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音箱风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133335发布日期:2020-03-20 07:11阅读:229来源:国知局
一种音箱风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音箱风扇。



背景技术:

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科技不断发展,电子产品越来越多样化,对于人们的日常生活来说也是越来越方便。风扇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一种家电产品,一般在天气炎热的夏季拿出来使用,在天转凉后需要收起来存放,虽然现在的风扇大多方便拆装,但是一般也都需要另外收纳或者存放在收纳箱中进行隔尘保存。而且由于电风扇外表的形状不规则,不方便其他物品共同存放,也比较容易浪费空间。

尤其随着广场舞的盛行,即插即用的音箱设备大行其道,跳舞的人们在运动出汗后,如果还能同时享受到风扇带来的清爽凉风,也能更增添产品的多用性。然而,目前多数市面上的风扇一般只是用来扇风,功能比较单一,结构比较简单,并不具备蓝牙音乐功能,也不具备对外接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音箱风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收纳不变以及功能单一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音箱风扇,包括音箱组件和风扇组件,所述音箱组件与所述风扇组件通过连接组件可活动的相连,所述音箱组件设有容置区,所述风扇组件至少包括可活动的收纳于所述容置区内的第一位置以及非收纳状态下的第二位置,还包括锁定件,所述锁定件与所述连接组件可活动的相连,或者所述锁定件设于所述连接组件上,当所述锁定件与所述连接组件锁定,或者所述锁定件将所述连接组件锁定时,所述风扇组件位于第一位置;当所述锁定件与所述连接组件脱开配接,或者所述锁定件将所述连接组件解锁时,所述风扇组件可以操作的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方便收纳。

进一步的,所述锁定件设于所述连接组件上,所述连接组件包括两个或多个套设相连的套管,相邻的两个所述套管中分别设有锁定件和限位部,相邻的两个所述套管互相远离至极限位置时,所述锁定件卡入所述限位部中锁定,在外力作用下可脱开配接。

进一步的,还包括支撑盘,当所述风扇组件处于第一位置时,所述支撑盘与所述风扇组件相抵。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组件包括三个套管,分别为顶部套管、中部套管和底部套管,所述底部套管和中部套管的上部分别设有限位部,所述中部套管和所述顶部套管的下部分别设有锁定部,所述底部套管上的限位部与所述顶部套管上的锁定部分别位于所述套管径向截面的不同位置;所述限位部包括两条平行的限位槽,所述锁定部为可卡入所述限位槽中的锁定凸起。

进一步的,所述锁定件与所述连接组件可活动的相连,所述连接组件上设有容纳口,所述套管内部和/或外部设有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具有当所述锁定件与所述连接组件脱开配接时,推动所述风扇组件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的弹性力。

进一步的,所还包括非收纳状态下的第三位置,所述第三位置由所述风扇组件在第二位置上旋转一定角度后达到。

进一步的,所述风扇组件包括前网罩和后网罩,当所述风扇组件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前网罩外表面与所述音箱组件上表面齐平,所述后网罩与所述容置区内表面适配;当所述风扇组件位于第三位置时,所述前网罩与所述音箱组件上表面垂直。

进一步的,所述风扇组件包括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连接组件带阻尼转动相连,或者所述连接部和所述连接组件上分别设有转轴孔,转轴插设于所述转轴孔中,所述连接组件和所述连接部通过转轴与所述转轴孔的过盈配合转动相连。

进一步的,还包括蓝牙模块、音量控制编码器和马达调速编码器,所述蓝牙模块分别与所述音量控制编码器和所述马达调速编码器电性相连,实现音箱组件和风扇组件的各自独立控制。

进一步的,还包括电源模块和显示模块,所述蓝牙模块分别与电源模块、显示模块、外部存储器和调速mos管电性相连;所述电源模块包括电池、充电管理模块和电源管理模块,所述电池与立体声功放电性相连,所述电源管理模块与调速mos管电性相连,所述调速mos管与风扇马达电性相连,所述蓝牙模块与红外线接收器和/或蓝牙天线和/或fm收音机天线相连。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音箱风扇,使得风扇的收纳变得方便快捷,风扇和音箱集成后,功能不再单一。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音箱风扇的收纳状态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音箱风扇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音箱风扇的爆炸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音箱风扇的a-a截面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音箱风扇的b-b截面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音箱风扇电路控制原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种音箱风扇的工作状态剖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种音箱风扇的收纳状态剖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种音箱风扇锁定控制结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安装”、“设置”、“设有”、“连接”、“相连”、“套设”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参见图1-3,一种音箱风扇,包括音箱组件1和一个风扇组件2,风扇组件2可活动的设于音箱组件1的上方,音箱组件1设有容置区3,容置区3为自音箱组件1上表面向下表面延伸的圆弧形凹坑,凹坑刚好用于容纳风扇组件2,使得风扇组件2可以完全置于圆弧形凹坑形成的容置区3中。

