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压动力站、液压驱动系统和集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71738发布日期:2018-11-07 21:31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发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液压动力站、液压驱动系统和集热器。



背景技术:

定日镜液压驱动系统能够分别驱动水平角方向液压缸或高度角方向液压缸以慢速或快速的两种速度移动,从而实现了定日镜的逐日运动。液压驱动系统能够及时执行控制系统发出的各种指令信号,保障定日镜安全、准确的运行。定日镜正常工作时,液压缸以较慢的速度每20秒左右移动一次,整个一天时间内,完成一个完整循环运动。当太阳辐射不足以电厂运行或者当风速达到临界值时,定日镜将回到保护位置。液压缸将以较快的速度移动,使定日镜连续快速移动到所需的位置。

传统的设计采用泵+蓄能器,当定日镜需要快速转动时,将蓄能器中储存的液压油释放出来,补充了液压泵的排量,提高了液压缸移动的速度,从而带动定日镜快速转动。由于蓄能器本身的户外使用寿命比较短,在25年的使用寿命周期需要3年左右更换一次,成本巨大。而且,由于蓄能器本身每次更换还需要给蓄能器进行充氮气,使得后期维护不利,也造成二次污染和额外的充氮气的费用。并且现有的液压系统需要根据不同的对象和使用情况来使用不同的液压站,这样每一个不同的定日镜液压系统就需要单独研发使用一套不同的液压动力站,这样会极大地提高研发和使用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一)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现有的定日镜的液压系统的液压动力站不能够通用,造成研发和使用成本的极大提高和浪费。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液压动力站,包括阀组单元和动力单元,所述动力单元包括油箱、液压泵和驱动电机,所述液压泵设在所述油箱上,且所述液压泵的进液端与所述油箱连通,出液端与所述阀组单元连通,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液压泵相连用于驱动所述液压泵转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液压动力站包括阀组单元和动力单元,所述动力单元包括油箱、液压泵和驱动电机,动力单元为通用部件,不同的项目可以共用一个动力单元,阀组单元是液压站的核心部件,液压油路的设计都包含在此单元内这样就能够根据不同的需求更换不同的阀组单元,避免了现有技术中需要对整个液压动力站进行更换的问题,因此能够更好滴降低研发、制造和使用成本,得到更好的经济效益。

进一步地,所述阀组单元包括主阀块和设于主阀块上的溢流阀和至少一个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所述主阀块固定在所述油箱的外壁面上,所述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和所述溢流阀分别与所述油箱通过油路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液压泵固定在所述述油箱上端的内壁上,并通过吸油管与所述油箱底部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电机位于所述油箱的外侧,并固定在所述油箱的上端,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与所述液压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电机为变频电机

进一步地,所述油箱上设有液位计。

进一步地,所述油箱上设有与所述油箱内部连通的开口,所述开口处设有空气过滤器。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液压驱动系统,包括液压缸和液压动力站;所述液压缸与所述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一一对应设置,所述液压泵的出液端与主油路连通,所述主油路分别与多个液压支路连通,所述液压支路的数量与所述液压缸的数量一一对应,每个所述液压支路均与所述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的进油口连通,所述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的两个出油口分别与对应的液压缸连通,每个所述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的回油口均通过回油油路与所述油箱连通,所述溢流阀的的一端与所述主油路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回油油路连通,在所述回油油路上设有回油过滤器。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液压驱动系统,包括:支撑架、定日镜、定日镜支架、第一液压缸、第二液压缸、第三液压缸和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液压动力站,所述定日镜固定在所述定日镜支架上,所述定日镜支架、第一液压缸、第二液压缸、第三液压缸和所述液压动力站均固定在所述支撑架上;

所述第一液压缸和第二液压缸相对设于所述支撑架的两侧,用于驱动所述定日镜支架在水平面内转动;

所述第三液压缸设置在所述支撑架的上端,用于驱动所述定日镜支架在竖直平面内转动;所述液压泵的出液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液压缸、第二液压缸和第三液压缸连通。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上述和/或附加方面的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液压动力站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液压动力站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所述集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4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使用本申请所述液压动力站的液压原理图。

