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铸中包车自动变渣线液压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00516发布日期:2019-10-29 21:45阅读:516来源:国知局
一种连铸中包车自动变渣线液压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连铸中包车自动变渣线液压系统。



背景技术:

炼钢总厂四分厂水口浸入深度是通过调整中间包两个支撑油缸的高度实现的,使水口的渣线位置随中间包高度变化而变化。变渣线操作采用手动调整,对提高水口的使用寿命有较大作用。但是手动变渣线存在操作控制难度大:

1)液面不稳定;

2)油缸位置偏差大;

3)调整高度不易控制;

4)影响钢包自动浇注;

5)手动变渣线需要操作工定时操作,如果长时间忘记变渣线就会使水口局部侵蚀严重,进而发生水口断裂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连铸中包车自动变渣线液压系统,减小油缸位置的偏差,提高渣线的高度控制准确度,提高水口的使用寿命,降低生产者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连铸中包车自动变渣线液压系统,包括并联设置的中包车升降缸一、中包车升降缸二,中包车升降缸一和中包车升降缸二的供油管路上并联连接第一电磁换向阀、第二电磁换向阀,第二电磁换向阀分别与中包车升降缸一、中包车升降缸二连接,第二电磁换向阀通过依次连接的液控单向阀一、整流板一与中包车升降缸一连接,第二电磁换向阀通过依次连接的液控单向阀二、整流板二与中包车升降缸二连接,在第二电磁换向阀两侧分别并联连接第三电磁换向阀和第四电磁换向阀,第三电磁换向阀通过依次连接的第一阻尼孔、液控单向阀三、第二阻尼孔与整流板一并联后与中包车升降缸一连接,第四电磁换向阀通过依次连接的第三阻尼孔、液控单向阀四、第四阻尼孔与整流板二并联后与中包车升降缸二连接。

所述的第一电磁换向阀为二位四通电磁换向阀,第二电磁换向阀、第三电磁换向阀和第四电磁换向阀均为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第三电磁换向阀和第四电磁换向阀的通径比第二电磁换向阀的通径小30-40%。

所述的第一阻尼孔和第三阻尼孔的孔径小于第二阻尼孔和第四阻尼孔的孔径。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减小油缸位置的偏差,提高渣线的高度控制准确度,改善了手动变渣线引起的液面波动、水口偏流及对钢包自动浇注的影响,减少了生产事故,提高了铸坯质量。提高水口的使用寿命,降低生产者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中包车升降缸一1、中包车升降缸二2、第一电磁换向阀3、第二电磁换向阀4、第三电磁换向阀5、第四电磁换向阀6、液控单向阀一7、整流板一8、液控单向阀二9、整流板二10、第一阻尼孔11、液控单向阀三12、第二阻尼孔13、第三阻尼孔14、液控单向阀四15、第四阻尼孔16、高压球阀一17、高压球阀二1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连铸中包车自动变渣线液压系统,包括并联设置的中包车升降缸一1、中包车升降缸二2,中包车升降缸一1和中包车升降缸二2的供油管路上并联连接第一电磁换向阀3、第二电磁换向阀4,第一电磁换向阀3为二位四通电磁换向阀,第二电磁换向阀4为10mm通径的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

第二电磁换向阀4分别与中包车升降缸一1、中包车升降缸二2连接,第二电磁换向阀4通过依次连接的液控单向阀一7、整流板一8与中包车升降缸一1连接,第二电磁换向阀4通过依次连接的液控单向阀二9、整流板二10与中包车升降缸二2连接。

在第二电磁换向阀4两侧分别并联连接第三电磁换向阀5和第四电磁换向阀6,第三电磁换向阀5和第四电磁换向阀6均为6mm通径的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第三电磁换向阀5通过依次连接的第一阻尼孔11、液控单向阀三12、第二阻尼孔13与整流板一8并联后与中包车升降缸一1连接,第四电磁换向阀6通过依次连接的第三阻尼孔14、液控单向阀四15、第四阻尼孔16与整流板二10并联后与中包车升降缸二2连接。第一阻尼孔11和第三阻尼孔14的孔径为1mm。第二阻尼孔13和第四阻尼孔16的孔径为2mm。

一种连铸中包车自动变渣线液压系统工作过程如下:

正常中包车上升路径:第一电磁换向阀3的阀a侧得电,将中包车升降缸一1和中包车升降缸二2的液控单向阀正向打开:压力油P通过第二电磁换向阀4的阀b侧得电,经过液控单向阀一7、整流板一9、高压球阀一17、中包车升降缸一1上升;压力油P通过第二电磁换向阀4的阀b侧得电,经过液控单向阀二9、整流板二10、高压球阀二18、中包车升降缸二2上升。

正常中包车下降路径:第一电磁换向阀3的阀a侧得电,将中包车升降缸一1和中包车升降缸二2的液控单向阀反向打开:中包车升降缸一1压力油经过高压球阀一17、整流板一8、液控单向阀一7、第二电磁换向阀4的阀a侧得电回油箱T下降;中包车升降缸二2压力油经过高压球阀二18、整流板二10、液控单向阀二9、第二电磁换向阀4的阀a侧得电回油箱T下降。

自动变渣线上升路径:第一电磁换向阀3的阀a侧得电,将中包车升降缸一1和中包车升降缸二2的液控单向阀正向打开:压力油P通过第三电磁换向阀5的阀b侧得电经过液控单向阀三12、高压球阀一17、中包车升降缸一1上升;压力油P通过第四电磁换向阀6的阀b侧得电经过液控单向阀四15、高压球阀二18、中包车升降缸二2上升。

自动变渣线下降路径:第一电磁换向阀3的阀a侧得电,将中包车升降缸一1和中包车升降缸二2的液控单向阀反向打开:中包车升降缸一1压力油经过高压球阀一17、液控单向阀三12、第三电磁换向阀5阀a侧得电回油箱T下降;中包车升降缸二2压力油经过高压球阀二18、液控单向阀四15、第四电磁换向阀6的阀a侧得电回油箱T下降。

上面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对其进行等同变化和修饰,均在本专利技术保护方案的范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