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轴流扇的卡合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90524发布日期:2019-07-27 11:18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轴流扇的卡合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风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轴流扇的卡合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下将两个轴流扇同轴叠加至一起时,大多采用螺丝固定的方式连接,以此方式连接使得拆装繁琐,且由于轴流扇的框体大多采用塑胶注塑成型,因此,很容易出现螺丝滑牙,继而影响两个轴流扇连接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轴流扇的卡合结构,该卡合结构能够有效提升两轴流扇连接稳定性和可靠性,同时方便操作,易于装配。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轴流扇的卡合结构,包括相互同轴叠加设置的第一轴流扇和第二轴流扇,所述第一轴流扇的出风面的四周周向间隔向上延伸设置有多个定位凸缘,所述第二轴流扇进风面四周的外侧壁周向间隔设置有多个卡位;当所述卡位位于相邻所述定位凸缘之间且所述第一轴流扇和第二轴流扇产生相对转动时,所述卡位与所述定位凸缘卡合,此时第一轴流扇和第二轴流扇锁紧。

其中,所述定位凸缘的内侧壁凸设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一侧的所述定位凸缘的内侧壁沿轴向凸设有定位柱。

其中,所述卡位包括凹设于所述第二轴流扇进风面四周的外侧壁的凹槽、设置于所述凹槽内且沿所述第二轴流扇的轴向凹设的第一卡槽、沿所述第二轴流扇的周向与所述第一卡槽贯通连接的第二卡槽,所述第二卡槽一侧的凸缘沿所述第二轴流扇的轴向设置有弧形卡槽。

其中,当所述定位块插入所述第一卡槽后且转动滑入所述第二卡槽时,所述定位块与所述第二卡槽卡接,所述定位柱与所述弧形卡槽相卡接。

其中,所述定位凸缘与所述凹槽相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包括相互同轴叠加设置的第一轴流扇和第二轴流扇,所述第一轴流扇的出风面的四周周向间隔向上延伸设置有多个定位凸缘,所述第二轴流扇进风面四周的外侧壁周向间隔设置有多个卡位;当所述卡位位于相邻所述定位凸缘之间且所述第一轴流扇和第二轴流扇产生相对转动时,所述卡位与所述定位凸缘卡合,此时第一轴流扇和第二轴流扇锁紧。以此结构设计,通过定位凸起与卡位的配合,能够方便第一轴流扇和第二轴流扇的装配,同时也能够有效提升装配后的第一轴流扇和第二轴流扇之间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轴流扇的卡合结构的第一状态下的分解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轴流扇的卡合结构的第二状态下的分解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轴流扇的卡合结构的装配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轴流扇的卡合结构,包括相互同轴叠加设置的第一轴流扇1和第二轴流扇2,所述第一轴流扇1的扇框的出风面的四周周向间隔向上延伸设置有多个定位凸缘11,所述第二轴流扇2进风面四周的外侧壁周向间隔设置有多个卡位21;当所述卡位21位于相邻所述定位凸缘11之间且所述第一轴流扇1和第二轴流扇2产生相对转动时,所述卡位21与所述定位凸缘11卡合,此时第一轴流扇1和第二轴流扇2锁紧。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所述定位凸缘11的内侧壁凸设有定位块111,所述定位块111一侧的所述定位凸缘11的内侧壁沿轴向凸设有定位柱112,所述卡位21包括凹设于所述第二轴流扇2进风面四周的外侧壁的凹槽211、设置于所述凹槽211内且沿所述第二轴流扇2的轴向凹设的第一卡槽212、沿所述第二轴流扇2的周向与所述第一卡槽212贯通连接的第二卡槽213,所述第二卡槽213一侧的凸缘沿所述第二轴流扇2的轴向设置有弧形卡槽214,当所述定位块111插入所述第一卡槽212后且转动滑入所述第二卡槽213时,所述定位块111与所述第二卡槽213卡接,所述定位柱112与所述弧形卡槽214相卡接,配合后的第一轴流扇1的出风面与第二轴流扇2的进风面紧密贴合,且所述定位凸缘11与所述凹槽211相配合形成一体。

采用上述结构设计的卡合结构,在装配时,将卡位与相邻定位凸缘之间的间隙对齐并下压旋转第一轴流扇和第二轴流扇的框体,使之产生相对转动,即可使得定位凸缘内侧壁的定位块和定位柱与其对应的第二卡槽和弧形卡槽相配合,以此方便快捷的实现第一轴流扇和第二轴流扇之间的快速连接,且连接稳定可靠。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