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风作业机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62488发布日期:2019-01-29 17:48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送风作业机械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送风作业机械。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2所公开的送风作业机械例如用于将落叶、割的草、灰尘等吹到一起的作业。在专利文献1、2所公开的送风作业机械中,利用发动机驱动送风风扇旋转,将吸入的空气从送风管的顶端侧的开口部喷出。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10666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5-163765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在将专利文献1、2所公开的送风管的顶端侧的开口部抵靠于地面等平面时,有送风管的顶端侧的开口部被该平面堵塞的可能。若发生该堵塞,则存在这样的问题:从送风管的顶端侧的开口部喷出的空气的量(空气喷出量)显著减少,送风风扇的负荷显著减少,从而使发动机的转速过度上升。

本发明鉴于这样的实际状况,其目的在于抑制在送风作业机械的送风管的顶端侧的开口部发生堵塞。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因此,本发明的送风作业机械包括:送风作业机械主体,其具有被原动机驱动而旋转的送风风扇、空气吸入部以及空气喷出部,该送风作业机械主体将利用送风风扇的旋转从空气吸入部吸入的空气从空气喷出部喷出;以及送风管构件,其具有供从送风作业机械主体的空气喷出部喷出的空气流入的基端侧的开口部和供该流入的空气喷出的顶端侧的开口部。在本发明的送风作业机械中,在使与送风管构件的轴线垂直的平面抵接于送风管构件的顶端侧的开口部时,隔着送风管构件的顶端侧的开口部和所述平面的抵接部位而在两侧形成有由送风管构件的顶端侧的开口部和所述平面限定的空气喷出通路,在送风管构件内流通的空气通过所述两侧的空气喷出通路喷出到送风管构件外。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在使与送风管构件的轴线垂直的平面抵接于送风管构件的顶端侧的开口部时,隔着该平面和送风管构件的顶端侧的开口部的抵接部位而在两侧形成有空气喷出通路。因此,即使将送风管构件的顶端侧的开口部抵靠于地面等平面,由于形成有前述的空气喷出通路,因此也能够抑制在送风管构件的顶端侧的开口部发生堵塞。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送风作业机械的立体图。