在本实施例中,风扇组件2收纳于音箱组件1的容置区3内的状态为第一位置状态,风扇组件2相对于音箱组件1上移动,直至风扇组件完全脱离音箱组件1的状态为第二位置状态,旋转风扇组件3使发生90°的旋转,旋转至风扇组件2的前网罩4外表面与音箱组件1上表面互相平行的状态为第三位置状态。在其他实施例中,只要保证有一定角度的旋转使得前网罩4外表面与音箱组件1上表面不再平行的状态,均为第三位置状态。

为了增加音箱风扇整体设计的流畅性及结构的牢固性,进一步的,音箱组件1与风扇组件2在收纳状态下可形成一个矩形整体,过渡处设置有弯角弧度。过渡弧面以及音箱组件1和风扇组件2的结合位置的弧形接口设置能大幅提升风扇音箱的整体美观性。风扇组件2整体为圆形,由平面形状的前网罩4和弧面形状的后网罩5通过卡扣连接可拆卸的相连。当风扇组件2容置于音箱组件1的容置区中时,风扇组件2的前网罩4外表面与音箱组件1的上表面齐平,风扇组件2的后网罩5与圆弧形凹坑大小适配。此时,风扇组件2躺置于音箱组件1的容置区3内,风扇组件2处于第一位置状态。

在其他实施例中,风扇组件2还可以采用卡扣等可拆卸的方式设于音箱组件1上方。在其他实施例中,风扇组件2的数量可以因地制宜的选择两个或者多个,采用同样的安装、收纳方式与音箱组件1配合。在其他实施例中,风扇组件2的外形和容置区3的内腔形状可以适应性的改为椭圆形等任何形状,容置区3的内腔还可以适应性的设置包含与风扇组件2后网罩5上的凸出部件相适配的小凹腔,只需保证二者的配合,使得风扇组件2可以置于容置区3中起到收纳作用即可。在其他实施例中,风扇组件2的前后网罩还可以采用螺纹紧固、紧固件紧固、卡槽插合等其他常用的可拆卸连接方式。

为了实现风扇组件2在第一位置状态和第二位置状态之间可操作的移动,设置有连接组件6。音箱组件1与风扇组件2通过连接组件6可活动的相连,音箱组件1内设有容纳连接组件6的容纳空间,容纳空间7与风扇组件2的容置区3相联通。连接组件6包括三个依次竖向套设相连的套管61,其中底部套管62内径最大,顶部套管63内径最小,顶部套管63的上端与风扇组件2的后网罩5上的连接部7转动相连。底部套管62的下端与音箱组件1固定相连。

参见图4-5,底部套管62的上部一侧(a-a截面所示)设有限位部85,限位部85为上下间隔分布的两条限位槽,中部套管67的对应位置设有与限位部85匹配的锁定件8,锁定件8为与中部套管一体成型的可在挤压时发生弹性形变以抵紧接触壁的弹性凸起87,相邻的两个套管互相远离运动,直至极限位置时,弹性凸起87卡入限位部85中锁定。当使用者对套管施加沿套管轴向作用力时,弹性凸起87可从限位部85中脱出解锁。中部套管67上,在于弹性凸起87同一平面的另一侧(b-b截面所示),设有限位部85,限位部85同样为上下间隔分布的两条限位槽,顶部套管63的下部对应位置设有与限位部85匹配的锁定件8,锁定件8为与中部套管一体成型的可在挤压时发生弹性形变以抵紧接触壁的弹性凸起87,相邻的两个套管互相远离运动,直至极限位置时,弹性凸起87卡入限位部85中锁定。

底部套管62与中部套管67的连接锁定位置与中部套管67和顶部套管63的连接锁定位置不在同一侧,可以保证套管支撑锁定的牢度。在其他实施例中,不追求支撑牢度的情况下,将各个套管的锁定位置放在同一侧,也是完全可行的。

