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散热器及抽油机液压模拟加载用液压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85134发布日期:2019-02-01 19:22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一种散热器及抽油机液压模拟加载用液压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抽油机液压模拟加载领域,具体是一种散热器及抽油机液压模拟加载用液压系统。



背景技术:

抽油机是开采石油的一种机器设备,俗称"磕头机",通过加压的办法使石油出井。当抽油机上冲程时,油管弹性收缩向上运动,带动机械解堵采油器向上运动,撞击滑套产生振动;同时,正向单流阀关闭,变径活塞总成封堵油当抽油机下冲程时,油管弹性伸长向下运动,带动机械解堵采油器向下运动,撞击滑套产生振动;同时,反向单流阀部分关闭,变径活塞总成仍然封堵油套环形油道,使反向单流阀下方区域形成高压区,这一运动又对地层内的油流通道产生一种反向的冲击力。

抽油机故障主要表现为驴头抖动与裂缝、调平衡电机坠落与固定螺栓断裂、减速箱传动齿轮磨损与窜轴、曲柄连杆与支架轴承窜轴、智能控制柜故障率高、维修频繁等主要问题,直接影响油田公司的原油生产及提质增效。

为了确保油田公司的原油生产及提质增效,油田公司通常会定期对抽油机进行仿真评测。油田公司对抽油机仿真评测时需要对抽油机进行模拟加载。其中抽油机液压模拟加载是油田公司常用抽油机模拟加载方式中的一种方式。液压模拟加载通过液压系统模拟抽油机负载,用计算机根据实测油井示功图,控制伺服机构、改变油缸压力,使模拟载荷与示功图上的对应载荷一致,从而使抽油机上的载荷接近真实。其中,上述液压系统的液压回路上设有用于为回流的驱动液降温的散热器。

然而,现有用于上述液压系统的散热器,其散热效果往往不够理想,不利于上述液压系统的降温,进而制约抽油机液压模拟加载用液压系统的使用年限,不利于降低抽油机液压模拟加载的成本。此为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散热器及抽油机液压模拟加载用液压系统,用于提高散热器的散热效果,以及用于提高抽油机液压模拟加载用液压系统的散热效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散热器,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竖直分布的过滤网,过滤网将壳体的内腔分割成并行分布的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第二空腔内设有散热风扇,壳体的远离第二空腔的侧壁上设有散热孔,壳体的与第二空腔相对应的侧壁上设有进气口;

第一空腔内设有用于进油的进油盲管,进油盲管的盲端位于第一空腔内、另一端位于壳体外;进油盲管位于第一空腔内的部分的端部外围设有夹套,进油盲管位于第一空腔内的部分外围与夹套之间留有喷淋腔,进油盲管的盲端末端与夹套之间留有过油间隙,夹套的底部设有出油管,出油管的自由端位于壳体外;进油盲管位于夹套内的部分的侧壁上设有喷淋孔,所述的喷淋孔与所述夹套的内侧壁配合使用。

其中,所述散热孔的数量至少为两个。

其中,进油盲管位于夹套内的部分的侧壁上设有一组所述的喷淋孔,各所述的喷淋孔均匀分布。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抽油机液压模拟加载用液压系统,包括油箱、油缸、供油通路和回油通路;所述的供油通路包括吸油过滤器、第一球阀、液压泵、第一单向阀和第二球阀,吸油过滤器位于油箱内,吸油过滤器依序通过所述的第一球阀、液压泵、第一单向阀和第二球阀与油缸的有杆腔相连通,液压泵与第一单向阀之间的相应连通管路上安有第一压力表;

所述的供油通路上设有第一溢流通路,该第一溢流通路包括连通供油通路与油箱的管路,该管路上设有第一溢流阀和第二电压表,所述的第一溢流通路与用于连通所述液压泵和第一单向阀的管路相连通;

所述的回油通路包括如上所述的散热器、连通油缸无杆腔和油箱的管路、以及设置在该管路上的第二单向阀、第二溢流阀和第三压力表,散热器安装在管路上,第二单向阀设置在连通油缸无杆腔与第二溢流阀的相应管路上,第三压力表设置在连通第二溢流阀和散热器的相应管路上;

油箱与油缸的无杆腔之间还设有增设管路,该增设管路上设有第三单向阀,第三单向阀的出液口与油缸出油口相连。

其中,油箱上安有液位计,用于测量油箱内油液的液位。

其中,油箱的油箱盖上安有空气滤清器,用于维持油箱内油液的清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散热器,设有过滤网、第一空腔、第二空腔、散热风扇、散热孔、进油盲管、喷淋孔、夹套、喷淋腔、过油间隙、出油管以及进气口,其中进油盲管、喷淋孔、夹套、喷淋腔、过油间隙及出油管的使用,能够提高自进油盲管的喷淋孔内喷出的液体与夹套侧壁热交换的充分性;另外,进气口、第二空腔、过滤网、第一空腔及散热孔组成一散热通道,该散热通道在散热风扇的作用下,能够源源不断地将第一空腔内经热交换后的气体排出;可见,本实用新型能够提高散热器的散热效果。

(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抽油机液压模拟加载用液压系统,安有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散热器,鉴于此,该抽油机液压模拟加载用液压系统具有本实用新型所述散热器的所有优点,可见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抽油机液压模拟加载用液压系统也能够提高散热效果。

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其实施的有益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散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抽油机液压模拟加载用液压系统的原理示意图。