图2是图1所示的送风作业机械的左侧视图。

图3是将图1所示的送风作业机械左右切断并从左侧观察到的剖视图。

图4a是所述第1实施方式的送风管构件的顶端侧部分的俯视图。

图4b是所述第1实施方式的送风管构件的顶端侧部分的左侧视图。

图4c是所述第1实施方式的送风管构件的顶端侧部分的右侧视图。

图4d是图4a的a向视图,是表示送风管构件的顶端侧的开口部的图。

图5a是从上侧观察到的所述第1实施方式的空气喷出通路的图。

图5b是从左侧观察到的所述第1实施方式的空气喷出通路的图。

图5c是从右侧观察到的所述第1实施方式的空气喷出通路的图。

图6a是表示所述第1实施方式的左侧的空气喷出通路的开口面积的图。

图6b是表示所述第1实施方式的右侧的空气喷出通路的开口面积的图。

图7是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送风作业机械的俯视图。

图8a是所述第2实施方式的送风管构件的俯视图。

图8b是所述第2实施方式的送风管构件的右侧视图。

图8c是图8a的b向视图,是表示送风管构件的顶端侧的开口部的图。

图9a是从上侧观察到的所述第2实施方式的空气喷出通路的图。

图9b是从右侧观察到的所述第2实施方式的空气喷出通路的图。

图10是表示所述第2实施方式的右侧的空气喷出通路的开口面积的图。

图11a是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送风管构件的顶端侧部分的俯视图。

图11b是所述第3实施方式的送风管构件的顶端侧部分的左侧视图。

图11c是所述第3实施方式的送风管构件的顶端侧部分的右侧视图。

图11d是图11a的c向视图,是表示送风管构件的顶端侧的开口部的图。

图12a是从上侧观察到的所述第3实施方式的空气喷出通路的图。

图12b是从左侧观察到的所述第3实施方式的空气喷出通路的图。

图12c是从右侧观察到的所述第3实施方式的空气喷出通路的图。

图13a是表示所述第3实施方式的左侧的空气喷出通路的开口面积的图。

图13b是表示所述第3实施方式的右侧的空气喷出通路的开口面积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30、送风作业机械;3、31、送风作业机械主体;3a、31c、空气吸入部;4、31d、空气喷出部;5、35、送风管;6、发动机(原动机);7、送风风扇;9、33、蜗壳;9a、33a、吸入口;9b、送气口;25、引导部;33b、喷出口;34、握持部;50、50’、50”、送风管构件;51、开口部;51a、上端部;51b、下端部;51c、左端部;51d、右端部;51m、51n、顶部;51p、上边缘部;51q、下边缘部;51r、左边缘部;51s、右边缘部;52、开口部;53、锥形部;al、轴线;ex、延长线;f1、f3、第1方向;f2、f4、第2方向;fd1、fd2、fd3、fd4、流动方向;g、重心位置;pn、平面;α1、α2、α3、α4、抵接部位;β1、β2、β3、β4、空气喷出通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图1~图3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送风作业机械1。图4a~图4d表示本实施方式的送风管构件50的顶端侧部分。另外,关于送风作业机械1,为了便于说明,以下如图2和图3所示那样限定上下、前后地进行说明。此外,关于送风管构件50,以下如图4a~图4d所示那样限定上下、前后、左右地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原动机的一个例子,使用发动机(内燃机)6进行说明,但原动机并不限于发动机6。

图1~图3所示的送风作业机械1是背负式(背包型)的发动机鼓风机。送风作业机械1是通过在用于供作业人员背负的框架2安装送风作业机械主体(鼓风机单元)3,并将用于使空气放出的送风管5与送风作业机械主体3的空气喷出部(喷出管道)4连通而构成的。送风作业机械主体3构成为,将在被发动机6驱动的送风风扇7的旋转的作用下从空气吸入部3a(蜗壳9的吸入口9a)吸入的空气从空气喷出部4喷出。即,送风作业机械主体3具有被发动机6驱动而旋转的送风风扇7、空气吸入部3a以及空气喷出部4。送风管5的基端部支承于框架2,组装于空气喷出部4的开口端部并与该开口端部连通。

框架2用于供作业人员背负而搬运送风作业机械主体3。框架2呈由靠背部2a和基座部2b构成的字母l形,该靠背部2a垂直地延伸而靠在作业人员的后背,该基座部2b从靠背部2a的下部向后方延伸。在框架2的靠背部2a安装有用于供作业人员背负的一对肩带8-1、8-2。

送风风扇7收纳于蜗壳9内。在蜗壳9一体地组装有用于使送风风扇7旋转的发动机6。

送风作业机械主体3借助振动抑制机构搭载于框架2。在送风作业机械主体3的下部,在送风作业机械主体3和框架2的基座部2b之间安装有构成振动抑制机构的螺旋弹簧10-1、10-2。在送风作业机械主体3的前部,在送风作业机械主体3和靠背部2a之间安装有构成振动抑制机构的螺旋弹簧10-3、10-4。

在蜗壳9的前部设有空气的吸入口9a。在蜗壳9的右侧部一体地设有呈筒状的空气喷出部4。在筒状的空气喷出部4的顶端部设有直径较大的扩径部4a。支承于框架2的送风管5的基端部浮动地插入组装于空气喷出部4的扩径部4a。

送风管5由与送风作业机械主体3的空气喷出部4浮动地连通的弯管部5a、与弯管部5a的顶端连结的挠性的波纹管部5b、与波纹管部5b的顶端连结的旋转管部5c、与旋转管部5c连结的短管部5d以及与短管部5d连结的送风管构件(端部喷嘴部)50构成。

在旋转管部5c的与波纹管部5b连结的连结部附近安装有用于把持送风管5的控制把手11。在控制把手11设有用于操作送风作业机械主体3的触发杆12。

在送风作业机械主体3的下部的基座部2b上安装有用于贮存汽油等液体燃料的燃料箱13。在燃料箱13的上部设有燃料箱盖14。在送风作业机械主体3设有用于起动发动机6的起动把手15。燃料箱13内的燃料经由燃料管(未图示)供给到化油器(汽化器)(未图示),汽化的燃料与空气一同被送入到发动机6,并利用火花塞(未图示)进行火花点火。燃烧后的废气被供给到消声器(未图示)进行消音,并排出到外部。

另外,图2所示的臂式的油门操纵杆16能够使臂以旋转轴16a为中心地沿着上下方向移动,而且利用旋转轴16b向外侧方向自由地展开。在旋转轴16b设有弹簧,在将臂向外侧方向展开时,该弹簧对臂向返回到内侧的方向施力。由此,能够在与作业姿势相配合的位置进行油门调整。

