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流结构、轴流风机及空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25989发布日期:2019-04-29 12:52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导流结构、轴流风机及空调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降噪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导流结构、轴流风机及空调。



背景技术:

在空调中较为常用的风机主要为轴流风机、贯流风机及离心风机,其中轴流风机由于气体平行于风机轴流动而得名。

轴流风机一般包括导流圈、电机及风叶,风叶套接于电机外,且电机与风叶形成的整体沿导流圈的轴向装入导流圈的导流腔内,导流腔的两端分别形成进风口与出风口,导流圈起到了增加风机风量及捋顺出风方向的作用。

但是传统的轴流风机普遍存在噪音大的问题,较大的噪音影响了轴流风机的使用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轴流风机噪音较大的问题,提供一种可以降低轴流风机噪音的导流结构、轴流风机及空调。

一种导流结构,包括本体,所述本体沿第一方向贯通开设有导流腔,所述导流腔沿所述第一方向的两端分别形成有进风口与出风口,所述本体内密封设置有真空腔,所述真空腔包围于所述导流腔的外周,并与所述导流腔相互独立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本体包括内外依次嵌套的多层导流圈,每层所述导流圈位于所述第一方向的两端分别与相邻所述导流圈相同一侧的一端固定,所述导流腔形成于最内层的所述导流圈内,每相邻两层所述导流圈之间分别形成所述真空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本体包括内外嵌套的两层导流圈,两层所述导流圈位于所述第一方向的两端相互固定,以形成密封设置的所述真空腔,所述导流腔形成于内层的所述导流圈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层所述导流圈包括主体、第一外沿及第二外沿,所述第一外沿与所述第二外沿沿所述第一方向分别连接于所述主体的两端,且所述第一外沿与所述第二外沿均相较于所述主体外扩。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层所述导流圈沿所述第一方向的两端均通过焊接的方式与相邻所述导流圈位于相同一侧的一端固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本体上开设有用于给所述真空腔抽真空的抽气孔,所述导流结构还包括密封件,所述密封件密封所述抽气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本体上开设有用于给所述真空腔抽真空的抽气孔,所述导流结构还包括抽气管,所述抽气管穿设于所述抽气孔内且与所述抽气孔的内壁之间密封,所述导流结构还包括密封件,所述密封件密封所述抽气管。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本体上开设有用于给所述真空腔抽真空的抽气孔,所述导流结构还包括抽气管,所述抽气管密封所述抽气孔,且所述抽气管自身密封。

一种轴流风机,包括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导流结构,所述轴流风机还包括电机、风叶及网罩,所述风叶套接于所述电机外,所述电机与所述风叶沿所述本体的第一方向容置于所述导流腔内,所述网罩罩设于所述本体设置有所述出风口的一端,所述真空腔包围于所述电机与所述风叶外。

一种空调,包括如上述所述的轴流风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导流结构、轴流风机及空调,由于电机与风叶设置于导流腔内,则真空腔包围于电机与风叶的外周,由于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则当电机与风叶产生的噪音在经过真空腔时,由于缺少传导介质而无法传播,则达到了降低轴流风机噪音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轴流风机的爆炸图;

图2为图1中所提供的轴流风机的装配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一种空调,该空调包括轴流风机100,轴流风机100包括导流结构10、电机20、风叶30及网罩40,导流结构10用于增加轴流风机100的风量及捋顺出风方向,风叶30套接于电机20的转子外,电机20与风叶30装设于导流结构10内,网罩40罩设于导流结构10,电机20 与网罩40固定连接,网罩40起到固定电机20及保护电机20与风叶30的作用。

参阅图2,导流结构10包括本体11,本体11沿第一方向贯穿开设有导流腔111,且导流腔111沿第一方向的两端分别形成进风口112与出风口113。电机20与风叶30沿第一方向设置于导流腔111内,电机20带动风叶30转动,风从进风口112流向风叶30,并从风叶30流向出风口113后流出。

参阅图3,本体11内还密封设置有真空腔114,真空腔114沿第二方向环绕本体11一周设置,真空腔114包围于导流腔111的外周,且真空腔114与导流腔111相互独立设置。由于电机20与风叶30设置于导流腔111内,则真空腔114包围于电机20与风叶30外周,由于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则当电机 20与风叶30产生的噪音在经过真空腔114时,由于缺少声音传导介质无法传播出去,则达到了降低轴流风机100噪音的目的。

在一个实施例中,本体11为环形,导流腔111即为环形本体11的中心腔,则上述的第一方向即为本体11的轴向,上述的第二方向即为本体11的周向。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本体11还可以选择设置为中空正方体状或者中空长方体状,相应地,导流腔111即为中空正方体状本体11或者中空长方体状本体11的中心腔。

