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式组合阀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28982发布日期:2019-02-10 23:34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一种立式组合阀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立式组合阀组。



背景技术:

往复泵是通过活塞的往复运动直接以压力能形式向液体提供能量的输送机械,其包括组合阀组,可以适应各类介质和压力,目前的组合阀组多为卧式结构,其承受交变载荷的区域与缸体接触,液缸体容易开裂,而且目前的泵无法直接判断缸内的密封情况,需要从别的路径推断处理,并且拆装比较繁复,加工比较不方便。对此,本实用新型设计一种缸体不易开裂、密封性能好、可以直接发现缸内密封情况的立式组合阀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缸体不易开裂、密封性能好、可以直接发现缸内密封情况的立式组合阀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立式组合阀组,包括:

缸体,设有位于底部的入口通道,在缸体中部竖直设有安装空间,所述入口通道与安装空间相连;

副密封函,可拆卸安装在安装空间中部,在副密封函中部竖直设有连接空间,在缸体侧部设有靠近副密封函的侧通道;

吸入阀,可拆卸安装在安装空间内且靠近入口通道,所述吸入阀位于副密封函下方,所述吸入阀包括分别和入口通道、连接空间连通的吸入阀道孔,在吸入阀道孔处活动安装有下阀芯,所述下阀芯动作后能断开或连通吸入阀道孔和连接空间;

排出阀,可拆卸安装在安装空间内且位于副密封函上方,所述排出阀包括与连接空间连通的排出阀道孔,所述排出阀道孔出口处连接有出口管路,在排出阀道孔处活动安装有上阀芯,所述上阀芯动作后能断开或连通排出阀道孔和出口管路;

密封函体,其部分插入缸体并和副密封函对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吸入阀包括可拆卸安装在安装空间底部的下阀座,所述吸入阀道孔设于下阀座上,所述下阀芯活动安装在下阀座上且部分插入吸入阀道孔,在下阀芯露出部分套设有用于其动作后复位的下弹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在安装空间内还安装有下筒体,所述下筒体分别与下阀座、副密封函紧密连接,所述下阀芯露出下阀座的部分和下弹簧均位于下筒体包围圈内,并在下筒体内安装有位于下阀芯上方的下定位环,所述下弹簧连接在下阀芯和下定位环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排出阀包括可拆卸安装在安装空间内的上阀座,所述排出阀道孔设于上阀座上,所述上阀芯活动安装在上阀座上且部分插入排出阀道孔,在上阀芯露出部分套设有用于其动作后复位的上弹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在安装空间靠顶部位置还安装有阀压套和上筒体,所述上筒体分别与阀压套、上阀座紧密连接,所述上阀芯露出上阀座的部分和上弹簧均位于上筒体包围圈内,并在上筒体内安装有位于上阀芯上方的上定位环,所述上弹簧连接在上阀芯和上定位环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在安装空间顶部紧密设置有和阀压套上端连接的塞头,所述塞头外壁、上阀座、下阀座外壁分别和安装空间内壁之间设置有密封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下阀座/上阀座的阀面为与下阀芯/上阀芯相连并用于控制通断的连接面结构,该阀面可制成锥面、球面、平面其中的任意一种。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至少可以产生如下技术效果:

1、本立式组合阀组整体结构布局紧凑、合理,密封性能好,可以直接发现缸内密封情况,阀组结构采用立式安装,阀回位及时,密封性能好,容积效率高;吸入阀在进液孔下部,吸入性能好;承受交变载荷的零件为密封函体、副密封函,本案特别设置了副密封函结构,使得承受交变载荷的区域与缸体不接触,液缸体不承受交变载荷,液缸体不易开裂,阀结构再配上高压液缸体、密封函体、副密封函组成液力端部件,该结构液力端适用范围广,泵效高。