在此,对送风作业机械1的主要的使用步骤进行说明。作业人员在拉动起动把手15而使送风作业机械主体3的发动机6起动之后,背负框架2并用右手把持控制把手11,用左手利用臂式油门操纵杆16操作油门,同时使空气从送风管5的送风管构件50的顶端侧的开口部51喷出。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将利用送风风扇7的旋转从吸入口9a吸入的空气的一部分(利用送风风扇7的旋转从吸入口9a吸入的空气的小部分)作为冷却风朝向发动机6引导的引导部25,在蜗壳9的后部形成有送气口9b。在此,利用送风风扇7的旋转从吸入口9a吸入的空气的剩余部分(利用送风风扇7的旋转从吸入口9a吸入的空气的大部分)像前述那样从送风管5的送风管构件50的顶端侧的开口部51喷出。因此,送风风扇7作为“冷却风供给装置”发挥功能,朝向发动机6输送冷却风。此外,来自该送风风扇7的冷却风通过引导部25抵达发动机6。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利用送风风扇7的旋转从吸入口9a吸入的空气的一部分朝向发动机6引导的引导部25设于蜗壳9,但也可以是,除此之外还在空气喷出部4设有引导部25或者取而代之将引导部25设于空气喷出部4。

图1和图4a~图4d所示的送风管构件50是具有圆形截面的管状构件。与送风管构件50的中心轴线相对应的轴线al为直线状。送风管构件50例如由树脂制成。送风管构件50包含顶端侧的开口部51、基端侧的开口部52以及形成于开口部51和开口部52之间的锥形部53。锥形部53呈越朝向送风管构件50的顶端侧(开口部51侧)则直径越小的形状。因此,顶端侧的开口部51的截面积(开口面积)s0小于基端侧的开口部52的截面积(开口面积)。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从与送风管构件50的轴线al垂直的第1方向f1(例如图4c所示的、从上向下的方向)观察送风管构件50时,如图4a所示,送风管构件50的顶端侧的开口部51的轮廓是越远离送风管构件50的轴线al则越靠近送风管构件50的基端侧(开口部52侧)的平滑的山形状。换言之,在从与送风管构件50的轴线al垂直的第1方向f1观察送风管构件50时,如图4a所示,送风管构件50的顶端侧的开口部51的轮廓是向前方突出的平滑的山形状(凸形状)。在此,送风管构件50的顶端侧的开口部51的上端部51a和下端部51b成为前述的山形状的顶部。此外,在从与送风管构件50的轴线al垂直的第1方向f1观察送风管构件50时,如图4a所示,送风管构件50的顶端侧的开口部51的轮廓相对于送风管构件50的轴线al为线对称。

另一方面,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从与送风管构件50的轴线al垂直且与第1方向f1垂直的第2方向f2(例如图4a所示的、从右向左的方向)观察时,如图4c所示,送风管构件50的顶端侧的开口部51的轮廓是越远离送风管构件50的轴线al则越远离送风管构件50的基端侧(开口部52侧)的谷形状。换言之,在从与送风管构件50的轴线al垂直且与第1方向f1垂直的第2方向f2观察时,如图4c所示,送风管构件50的顶端侧的开口部51的轮廓是向后方凹陷的平滑的谷形状(凹形状)。在此,送风管构件50的顶端侧的开口部51的左端部51c和右端部51d成为前述的谷形状的谷底部。此外,在从与送风管构件50的轴线al垂直且与第1方向f1垂直的第2方向f2观察送风管构件50时,如图4c所示,送风管构件50的顶端侧的开口部51的轮廓相对于送风管构件50的轴线al为线对称。

因而,在本实施方式的送风管构件50的顶端侧的开口部51中,左端部51c和右端部51d位于上端部51a和下端部51b的后方。换言之,在本实施方式的送风管构件50的顶端侧的开口部51中,左端部51c和右端部51d位于比上端部51a和下端部51b靠送风管构件50的基端侧(开口部52侧)的位置。

具有前述的顶端侧的开口部51的轮廓的送风管构件50能够利用例如注塑成形来制造。或者,也可以是,准备顶端侧的开口部51的轮廓平坦的送风管构件50,对送风管构件50进行切削加工,使得顶端侧的开口部51的轮廓具有前述的山形状和谷形状。

