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路面清扫车的节能液压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40969发布日期:2019-08-03 16:13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一种路面清扫车的节能液压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路面清扫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路面清扫车的节能液压系统。



背景技术:

当前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环境保护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随着国家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城市市容管理越来越重要,其中以清扫车为主的环境卫生清洁装备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多功能清扫车更是得到人们的青睐,因此目前清扫车除了具有清扫和抽吸垃圾的功能外,高压清洗路面的功能也越来越多的运用于清扫车。目前使用的路面清扫车一般通过独立的液压系统来分别控制扫盘驱动马达和水泵驱动马达,从而实现高压水输出和扫刷操作,并且目前使用的路面清扫车仅能通过简单的调节阀来控制扫盘驱动马达和水泵驱动马达的功率输出,无法根据工况实时反馈调节输出功率,从而造成了大量的功率浪费,不符合节能环保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路面清扫车的节能液压系统,该系统能够利用单一液压系统分流控制扫盘驱动马达和水泵驱动马达,并能够根据实际工作负载工况反馈来实时控制泵输出功率,从而减少功率浪费,降低运营成本,节能环保。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一种路面清扫车的节能液压系统,包括油箱、变量泵组、集中控制阀组、扫盘驱动机构和水泵驱动机构,所述变量泵组由油箱内吸油并为所述集中控制阀组供油,且变量泵组内设有用于控制输出功率的控制油口;所述集中控制阀组包括主供油路、扫盘供油路、水泵供油路和梭阀,所述主供油路一端与所述变量泵组连接,另一端分别与所述扫盘供油路和水泵供油路连接,所述扫盘供油路为所述扫盘驱动机构供油,所述水泵供油路为所述水泵驱动机构供油,所述扫盘供油路和水泵供油路还分别连接至所述梭阀的两个进油口,所述梭阀的出油口连接所述变量泵组的控制油口,所述扫盘驱动机构和水泵驱动机构的回油回到油箱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单一的变量泵组分别为扫盘驱动机构和水泵驱动机构供油,能够节约功率,大大降低运营成本;

2、本实用新型扫盘供油路和水泵供油路分别连接至梭阀两进油口,梭阀出油口与变量泵组的控制油口连接控制变量泵的输出功率,梭阀出油口液压代表扫盘、水泵两工序的实时最大工作压力,控制油口将实时最大工作压力反馈给变量泵组,变量泵组根据反馈压力实时调节输出功率,从而有效减少功率浪费,节能环保。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方案如下:

进一步的,所述变量泵组包括斜盘变量式的主油泵、负载敏感比例阀和斜盘驱动油缸,所述主油泵的吸油口与所述油箱连接,出油口连接至所述集中控制阀组,所述负载敏感比例阀设有油口P1、T1、A1和控制油口L1、LS,所述控制油口L1、LS分别连接所述主油泵的出油口和梭阀的出油口,所述油口P1和控制油口L1与所述主油泵的出油口连接,所述油口T1连接至所述斜盘驱动油缸的无杆腔,油口A1连接油箱;所述斜盘驱动油缸的活塞杆端部与所述主油泵的斜盘一端连接,所述负载敏感比例阀通过比较所述主油泵出油口液压和梭阀的出油口液压控制液路P1T1开关比例,从而控制斜盘驱动油缸的活塞位置完成斜盘倾角调节,实时控制所述主油泵输出功率。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主油泵的斜盘一端与斜盘驱动油缸的活塞杆端部连接;负载敏感比例阀的控制油口L1、LS分别连接主油泵的出油口和梭阀的出油口,负载敏感比例阀通过比较主油泵出油口液压和梭阀的出油口液压,从而控制液路P1T1的开关比例,具体工作过程如下:

当控制油口LS液压小于控制油口L1液压时,阀芯右移动,液路P1T1开启比例增大,斜盘驱动油缸的无杆腔进油活塞杆伸出,从而控制主油泵的斜盘逆时针旋转,主油泵输出功率降低以与负载匹配;

当控制油口LS液压大于控制油口L1液压时,阀芯左移动,液路P1T1开启比例降低,斜盘驱动油缸的无杆腔出油活塞杆收缩从而控制主油泵的斜盘顺时针旋转,主油泵输出功率提高以与负载匹配。