2、目前,常规的泵无法直接判断缸内的密封情况,需要从别的路径推断处理,而本立式组合阀组可以直接发现;在装配不合理、密封垫没装好的情况下,从液缸体侧通道处就可以发现;如果液缸体侧通道处有液体流出,说明密封垫没有装好或未安装到位,需重新调整;在泵运行一段时间后,也可以从这地方判断密封垫是否密封可靠。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中,100、缸体;110、入口通道;120、侧通道;200、吸入阀;210、下阀座;211、吸入阀道孔;220、下阀芯;230、下弹簧;240、下筒体;250、下定位环;260、阀面;300、排出阀;310、上阀座;311、排出阀道孔;320、上阀芯;330、上弹簧;340、上筒体;350、上定位环;400、阀压套;500、塞头;600、密封件;700、密封函体;800、副密封函;810、连接空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下面结合图1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更为详细的阐述。

如图1所示,本立式组合阀组包括:

缸体100,设有位于底部的入口通道110,在缸体100中部竖直设有安装空间,所述入口通道110与安装空间相连;

副密封函800,可拆卸安装在安装空间中部,在副密封函800中部竖直设有连接空间810,在缸体100侧部设有靠近副密封函800的侧通道120;

吸入阀200,可拆卸安装在安装空间内且靠近入口通道110,所述吸入阀200位于副密封函800下方,所述吸入阀200包括分别和入口通道110、连接空间810连通的吸入阀道孔211,在吸入阀道孔211处活动安装有下阀芯220,所述下阀芯220动作后能断开或连通吸入阀道孔211和连接空间810;

排出阀300,可拆卸安装在安装空间内且位于副密封函800上方,所述排出阀300包括与连接空间810连通的排出阀道孔311,所述排出阀道孔311出口处连接有出口管路,在排出阀道孔311处活动安装有上阀芯320,所述上阀芯320动作后能断开或连通排出阀道孔311和出口管路;

密封函体700,其部分插入缸体100并和副密封函800对接。

在本案中,优选在副密封函800侧壁上设有能和侧通道120对接的钢棒插入口,使其位置可以通过钢棒插入口扭动调整到正确位置。

本立式组合阀组整体结构布局紧凑、合理,密封性能好,可以直接发现缸内密封情况。具体的讲,阀组结构紧凑,采用立式安装,阀回位及时,密封性能好,容积效率高;吸入阀200在进液孔下部,吸入性能好;承受交变载荷的零件为密封函体700、副密封函800,本案特别设置了副密封函结构800,使得承受交变载荷的区域与缸体100不接触,液缸体100不承受交变载荷,液缸体不易开裂,阀结构再配上高压液缸体100、密封函体700、副密封函800组成液力端部件,该结构液力端适用范围广,泵效高。

目前,常规的泵无法直接判断缸内的密封情况,需要从别的路径推断处理。而本实用新型可以直接发现。在装配不合理、密封垫没装好的情况下,从液缸体100侧通道120处就可以发现;如果液缸体100侧通道120处有液体流出,说明密封垫没有装好或未安装到位,需重新调整;在泵运行一段时间后,也可以从这地方判断密封垫是否密封可靠。

本案采用紧密连接配合的吸入阀200、排出阀300和密封函,各部件与缸体100连接紧密,使得加工便捷,拆装方便,本实用新型在与往复泵流量匹配时,能适应各类介质和压力,适用范围广,往复泵通过活塞(柱塞)在液缸体100工作腔内的往复运动来使工作腔内容积产生周期性变化,通过泵阀(吸入阀200和排出阀300)与管路连通或闭合,达到输送液体(介质)的目的,原动机的机械能经泵直接转化成输送液体(介质)的压力能。

当活塞(柱塞)向预设方向运动时,液缸体100连接空间810以及连接空间810和吸入阀道孔211对接处的空间变大,压力降低,此时吸入阀200开启,介质从入口通道110流向吸入阀道孔211,再到连接空间810中;当活塞(柱塞)往预设方向的反方向运动时,液缸体100上述空间变小,一般情况下,液态介质不可压缩,压力升高,吸入阀200关闭,排出阀300打开,液缸体100连接空间810的介质经排出阀道孔311,再到液缸体100出口管路内。

为使得吸入阀200设置更加合理,与缸体100结构配合更加紧密,保证吸入效果;优选地,吸入阀200包括可拆卸安装在安装空间底部的下阀座210,所述吸入阀道孔211设于下阀座210上,所述下阀芯220活动安装在下阀座210上且部分插入吸入阀道孔211,在下阀芯220露出部分套设有用于其动作后复位的下弹簧230。