图5a~图5c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空气喷出通路β1、β2的图。图5a~图5c表示使与送风管构件50的轴线al垂直的平面pn抵接于送风管构件50的顶端侧的开口部51的状态。在此,平面pn可以是所有物体的平坦的表面。平面pn例如是平坦的地面(地表面)。

在使平面pn抵接于送风管构件50的顶端侧的开口部51时,隔着送风管构件50的顶端侧的开口部51和平面pn的抵接部位α1、α2而在左右两侧形成有由送风管构件50的顶端侧的开口部51和平面pn限定的空气喷出通路β1、β2。在此,抵接部位α1是送风管构件50的顶端侧的开口部51的上端部51a和平面pn抵接的部位。此外,抵接部位α2是送风管构件50的顶端侧的开口部51的下端部51b和平面pn抵接的部位。在使平面pn抵接于送风管构件50的顶端侧的开口部51的状态下,从基端侧的开口部52流入到送风管构件50内而在送风管构件50内流通的空气能够通过左右两侧的空气喷出通路β1、β2喷出到外部(送风管构件50外)。

自左侧的空气喷出通路β1喷出的空气的大部分沿着流动方向fd1向左方喷出。另一方面,自右侧的空气喷出通路β2喷出的空气的大部分沿着流动方向fd2向右方喷出。因此,自左侧的空气喷出通路β1喷出的空气的流动方向fd1和自右侧的空气喷出通路β2喷出的空气的流动方向fd2是互相相反的方向。

图6a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左侧的空气喷出通路β1的开口面积s1的图。图6b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右侧的空气喷出通路β2的开口面积s2的图。

在本实施方式中,从自左侧的空气喷出通路β1喷出的空气的流动方向fd1观察时的左侧的空气喷出通路β1的开口面积s1与从自右侧的空气喷出通路β2喷出的空气的流动方向fd2观察时的右侧的空气喷出通路β2的开口面积s2相同。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使平面pn抵接于送风管构件50的顶端侧的开口部51时,在送风管构件50内流通的空气能够从送风管构件50的顶端侧的开口部51向左右两个方向均等地喷出。在此,流动方向fd1、fd2与将抵接部位α1、α2相互连结的直线垂直,并与送风管构件50的轴线al垂直。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从送风管构件50的左方观察送风管构件50的顶端侧的开口部51时,由送风管构件50的顶端侧的开口部51的轮廓和平面pn包围的面积对应于左侧的空气喷出通路β1的开口面积s1(参照图6a)。此外,在从送风管构件50的右方观察送风管构件50的顶端侧的开口部51时,由送风管构件50的顶端侧的开口部51的轮廓和平面pn包围的面积对应于右侧的空气喷出通路β2的开口面积s2(参照图6b)。

若将送风管构件50的顶端侧的开口部51的开口面积(也就是,图4d所示的由送风管构件50的顶端侧的开口部51的内周包围的面积)设为s0,则左侧的空气喷出通路β1的开口面积s1与右侧的空气喷出通路β2的开口面积s2之和优选为开口面积s0的10%以上。也就是说,开口面积s0、s1、s2优选满足以下的关系式(1)。

(s1+s2)/s0≥0.1···(1)

