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无级调节摇头摆幅的风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87021发布日期:2019-09-17 19:53阅读:949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无级调节摇头摆幅的风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无级调节摇头摆幅的风扇。



背景技术:

目前普遍使用的电风扇送风方式有固定送风和摆头送风两种。固定送风是指送风方向不变一直朝同一方向送风,这种送风方式送风范围小,一般只能供一人使用,同时,身体长时间处于凉风之中容易引起头痛感冒等症状。摆头送风可以解决上述问题,但目前普遍使用的摇头风扇也只能在固定范围摇头。当人群范围较大时,由于摆幅的限制无法满足所有人都能吹到凉风;当人群范围较小时,又会因为摆幅较大浪费资源从而造成风扇送风效率不佳的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根据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无级调节摇头摆幅的风扇,可在一定范围内任意调节风扇摆幅,且结构简单、生产成本较低。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可无级调节摇头摆幅的风扇,包括扇架、扇叶和电机,所述扇架上设有转动板,所述电机固定在所述转动板上部,所述扇叶设在所述电机的转轴末端,所述电机的转轴中部设有主动齿轮,所述转动板下部安装有与所述主动齿轮啮合的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的转轴上连接有驱动所述转动板和扇叶摇头的摇头组件。

进一步的,所述主动齿轮的齿数小于从动齿轮的齿数。

进一步的,所述摇头组件包括第一万向节和第二万向节,所述第一万向节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一主动轴和第一从动轴,所述第二万向节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二主动轴和第二从动轴,所述第一万向节的第一主动轴的末端与从动齿轮的转轴连接,所述第一万向节的第一从动轴的末端与所述第二万向节的第二主动轴的末端连接,所述第二万向节的第二从动轴的末端设有可推动所述转动板转动的转动杆。

进一步的,所述转动杆和所述第二从动轴的末端间还设有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包括涡轮和蜗杆,所述涡轮固定在所述第二从动轴的末端且与第二从动轴同轴设置,所述蜗杆可转动的设在所述扇架上并与所述涡轮啮合,所述涡轮上端设有螺纹部,所述螺纹部设有外螺纹,所述涡轮及其上端螺纹部内部设有轴向的通孔,所述扇架上固定有可套设在所述螺纹部和所述涡轮外的套筒,所述蜗杆横设并与所述涡轮啮合,所述套筒内设有与所述螺纹部的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所述转动杆的一端穿过涡轮及其上端所设螺纹部的通孔并与第二万向节的第二从动轴端部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转动板上端设有水平放置的U型杆,所述转动杆包括第一杆和第二杆,所述第一杆穿过涡轮及其上端所设螺纹部的中空结构并与第二万向节的第二从动轴端部固定,所述第二杆相对于第一杆倾斜一定角度,所述第二杆置于所述U型杆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杆相对于第一杆倾斜40度到50度。

进一步的,所述蜗杆穿出所述扇架的一端上设有调节旋钮。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万向节的第一从动轴为中空轴,所述第一从动轴可伸缩地套设在所述第二万向节的第二主动轴上。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万向节和第二万向节为十字轴万向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常见的传统电风扇的摇头机构是采用四连杆机构进行工作的,可使电扇不摇头或摇头,但摇头角度是一个确定值,用户不能根据具体使用需求做出调节。于是出现了各种各样可调节摇头幅度的摇头风扇,其一般采用多个电机控制或结构比较复杂,成本较高,与实际获得的收益不匹配。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摇头风扇,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摇头风扇,结构简单,只需一个电机,可同时实现摇头和吹风,成本较低,且通过调节旋钮可无级调节扇叶摆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右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A剖视图。

其中,1、扇架;11、转动板;12、U型杆;13、套筒;14、固定架;2、扇叶;3、电机;4、主动齿轮;5、从动齿轮;6、第一万向节;61、第一主动轴;62、第一从动轴;7、第二万向节;71、第二主动轴;72、第二从动轴;73、调节装置;731、涡轮;732、蜗杆;74、螺纹部;75、转动杆;751、第一杆;752、第二杆;76、调节旋钮;8、摇头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如图1-图3所示,一种摇头风扇,包括扇架1、扇叶2和电机3,扇架1包括固定架14和转动板11,转动板11可转动的设在固定架14的底板上,电机3固定在转动板11上部,扇叶2设在电机3的转轴末端,电机3的转轴中部设有主动齿轮4,转动板11下部安装有与主动齿轮4啮合的从动齿轮5,从动齿轮5的转轴上连接有驱动转动板11和扇叶2摇头的摇头组件8。