在其他实施例中,弹性凸起87还可以设计为与连接组件6弹性相连的抵靠凸块等。在其他实施中,限位部85和锁定件8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可以设计为横向限位槽与凸起配合的卡锁结构,还可以设计为竖向限位槽与凸起配合的卡锁结构或者限位槽与连接弹性件的弹块配合的锁定结构等等。

在底部套管62上部还设有支撑盘68,当所述风扇组件2处于第一位置时,所述支撑盘68与所述风扇组件2相抵。支撑盘68优选的为碗装盘体,与底部套管62通过紧固件相连,支撑盘68外径大于底部套管62,当风扇组件2处于收纳位置时,起承托作用。

连接组件6的顶部套管63端部开设六角螺孔,转轴65通过六角螺帽与连接组件6上的六角螺孔可转动的相连。转轴65的两端分别为薄板状,薄板方向与转轴65径向方向平行,两侧薄板的中部分别设有固定孔用于固定风扇组件2。连接组件6的端部两侧还分别具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平台面66,平台面66表面与连接组件6套管的径向平面平行,分别位于六角螺孔所在中部柱体的两侧,可为风扇组件2的转动提供活动空间。

在其他实施例中,风扇组件2的连接部7与连接组件6的转动连接还可以采用带阻尼转动,或者采用定位块配合转轴的形式实现特定位置的定位。在其他实施例中,风扇组件2的连接部7与连接组件6的转动连接还可以设计成依靠重力作用自动垂落的配合弧面,使得风扇组件2在上升到最高位时,自然转成竖直状态。在其他实施例中,风扇组件2后网罩5上的连接部7与连接组件6上还可以分别设有转轴孔64,转轴65插设于转轴孔64中,连接组件6和连接部7通过转轴65与转轴孔64的过盈配合转动相连,使得风扇组件2在转动过程中,可以在任意角度定位,开启风扇吹风。在其他实施例中,转轴65与转轴孔64的配合关系还可以采用正常配合或者间隙配合,通过在转轴65或者转轴孔64边缘加设限位凸块,限制风扇组件2相对于连接组件6的角度位置关系。

参见图6,音箱风扇产品的音箱组件1主体内部还设有蓝牙模块100、电源模块101和显示模块102。

蓝牙模块100包括蓝牙芯片103和蓝牙2.4g天线104,蓝牙模块100分别与电源模块101、显示模块102、外部存储器105和调速mos管106电性相连。外部存储器105可以选用u盘和/或tf卡来存储播放曲目。在音箱组件1主体上对应预留有u盘卡槽或者tf卡槽。在音箱组件1主体上表面两侧,还分别设有功能控制按键107和闹钟设置按键108。功能控制按键107和闹钟设置按键108分别与蓝牙模块电性相连。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采用红外线接收器或fm收音机天线与芯片相连。

蓝牙模块100还分别与音量控制编码器109和马达调速编码器110电性相连,分别控制音箱组件1的音乐播放功能以及风扇组件2的调速换挡功能。电源模块101包括电池111、充电管理模块112和电源管理模块113,电池111与立体声功放114电性相连并通过左右声道喇叭115播放音乐,电池111优选为锂电池,采用其他的一次电池也可。充电管理模块112与5v外部直流电源适配器116相连,控制充电电流大小。电源管理模块113与调速mos管106电性相连,在蓝牙模块100的控制下通过调速mos管106与风扇马达117电性相连,调速mos管106用于调节扇叶的转动快慢。

显示模块102采用led显示屏118(图中未示出),设于音箱组件1主体正表面中部,可显示温度、风扇风力、时钟、闹钟等参数。优选的,当风扇组件2的风力大小随着档位选择的变化发生改变时,显示屏上可以同步显示风扇组件2的风力大小。在其他实施例中,显示屏还可以设置为触摸屏。

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在音箱组件1上加设led灯,方便用户在夜晚或者灯光昏暗的户外通过该led灯进行照明。

为了方便外出携带,音箱组件1上还设有提手10,提手同样采用卡扣的可拆卸设计,方便实用。在其他实施例中,音箱组件1和提手10的连接还可以采用螺纹紧固、紧固件紧固、卡槽插合等其他常用的可拆卸连接方式。