根据本实施方式,送风作业机械1包括:送风作业机械主体3,其具有被作为原动机的一个例子的发动机6驱动而旋转的送风风扇7、空气吸入部3a以及空气喷出部4,该送风作业机械主体3将利用送风风扇7的旋转从空气吸入部3a吸入的空气从空气喷出部4喷出;以及送风管构件50,其具有供从送风作业机械主体3的空气喷出部4喷出的空气流入的基端侧的开口部52和供该流入的空气喷出的顶端侧的开口部51。在使与送风管构件50的轴线al垂直的平面pn抵接于送风管构件50的顶端侧的开口部51时,隔着送风管构件50的顶端侧的开口部51和平面pn的抵接部位α1、α2而在两侧形成有由送风管构件50的顶端侧的开口部51和平面pn限定的空气喷出通路β1、β2,在送风管构件50内流通的空气通过两侧的空气喷出通路β1、β2喷出到送风管构件50外。因此,即便将送风管构件50的顶端侧的开口部51抵靠于地面等平面pn,由于形成有空气喷出通路β1、β2,因此也能够抑制在送风管构件50的顶端侧的开口部51发生堵塞。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在从分别自两侧的空气喷出通路β1、β2喷出的空气的流动方向fd1、fd2观察时,一侧(左侧)的空气喷出通路β1的开口面积s1与另一侧(右侧)的空气喷出通路β2的开口面积s2相同。因此,即便是将送风管构件50的顶端侧的开口部51抵靠于地面等平面pn的状态,也能够使在送风管构件50内流通的空气从送风管构件50的顶端侧的开口部51经由空气喷出通路β1、β2向左右两个方向均等地平衡较佳地喷出。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在从分别自两侧的空气喷出通路β1、β2喷出的空气的流动方向fd1、fd2观察时,一侧(左侧)的空气喷出通路β1的开口面积s1与另一侧(右侧)的空气喷出通路β2的开口面积s2之和(s1+s2)为送风管构件50的顶端侧的开口部51的开口面积s0的10%以上。因此,即便是将送风管构件50的顶端侧的开口部51抵靠于地面等平面pn的状态,也能够确保不会导致发动机6过度旋转的程度的充足的空气喷出量。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自一侧(左侧)的空气喷出通路β1喷出的空气的流动方向fd1与自另一侧(右侧)的空气喷出通路β2喷出的空气的流动方向fd2是互相相反的方向。因此,即便是将送风管构件50的顶端侧的开口部51抵靠于地面等平面pn的状态,由于自左侧的空气喷出通路β1喷出的空气的压力(喷出压力)的反作用力与自右侧的空气喷出通路β2喷出的空气的压力(喷出压力)的反作用力互相抵消,因此能够抑制送风管构件50胡乱摆动。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在从与送风管构件50的轴线al垂直的方向(第1方向f1:参照图4c)观察时,送风管构件50的顶端侧的开口部51的轮廓是越远离送风管构件50的轴线al则越靠近送风管构件50的基端侧(开口部52侧)的山形状(参照图4a)。因此,能够使送风管构件50的顶端侧的开口部51以该山形状的顶部与平面pn抵接,隔着该抵接部位α1、α2而在两侧形成空气喷出通路β1、β2。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在从与送风管构件50的轴线al垂直的方向(第2方向f2:参照图4a)观察时,送风管构件50的顶端侧的开口部51的轮廓是越远离送风管构件50的轴线al则越远离送风管构件50的基端侧(开口部52侧)的谷形状(参照图4c)。由该谷形状和平面pn包围的面积能够对应于空气喷出通路β1的开口面积s1和空气喷出通路β2的开口面积s2。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在从与送风管构件50的轴线al垂直的第1方向f1(参照图4c)观察时,送风管构件50的顶端侧的开口部51的轮廓是越远离送风管构件50的轴线al则越靠近送风管构件50的基端侧(开口部52侧)的山形状(参照图4a),在从与送风管构件50的轴线al垂直且与第1方向f1垂直的第2方向f2(参照图4a)观察时,送风管构件50的顶端侧的开口部51的轮廓是越远离送风管构件50的轴线al则越远离送风管构件50的基端侧(开口部52侧)的谷形状(参照图4c)。因此,能够使送风管构件50的顶端侧的开口部51以前述的山形状的顶部与平面pn抵接,并隔着该抵接部位α1、α2而在两侧形成具有开口面积s1的空气喷出通路β1和具有开口面积s2的空气喷出通路β2。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送风管构件50的轴线al呈直线状延伸。因此,能够从送风管构件50的顶端侧的开口部51喷出直行性较高的空气。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送风作业机械主体3具有引导部25(例如送气口9b),该引导部25用于将利用送风风扇7的旋转从空气吸入部3a(吸入口9a)吸入的空气的一部分朝向原动机(发动机6)引导。因此,由引导部25引导的该空气的一部分能够作为用于冷却发动机6的冷却风发挥功能。在本实施方式中,即使将送风管构件50的顶端侧的开口部51抵靠于地面等平面pn,通过形成有空气喷出通路β1、β2,从而抑制了在送风管构件50的顶端侧的开口部51发生堵塞,因此能够继续利用前述的冷却风对发动机6进行冷却。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用于驱动送风风扇7的原动机是发动机6。因此,能够提供一种强有力的送风作业机械1。

接着,根据图7~图10说明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

图7表示本实施方式的送风作业机械30。图8a~图8c表示本实施方式的送风管构件50’。图9a和图9b表示使与送风管构件50’的轴线al垂直的平面pn抵接于送风管构件50’的顶端侧的开口部51的状态。图10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右侧的空气喷出通路β2的开口面积s2的图。