进一步的,所述变量泵组还包括压力切断阀,所述压力切断阀设有控制油口L2和油口 P2、T2、A2,所述控制油口L2和油口P2连接至所述主油泵的出油口,所述油口T2连接至所述斜盘驱动油缸的无杆腔,所述油口A2连接至所述负载敏感比例阀的油口T1,所述主油泵的出油口液压大于压力切断阀的弹簧预设压力时,压力切断阀阀芯移动开启液路 P2T2,油液快速进入所述斜盘驱动油缸的无杆腔内,所述斜盘驱动油缸的活塞杆驱动斜盘旋转逐渐降低所述主油泵输出功率直至零。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当主油泵的出油口液压大于压力切断阀的弹簧预设压力时,压力切断阀阀芯右移,液路P2T2开启,斜盘驱动油缸无杆腔快速进油,活塞伸出,从而控制主油泵的斜盘逆时针,主油泵的输出功率逐渐降低直至零,避免过高液压损坏液压系统,起到保护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变量泵组还包括斜盘平衡油缸,所述斜盘平衡油缸的活塞杆端部与所述主油泵的斜盘另一端连接,所述斜盘平衡油缸的无杆腔内设有调节弹簧。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斜盘平衡油缸的活塞杆端部与主油泵的斜盘另一端连接,起到稳定主油泵的折伞作用,保证主油泵的恒定输出。

进一步的,所述扫盘供油路上依次设有扫盘开关阀和恒流可调阀,所述水泵供油路上依次设有高压水泵开关阀和高压水泵马达调速阀,所述恒流可调阀的出油口分别连接至所述扫盘驱动机构以及所述梭阀的一侧进油口,所述高压水泵马达调速阀的出油口分别连接至所述水泵驱动机构以及所述梭阀的另一侧进油口。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扫盘开关阀用于控制扫盘供油路的开关,恒流可调阀用于保证和限制扫盘驱动机构的供油量;高压水泵开关阀用于控制水泵供油路开关,高压水泵马达调速阀用于手动控制高压水泵马达运转速度,从而调节高压水泵输出挡位。

进一步的,所述扫盘驱动机构包括滚扫扫盘驱动马达、左侧扫盘驱动马达、右侧扫盘驱动马达、滚扫扫盘驱动马达控制阀、左侧扫盘驱动马达控制阀和右侧扫盘驱动马达控制阀;所述滚扫扫盘驱动马达控制阀设有油口P3、T3、A3、B3,所述左侧扫盘驱动马达控制阀设有油口P4、T4、A4、B4,所述右侧扫盘驱动马达设有油口P5、T5、A5、B5;所述油口P3与所述扫盘供油路连接,所述油口T3与所述油口P4连接,所述油口A3和油口 B3分别与所述滚扫扫盘驱动马达的进出油口连接,所述油口T4与油口P5连接,所述油口 A4、B4分别与所述左侧扫盘驱动马达的进出油口连接,所述油口T5连接至扫盘回油路回到油箱,所述油口A5、B5分别连接至所述右侧扫盘驱动马达的进出油口连接,所述滚扫扫盘驱动马达控制阀左位时,油口P3、B3连接,油口A3、T3连接,右位时,油口P3、 A3连接,油口B3、T3连接,油口P3、T3连接;所述左侧扫盘驱动马达控制阀左位时,油口P4、B4连接,油口A4、T4连接,右位时,油口P4、A4连接,油口B4、T4连接,油口P4、T4连接;所述右侧扫盘驱动马达控制阀左位时,油口P5、B5连接,油口A5、 T5连接,右位时,油口P5、A5连接,油口B5、T5连接,油口P5、T5连接。

