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U型支撑座的迷你风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29250发布日期:2019-02-10 23:36阅读:413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U型支撑座的迷你风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迷你风扇,特别涉及一种具有U型支撑座的迷你风扇。



背景技术:

风扇是人们夏季常用的消暑纳凉的物品之一。即使随着空调的普及,但由于风扇吹出的风平柔缓和,加上耗电量不大,仍然受广大人们欢迎。迷你风扇作为小型风扇,携带方便,易于移动,适用于不同的场合,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但是,人们把很多迷你风扇作为手持使用,有时在办公桌或饭桌使用迷你风扇时,市场上的迷你风扇通常安装的支撑架较大,加上风扇在大风力的情况下支撑架的支撑力不足,迷你风扇体容易倾倒,另外,支撑架与风扇体的连接位容易松脱,造成迷你风扇不能放置在平面台上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U型支撑座的迷你风扇,一体化程度高,方便使用者放置平台或手持使用,风扇耐用、稳固,放置平台使用不容易倾倒。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具有U型支撑座的迷你风扇,包括前壳体、后壳体、风扇页及U型支撑座,所述后壳体的中部开设有第一安装腔,所述第一安装腔内安装有电池部,所述后壳体的表面安装有前端盖,所述后壳体的背部设有后底壳,所述后底壳的两侧开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U型支撑座的开口处内侧设有安装柱,所述安装柱伸入第一安装孔,安装柱上套设有与后底壳内腔体的侧壁互相抵持的第一弹簧片。

进一步地,所述后底壳的两侧开设有向内凹陷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安装有弹性组件,所述安装柱穿过弹性组件安装。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组件包括由内到外依次安装的第一圆环、第二弹簧片及第二圆环,所述安装柱穿过第一圆环、第二弹簧片及第二圆环,第一圆环的外侧端面及第二圆环的外侧端面分别与安装槽的内壁及U型支撑座的内壁互相接触抵持。

进一步地,所述前端盖上开设有第一散热口,所述第一安装腔对应的后壳体顶部开设有第二散热口,电池部与前端盖之间留有空隙形成第一散热通道,所述第一散热通道分别连通第一散热口及第二散热口。

进一步地,所述前端盖上安装有风叶安装座,所述风叶安装座对应的前端盖的背面从内到外周向设有若干圈环状加强筋,相邻的环状加强筋之间还连接有若干条形状加强筋。

进一步地,所述后底壳的外轮廓形状与所述U型支撑座的内环形状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前壳体对应的第一安装腔内安装有开关电源板,所述开关电源板上安装有USB充电接口,所述前壳体上开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USB充电接口伸出第二安装孔安装。

进一步地,所述风扇页的背面中部设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内安装有用于驱动风扇页转动的直流无刷电机。

进一步地,所述前壳体与后壳体的连接处延伸出的台阶形成定位壳体,所述定位壳体上设有若干卡口,所述后壳体与前壳体的连接处的内壁上设有带有斜面朝前的卡块。

进一步地,所述后壳体上与前壳体的连接处还设有若干段与所述定位壳体配合安装的定位槽。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迷你风扇的电池部安装在后壳体上的第一安装腔内,配合U型支撑座放置在平台上使用时,通常风扇页向平面方向后倾斜使用,这时由于电池部的重量占迷你风扇的较大比重,前壳体、后壳体、风扇页及电池部安装的风扇主体向后倾斜使整个风扇的重心向下,迷你风扇放置在平面上更加稳定,U型支撑座上的安装柱配合后底壳内腔体的侧壁互相抵持的弹簧片形成U型支撑座与后壳体互相抵持压制的转动结构,方便使用者实现对迷你风扇实现手持或放置平面使用,同时由于该风扇的U型支撑座无需安装电池部,U型支撑座的体积可以做到非常纤细,U型支撑座由于内部中空,适合多种手型尺寸的使用者手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后壳体及弹性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纵剖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前端盖的主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前端盖的后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风扇页及无刷电机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如图所示,实施例1,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具有U型支撑座4的迷你风扇,包括前壳体1、后壳体2、风扇页3及U型支撑座4,后壳体2的中部开设有第一安装腔,第一安装腔内安装有电池部5,后壳体2的表面安装有前端盖6,后壳体2的背部设有后底壳,后底壳的两侧开设有第一安装孔7,U型支撑座4的开口处内侧设有安装柱8,安装柱8伸入第一安装孔7,安装柱8上套设有与后底壳内腔体的侧壁互相抵持的第一弹簧片9。该迷你风扇的电池部安装在后壳体2上的第一安装腔内,配合U型支撑座4放置在平台上使用时,通常风扇页向平面方向后倾斜使用,这时由于电池部的重量占迷你风扇的较大比重,前壳体1、后壳体2、风扇页3及电池部5安装的风扇主体向后倾斜使整个风扇的重心向下,迷你风扇放置在平面上更加稳定,U型支撑座4上的安装柱配合后底壳内腔体的侧壁互相抵持的弹簧片形成U型支撑座4与后壳体2互相抵持压制的转动结构,方便使用者实现对迷你风扇实现手持或放置平面使用,同时由于该风扇的U型支撑座4无需安装电池部5,U型支撑座4的体积可以做到非常纤细,U型支撑座4由于内部中空,适合多种手型尺寸的使用者手持。

