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心泵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76017发布日期:2018-12-07 22:20阅读:291来源:国知局
离心泵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泵过滤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离心泵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离心泵是一种靠叶轮旋转时产生的离心力来输送液体的泵。离心泵工作原理:开泵前,吸入管和泵内必须充满液体,开泵后,叶轮高速旋转,其中的液体随着叶片一起旋转,在离心力的作用下,飞离叶轮向外射出,射出的液体在泵壳扩散室内速度逐渐变慢,压力逐渐增加,然后从泵出口,排出管流出。此时,在叶片中心处由于液体被甩向周围而形成既没有空气又没有液体的真空低压区,液池中的液体在池面大气压的作用下,经吸入管流入泵内,液体就是这样连续不断地从液池中被抽吸上来又连续不断地从排出管流出。当液体中含有大量杂质时,这些杂质会不断撞击叶轮,使叶轮表面逐渐损伤,影响工作效率,甚至堵塞住叶轮流道,大大降低泵的出口压力;同时液体中杂质还会对泵的密封造成影响,使泵发生泄漏;更严重杂质会导致电机烧毁。

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改进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离心泵过滤装置,有效防止杂质进入泵体中对泵体造成损坏。具体而言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实用新型的离心泵过滤装置,包括泵体和用于流体流入泵体中的进水口,进水口连接有用于缓流的缓冲管,缓冲管连接有过滤管,过滤管上设有用于过滤流体杂质的过滤袋,过滤管连接有用于对过滤后的流体再次过滤的过滤装置,过滤装置与泵体可拆卸式连接。

进一步,所述过滤装置包括中空结构的固定块和至少两个网孔相交错的过滤网,过滤网穿刺固定在密封圈内,密封圈四周设有通孔,固定块包括前固定块和后固定块,前固定块设有与通孔相匹配的凸台,后固定块设有与通孔相匹配的凹槽,过滤网设置在前固定块与后固定块之间,靠近活性炭管的过滤网的目数小于靠近泵体的过滤网的目数。

进一步,所述过滤网之间设有用于除去过滤网上残留杂质的除渣装置,过滤装置上还设有用于接收过滤网上杂质的排污腔。

进一步,所述除渣装置包括设置在过滤网之间的移动环,移动环周向可拆卸连接有清洁条,移动环连接有用于驱动移动环移动或转动的滑移装置。

进一步,所述滑移装置包括滑动杆和与滑动杆固定连接的固定杆,固定杆与移动环固定连接。

进一步,所述过滤装置倾斜设置。

进一步,所述进水口处还设有用于缓流的缓冲垫片。

进一步,所述清洁条采用弹性材料,清洁条的直径不超过过滤网网孔的直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过滤袋和过滤装置依次对流体中的杂质进行过滤,可以有效防止杂质进入泵体中对泵体造成损坏;设置的缓冲管可以有效对流体进行缓流,防止流体的较大的冲击力对过滤管及过滤装置造成损坏,从而延长泵体、过滤管和过滤装置的使用寿命,降低使用成本;本实用新型的其他有益效果将结合下文具体实施例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的放大示意图。

图中:1、进水口;2、缓冲管;3、过滤袋;4、过滤管;5、前固定块;6、凸台;7、密封圈;8、后固定块;9、泵体;10、凹槽;11、细过滤网;12、除渣装置;13、粗过滤网;14、通孔;121、拉环;122、移动环;123、清洁条;124、固定杆;125、滑动杆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离心泵过滤装置,包括泵体9和用于流体流入泵体9中的进水口1,进水口1连接有用于缓冲流体冲击力的缓冲管2,缓冲管2连接有过滤管4,过滤管4内设有用于过滤流体杂质的过滤袋3,过滤管4中至少设置一个过滤袋3,过滤袋3通过紧固件例如螺钉或螺栓固定在过滤管4上,过滤袋3可拆卸设计,方便过滤袋的清理,本实施例中,过滤管4中设置一个过滤袋3,缓冲管2分别与进水口1与过滤管4连通,过滤管4连接有用于对过滤后的流体进行再过滤的过滤装置,过滤装置与泵体9可拆卸式连接,过滤装置与泵体9之间可以通过紧固件,如螺栓或螺钉进行连接,方便过滤网装置的安装、拆卸与维护,防止其中部件损坏时需要更换所有部件,避免造成消费者的使用成本的增加。