在使用该音箱风扇产品时,首先需对整个音箱风扇有一个结构上的了解,能够更加便捷的进行使用。打开音箱风扇产品的电源按键,产品通电,插入u盘或者tf卡,此时即可享受存储其内的音乐等功放。当需要使用风扇时,手动提起风扇组件2至合适位置固定,或者按压控制按钮9,锁定件8解锁,连接组件6带动风扇组件2上升,并在最高位固定。手动调节风扇组件2的抬头角度,将其转动到合适位置。打开风扇控制按键,调节风力大小,即可享受风扇带来的凉风。当不需要使用风扇时,旋转风扇组件2到与音箱组件1平行位置,下压风扇组件2,直至锁定件8与连接组件6锁合,风扇组件2被收纳进入音箱组件1的容置区3中,完成收纳。拉起提手10,方便的将音箱风扇产品带走。

在其他实施例中,风扇组件2的后网罩5与连接组件6还可以设计为可拆卸的结构,实现音箱组件1和风扇组件2的完全分离,方便清洗风扇。在其他实施例中,连接组件6还可以由两个或多个套管61依次套设相连,以解决对风扇固定高度的需求,还可以采用连杆等的形式连接。在其他实施例中,底部套管52可以设于音箱组件1的中下部,只需保持与音箱组件1的固定即可。此时套管61的长度也随之做出调整,只需保证风扇组件2可以完全暴露于音箱组件1外部不受遮挡即可。使用者通过对风扇组件2施力,控制风扇组件2的翻转以调整风扇组件2到合适的角度出风。当风扇组件2经过旋转,旋转至前网罩4外表面与音箱组件1上表面垂直时的状态为风扇组件2的第三位置状态。也可以适应性的调整风扇组件2的旋转角度,只要保证有一定角度的旋转使得前网罩4外表面与音箱组件1上表面不再平行的状态,均为第三位置状态。

参见图7-9,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例中,与上述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

套管61内设有第一弹性件91,即弹簧,第一弹性件91的一端与顶部套管63的端部相连,另一端与底部套管62的底部相连,弹簧具有保持内外套管61竖向延伸以达到最大长度的弹性力。自然状态下,由于弹簧的弹性力作用,与顶部套管63连接的风扇组件2位于音箱组件1的上方,且套管61的总长度大于音箱组件1的高度,使得风扇组件2完全位于音箱组件1的上部,保证风场的出风不受遮挡。风扇组件2自第一位置在第一弹性件91的作用下,被推动移动至最高位时的状态为风扇组件2的第二位置状态。此时风扇组件2的前网罩4外表面还是保持与音箱组件1上表面的平行。

音箱风扇还包括锁定件8和控制按钮9,当锁定件8与连接组件6锁定相连时,风扇组件2的顶部套管63被锁定套设于底部套管62内部,使得风扇组件2处于第一位置,当锁定件8与连接组件6脱开配接时,风扇组件2在弹簧弹力的作用下从收纳状态的第一位置上升到第二位置,并可在外力作用下旋转以调整风扇角度,到达第三位置状态。在本实施例中,锁定件8为块状件,锁定件8设有锁舌81,锁舌81具有坡面状上表面82,方便插入。控制按钮9位于音箱组件1下部,并与第二弹性件92相连,第二弹性件92为弹簧,锁定件8上设有凸柱83,弹簧套设于凸柱83上。连接组件6的各个套管61上的对应位置依次设有容纳口84,锁舌81在第二弹性件92的作用下可活动的伸入或者退出容纳口84。自然状态下,锁舌81保持锁定位于容纳口84中。容纳口84设置为略大于锁定件的孔状。

当风扇组件2在外力下压的作用下,克服第一弹性件91的弹力做功,从第二位置移动竖直下降到第一位置时,锁舌84在坡状斜面的滑动抵接作用下,横向退出容纳口,完成开锁动作。锁舌81与容纳口84的活动方向为水平方向,与风扇组件2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间的竖直移动方向垂直。当第二弹性件92受到外力挤压时,拉动锁舌81退出容纳口84中,连接套管6中的各个管件在第一弹性件91的弹力作用下上升,进而推动风扇组件2上升。

在其他实施例中,锁舌81与容纳口84的活动方向与风扇组件2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间的移动方向也可以呈其他位置关系,只需保证锁舌81与容纳口84可活动的推抵连接套管6的动作即可。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弹性件92与锁舌81和控制按钮9的连接方式还可以采用焊接、固接等其他固定方式,只需保证三者的联动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