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氧机风扇防撞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93795发布日期:2019-01-04 23:40阅读:272来源:国知局
制氧机风扇防撞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制氧机风扇防撞结构。



背景技术:

原来结构无防撞柱,导致货物运输到客户手上时风扇被空压机撞裂,产生异响和功能缺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避免空压机撞裂风扇的制氧机风扇防撞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制氧机风扇防撞结构,在风扇的外围设置防撞柱;空压机安装板与设置在底盖上的安装柱固定;安装柱套第一弹簧,第一弹簧为压缩弹簧。安装后,第一弹簧与空压机或者安装板接触,提供抗压力或者缓冲功能。

作为优选方式,所述的防撞柱数量为4根,防撞柱均匀分布在风扇外围,防撞柱与风扇的距离不超过8mm,以便起到更好的保护作用。

作为优选方式,所述安装柱数量为4根,4根安装柱均匀分布在同一个圆周上,既能保证连接强度,也能降低制造难度,节约成本。

作为优选方式,安装柱与安装板之间通过螺钉固定,更优选地,安装板与安装柱通过螺钉组件连接,螺钉组件包括螺钉和垫圈,垫圈优选橡胶垫圈。

作为优选方式,防撞柱内部设置第二弹簧(第二弹簧为压缩弹簧),第二弹簧的顶端固定橡胶垫,第二弹簧最好与橡胶垫通过强力胶粘接,第二弹簧底部可以固定也可以不固定。

作为优选方式,橡胶垫的面积要足够覆盖防撞柱顶部面积,这样可以避免空压机底部碰到防撞柱顶部。

作为优选方式,安装板为L型,安装板一侧板与空压机相连,安装板另一侧与安装柱连接。这种安装方式较为简单,比较实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设置防撞柱,防撞效果好。而且在此基础上,设置了第一弹簧,可以起到缓冲作用,进一步增强了本实用新型防碰撞的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空压机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中,1-底盖,2-第一弹簧,3-安装板,4-橡胶垫,5-风扇,6-空压机,7-防撞柱,8-第二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如图1~图3所示,制氧机风扇5防撞结构,在风扇5的外围设置防撞柱7;空压机6安装板3与设置在底盖1上的安装柱固定;安装柱套第一弹簧2,第一弹簧2为压缩弹簧。安装后,第一弹簧2与空压机6或者安装板3接触,提供抗压力或者缓冲功能。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的防撞柱7数量为4根,防撞柱7均匀分布在风扇5外围,防撞柱7与风扇5的距离不超过8mm,以便起到更好的保护作用。四个防撞柱7直接起到限位作用。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柱数量为4根,4根安装柱均匀分布在同一个圆周上,既能保证连接强度,也能降低制造难度,节约成本。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安装柱与安装板3之间通过螺钉固定,更优选地,安装板3与安装柱通过螺钉组件连接,螺钉组件包括螺钉和垫圈,垫圈优选橡胶垫4圈。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防撞柱7内部设置第二弹簧8(第二弹簧8为压缩弹簧),第二弹簧8的顶端固定橡胶垫4,第二弹簧8最好与橡胶垫4通过强力胶粘接,第二弹簧8底部可以固定也可以不固定。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橡胶垫4的面积要足够覆盖防撞柱7顶部面积,这样可以避免空压机6底部碰到防撞柱7顶部。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安装板3为L型,安装板3一侧板与空压机6相连,安装板3另一侧与安装柱连接。这种安装方式较为简单,比较实用。

原来结构无防撞柱7,在运输和车载使用过程中导致空压机6直接撞击风扇5,产生异响和功能缺失,增加防撞柱7后,在运输和车载使用过程中空压机6直接撞四个防撞柱7,从而尽量保护风扇5不被撞击。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的是,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