进一步的,还包括封门盖板油缸和封门盖板开关阀,所述封门盖板开关阀设有油口P6、 T6、A6、B6,所述油口P6与所述扫盘供油路连接,所述油口T6与油口P3连接,所述油口A6、B6通过液压锁分别与所述封门盖板油缸的无杆腔和有杆腔连接,所述封门盖板开关阀左位时油口P6、B6连接,油口A6、T6连接,中位时油口P6、T6连接,右位时油口P6、A6连接,油口B6、T6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封门盖板开关阀、滚扫扫盘驱动马达控制阀、左侧扫盘驱动马达控制阀和右侧扫盘驱动马达控制阀依次串联设置,并分别控制封门盖板油缸、滚扫扫盘驱动马达、左侧扫盘驱动马达、右侧扫盘驱动马达的动作;扫盘供油路的油液依次经过封门盖板开关阀、滚扫扫盘驱动马达控制阀、左侧扫盘驱动马达控制阀和右侧扫盘驱动马达控制阀回到油缸。

进一步的,所述油口P4还通过调速阀组与所述扫盘回油路连接,所述调速阀组包括调速控制阀、第一调速阀和第二调速阀,所述调速控制阀设有油口P7、T7、A7、B7,所述油口P4与所述油口P7连接,油口T7与所述扫盘回油路连接,油口A7、B7分别通过所述第一调速阀和第二调速阀连接至所述扫盘回油路,所述调速控制阀上位时,油口P7、A7 连接,油口B7、T7连接;中位时,液路断开;下位时,油口P7、B7连接,油口A7、T7 连接;所述扫盘供油路与扫盘回油路间设有第一系统安全阀。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油口P4还连接调速阀组,扫盘供油路的油液被调速阀组分流,从而控制左侧扫盘驱动马达和右侧扫盘驱动马达的转速;调速阀组对应三档调速,分别为调速控制阀的上、中、下三位,上位时油液经过第一调速阀分流,中位时不分流,下位时油液经过第二调速阀分流;从而根据工况电动控制左侧扫盘驱动马达和右侧扫盘驱动马达转速。第一系统安全阀用于限制扫盘供油路内的最高液压,避免过高液压损坏扫盘驱动机构内部工作元件,避免安全隐患。

进一步的,所述水泵驱动机构包括水泵驱动马达,且水泵驱动马达进油口与所述水泵供油路连接,出油口连接至所述油箱。

进一步的,所述主供油路通过第二系统安全阀连接至所述油箱。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变量泵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集中控制阀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扫盘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

1、油箱;

2、变量泵组;201、主油泵;2011、斜盘;202、负载敏感比例阀;203、斜盘驱动油缸;204、斜盘平衡油缸;205、压力切断阀;

3、集中控制阀组;301、主供油路;302、扫盘供油路;3021、扫盘开关阀;3022、恒流可调阀;303、水泵供油路;3031、高压水泵开关阀;3032、高压水泵马达调速阀;304、梭阀;

4、扫盘驱动机构;401、封门盖板油缸;402、滚扫扫盘驱动马达;403、左侧扫盘驱动马达;404、右侧扫盘驱动马达;405、封门盖板开关阀;406、滚扫扫盘驱动马达控制阀; 407、左侧扫盘驱动马达控制阀;408、右侧扫盘驱动马达控制阀;409、液压锁;

5、调速阀组;501、调速控制阀;502、第一调速阀;503、第二调速阀;

6、水泵驱动马达;

7、第一系统安全阀;

8、第二系统安全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变量泵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集中控制阀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扫盘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路面清扫车的节能液压系统,包括油箱1、变量泵组2、集中控制阀组3、扫盘驱动机构4和水泵驱动机构。

集中控制阀组3包括主供油路301、扫盘供油路302、水泵供油路303和梭阀304,主供油路301一端与变量泵组2连接,另一端分别与扫盘供油路302和水泵供油路303连接。扫盘供油路302和水泵供油路303还分别连接至梭阀304的两个进油口,梭阀304出油口的液压代表扫盘和水泵工序的实时最大负载压力。

变量泵组2包括斜盘2011变量式的主油泵201、负载敏感比例阀202和斜盘驱动油缸 203,主油泵201的吸油口与油箱1连接,出油口连接至集中控制阀组3,负载敏感比例阀 202设有油口P1、T1、A1和控制油口L1、LS,控制油口L1、LS分别连接主油泵201的出油口和梭阀304的出油口,油口P1和控制油口L1与主油泵201的出油口连接,油口T1 连接至斜盘驱动油缸203的无杆腔,油口A1连接油箱1;斜盘驱动油缸203的活塞杆端部与主油泵201的斜盘2011一端连接,负载敏感比例阀202通过比较主油泵201出油口液压和梭阀304的出油口液压控制液路P1T1开关比例,从而控制斜盘驱动油缸203的活塞位置完成斜盘2011倾角调节,实时控制主油泵201输出功率。