其中:1、壳体,2、过滤网,3、第一空腔,4、第二空腔,5、散热风扇,6、散热孔,7、进油盲管,7.1、喷淋孔,8、夹套,9、出油管,10、喷淋腔,11、过油间隙,100、油缸,101、油箱,102、吸油过滤器,103、第一球阀,104、液压泵,105、第一压力表,106、第一单向阀,107、第二球阀,108、第一溢流阀,109、第二电压表,110、第二单向阀,111、第三压力表,112、散热器,113、管路,114、第二溢流阀,115、增设管路,116、第三单向阀,117、管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散热器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散热器,包括壳体1,壳体1内设有竖直分布的过滤网2,过滤网2将壳体1的内腔分割成并行分布的第一空腔3和第二空腔4,第二空腔4内设有散热风扇5,壳体1的远离第二空腔4的侧壁上设有一组散热孔6,各散热孔6均匀分布。第一空腔3内设有用于进油的进油盲管7,进油盲管7的盲端位于第一空腔3内、另一端位于壳体1外。进油盲管7位于第一空腔3内的部分的端部外围设有夹套8。进油盲管7位于第一空腔3内的部分外围与夹套8之间留有喷淋腔10,进油盲管7位于夹套8内的部分的侧壁上设有一组喷淋孔7.1,各喷淋孔7.1均匀分布。各喷淋孔7.1与夹套8的内侧壁配合使用,使用时,经喷淋孔7.1喷出的液体喷淋在夹套8的内侧壁上。进油盲管7的盲端末端与夹套8之间留有过油间隙11,夹套8的底部设有出油管9,出油管9的自由端位于壳体1外。 经喷淋孔7.1喷出的液体,通过夹套8与第一空腔3内的气体进行热交换,第一空腔3内热交换后的气体,在散热风扇5催动的气流的作用下经散热孔6排出,进而达到降温目的。

其中,壳体1的与第二空腔4相对应的侧壁上设有进气口(未在附图中画出,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依据现有技术进行实现),在第二空腔4内的空气被散热风扇5源源不断地送入第一空腔3后,外界的空气通过所述的进气口源源不断地补入第二空腔4内。

其中,当喷淋腔10内的液体未浸没进油盲管7上的喷淋孔7.1时,各喷淋孔7.1均喷出液体至夹套8的内侧壁上,实现与夹套8的内侧壁的首次热交换,继而喷出至夹套8内侧壁上的液体沿着夹套8内侧壁滑落直至汇入出油管9、之后通过出油管9流出,在液体沿着夹套8的内侧壁滑落的过程中,实时与夹套8的内侧壁进行热交换,进而增加了热交换的充分性,继而提高了散热器的散热效果。

其中,当喷淋腔10内的液体浸没进油盲管7上的喷淋孔7.1时,通过被浸没的喷淋孔7.1喷出的流体对喷淋腔10内的液体具有混匀作用,从而促进了喷淋腔10内各处温度相对低的液体与温度相对高的液体的快速混合,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喷淋腔10内液体与夹套8内侧壁热交换的充分性,进而提高了散热器的散热效率。

此外,本发明采用过滤网2将壳体1的内腔分割成第一空腔3和第二空腔4,过滤网2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流入第一空腔3内的气流的流速,进而增加了第一空腔3内气体与夹套8热交换的充分性,进一步提高了散热器的散热效果。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抽油机液压模拟加载用液压系统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抽油机液压模拟加载用液压系统,包括油箱101、油缸100、供油通路和回油通路;所述的供油通路包括吸油过滤器102、第一球阀103、液压泵104、第一单向阀106和第二球阀107,吸油过滤器102位于油箱101内,吸油过滤器102依序通过所述的第一球阀103、液压泵104、第一单向阀106和第二球阀107与油缸100的有杆腔相连通,液压泵104与第一单向阀106之间的相应连通管路上安有第一压力表105。所述的供油通路上设有第一溢流通路,该第一溢流通路包括连通供油通路与油箱101的管路,该管路上设有第一溢流阀108和第二电压表109,所述的第一溢流通路与用于连通所述液压泵104和第一单向阀106的管路相连通。所述的回油通路包括如上所述的散热器112、连通油缸100无杆腔和油箱101的管路113、以及设置在该管路113上的第二单向阀110、第二溢流阀114和第三压力表111,散热器112安装在管路113上,第二单向阀110设置在连通油缸100无杆腔与第二溢流阀114的相应管路上,第三压力表111设置在连通第二溢流阀114和散热器112的相应管路上。油箱101与油缸100的无杆腔之间还设有增设管路115,该增设管路115上设有第三单向阀116,第三单向阀116的出液口与油缸100出油口相连。可见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抽油机液压模拟加载用液压系统,因安有如上所述的散热器,也提高了散热效果;另外鉴于此,本实用新型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抽油机液压模拟加载用液压系统的使用年限,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使用成本。

其中,本实用新型所述抽油机液压模拟加载用液压系统中所述散热器112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其中在散热器112中,油液通过进油盲管7流入、最终通过出油管9流出并回流至油箱101内。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油箱101上安有液位计,便于实时检测油箱101内油液的液位118。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油箱101的油箱盖上安有空气滤清器119,一定程度上确保了油箱101内油液的清洁度。

使用之前,将抽油机的驴头通过连接件连接到油缸100的活塞杆上,并使抽油机的驴头位于油缸100的上方。使用时,通过该抽油机液压模拟加载用液压系统的液压泵104给油缸100提供油压,从而使油缸100活塞移动,进而带动驴头运动,从而实现对抽油机的液压模拟加载。可见,在本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抽油机液压模拟加载是以油缸100为模拟负载。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中所涉及的方位词均以图1为基准。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依据现有技术很容易实现的内容,为简化说明书的结构,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方式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方式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