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铣刨机尾门的液压控制回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04121发布日期:2019-05-21 20:41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用于铣刨机尾门的液压控制回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路面养护机械及其应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铣刨机尾门的液压控制回路。



背景技术:

为了适应道路养护事业的蓬勃发展,养护机械也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铣刨机作为道路养护机械行业的关键设备,它的发展状况直接关系到道路养护的施工质量和效率。

铣刨机在施工时,铣刨鼓高速旋转切削路面,铣削料大部分由输料系统运出铣刨室,剩余的颗粒较小的铣削料残留在铣刨室。铣刨鼓尾门受尾门油缸向下的力作用在铣刨后的路面上,随着设备前进,尾门下端设置的刮刀会带走剩余颗粒较小的铣削料。目前市面上各品牌的铣刨机都采用了这种技术,该技术在解决漏料问题的同时也带来了其它问题,例如尾门刮刀在工作时会将铣刨后的路面花纹破坏,降低了后续摊铺沥青时的粘附力,另外尾门刮刀工作时会增加铣刨机设备的行驶阻力,大大降低设备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的部分或者全部,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用于铣刨机尾门的液压控制回路,该回路能实现尾门上升和尾门下降功能,可以根据不同的工况调整尾门浮动状态,从而减轻或消灭对铣刨花纹的破坏,减小行驶阻力,提高工作效率。

为了实现以上发明目的,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用于铣刨机尾门的液压控制回路,包括:

恒压油源,

压力控制阀,其连接在恒压油源的主进油通道上;

主换向阀,其设在主进油通道上,连接在压力控制阀之后;

尾门油缸,其连接铣刨机尾门,通过尾门油缸的伸缩控制尾门的上下浮动;

第一控制通道和第二控制通道,均与主换向阀连接,且第一控制通道和第二控制通道构造成:

当主换向阀处于第一工作位置时,通过第一控制通道控制进入尾门油缸的有杆腔与无杆腔的油液进而实现尾门的上下浮动控制;

当主换向阀处于第二工作位置时,通过第二控制通道控制进入尾门油缸的有杆腔与无杆腔的油液进而实现尾门的上下浮动控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主换向阀的工作位置配合第一控制通道和第二控制通道,可实现尾门上升和尾门下降功能,并可根据不同的工况调整尾门浮动状态。而在一些工况下,尾门上浮动状态下能够减轻或者消灭对铣刨花纹的破坏。同时在行驶时,由于刮刀上浮后,带走铣削料的同时不会直接插入铣刨花纹内,减小了行驶阻力,提高整体工作效率,减少了尾门液缸克服阻力的损耗,也更加节能。

在一种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控制通道上设有Y型控制阀,当Y型控制阀处于Y型机能位置处,Y型控制阀的油口A与油口B分别与Y型控制阀的油口T连通,油口T连通主进油通道,Y型控制阀的油口A与尾门油缸的无杆腔连接,Y型控制阀的油口B与尾门油缸的有杆腔连接,Y型控制阀的油口P与恒压油源连接并处于截止状态。

在一种实施方案中,所述Y型控制阀的油口B与尾门油缸的有杆腔之间的管路上设有保压锁定阀和溢流阀,在尾门上浮时,溢流阀控制进入尾门油缸的有杆腔的进油压力;在尾门下浮时,保压锁定阀对尾门油缸的压力起保压锁定作用。

在一种实施方案中,所述Y型控制阀采用中位机能为Y型的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在所述主换向阀处于第一工作位置,且Y型控制阀处于中位时,尾门处于缓慢下浮状态;在所述主换向阀处于第一工作位置,且Y型控制阀处于第一位置时,尾门处于快速顶升状态;在所述主换向阀处于第一工作位置,且Y型控制阀处于第二位置时,尾门处于快速下浮状态。

在一种实施方案中,所述保压锁定阀采用两位三通电磁球阀。

在一种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二控制通道上设有换向截止阀,当主换向阀位于第二工作位置时,主换向阀的进油通道经换向截止阀进入尾门油缸的有杆腔实现尾门的上浮动。

在一种实施方案中,在主换向阀位于第一工作位置时,换向截止阀截断尾门油缸的有杆腔的油液直接流向油箱的通道。

在一种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控制通道和第二控制通道设在一个集成阀块上。通过集成阀块减少了进出油管的数量以及接口,使得整体结构更简洁、可靠。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用于铣刨机尾门的液压控制回路,包括:

恒压油源,

压力控制阀,其设在恒压油源的主进油通道上;

主换向阀,其设在主进油通道上,连接在压力控制阀之后;

至少两个尾门油缸,其连接铣刨机尾门,通过尾门油缸的伸缩控制尾门的上下浮动;

