有其他实施方式,并且能够以多种方式实现并且执行。前述变形形式和修改形式落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应可理解的是,本说明书公开和限定的本发明延伸到文中和/或附图中提到或明显的两个或两个以上单独特征的所有可替代组合。所有这些不同的组合构成本发明的多个可替代方面。本说明书所述的实施方式说明了已知用于实现本发明的最佳方式,并且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利用本发明。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