其中图1至图5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支撑架,2、定日镜支架,3、定日镜,4、液压动力站,41、阀组单元,411、主阀块,4111、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4112、污讯指示表,4113、溢流阀,42、动力单元,421、油箱,4211、液位计,4212、空气过滤器,4213、液压泵,4214、回油过滤器,4215、联轴器,422、变频电机,5、第一液压缸,6、第二液压缸,7、第三液压缸。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液压动力站4,包括阀组单元41和动力单元42,所述动力单元42包括油箱421、液压泵4213和驱动电机,所述液压泵4213设在所述油箱421上,且所述液压泵4213的进液端与所述油箱421连通,出液端与所述阀组单元41连通,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液压泵4213相连用于驱动所述液压泵4213转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液压动力站4包括阀组单元41和动力单元42,所述动力单元42包括油箱421、液压泵4213和驱动电机,动力单元42为通用部件,不同的项目可以共用一个动力单元42,阀组单元41是液压站的核心部件,液压油路的设计都包含在此单元内这样就能够根据不同的需求更换不同的阀组单元41,避免了现有技术中需要对整个液压动力站4进行更换的问题,因此能够更好滴降低研发、制造和使用成本,得到更好的经济效益。

优选地,所述驱动电机为变频电机422,通过变频电机422来驱动所述液压泵4213转动,液压泵4213向液压缸内提供液压油,进而通过液压缸来驱动所述集热件转动,也即是通过液压缸来驱动所述定日镜3转动;本方案采用变频电机422替代蓄能器,通过变频电机422控制电机的转速。低频时,电机低速运转,液压系统的流量将是最低的,液压缸以慢速移动,定日镜3慢速转动。高频时,液压系统的流量将最高,液压缸快速移动,定日镜3快速转动,变频电机422可在其调速范围内可任意调速,在不同项目的使用上具有通用性,省去了蓄能器,节省了成本,现场维护也较为便利,电机变频启动还可解决电机频繁启停的问题。

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油箱421、液压泵4213和变频电机422构成动力单元42,二者结合构成模块化的液压动力站4,动力单元42内包含有:油箱421、电机、液压泵4213、液位计4211、空气过滤器4212。动力包单元针对不同项目都具有通用性。所述阀组单元41内包含有:主阀块411、回油过滤器4214、污讯指示表4112、电磁换向阀、单向阀、溢流阀4113,阀组单元41是液压站的核心部件,液压油路的设计都包含在此单元内,因此只需要根据不同的项目和需求,来针对阀组单元41进行设计即可,动力单元42为通用部件,不同的项目可以共用一个动力单元42。阀组单元41只需要通过四个螺栓进行连接就能够固定在动力单元42的油箱421上。模块化的设计,可以有针对性的选择不同阀组单元41与动力单元42的供应商,有利于降低产品的成本,得到更好的经济效益。

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液压泵4213固定在所述述油箱421上端的内壁上,并通过吸油管与所述油箱421底部连通,同时液压泵4213的出液端通过出油管经阀组单元41分别与不同的液压缸连通,为液压缸提供液压油;具体的,所述液压泵4213固定在所述油箱421的上端的内部,并与所述阀组单元41上的主阀块411来进行连接固定,进而实现液压泵4213的固定,同时所述液压泵4213的动力输入端与所述变频电机422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4215连接,通过所述联轴器4215将所述变频电机422的动力传递给液压泵4213,驱动液压泵4213转动,进而通过液压泵4213向液压缸内输送液压油,驱动所述集热件转动,其中本申请中所述集热件包括定日镜支架2和定日镜3,所述定日镜3固定在所述定日镜支架2上;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变频电机422位于所述油箱421的外侧,并固定在所述油箱421的上端;具体的,所述阀组单元41包括回油过滤器4214,所述回油过滤器4214与所述主阀块411连通,进而与所述油箱421连通,从液压缸返回的液压油通过回油过滤器4214过滤好进入到油箱421,这样能够过滤掉液压油内的杂质,保护液压泵4213等部件。进一步地,油箱421上设有可打开或关闭的注油口,用于加入液压油。回油过滤器4214设有污讯指示表4112,用于监测回油过滤器4214的污染程度,以便及时更换滤芯。