进一步的,在安装空间内还安装有下筒体240,所述下筒体240分别与下阀座210、副密封函800紧密连接,所述下阀芯220露出下阀座210的部分和下弹簧230均位于下筒体240包围圈内,并在下筒体240内安装有位于下阀芯220上方的下定位环250,所述下弹簧230连接在下阀芯220和下定位环250之间。优选下阀座210和下筒体240下端贴合密封且二者之间设置有密封垫。

为使得排出阀300设置更加合理,与缸体100结构、吸入阀200、副密封函800配合更加紧密,保证排出效果;优选地,排出阀300包括可拆卸安装在安装空间内的上阀座310,所述排出阀道孔311设于上阀座310上,所述上阀芯320活动安装在上阀座310上且部分插入排出阀道孔311,在上阀芯320露出部分套设有用于其动作后复位的上弹簧330,所述出口管路位于排出阀道孔311上方。

在安装空间靠顶部位置还安装有阀压套400和上筒体340,所述上筒体340分别与阀压套400、上阀座310紧密连接,所述上阀芯320露出上阀座310的部分和上弹簧330均位于上筒体340包围圈内,并在上筒体340内安装有位于上阀芯320上方的上定位环350,所述上弹簧330连接在上阀芯320和上定位环350之间。

优选地,在安装空间顶部紧密设置有和阀压套400上端连接的塞头500,所述塞头500外壁、上阀座310、下阀座210外壁分别和安装空间内壁之间设置有密封件600。

在本案中,优选排出阀300和吸入阀200均竖直向下安装在安装空间内,下阀座210/上阀座310的阀面260为与下阀芯220/上阀芯320相连并用于控制通断的连接面结构,该阀面260可制成锥面、球面、平面其中的任意一种。

吸入阀200、排出阀300均是向下垂直安装;阀座阀面260可以根据介质和性能需要制成锥面、球面或平面,配套锥阀、胶皮阀、半球阀、平板阀使用,使得阀组结构紧凑,适应性强,可用于高压环境。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涉公开一种立式组合阀组,下阀座210有阀道孔,介质由入口通道110到阀道孔,再到连接空间810;上阀座310有阀道孔,根据介质特性,下阀座210和上阀座310阀面260采用锥面、球面、平面等,可以与锥阀、胶皮锥阀、半球阀、平板阀等配合使用。

副密封函800装入缸体100中,密封函体700装上密封件600后,从左面装入液缸体100,端面与副密封函800贴合密封,位置可以通过钢棒插入孔扭动调整副密封函800到正确位置,塞头500上部可压上法兰,通过紧固件拧紧。

液力端承受交变载荷的空间由密封函体700、副密封函800、下筒体240组成;下阀座210与下筒体240通过密封垫密封,隔绝了该处液缸体100与高压介质接触;下筒体240与副密封函800通过密封圈密封,隔绝了该处液缸体100与高压介质接触;密封函体700与副密封函800通过密封圈密封,隔绝了该处高压介质与液缸体100接触。所以承受交变载荷的区域与缸体不接触,缸体不易开裂;介质与液缸体100接触解决了往复泵高压场合适用立式阀组,防止液缸体100开裂等技术课题。

在往复泵流量匹配时,这种阀组及其液缸体100结构适应各类介质和压力,使用范围广。往复泵通过活塞(柱塞)在液缸体100工作腔内的往复运动来使工作腔内容积产生周期性变化,通过泵阀(吸入阀200和排出阀300)与管路沟通或闭合,达到输送液体的目的;原动机的机械能经泵直接转化成输送液体的压力能。当活塞(柱塞)向左运动时,液缸体100内部空间变大,压力降低,进液介质在压力差的作用下,克服下弹簧230的阻力,吸入阀200开启,介质从入口通道110流向吸入阀道孔211再到液缸体100内空间中;当活塞(柱塞)往右运动时,液缸体100内部空间变小,一般情况下,液态介质不可压缩,压力升高,吸入阀200关闭,排出阀300打开,液缸体100内空间的介质经排出阀道孔311再到液缸体100出口管路内。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