第一控制通道和第二控制通道,其与主换向阀连接,并设置为:通过主换向阀、第一控制通道和第二控制通道来控制进入尾门油缸的有杆腔与无杆腔的油液进而实现尾门的上下浮动控制。

在一种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控制通道和第二控制通道设在一个集成阀块上,所述第一控制通道上设有三位四通Y型控制阀,并在Y型控制阀的油口B与尾门油缸的有杆腔之间的管路上设有保压锁定阀和溢流阀;所述第二控制通道上设有换向截止阀,所述第一控制通道在主换向阀位于第一工作位置时,实现对尾门油缸的上下浮动控制;所述第二控制通道在主换向阀位于第二工作位置时,实现对尾门油缸的上浮动控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两条控制通道,实现尾门的上浮控制和下浮控制。尤其是由于实现了尾门的上浮控制,可以提升刮刀所在的位置,从而减轻或者消灭刮刀在工作的同时对铣刨后的路面花纹的破坏。另外,通过主控制阀可实现尾门上下浮动的切换,通过Y型控制阀可实现尾门油缸浮动状态的切换,通过保压锁定阀可实现对尾门油缸的锁定,从而满足不同工况的需要以及实现尾门浮动到某个位置的锁定。另外,本实用新型通过巧妙的液压回路设置,不仅减少了阀、零部件以及管路的使用数量,而且使得尾门整体工作更可靠、更灵活。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来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地描述,在图中: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铣刨机尾门的液压控制回路的其中一种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图。

附图中,相同的部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附图并未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所有实施例的穷举。并且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互相结合。

发明人在发明过程中注意到,在铣刨鼓尾门受尾门油缸向下的力作用在铣刨后的路面上并随着铣刨机前进时,尾门下端的刮刀带走剩余颗粒较小的铣削料,但同时尾门刮刀工作时会将铣刨后的路面花纹破坏,降低了后续摊铺沥青时的粘附力。另外尾门刮刀工作时会增加铣刨机设备的行驶阻力,降低设备工作效率。