主油泵201的斜盘2011一端与斜盘驱动油缸203的活塞杆端部连接;负载敏感比例阀 202的控制油口L1、LS分别连接主油泵201的出油口和梭阀304的出油口,负载敏感比例阀202通过比较主油泵201出油口液压和梭阀304的出油口液压,从而控制液路P1T1的开关比例,具体工作过程如下:

当控制油口LS液压小于控制油口L1液压时,阀芯右移动,液路P1T1开启比例增大,斜盘驱动油缸203的无杆腔进油活塞杆伸出,从而控制主油泵201的斜盘2011逆时针旋转,主油泵201输出功率降低以与负载匹配;

当控制油口LS液压大于控制油口L1液压时,阀芯左移动,液路P1T1开启比例降低,斜盘驱动油缸203的无杆腔出油活塞杆收缩从而控制主油泵201的斜盘2011顺时针旋转,主油泵201输出功率提高以与负载匹配。

进一步的,变量泵组2还包括压力切断阀205,压力切断阀205设有控制油口L2和油口P2、T2、A2,控制油口L2和油口P2连接至主油泵201的出油口,油口T2连接至斜盘驱动油缸203的无杆腔,油口A2连接至负载敏感比例阀202的油口T1,主油泵201的出油口液压大于压力切断阀205的弹簧预设压力时,压力切断阀205阀芯移动开启液路P2T2,油液快速进入斜盘驱动油缸203的无杆腔内,斜盘驱动油缸203的活塞杆驱动斜盘2011旋转逐渐降低主油泵201输出功率直至零。

当主油泵201的出油口液压大于压力切断阀205的弹簧预设压力时,压力切断阀205 阀芯右移,液路P2T2开启,斜盘驱动油缸203无杆腔快速进油,活塞伸出,从而控制主油泵201的斜盘2011逆时针,主油泵201的输出功率逐渐降低直至零,避免过高液压损坏液压系统,起到保护作用。

进一步的,变量泵组还包括斜盘平衡油缸203,斜盘平衡油缸203的活塞杆端部与主油泵201的斜盘2011另一端连接,斜盘平衡油缸203的无杆腔内设有调节弹簧。

斜盘平衡油缸203的活塞杆端部与主油泵201的斜盘2011另一端连接,起到稳定主油泵201的折伞作用,保证主油泵201的恒定输出。

扫盘供油路302上依次设有扫盘开关阀3021和恒流可调阀3022,水泵供油路303上依次设有高压水泵开关阀3031和高压水泵马达调速阀3032,恒流可调阀3022的出油口分别连接至扫盘驱动机构4以及梭阀304的一侧进油口,高压水泵马达调速阀3032的出油口分别连接至水泵驱动机构以及梭阀304的另一侧进油口。

扫盘开关阀3021用于控制扫盘供油路302的开关,恒流可调阀3022用于保证和限制扫盘驱动机构4的供油量;高压水泵开关阀3031用于控制水泵供油路303开关,高压水泵马达调速阀3032用于手动控制高压水泵马达运转速度,从而调节高压水泵输出挡位。

扫盘驱动机构4包括封门盖板油缸401、滚扫扫盘驱动马达402、左侧扫盘驱动马达 403、右侧扫盘驱动马达404、封门盖板开关阀405、滚扫扫盘驱动马达控制阀406、左侧扫盘驱动马达控制阀407和右侧扫盘驱动马达控制阀408;封门盖板开关阀405设有油口 P6、T6、A6、B6、滚扫扫盘驱动马达控制阀406设有油口P3、T3、A3、B3,左侧扫盘驱动马达控制阀407设有油口P4、T4、A4、B4,右侧扫盘驱动马达404设有油口P5、T5、 A5、B5。

