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泵多功能测试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78287发布日期:2019-05-17 19:27阅读:109来源:国知局
一种油泵多功能测试台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泵测试台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油泵多功能测试台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的燃油泵(总成)性能检测需要在实车使用的燃油条件下测量电压、电流、压力、流量、转速等参数。

由于车辆在全寿命周期内使用的环境不确定,在各种环境因素的组合下上述参数会出现变化,这种变化带来的后果有可能是积极的,也有可能是消极的,所以我们需要在产品设计阶段明确知道哪些环境会给燃油泵(总成)带来的是消极影响,投放市场后会有安全隐患,从而调整设计以满足车辆的安全使用要求。

目前使用的此类试验台架功能单一、安全系数低、不能使用车辆规定牌号的燃油测量,从而在设计阶段无法及时的发现存在的缺陷而造成后期利益及社会公共安全的重大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油泵多功能测试台,能够线性控制油罐的压力和温度,从而对电动燃油泵进行多功能性检测。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油泵多功能测试台,其中,包括:

第一热交换器,所述第一热交换器设有第一入口、第一出口、第二入口和第二出口;所述第一入口连接燃油管路的出口,所述第一出口连接测试功能单元;所述第二入口连接油温控制机组的第一出口端,所述第二出口连接所述油温控制机组的第一入口端;

第二热交换器,所述第二热交换器设有第三入口、第三出口、第四入口和第四出口;所述第三入口连接所述测试功能单元,所述第三出口连接至燃油蒸汽过滤罐;所述第四入口连接所述油温控制机组的第二出口端,所述第四出口连接至所述燃油蒸汽过滤罐的冷却液入口,所述燃油蒸汽过滤罐的冷却液出口连接至所述油温控制机组的第二入口端;

压力控制单元,所述压力控制单元连接所述燃油蒸汽过滤罐的燃油蒸汽出口;

备用油箱装置,所述燃油管路的入口连接至所述备用油箱装置。

上述一种油泵多功能测试台,其中,所述测试功能单元包括油罐压力变速器、调压阀、流量计、手动节流阀、油轨、燃油过滤器和油罐;所述燃油管路的出口经所述油管压力变速器、所述调压阀、所述流量计、所述手动节流阀、所述油轨、所述燃油过滤器和所述热交换器连接至所述油罐。

上述一种油泵多功能测试台,其中,所述油罐的上部设置有两温度传感器。

上述一种油泵多功能测试台,其中,包括:磁翻板液位传感器,所述磁翻板液位传感器设置于所述油罐的侧壁。

上述一种油泵多功能测试台,其中,所述压力控制单元包括机架、储气罐、真空泵、真空气罐和压力比例阀;所述机架的下侧设置有所述真空泵,所述真空泵连接所述真空气罐;所述压力比例阀分别连接所述真空气罐和所述储气罐。

上述一种油泵多功能测试台,其中,所述燃油蒸汽过滤罐通过排油口连接排液箱。

用以上技术方案,能够达到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测试功能单元能实现油罐的气压和温度的线性变化的控制。

(2)本实用新型的燃油蒸汽过滤罐能实现将油罐内的燃油冷凝,并且在将气体移动至真空罐,避免高温燃油对压力控制单元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油泵多功能测试台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油泵多功能测试台的燃油蒸汽过滤罐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油泵多功能测试台的测试功能单元的示意图。

附图中:1、测试功能单元;11、油罐压力变速器;12、调压阀;13、流量计;14、手动节流阀;15、油轨;16、燃油过滤器;17、油罐;171、温度传感器;18、磁翻板液位传感器;2、燃油蒸汽过滤罐;21、排油口;22、冷却液入口;23、冷却液出口;24、燃油蒸汽出口;3、压力控制单元;31、机架;32、储气罐;33、真空泵;34、真空气罐;35、压力比例阀;4、备用油箱装置;5、第一热交换器;51、第一入口;52、第一出口;53、第二入口;54、第二出口;6、第二热交换器;61、第三入口;62、第三出口;63、第四入口;64、第四出口;7、燃油管路;8、油温控制机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油泵多功能测试台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油泵多功能测试台的燃油蒸汽过滤罐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油泵多功能测试台的测试功能单元的示意图。

请参见图1至图3所示,在一种较佳的实施例中,一种油泵多功能测试台,其中,包括:

第一热交换器5,第一热交换器5设有第一入口51、第一出口52、第二入口53和第二出口54;第一入口51连接燃油管路7的出口,第一出口52连接测试功能单元1;第二入口53连接油温控制机组8的第一出口端,第二出口54连接油温控制机组8的第一入口端。

