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持气缸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42873发布日期:2019-05-11 00:47阅读:285来源:国知局
一种手持气缸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动工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手持气缸。



背景技术:

在铝型材表面加工处理中,取夹器常用来进行对铝型材的取夹,常见取夹器是配有气动工具,并依靠气缸推动活塞杆,活塞杆推动取夹头,实现对铝型材的取夹。这种工具虽然能大幅度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但是,上述取夹器依靠气缸进行工作,其工作方式有很大缺陷,其缺陷主要表现在气缸的取夹操作,夹的动作与开的动作,必须经过一定时间的等待才能完成,影响了取夹的效率,制约了工作效率的提高,也增加了企业的运营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目前气缸效率的不足,提出一种在气缸中利用自动排气装置进行排气,快速恢复到原始的状态的手持气缸。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手持气缸,包括气缸筒、端盖、尾座,所述端盖密封连接气缸筒的前端,所述尾座密封连接气缸筒的尾端,所述尾座上设置有进气口、排气口及手柄开关,所述气缸筒内设有复位弹簧以及同轴设置的固定塞、活塞杆、活塞一和活塞二,所述固定塞与气缸筒的筒壁固连并将气缸筒内分隔为靠近所述端盖一侧的腔室一和靠近所述尾座一侧的腔室二,所述活塞杆活动贯穿所述固定塞和端盖且其头部伸出所述端盖,所述活塞一固定套设在所述活塞杆上并位于腔室一内,所述活塞二固定在所述活塞杆的尾部上并位于腔室二内,所述复位弹簧位于腔室一内,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固连所述活塞一的一侧,另一端固连所述端盖,所述活塞杆尾部的内部开设有沿轴向延伸的通气腔,进气口和排气口通过手柄开关的控制能各自连通所述腔室二和通气腔,所述固定塞上设有自动排气装置,所述自动排气装置轴向上的一端设有连通腔室一的气孔一,另一端设有连通腔室二的气孔二,其径向上的一侧在复位弹簧处于初始状态时能与所述通气腔连通,所述自动排气装置内还设有能沿其轴向移动的浮动台,所述浮动台在所述复位弹簧被压缩时封闭气孔一,在所述复位弹簧回程复位时向远离气孔一的方向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复位弹簧沿轴向套接在所述活塞杆。

进一步地,所述活塞杆的头部与工作头驱动连接,所述工作头是可拆卸的。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塞的外周和所述缸筒的内壁上均设有环状凹槽,两个所述环状凹槽拼合而成的通槽里设有固定缸壁弹簧卡,通过所述固定缸壁弹簧卡将固定塞固定在气缸筒的筒壁上。

进一步地,所述通气腔为沿活塞杆轴向延伸的盲孔,所述活塞杆上沿其径向垂直开设有连通至所述通气腔的通气孔。

进一步地,所述复位弹簧处于初始状态时,所述固定塞封堵通气孔,当复位弹簧由初始状态逐步被压缩时,所述通气孔跟随活塞杆移动进入腔室一内并连通通气腔与腔室一。

进一步地,所述自动排气装置还包括浮动容腔,所述气孔一、气孔二对称地连通设置在浮动容腔的两端,且三者同轴设置,所述浮动台设置在所述浮动容腔内,并能在浮动容腔的轴向方向上移动。

更进一步地,所述浮动台是锥台,所述锥台与所述浮动容腔同轴设置,且二者的横截面形状相匹配,且锥台窄头的一端朝向所述气孔一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浮动台为圆锥台,