油口P6与扫盘供油路302连接,油口T6与油口P3连接,油口A6、B6通过液压锁 409分别与封门盖板油缸401的无杆腔和有杆腔连接;油口T3与油口P4连接,油口A3 和油口B3分别与滚扫扫盘驱动马达402的进出油口连接;油口T4与油口P5连接,油口 A4、B4分别与左侧扫盘驱动马达403的进出油口连接,油口T5连接至扫盘回油路回到油箱1,油口A5、B5分别连接至右侧扫盘驱动马达404的进出油口连接。

封门盖板开关阀405左位时油口P6、B6连接,油口A6、T6连接,中位时油口P6、 T6连接,右位时油口P6、A6连接,油口B6、T6连接。

滚扫扫盘驱动马达控制阀406左位时,油口P3、B3连接,油口A3、T3连接,右位时,油口P3、A3连接,油口B3、T3连接,油口P3、T3连接。

左侧扫盘驱动马达控制阀407左位时,油口P4、B4连接,油口A4、T4连接,右位时,油口P4、A4连接,油口B4、T4连接,油口P4、T4连接。

右侧扫盘驱动马达控制阀408左位时,油口P5、B5连接,油口A5、T5连接,右位时,油口P5、A5连接,油口B5、T5连接,油口P5、T5连接。

封门盖板开关阀405、滚扫扫盘驱动马达控制阀406、左侧扫盘驱动马达控制阀407和右侧扫盘驱动马达控制阀408依次串联设置,并分别控制封门盖板油缸401、滚扫扫盘驱动马达402、左侧扫盘驱动马达403、右侧扫盘驱动马达404的动作;扫盘供油路302的油液依次经过封门盖板开关阀405、滚扫扫盘驱动马达控制阀406、左侧扫盘驱动马达控制阀 407和右侧扫盘驱动马达控制阀408回到油缸。

油口P4还通过调速阀组5与扫盘回油路连接,调速阀组5包括调速控制阀501、第一调速阀502和第二调速阀503,调速控制阀501设有油口P7、T7、A7、B7,油口P4与油口P7连接,油口T7与扫盘回油路连接,油口A7、B7分别通过第一调速阀502和第二调速阀503连接至扫盘回油路,调速控制阀501上位时,油口P7、A7连接,油口B7、T7连接;中位时,液路断开;下位时,油口P7、B7连接,油口A7、T7连接;扫盘供油路302 与扫盘回油路间设有第一系统安全阀7。

油口P4连接调速阀组5,扫盘供油路302的油液被调速阀组5分流,从而控制左侧扫盘驱动马达403和右侧扫盘驱动马达404的转速;调速阀组5对应三档调速,分别为调速控制阀501的上、中、下三位,上位时油液经过第一调速阀502分流,中位时不分流,下位时油液经过第二调速阀503分流;从而根据工况电动控制左侧扫盘驱动马达403和右侧扫盘驱动马达404转速。第一系统安全阀7用于限制扫盘供油路302内的最高液压,避免过高液压损坏扫盘驱动机构4内部工作元件,避免安全隐患。

水泵驱动机构包括水泵驱动马达6,且水泵驱动马达6进油口与水泵供油路303连接,出油口连接至油箱1。

主供油路301通过第二系统安全阀8连接至油箱1。第二系统安全阀8用于限制主供油路301最大液压,避免过大液压损坏工作元件,避免安全隐患。

本实施例的具体工作原理为:

扫盘驱动机构4通过恒流可调阀3022来调节输出功率和转速;水泵驱动马达6通过高压水泵马达调速阀3032来调节输出功率。当扫盘驱动机构4输出功率以及水泵驱动马达6 输出功率调整后,负载敏感比例阀202的控制油口LS能够通过梭阀304的出油口接受到扫盘、水泵两工序较大的实时负载压力。

负载敏感比例阀202通过控制油口L1接受主油泵201的实时输出压力,并和控制油口 LS比对,调节阀芯位置,从而调整液路P1T1开关比例,控制斜盘驱动油缸203的活塞位置,实时调节斜盘2011角度,调节主油泵201输出功率,以和负载压力匹配。

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说明了大量具体细节。然而,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践。在一些实例中,并未详细示出公知的方法、结构和技术,以便不模糊对本说明书的理解。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