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油箱421上设有液位计4211,通过液位计4211能够直观的观察油箱421的液位高度,有利于及时向油箱421内补充液压油。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油箱421上设有与所述油箱421内部连通的开口,所述开口处设有空气过滤器4212,通过空气过滤器4212能够过滤进入油箱421内的空气,防止颗粒杂质进入油箱421内,造成液压泵4213或液压缸运行故障,其中所述开口即为所述注油口。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集热器,包括:支撑架1、集热件、第一液压缸5、第二液压缸6、第三液压缸7和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液压动力站4,所述集热件、第一液压缸5、第二液压缸6、第三液压缸7和所述液压动力站4均固定在所述支撑架1上,所述第一液压缸5和第二液压缸6相对设于所述支撑架1的两侧,用于驱动所述集热件在水平面内转动;所述第三液压缸7设置在所述支撑架1的上端,用于驱动所述液压缸在竖直平面内转动;所述液压泵4213的出液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液压缸5、第二液压缸6和第三液压缸7连通。本发明提供的集热器通过上述实施例所述的液压动力站4来作为液压系统的动力源,由于上述液压动力站4采用变频电机422作为驱动液压泵4213的动力装置,因此能够任意调节变频电机422的转速,进而调节定日镜3的转动速度,在不同项目的使用上具有通用性,省去了蓄能器,节省了成本,现场维护也较为便利,电机变频启动还可解决电机频繁启停的问题。

优选地,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集热件包括定日镜支架2和设置在所述定日镜支架2上的定日镜3,通过液压动力站4来驱动液压缸工作进而驱动定日镜3之家带动定日镜3转动,下面结合附图5来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液压动力站4驱动定日镜3转动的液压原理。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液压驱动系统,如图5所示,油箱421上设有注油口,通过该注油口能够向油箱421内添加液压油,该注油口即为油箱421上设置的所述开口,在所述注油口处设置有所述空气过滤器4212,所述液压泵4213在变频电机422的作用下转动,通过出油管向外泵送液压油。

所述液压缸与所述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4111一一对应设置,所述液压泵4213的出液端与主油路连通,所述主油路分别与多个液压支路连通,所述液压支路的数量与所述液压缸的数量一一对应,每个所述液压支路均与所述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4111的进油口连通,所述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4111的两个出油口分别与对应的液压缸连通,每个所述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4111的回油口均通过回油油路与所述油箱421连通,所述溢流阀4113的的一端与所述主油路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回油油路连通,在所述回油油路上设有回油过滤器4214。

优选地地,所述液压杆设有三个分别为第一液压缸5、第二液压缸6和第三液压缸7,液压泵4213的出液端与所述主油路连通,所述主油路分别与三个液压支路连通,每个液压支路均通过一个电磁换向阀与液压缸连通,具体的所述电磁换向阀为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4111,三个液压支路分别通过三个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4111然后分别与第一液压缸5、第二液压缸6、第三液压缸7连通,即通过一个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4111与第一液压缸5连通,所述三位四通换向阀上设有两个电磁铁a、b,两个电磁铁a、b对称设置,a得电时第一液压缸5升,b得电时第一液压缸5降,进而实现定日镜3在水平面内的转动;同理第二液压缸6和第三液压缸7也是分别通过一个单独的三位四通电磁阀控制,第二液压缸6与第一液压缸5共同控制所述定日镜3在水平方向的转动,第三液压缸7用于控制所述定日镜3在高度方向转动(即驱动所述定日镜3在竖直平面内转动),所述第一液压缸5、第二液压缸6和第三液压缸7由控制器输入程序,通过控制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4111上a、b电磁铁的电来控制液压缸的升降,同时控制哪个三位四通电磁换向得电,打开油路进入相应的液压缸完成相应的程序动作,同时在所述主油路上连接有溢流回路,所述溢流回路上设有溢流阀4113,所述溢流阀4113的两端分别与主油路和回油油路连通,当系统压力超过规定值时,溢流阀4113打开,液压泵4213中的液压油分别通过溢流阀4113和回油过滤器4214回流到油箱421,所述回油过滤器4214用于过滤进入油箱421内的液压油中的杂质。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中所述电磁换向阀不限于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4111,也可以是其它电磁阀,只要能够实现第一液压缸5、第二液压缸6和第三液压缸7连通的目的就也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思想,同时所述阀组单元41也不仅仅局限于上述的数量,即所述阀组单元41也可以包括其它阀组件、且所述电磁换向阀的数量也不仅仅局限于三个,也可以是四个五个六个等,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选择,只要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思想,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综上所述,本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液压动力站包括阀组单元和动力单元,所述动力单元包括油箱、液压泵和驱动电机,动力单元为通用部件,不同的项目可以共用一个动力单元,阀组单元是液压站的核心部件,液压油路的设计都包含在此单元内这样就能够根据不同的需求更换不同的阀组单元,避免了现有技术中需要对整个液压动力站进行更换的问题,因此能够更好滴降低研发、制造和使用成本,得到更好的经济效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