另外,关于送风作业机械30,为了便于说明,以下如图7所示那样限定前后、左右地进行说明。此外,关于送风管构件50’,以下如图8a~图8c所示那样限定上下、前后、左右地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也是,作为原动机的一个例子,使用发动机6进行说明,但原动机并不限于发动机6。

对与前述的第1实施方式的不同点进行说明。

图7所示的送风作业机械30是手持式(手持型)的发动机鼓风机。送风作业机械30是通过将用于使空气放出的送风管35与送风作业机械主体31的空气喷出部31d(蜗壳33的喷出口33b)连通而构成的。在送风作业机械主体31的右侧部分31a配置有具有空气的吸入口33a和喷出口33b的蜗壳33。在蜗壳33内收纳有送风风扇7。在送风作业机械主体31的左侧部分31b配置有用于使送风风扇7旋转的发动机6。发动机6一体地组装于蜗壳33。送风作业机械主体31构成为,将利用被发动机6驱动的送风风扇7的旋转从空气吸入部31c(蜗壳33的吸入口33a)吸入的空气从空气喷出部31d(蜗壳33的喷出口33b)喷出。即,送风作业机械主体31具有被发动机6驱动而旋转的送风风扇7、空气吸入部31c以及空气喷出部31d。另外,在送风作业机械主体31中,发动机6和送风风扇7在水平方向(左右方向)上排列配置。

在送风作业机械主体31安装有由作业人员把持的握持部34。在握持部34设有用于操作送风作业机械30的运转的操作杆(未图示)。作业人员能够通过一边把持握持部34、一边操作前述的操作杆来进行送风作业机械30的运转的操作。握持部34位于送风作业机械主体31的重心位置g的正上方。

送风管35由与送风作业机械主体31的空气喷出部31d(蜗壳33的喷出口33b)连结的管部36和与管部36连结的送风管构件(端部喷嘴部)50’构成。管部36具有弯曲部36a。在本实施方式中,以在从上方观察(即俯视)送风作业机械30时送风作业机械主体31的重心位置g和握持部34位于送风管构件50’的轴线al的延长线ex上的方式形成管部36的弯曲部36a。因此,在从上方观察(即俯视)送风作业机械30时,送风作业机械主体31的重心位置g和握持部34位于送风管构件50’的轴线al的延长线ex上。

图7和图8a~图8c所示的送风管构件50’是具有圆形截面的管状构件。与送风管构件50’的中心轴线相对应的轴线al为直线状。送风管构件50’例如由树脂制成。送风管构件50’包含顶端侧的开口部51、基端侧的开口部52以及形成于开口部51和开口部52之间的锥形部53。顶端侧的开口部51、基端侧的开口部52以及锥形部53各自的结构与前述的第1实施方式相同。因此,如图9a和图9b所示,在使平面pn抵接于送风管构件50’的顶端侧的开口部51时,隔着送风管构件50’的顶端侧的开口部51和平面pn的抵接部位α1、α2而在左右两侧形成有由送风管构件50’的顶端侧的开口部51和平面pn限定的空气喷出通路β1、β2。自左侧的空气喷出通路β1喷出的空气的流动方向fd1和自右侧的空气喷出通路β2喷出的空气的流动方向fd2是互相相反的方向。从自左侧的空气喷出通路β1喷出的空气的流动方向fd1观察时的左侧的空气喷出通路β1的开口面积s1与从自右侧的空气喷出通路β2喷出的空气的流动方向fd2观察时的右侧的空气喷出通路β2的开口面积s2(参照图10)相同。左侧的空气喷出通路β1的开口面积s1与右侧的空气喷出通路β2的开口面积s2之和优选为送风管构件50’的顶端侧的开口部51的开口面积s0的10%以上(参照图8c和图10)。