在一个实施例中,本体11包括多层导流圈115,多层导流圈115相互嵌套,且多层导流圈115沿轴向的两端相互连接固定(每层导流圈115位于轴向的两端分别与相邻的导流圈115相同一侧的一端固定),导流腔111沿轴向开设于位于最内层的导流圈115上,每相邻两层导流圈115之间分别形成真空腔114,即为本体11内设置有多层真空腔114,以隔绝电机20与风叶30所产生的噪音沿本体11的径向上的传播,降噪效果较好。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本体11包括两层导流圈115,具体为第一导流圈115 与第二导流圈115,第一导流圈115位于第二导流圈115内,且第一导流圈115 与第二导流圈115之间形成真空腔114,如此较便于设置。具体地,网罩40与位于内侧的导流圈115连接固定。

每层导流圈115包括主体1151、第一外沿1152及第二外沿1153,第一外沿1152与第二外沿1153轴向分别连接于主体1151的两端,且第一外沿1152 与第二外沿1153均相较于主体1151外扩,即第一外沿1152与所述主体1151 连接的一端所形成的内径到第一外沿1152未与主体1151连接的一端所形成的内径逐渐增大,第二外沿1153与主体1151连接的一端所形成的内径到第二外沿1153未与主体1151连接的一端所形成的内径逐渐增大,如此增加了进风面积与出风面积。

在一个实施例中,多层导流圈115的两端通过焊接固定。具体地,多个导流圈115的第一外沿1152相互之间焊接固定,多个导流圈115的第二外沿1153 相互之间焊接固定。更具体地,多个第一外沿1152之间采用满焊的方式固定,多个第二外沿1153之间也采用满焊的方式固定,保证在两层导流圈115之间所形成的真空腔114的密封性。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本体11上开设有用于给真空腔114抽真空的抽气孔 116,且导流结构10还包括密封件(图未示),密封件密封抽气孔116。当本体11具有多个真空腔114时,相应地,抽气孔116的数量也为真空腔114的数量相匹配的多个。如此当本体11上开设有用于给真空腔114抽真空的抽气孔116 时,通过外部抽气管12插入抽气孔116中将真空腔114抽为真空状态,比较方便。

在一个实施例中,导流结构10还包括抽气管12,抽气管12穿设于抽气孔 116内且与抽气孔116的内壁之间密封,密封件密封抽气管12。如此导流结构 10自身包括抽气管12,避免了使用外部抽气管12给真空腔114抽真空,更加方便。

当抽气孔116为多个时,相应地,抽气管12也为与抽气孔116的数量相匹配的多个,每个抽气管12穿设于每个抽气孔16内且与抽气孔116的内壁之间密封。

具体地,当本体11具有多层真空腔114时,抽气孔116开设于形成每层真空腔114中的相邻两层导流圈115中位于外侧的一层上,且每层真空腔114的抽气孔116相互之间错位设置,当需要将抽气管12穿设于位于内层的导流圈115 的抽气孔116中时,该抽气管12需要首先穿过位于外层的导流圈115。

如当导流圈115具有三层时,三层导流圈115形成两层真空腔114,此时抽气孔116与抽气管12均为两个,其中一个抽气孔116开设于位于最外层的导流圈115上,另一个抽气孔116开设于位于中间层的导流圈115上,其中一个抽气管12直接穿设于开设于最外层的导流圈115上的抽气孔116内并与该抽气孔 116的内壁密封,另一个抽气管13穿设于开设于中间层的导流圈115上的抽气孔116内时,需要首先穿过位于最外层的导流圈115,而后穿设于开设于中间层的导流圈115上的抽气孔116内并与该抽气孔116的内壁密封。

在一个实施例中,密封件形成于抽气管12自身,抽气管12密封抽气孔116。当需要给真空腔114抽真空时,抽气管12穿设于抽气孔116内,并通过焊接使抽气管12与本体11焊接密封,当通过抽气管12使真空腔114处于真空状态后,可以将抽气管12剪短,而后使抽气管12与本体11密封,此时抽气管12不在突伸于本体11,而是与本体11形成为一体,比较美观。

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密封件还可以独立于抽气管12存在,如密封件可以为密封胶形成,密封胶将抽气管12远离本体11的一端密封,以保证真空腔114的密封。

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上述的导流结构10及轴流风机100。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导流结构10、轴流风机100及空调,风叶30套接于电机20的转子外,电机20与风叶30一同设置于导流结构10的导流腔111 内,由于真空腔114包围于导流腔111外周,则此时真空腔114包围于电机20 与风叶30外周,由于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则电机20转动产生的噪音及风叶30转动搅动空气形成的噪音无法通过真空腔114传播出去,从而达到了降低轴流风机100噪音的目的。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