采用过滤袋和过滤网装置对流体中的杂质进行过滤,可以有效防止杂质进入泵体中对泵体造成损坏;设置的缓冲管可以有效对流体进行缓流,防止流体的较大的冲击力对过滤管及过滤装置造成损坏,从而延长泵体、过滤管和过滤网装置的使用寿命,降低使用成本。

本实施例中,所述过滤网装置包括中空结构的固定块和至少两个网孔相交错的过滤网,过滤网穿刺固定在密封圈7内,密封圈7四周设有通孔14,密封圈7采用弹性密封圈,固定块包括前固定块5和后固定块8,前固定块5设有与通孔14相匹配的凸台6,后固定块8设有与通孔14相匹配的凹槽10,前固定块5与活性炭管4连接,后固定块8与泵体9连接,前固定块5和后固定块8的连接均采用可拆卸连接,可以通过紧固件进行连接,紧固件可以采用螺栓或螺钉等,方便安装、拆卸;过滤网设置在前固定块5与后固定块8之间,靠近活性炭管4的过滤网即粗估滤网13的目数小于靠近泵体9的过滤网即细过滤网11的目数,也就是,粗过滤网13的网孔的直径大于细过滤网11的网孔的直径,粗过滤网13过滤较大直径的杂质,直径较小的杂质被细过滤网11过滤,从而使流入泵体9中的流体得到净化,降低流体中杂质对泵体9的损坏率。

本实施例中,所述过滤网之间设有用于除去过滤网上残留杂质的除渣装置12,除渣装置12设置在粗过滤网13与细过滤网11之间,可以同时除去粗过滤网13和细过滤网11上杂质,过滤装置上还设有用于接收过滤网上杂质的排污腔,排污腔与过滤装置可拆卸连接,方便清理排污腔内的杂质,过滤网上的杂质经过除渣装置12进行除渣后,可以减少杂质对过滤网网孔的堵塞,增加过滤面积,更加有效地对流体中的杂质进行过滤,防止杂质进入泵体9中,造成泵体9损坏,增加使用成本。

本实施例中,所述除渣装置12包括设置在粗过滤网13与细过滤网11之间的移动环122,移动环122周向可拆卸连接有清洁条123,移动环122连接有用于驱动移动环122移动或转动的滑移装置,安装在移动环122上的清洁条123的长度可以略大于移动环122到过滤网之间的距离,方便清洁条123对过滤网的网孔进行清理;滑移装置连接移动环122,从而控制移动环122在与过滤网平行的方向上移动,从而实现清洁条123对过滤网的清理。

本实施例中,所述滑移装置包括滑动杆125和与滑动杆125固定连接的固定杆124,固定杆124与移动环122固定连接,固定杆124设置在移动环122内部,固定杆124两端与移动环122固定连接,滑动杆125固定设置在固定杆124的中心处或其他位置,本实施例中,滑动杆124设置在固定杆124的中心处,滑动杆125通过固定杆124带动移动环122沿与过滤网平行的方向移动时,受力更加均匀,滑移的过程也更加顺畅,增加了过滤网的清洁的效率,滑动杆125上远离移动环122的一端上设置有拉环121,使操作者能够更容易地抓住滑动杆125的握持端,让操作更加方便。

本实施例中,所述过滤装置倾斜设置,流体从进水口1依次进入缓冲管2和活性炭管4,经过活性炭管4对流体中的杂质吸附后再进入过滤装置,由于流体的流量较大,具有较大的冲击力,过滤装置采用倾斜设置可以有效防止流体中的杂质在较大的冲击力的作用的挤压下而通过过滤装置,使过滤装置无法达到对流体进行过滤的目的,使流体中的杂质进入泵体9中造成泵体9的损坏。

本实施例中,所述进水口1处还设有用于缓流的缓冲垫片,缓冲垫片采用弹性缓冲垫片,弹性缓冲垫片可以更好地对流体的冲击力起到缓冲的作用,防止流体较大的冲击力对缓冲管2、活性炭管4和过滤装置造成损坏。

本实施例中,所述清洁条123采用弹性材料,例如橡胶类材料,或者毛刷类,清洁条也可以采用多孔材料,例如海绵类,或者是刷毛类材料,清洁条123的直径不超过过滤网网孔的直径,弹性的清洁条123可以避免对过滤网进行清洁时造成过滤网的刮伤,也避免对过滤网造成损坏,影响过滤网的过滤功能;清洁条123的直径不超过过滤网网孔的直径,使清洁条123也可以对网孔进行清理,从而使过滤网可以更好对流体中的杂质进行过滤。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