针对以上不足,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用于铣刨机尾门的液压控制回路,下面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用于铣刨机尾门的液压控制回路的其中一种实施例的液压原理示意图。在该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用于铣刨机尾门的液压控制回路主要包括:恒压油源5、压力控制阀11、主换向阀7、第一尾门油缸18、第一控制通道和第二控制通道。其中,压力控制阀11、主换向阀7均连接在恒压油源5的主进油通道4上,主换向阀7设在压力控制阀11之后,并通过第一管路9与压力控制阀11连接。第一控制通道通过第二管路2、第二控制通道通过第三管路6连接在主换向阀7之后。且第一控制通道和第二控制通道构造成:当主换向阀7处于第一工作位置(图1中为右侧,主换向阀7的油口P连通油口A)时,通过第一控制通道控制进入第一尾门油缸18的有杆腔与无杆腔的油液进而实现尾门的上下浮动控制。当主换向阀7处于第二工作位置(图1中为左侧,主换向阀7的油口P连通油口B)时,通过第二控制通道控制进入第一尾门油缸18的有杆腔与无杆腔的油液进而实现尾门的上下浮动控制。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控制通道上设有Y型控制阀12。且该Y型控制阀12构造成:当Y型控制阀12处于Y型机能位置时,Y型控制阀12的油口A与油口B均与Y型控制阀12的油口T连通。此时,油口T通过第二管路2连通主进油通道4,Y型控制阀12的油口A与第一尾门油缸18的无杆腔连通,Y型控制阀12的油口B与第一尾门油缸18的有杆腔连通,Y型控制阀12的油口P与恒压油源5通过第四管路3连接并处于截止状态。在主换向阀7位于第一工作位置时(即图1所示的右侧位置,此时主换向阀7的油口P连通油口A),恒压油源5的油液经主进油通道4、压力控制阀11、第一管路9、主换向阀7、第二管路2、Y型控制阀12的油口T后,分别经Y型控制阀12的油口A、第五管路13进入第一尾门油缸18的无杆腔以及经Y型控制阀12的油口B、第六管路14进入第一尾门油缸18的有杆腔。由于第一尾门油缸18的无杆腔的作用面积比有杆腔的作用面积大,在油液压差作用下推动第一尾门油缸18向下移动,作用在尾门上为下浮动状态。且由于第一尾门油缸18的有杆腔也有进油,因而第一尾门油缸18向下移动的速度相对平缓。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在第一管路9上连接有压力计8,该压力计主要是检测经压力控制阀11减压后,进入主换向阀7的油口P的油液压力。另外,压力控制阀11的回油口通过管路连接到油箱10。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连接Y型控制阀12的油口B与第一尾门油缸18的有杆腔的第六管路14上依次设有保压锁定阀15和溢流阀16。该保压锁定阀15位于图1所示的左位时,允许油液经油口B流向第一尾门油缸18的有杆腔的正向流动,反向流动截止,从而起到保压作用。在尾门上浮时,溢流阀16可起到控制进入第一尾门油缸18的有杆腔的进油压力,当压力超过溢流阀16的设定压力时,溢流阀16开启溢流。在尾门下浮时,保压锁定阀15起到保压锁定作用,保证尾门不至于快速下落从而导致损坏。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Y型控制阀12优先采用中位机能为Y型的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在主换向阀7处于第一工作位置(即图1所示的右侧位置,此时主换向阀7的油口P连通油口A),且Y型控制阀12处于中位时,此时,由于第一尾门油缸18的有杆腔和无杆腔同时进油,无杆腔作用面积大,尾门处于缓慢下浮状态。在主换向阀7处于第一位置,Y型控制阀12处于第一位置(图1中为下位)时,Y型控制阀12的油口P与恒压油源5以及Y型控制阀12的油口B连通,由于尾门处于快速上浮状态。在主换向阀7处于第一位置,Y型控制阀12处于第二位置(图1中为上位)时,尾门处于快速下浮状态,溢流阀16开启溢流。Y型控制阀12的上位和下位均为特殊情况下,需要第一尾门油缸18施加额外作用力或者特殊情况下(例如出现故障需要快速泄压等)才会使用。一般情况下,Y型控制阀12处于中位。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保压锁定阀15优先选用两位三通电磁球阀。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第二控制通道上设有换向截止阀17。当主换向阀7得电时(即主换向阀7位于左侧,第二工作位置,此时油口P连通油口B),主换向阀7通过第三管路6经换向截止阀17进入第一尾门油缸18的有杆腔实现尾门的上浮动。此时,第一尾门油缸18的无杆腔的油液经Y型控制阀12的油口A、油口T后经第二管路2、主换向阀7的油口A与油口T流回油箱10。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换向截止阀17的进油口通过第三管路6连接主换向阀7,换向截止阀17的出油口连接在溢流阀16的进油口与第一尾门油缸18的有杆腔之间的管路上。换句话说,第六管路14上从靠近Y型控制阀12的一端开始,由近至远依次连接有保压锁定阀15、溢流阀16和换向截止阀17。换向截止阀17的出油口比溢流阀16更靠近第一尾门油缸18的有杆腔。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主换向阀7位于第一工作位置(即右侧位置,油口P与油口A连通)时,换向截止阀17截断第一尾门油缸18的有杆腔与回油箱10的通道。此时,第一尾门油缸18的有杆腔压力达到溢流阀16的开启压力时,溢流阀16开启泄流。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设在第一控制通道上的Y型控制阀12、保压锁定阀15、溢流阀16以及设在第二控制通道上的换向截止阀17通过集成的方式设在一个集成阀块上。该集成阀块上设有连接尾门油缸的无杆腔的油口A、连接尾门油缸的有杆腔的油口B、连接第二管路2的油口T、连接第四管路3的油口P以及连接第三管路6的油口A3。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铣刨机尾门的液压控制回路主要包括:恒压油源5、压力控制阀11、主换向阀7、至少两个尾门油缸、第一控制通道和第二控制通道。本实施例与设置一个尾门油缸的不同之处在于,通过第一控制通道和第二控制通道同时控制多个尾门油缸的进出油。该多个尾门油缸可以同时作用在一个尾门上,也可以分别作用在不同的尾门上实现多个尾门的同步上下浮动。以图1所示的设有两个尾门油缸(即设有第一尾门油缸18和第二尾门油缸1)的为例,第二尾门油缸1的无杆腔通过第七管路19与第五管路13连接,第二尾门油缸1的有杆腔通过第八管路20与第六管路14连接,从而实现第一尾门油缸18和第二尾门油缸1的同步运动。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第一控制通道和第二控制通道设在一个集成阀块上,第一控制通道上设有三位四通的Y型控制阀12,并在Y型控制阀12的油口B与第一尾门油缸18以及第二尾门油缸1的有杆腔之间的管路上设有保压锁定阀15和溢流阀16。第二控制通道上设有换向截止阀17。第一控制通道在主换向阀7位于第一工作位置时,实现对两个尾门油缸1和18的上下浮动控制。第二控制通道在主换向阀7位于第二工作位置时,实现对尾门油缸1和18的上浮动控制。

说明的是,除了强调的区别外,设置多个尾门油缸的实施例中的实现方式、管路连接方式以及采用的部件结构等均可与设置一个尾门油缸的实施例相同,故而此处不再重复阐述。

尽管已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因此,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实用新型范围的所有变更和/或修改,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出的变更和/或修改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