进一步地,所述浮动台的最小外径大于气孔一的内径,所述浮动台最大外径大于气孔二的内径且等于或小于所述浮动容腔的内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采用自动排气装置高效排气,并经过合理的装配结构设计与安排,使得本实用新型的手持气缸结构简单、重量轻、成本低;不仅取夹的速度快、操作简单便捷、可靠性高、耐用性好,而且在整体构造上,采用了无枪形构造设计,使得其更加方便易于操作。应用于取夹器领域中可以快速的取夹,操作人员可以手持就可以实现对工件或者物料的取夹,极大的方便了生产活动,有效的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取夹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取夹器复位弹簧被压缩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手持气缸,包括气缸筒13、端盖20、尾座21,所述端盖20密封连接气缸筒的前端,所述尾座21密封连接气缸筒的尾端,所述尾座上设置有进气口1、排气口2及手柄开关3装置,所述气缸筒内设有复位弹簧17以及同轴设置的固定塞19、活塞杆18、活塞一16和活塞二6,所述固定塞19与气缸筒15的筒壁固连并将气缸筒内分隔为靠近所述端盖一侧的腔室一13和靠近所述尾座一侧的腔室二4,所述活塞杆18活动贯穿所述固定塞19和端盖20且其头部伸出所述端盖20,所述活塞一16固定套设在所述活塞杆18上并位于腔室一13内,所述活塞二6固定在所述活塞杆18的尾部上并位于腔室二4内,所述复位弹簧位于腔室一13内,所述复位弹簧17的一端固连所述活塞一16的一侧,另一端固连所述端盖20,所述活塞杆18尾部的内部开设有沿轴向延伸的通气腔5,进气口1和排气口2通过手柄开关3的控制能各自连通所述腔室二4和通气腔5,所述固定塞19上设有自动排气装置,所述自动排气装置轴向上的一端设有连通腔室一13的气孔一12,另一端设有连通腔室二4的气孔二7,其径向上的一侧在复位弹簧17处于初始状态时能与所述通气腔5连通,所述自动排气装置内还设有能沿其轴向移动的浮动台11,所述浮动台11在所述复位弹簧17被压缩时封闭气孔一12,在所述复位弹簧17回程复位向远离气孔一12的方向移动,并封闭气孔二7。

所述活塞杆18的头部与工作头驱动连接,所述工作头是可拆卸的。所述的工作头可以是取夹头,也可以是气锤头,还可以是其他用来打孔或者敲打用的工作头。本实施例以取夹头举例,所述的取夹头是夹持铝型材等金属材料的工具,可以有不同的型号,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本实用新型手持气缸搭配不同型号取夹头,可以对所需材料进行加工,一器多用,满足生产企业的实际需求。通过活塞杆18的前移与复位,从而就会驱动取夹头的打开与夹合。固定塞19的外周和所述缸筒15的内壁上均设有环状凹槽,两个所述环状凹槽拼合而成的通槽里设有固定缸壁弹簧卡9,通过所述固定缸壁弹簧卡9将固定塞19固定在气缸筒15的筒壁上,所述固定缸壁弹簧卡9紧密连接所述两凹槽,使其不能轴向移动,保证了高压气体对活塞一16、活塞二6的压缩效果。

通气腔5为沿活塞杆18轴向延伸的盲孔,所述活塞杆18上沿其径向垂直开设连通至所述通气腔5的通气孔10。所述复位弹簧17处于初始状态时,所述固定塞19封堵通气孔10,当复位弹簧17由初始状态逐步被压缩时,所述通气孔10跟随活塞杆18移动进入腔室一13内并连通通气腔5与腔室一13。而当夹合完成后,所述活塞杆在复位弹簧回程力的作用,远离端盖20,所述通气孔跟随活塞杆18移动逐步退出腔室一13,直到复位弹簧17恢复初始状态,此时,通气孔进入至固定塞19内,并被固定塞19封闭通气孔10,同时,活塞一16、活塞二6也恢复到初始位置。

活塞一16包括活塞部和活塞底座,所述的活塞底座由活塞部的活塞孔处向着端盖一侧延伸凸出形成,所述的活塞部和活塞底座同轴且一体成型,所述活塞底座的外径小于活塞部的外径,复位弹簧套着所述活塞底座外并固定抵触在活塞部上。活塞底座上还设有螺钉孔,螺钉孔径向贯穿所述活塞底座,通过螺钉与螺钉孔将活塞一16与活塞杆18固定连接,所述螺钉优选盲孔螺钉。