特别是根据本实施方式,送风作业机械30具备握持部34,该握持部34安装于送风作业机械主体31而由作业人员把持。握持部34位于送风作业机械主体31的重心位置g的正上方。在俯视时,送风作业机械主体31的重心位置g和握持部34位于送风管构件50’的轴线al的延长线ex上。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即便是将送风管构件50’的顶端侧的开口部51抵靠于地面等平面pn的状态,也能够使在送风管构件50’内流通的空气从送风管构件50’的顶端侧的开口部51经由空气喷出通路β1、β2向左右两个方向均等地平衡较佳地喷出。因此,即便是将送风管构件50’的顶端侧的开口部51抵靠于地面等平面pn的状态,由于自送风管构件50’的顶端侧的开口部51喷出的空气的压力(喷出压力)的反作用力沿着包含送风作业机械主体31的重心位置g的送风管构件50’的轴线al的延长线ex作用于送风作业机械主体31和握持部34,因此能够抑制因该反作用力而产生使送风作业机械主体31绕重心位置g旋转的转矩,进而作业人员能够稳定地保持送风作业机械30。

接着,根据图11a~图13b说明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

图11a~图11d表示本实施方式的送风管构件50”的顶端侧部分。关于送风管构件50”,以下如图11a~图11d所示那样限定上下、前后、左右地进行说明。

对与前述的第1实施方式的不同点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送风管构件50”是将前述的第1实施方式的送风管构件50的顶端侧部分的截面形状像所谓的扁平喷嘴那样设为横长的矩形而成的。与送风管构件50”的中心轴线相对应的轴线al为直线状。送风管构件50”例如由树脂制成。送风管构件50”包含顶端侧的开口部51、基端侧的开口部52以及形成于开口部51和开口部52之间的锥形部53。基端侧的开口部52和锥形部53各自的结构与前述的第1实施方式相同。

送风管构件50”的顶端侧的开口部51如图11d所示为矩形,该开口部51具有与其长边相对应的上边缘部51p和下边缘部51q以及与短边相对应的左边缘部51r和右边缘部51s。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从与送风管构件50”的轴线al垂直的第1方向f3(例如图11c所示的、从上向下的方向)观察送风管构件50”时,如图11a所示,送风管构件50”的顶端侧的开口部51的上边缘部51p的轮廓是越远离送风管构件50”的轴线al则越靠近送风管构件50”的基端侧(开口部52侧)的平滑的山形状。换言之,在从与送风管构件50”的轴线al垂直的第1方向f3观察送风管构件50”时,如图11a所示,送风管构件50”的顶端侧的开口部51的上边缘部51p的轮廓是向前方突出的平滑的山形状(凸形状)。另外,在图11a~图11d示出了该山形状的上边缘部51p的轮廓的顶部51m。

同样地,送风管构件50”的顶端侧的开口部51的下边缘部51q的轮廓是越远离送风管构件50”的轴线al则越靠近送风管构件50”的基端侧(开口部52侧)的平滑的山形状。换言之,送风管构件50”的顶端侧的开口部51的下边缘部51q的轮廓是向前方突出的平滑的山形状(凸形状)。另外,在图11b~图11d示出了该山形状的下边缘部51q的轮廓的顶部51n。

在此,在从第1方向f3观察送风管构件50”时,如图11a所示,送风管构件50”的顶端侧的开口部51的轮廓相对于送风管构件50”的轴线al为线对称。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从与送风管构件50”的轴线al垂直且与第1方向f3垂直的第2方向f4(例如图11a所示的、从右向左的方向)观察时,如图11c所示,送风管构件50”的顶端侧的开口部51的轮廓是向后方凹陷的字母c形(凹形状)。

在此,在从第2方向f4观察送风管构件50”时,如图11c所示,送风管构件50”的顶端侧的开口部51的轮廓相对于送风管构件50”的轴线al为线对称。

因而,在本实施方式的送风管构件50”的顶端侧的开口部51中,左边缘部51r和右边缘部51s位于上边缘部51p的顶部51m和下边缘部51q的顶部51n的后方。换言之,在本实施方式的送风管构件50”的顶端侧的开口部51中,左边缘部51r和右边缘部51s位于比上边缘部51p的顶部51m和下边缘部51q的顶部51n靠送风管构件50”的基端侧(开口部52侧)的位置。

具有前述的顶端侧的开口部51的轮廓的送风管构件50”能够利用例如注塑成形来制造。或者,也可以是,准备顶端侧的开口部51的轮廓平坦的送风管构件50”,对送风管构件50”进行切削加工,使得顶端侧的开口部51的轮廓具有前述的山形状。

图12a~图12c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空气喷出通路β3、β4的图。图12a~图12c表示使与送风管构件50”的轴线al垂直的平面pn抵接于送风管构件50”的顶端侧的开口部51的状态。