第二热交换器6,第二热交换器6设有第三入口61、第三出口62、第四入口63和第四出口64;第三入口61连接测试功能单元1,第三出口62连接至燃油蒸汽过滤罐2;第四入口63连接油温控制机组8的第二出口端,第四出口64连接至燃油蒸汽过滤罐2的冷却液入口22,燃油蒸汽过滤罐2的冷却液出口23连接至油温控制机组8的第二入口端。

压力控制单元3,压力控制单元3连接燃油蒸汽过滤罐2的燃油蒸汽出口24。

备用油箱装置4,燃油管路7的入口连接至备用油箱装置4。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

进一步,在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测试功能单元1包括油罐压力变速器11、调压阀12、流量计13、手动节流阀14、油轨15、燃油过滤器16和油罐17;燃油管路7的出口经油罐压力变速器11、调压阀12、流量计13、手动节流阀14、油轨15、燃油过滤器16和第一热交换器5连接至油罐17。根据不同的对管路压力需求可自动调节调压阀12,快速升降管路压力,当油管压力变速器7检测到管路内油压接近需求压力时反馈电信号到电控单元,有电控单元控制调压阀12精调,使管路压力达到需求压力,也可根据不同的管路流量进行恒定流测试模式,此测试模式多用于测量管路压降,并且还可根据不同的转速需求进行恒定转速测试。

进一步,在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油温控制机组8可根据需求加热导热硅油(冷却液),然后将其输入需要的第一热交换器5,用于加热燃油,根据测试功能单元1中温度传感器2反馈实时温度信号,使燃油温度按照需求的设定值进行恒温测试或高温循环测试。此外,油温控制机组8可根据需求冷却导热硅油,然后将其输入需要的第二热交换器6,用于冷却燃油蒸汽,根据测试功能单元1中温度传感器2反馈实时温度信号,使燃油温度按照需求的设定值进行恒温测试或低温循环测试。

进一步,在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油罐17的上部设置有两温度传感器171。

进一步,在一种较佳实施例中,包括:磁翻板液位传感器18,磁翻板液位传感器18设置于油罐17的侧壁。

进一步,在一种较佳实施例中,压力控制单元3包括机架31、储气罐32、真空泵33、真空气罐34和压力比例阀35;机架31的下侧设置有真空泵33,真空泵33连接真空气罐34;压力比例阀35分别连接真空气罐34和储气罐32。压力比例阀35的一端分别连接真空气罐34和储气罐32,压力比例阀35的另一端连接燃油蒸汽过滤罐2的燃油蒸汽出口24。压力控制单元3有抽真空和增压两种功能,抽真空:真空泵33启动后先给真空气罐34抽真空,待真空气罐34达到预定值后由电控单元控制压力比例阀35按需求的真空设定值或控制曲线要求等比例打开,此时,油罐17内燃油蒸汽会经由燃油蒸汽过滤罐2流至压力比例阀35内,由此达到油罐17平稳抽真空目的;增压:在储气罐32内储存预定压力值的压缩空气,根据设定值或曲线由电控单元控制压力比例阀35等比例打开,再经过燃油蒸汽过滤罐2进入油罐17,由此达到了油罐17平稳增压的目的;并且压力控制单元3还可以实现真空-正压-真空的油罐17的环境气压交变的功能,为试验提供了环境气压宽泛而灵活的控制方案。

进一步,在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根据不同燃油蒸汽的冷凝温度通过油温控制机组8将冷却液制冷到相应温度,然后将冷却液经过冷却液入口22输入第二热交换器6和燃油蒸汽过滤罐2的缸壁;由冷却液出口23回到油温控制机组,油罐1内因各种原因产生的燃烧蒸汽经过第三入口61进入热交换器后再进入燃油蒸汽过滤罐2,燃油蒸汽过滤罐2内部有多块错位遮挡板组成,目的是增加燃油蒸汽流经的距离,使燃油蒸汽经过第二热交换器6和燃油蒸汽过滤罐2后能充分冷凝液化,过滤后的空气再经过滤后由燃油蒸汽出口24进入压力控制单元3的压力比例阀35,再至真空罐34后由真空泵33排除。

进一步,在一种较佳实施例中,燃油蒸汽过滤罐2通过排油口21连接排液箱。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当能够意识到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作出的等同替换和显而易见的变化所得到的方案,均应当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