为了进一步地优化手持气缸效果,在缸筒15与活塞一16和活塞二6的周围设有活塞圈一14、活塞圈二8,所述活塞一16、活塞二6外周上设有环状活塞槽,所述活塞圈一14、活塞圈二8分别置于活塞一16、活塞二6的活塞槽内,并它们外周与缸壁紧贴,保证气体不泄漏,以提高气体高效运用。

所述进气口1可外接高压气泵的进气管,手柄开关可以控制高压气体进入通气腔5内,由此保证气体推动活塞杆18的效率。

所述自动排气装置还包括浮动容腔22,所述气孔一12、气孔二7对称地连通设置在浮动容腔22的两端,且三者同轴设置,所述浮动台11设置在所述浮动容腔22内,并能在浮动容腔22的轴向方向上移动。所述浮动台11是锥台,所述锥台与所述浮动容腔22同轴设置,且二者的横截面形状相匹配,且锥台窄头的一端朝向所述气孔一12设置。所述浮动台11的最小外径大于气孔一12的内径,所述浮动台11最大外径大于气孔二7的内径且等于或小于所述浮动容腔22的内径,优选的等=于所述浮动容腔22。

为了进一步优化缸筒的结构,所述自动固定塞19是环绕于缸筒15内壁的圆形装置,浮动台11是固定塞19重要的部件,所述的浮动台11是锥台,其中锥台可以设置在固定塞19上任意位置,图示位置只是起举例的作用。可沿固定塞19的径向均匀分布多个自动排气装置,多个自动排气装置之间相互平行。

为了更进一步优化气缸装置的装配结构,采用常见的取夹部件,不仅方便了更换,也能根据实际的取夹大小更换不同型号的取夹头,节约了生产的成本。

当进气时,手柄开关3压下,进气口1经过手柄开关3与腔室二4、通气腔5连通,由此气体经进气口1、手柄开关3进入腔室二4、活塞杆18的通气腔5内,推动活塞一16、活塞杆18向前移动,此时,腔室二4中位于活塞二6和固定塞19之间的气体经气孔二7进入浮动容腔22并推动浮动台11向前运动至能够封闭气孔一12,以形成密封的效果,腔室一4内的气体不能通到腔室一13内,高效推动活塞杆18向前运动,实现了取夹头打开的操作,同时随着活塞杆18的运动,复位弹簧17被压缩,原本被固定塞19封堵的通气孔10进入并露出在腔室一13内,使得通气腔5与腔室一13连通。而取夹头要夹合时,放开手柄开关3,进气孔1不再与腔室二4、通气腔5连通,而是出气口2经手柄开关3与腔室二4、通气腔5连通,在没有高压气体进入推动的情况下,复位弹簧17在自身弹力作用下回程复位,带动活塞一16、活塞二6、活塞杆18向尾座21方向运动,同时腔室一13内的部分气体也会进入气孔一12推动浮动台11向气孔二7方向浮动并封堵气孔二7,且活塞一16推动腔室一13内的气体经通气孔10进入通气腔5流到腔室二4内再与腔室二4内气体一起通过手柄开关3通到排气口2排出,由此形成压差更快速、高效排气,复位弹簧17、活塞杆18均快速复位,取夹头也随之夹合。

综上所述,通过采用自动排气装置高效排气,并经过合理的装配结构设计与安排,使得本实用新型的手持气缸结构简单、重量轻、成本低;不仅取夹的速度快、操作简单便捷、可靠性高、耐用性好,而且在整体构造上,采用了无枪形构造设计,使得其更加方便易于操作。应用于取夹器领域中可以快速的取夹,操作人员可以手持就可以实现对工件或者物料的取夹,极大的方便了生产活动,加快了气缸驱动取夹的速度,有效的提高了生产效率。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它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条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去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作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视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