在使平面pn抵接于送风管构件50”的顶端侧的开口部51时,隔着送风管构件50”的顶端侧的开口部51和平面pn的抵接部位α3、α4而在左右两侧形成有由送风管构件50”的顶端侧的开口部51和平面pn限定的空气喷出通路β3、β4。在此,抵接部位α3是送风管构件50”的顶端侧的开口部51的上边缘部51p的顶部51m和平面pn抵接的部位。此外,抵接部位α4是送风管构件50”的顶端侧的开口部51的下边缘部51q的顶部51n和平面pn抵接的部位。在使平面pn抵接于送风管构件50”的顶端侧的开口部51的状态下,从基端侧的开口部52流入到送风管构件50”内而在送风管构件50”内流通的空气能够通过左右两侧的空气喷出通路β3、β4喷出到外部(送风管构件50”外)。

自左侧的空气喷出通路β3喷出的空气的大部分沿着流动方向fd3向左方喷出。另一方面,自右侧的空气喷出通路β4喷出的空气的大部分沿着流动方向fd4向右方喷出。因此,自左侧的空气喷出通路β3喷出的空气的流动方向fd3与自右侧的空气喷出通路β4喷出的空气的流动方向fd4是互相相反的方向。

图13a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左侧的空气喷出通路β3的开口面积s3的图。图13b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右侧的空气喷出通路β4的开口面积s4的图。

在本实施方式中,从自左侧的空气喷出通路β3喷出的空气的流动方向fd3观察时的左侧的空气喷出通路β3的开口面积s3与从自右侧的空气喷出通路β4喷出的空气的流动方向fd4观察时的右侧的空气喷出通路β4的开口面积s4相同。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使平面pn抵接于送风管构件50”的顶端侧的开口部51时,在送风管构件50”内流通的空气能够从送风管构件50”的顶端侧的开口部51向左右两个方向均等地喷出。在此,流动方向fd3、fd4与将抵接部位α3、α4相互连结的直线垂直,并与送风管构件50”的轴线al垂直。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从送风管构件50”的左方观察送风管构件50”的顶端侧的开口部51时,由送风管构件50”的顶端侧的开口部51的轮廓和平面pn包围的面积对应于左侧的空气喷出通路β3的开口面积s3(参照图13a)。此外,在从送风管构件50”的右方观察送风管构件50”的顶端侧的开口部51时,由送风管构件50”的顶端侧的开口部51的轮廓和平面pn包围的面积对应于右侧的空气喷出通路β4的开口面积s4(参照图13b)。

若将送风管构件50”的顶端侧的开口部51的开口面积(也就是,图11d所示的由送风管构件50”的顶端侧的开口部51的内周包围的面积)设为s5,则左侧的空气喷出通路β3的开口面积s3与右侧的空气喷出通路β4的开口面积s4之和优选为开口面积s5的10%以上。也就是说,开口面积s3、s4、s5优选满足以下的关系式(2)。

(s3+s4)/s5≥0.1···(2)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送风管构件50”的顶端侧的开口部51的矩形的长边部分的轮廓(上边缘部51p和下边缘部51q的轮廓)设为山形状,将短边部分的轮廓(左边缘部51r和右边缘部51s的轮廓)设为直线状,但也可以取而代之,将短边部分的轮廓(左边缘部51r和右边缘部51s的轮廓)设为山形状,将长边部分的轮廓(上边缘部51p和下边缘部51q的轮廓)设为直线状。

在前述的第1实施方式~第3实施方式中,也可以调换送风管构件50、50’、50”的上下方向和左右方向。即,也可以将第1实施方式~第3实施方式的送风管构件50、50’、50”的顶端侧的开口部51设为绕轴线al旋转90°而成的形状。

在前述的第1实施方式~第3实施方式中,是将送风管构件50、50’、50”的顶端侧的开口部51的截面形状设为圆形或矩形,但除此以外也可以将该截面形状设为椭圆形、圆角长方形状等,这是不言而喻的。

在前述的第1实施方式~第3实施方式中,作为原动机的一个例子,列举说明了发动机,但原动机并不限于发动机,例如,原动机也可以是电动机(马达)。

根据以上内容可知,前述的实施方式仅例示本发明,本发明除了利用所说明的实施方式直接表示的方式之外,还包含在权利要求范围内能由本领域技术人员进行的各种改良、变更,这是不言而喻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