此外,为了使U型支撑座4与后壳体的连接更加稳固、耐用,后底壳的两侧开设有向内凹陷的安装槽10,安装槽10内安装有弹性组件11,安装柱8穿过弹性组件11安装,弹性组件11配合上述的第一弹簧片9形成内外两组抵持、压制组件,使U型支撑座4长期、多次旋转都不容易损坏,延长产品寿命。

具体地,弹性组件11包括由内到外依次安装的第一圆环12、第二弹簧片13及第二圆环14,安装柱8穿过第一圆环12、第二弹簧片13及第二圆环14,第一圆环12的外侧端面及第二圆环14的外侧端面分别与安装槽10的内壁及U型支撑座4的内壁互相接触抵持,两块圆环片夹持弹簧片形成的三文治结构内外与两个面接触压紧抵持压紧的效果比一块弹簧片直接安装槽10及U型支撑座4的侧面要耐用,由于第二弹簧片13的表面起伏不平,弹簧片直接接触两个上述两个不同材质部件的两侧平面容易出现磨损,造成该铰接结构不耐用。

实施例2:该实施例的其他实施结构与实施例1一致,该实施例的前端盖6上开设有第一散热口15,第一安装腔对应的后壳体2顶部开设有第二散热口16,电池部5与前端盖6之间留有空隙形成第一散热通道,第一散热通道分别连通第一散热口15及第二散热口16,两个散热口分别设置在风扇主体上的两个不同位置,两者之间有通道连接形成对流,合理设置风道及散热口使电池工作产生的热量通过第二散热口16,由转动的风扇叶3抽走。

为了使该迷你风扇在长期较强风力工作时与风扇叶3连接的前端盖6不容易折断损坏,前端盖6上安装有风叶安装座17,风叶安装座17对应的前端盖6的背面从内到外周向设有若干圈环状加强筋18,相邻的环状加强筋18之间还连接有若干条形状加强筋19,多种环装的加强筋配合条形状的加强筋交错设置,从横向及纵向多方位对前端盖的结构进行强化,高速转动的风扇叶3即使长期工作,前端盖6的强度得到有效的保证,延长产品使用期限。

此外,后底壳的外轮廓形状与U型支撑座4的内环形状相同,如图所示,U型支撑座4合到后壳体2完全套在后壳体2外围,产品的一体化程度更高。

为了对迷你风扇实行有效的供电,前壳体1对应的第一安装腔内安装有开关电源板20,开关电源板20上安装有USB充电接口21,前壳体1上开设有第二安装孔,USB充电接口21伸出第二安装孔安装,使用者方便使用USB充电接口21进行供电,USB充电接口21与电池部5电连接。

该迷你风扇的动力机构采用直流无刷电机,风扇页3的背面中部设有安装腔,安装腔内安装有用于驱动风扇页3转动的直流无刷电机22,上述的电机主体直接安装在风扇页3上,相对现有的有刷电机本体则安装在后壳体2内,占用较多的位置,后壳体2占用较多的体积,不利于产品向小型化的趋势发展。

安装结构方面,前壳体1上与后壳体2的连接处延伸出的台阶形成定位壳体23,定位壳体23上设有若干卡口24,后壳体2与前壳体1的连接处的内壁上设有带有斜面朝前的卡块25,所有的安装结构均隐藏在两个壳体内部,无需使用螺丝固定,产品总体的观感更佳。后壳体2与前壳体1的连接处还设有若干段与定位壳体23配合安装的定位槽26,方便产品安装人员准确定位安装,同时两个壳体安装实现无缝。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