如图1和图3所示,摇头组件8包括第一万向节6和第二万向节7,第一万向节6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一主动轴61和第一从动轴62,第一主动轴61和第一从动轴62间设有万向节叉,第二万向节7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二主动轴71和第二从动轴72,第二主动轴71和第二从动轴72间设有万向节叉,第一万向节6的第一主动轴61的末端与从动齿轮5的转轴连接,第一万向节6的第一从动轴62的末端与第二万向节7的第二主动轴71的末端连接,第二万向节7的第二从动轴72的末端设有可推动转动板75转动的转动杆75。转动板11上端设有水平固定的U型杆12,转动杆75包括第一杆751和第二杆752,第一杆751与第二从动轴72的末端,第二杆752相对于第一杆751倾斜40度到50度,第二杆752置于所述U型杆12内部。本实施例中,第一万向节6和第二万向节7为十字轴万向节,第二杆752相对于第一杆751倾斜45度。使用过程中,转动杆75的第二杆751通过带动U型杆12,可带动转动板11摆动,从而带动扇叶2摇头

如图1、图3和图4所示,转动杆75的第一杆751和第二从动轴72的末端间还设有调节装置73,调节装置73包括涡轮731和蜗杆732,涡轮731与第二从动轴72同轴设置,蜗杆732可转动的设在扇架1上并与涡轮731啮合,蜗杆732穿出扇架1的一端上设有调节旋钮76。涡轮731上端设有螺纹部74,螺纹部74设有外螺纹,涡轮731及其上端螺纹部74内部设有轴向的通孔,扇架1上固定有可套设在螺纹部74和涡轮731外的套筒13,蜗杆732横设并与涡轮731啮合,套筒13内设有与螺纹部74的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转动杆75的第一杆751穿过涡轮731及其上端所设螺纹部74的通孔并与第二万向节7的第二从动轴72端部固定。转动杆75的第一杆751中部有一环形凸起,涡轮931轴向的通孔内有一与转动杆75第一杆751上的环形凸起对应配合的环形凹陷。本实用新型中,转动杆75的第一杆751穿过涡轮731及其上端螺纹部74内部轴向的通孔并与第二万向节7的第二从动轴72端部固定,相对于第一杆751倾斜的第二杆752从U型杆12的内部伸出。蜗杆732转动时,带动涡轮731升降,与涡轮731连接的螺纹部74通过其内螺纹与套筒13的内螺纹相互配合,也随涡轮731升降,由于涡轮931轴向的通孔内有一与转动杆75上的环形凸起对应配合的环形凹陷,转动杆75也跟随涡轮731升降。

如图3所示,第一万向节6的第一从动轴62为中空轴,第一从动轴62可伸缩地套设在第二万向节7的第二主动轴71上。使得第一从动轴62和第二主动轴71构成伸缩结构,使转动板11以及与之固定的电机3可来回摆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转动板11上部固定的电机3运行,带动扇叶2和主动齿轮4转动,主动齿轮4带动与其啮合的从动齿轮5转动并根据具体齿轮半径之比将电机转速降低至合适转速,由于从动齿轮5的转轴与第一万向节6的第一主动轴61连接,从动齿轮5进而带动第一万向节6和第二万向节7运动,由于第二万向节7的第二从动轴72上设有从转动板11上端U型杆12的弯曲部伸出的转动杆75,第二万向节7的运动带动转动杆75转动,转动杆75的第二杆751带动转动板11摆动,从而带动扇叶2摇头,具体摆动幅度取决于所述第二杆751与U型杆12接触点形成的轨迹圆半径大小,半径越大,摆幅越大。第一万向节6的第一从动轴62可伸缩地套设在第二万向节7的第二主动轴71上。使得第一从动轴62和第二主动轴71构成伸缩结构,使转动板11能够顺利摆动。

转动杆75的第一杆751和第二从动轴72的末端间还设有调节扇叶2摆幅的调节装置73,初始位置,蜗杆732与处于涡轮731上端,涡轮731底部与套筒13底部处于同一水平位置;转动杆75的第一杆751末端与U型杆12处于同一水平位置。通过调节旋钮76可使涡轮731在套筒13内向上移动,进而使得转动杆75能够随涡轮731上升,转动杆75的第二杆752与U型杆12接触点位置沿转动杆75的第二杆752下降,U型杆12与转动杆75的第二杆752接触点形成的轨迹圆半径减小,也即U型杆12摆动幅度减小。本实用新型中,由于转动杆可连续升降,使得调节摆幅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连续变化,不存在突变,因此能无级调节。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