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心式换气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133336发布日期:2020-03-20 07:11阅读:476来源:国知局
离心式换气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气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离心式换气扇。



背景技术:

换气扇(ventilatingfan)由电动机带动风叶旋转驱动气流,使室内外空气交换的一类空气调节电器,又称通风扇。换气的目的就是要除去室内的污浊空气,调节温度、湿度和感觉效果,换气扇广泛应用于家庭及公共场所。现有大部分换气扇的出风导风件固定安装在风轮机构上,出风导风件随着风轮机构一起旋转,进风导风件固定安装在换气扇的壳体上,进风导风件是固定不动的,进风导风件和出风导风件之间存在缝隙,从出风导风件输送出来的气流会有部分从这缝隙中回到导风件内,导致风压损失和产生噪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离心式换气扇,能够减少风压损伤,降低运行噪音。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方面,提供一种离心式换气扇,包括面板和位于所述面板一侧的风道,所述风道内部设置有电机和离心式风叶,所述离心式风叶和所述风道的开口之间还设置有导风件,所述导风件包括进风口、出风口以及位于进风口和出风口之间的颈缩段,所述进风口覆盖在所述风道的开口处,所述颈缩段的下部位于所述离心式风叶上方,所述出风口贴合所述风道的内壁。

上述离心式换气扇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设置一体式的导风件,颈缩段上方部分作为进风导风件,颈缩段下方部分作为出风导风件,将风道开口处的风直接导向离心式风叶,颈缩段增强了进风风压,而且出风口贴合风道的内壁,使得进入到导风件的气流无法回流,能够减少风压损失,降低运行噪音。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所述的一种离心式换气扇,所述导风件的出风口处设置有向外侧延伸的扩展部。设置扩展部使得出风口处的气流方向与离心式风叶的气流方向更加一致,提高出风效果,出风更加顺畅。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所述的一种离心式换气扇,所述导风件的进风口处设置有用于盖合所述风道的开口边缘的盖合框。导风件通过盖合框盖合在风道的开口边缘,使得导风件的进风口和风道的开口之间不存在可以漏风的间隙,进风效果更好。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所述的一种离心式换气扇,所述颈缩段外侧周围设置有加强筋。加强筋可以提高导风件的强度,不易变形。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所述的一种离心式换气扇,所述风道的开口处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导风件的安装块,所述进风口边缘设置有与所述安装块匹配的安装凹口。安装时导风件时,将安装凹口对准安装块,便于导风件的定位。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所述的一种离心式换气扇,所述面板的另一侧还设置有过滤棉和面罩,所述面罩扣合在所述面板上,所述过滤棉位于所述面板和面罩之间。过滤棉用于过滤空气中的尘埃粒子,面罩用于将过滤棉压合在面板的另一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离心式换气扇的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离心式换气扇的整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离心式换气扇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离心式换气扇的导风件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离心式换气扇的导风件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导风件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换气扇(ventilatingfan)由电动机带动风叶旋转驱动气流,使室内外空气交换的一类空气调节电器,又称通风扇。换气的目的就是要除去室内的污浊空气,调节温度、湿度和感觉效果,换气扇广泛应用于家庭及公共场所。现有大部分换气扇使用的导风件为分体式的进风导风件和出风导风件,出风导风件固定安装在风轮机构上,出风导风件随着风轮机构一起旋转,进风导风件固定安装在换气扇的壳体上,进风导风件是固定不动的,进风导风件和出风导风件之间存在缝隙,从出风导风件输送出来的气流会有部分从这缝隙中回到导风件内,导致风压损失和产生噪音。

参照图1-图4,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离心式换气扇,包括面板10和位于所述面板10一侧的风道20,其中面板10为方形面板,当然并不限定为方形,也可以是其他形状;所述风道20为圆筒型,所述风道20内部设置有电机30和离心式风叶40,所述离心式风叶40和所述风道20的开口之间还设置有导风件50,所述导风件50包括进风口51、出风口52以及位于进风口51和出风口52之间的颈缩段53,所述进风口51覆盖在所述风道20的开口处,所述颈缩段53的下部位于所述离心式风叶40上方,所述出风口52贴合所述风道20的内壁。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一体式的导风件50,颈缩段53上方部分作为进风导风件,颈缩段53下方部分作为出风导风件,将风道20开口处的风直接导向离心式风叶40,颈缩段53增强了进风风压,而且出风口52贴合风道20的内壁,使得进入到导风件50的气流无法回流,能够减少风压损失,降低运行噪音。

参照图4和图5,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离心式换气扇,其中,所述导风件50的出风口52处设置有向外侧延伸的扩展部54。

在本实施例中,设置扩展部54使得出风口52处的气流方向与离心式风叶40的气流方向更加一致,提高出风效果,出风更加顺畅。

参照图3-图5,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离心式换气扇,其中,所述导风件50的进风口51处设置有用于盖合所述风道20的开口边缘的盖合框55。

在本实施例中,导风件50通过盖合框55盖合在风道20的开口边缘,使得导风件50的进风口51和风道20的开口之间不存在可以漏风的间隙,进风效果更好。

参照图6,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离心式换气扇,其中,所述颈缩段53外侧周围设置有加强筋56。

在本实施例中,加强筋56可以提高导风件50的强度,不易变形。

参照图1和图4,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离心式换气扇,其中,所述风道20的开口处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导风件50的安装块21,所述进风口51边缘设置有与所述安装块21匹配的安装凹口511。

在本实施例中,安装时导风件50时,将安装凹口511对准安装块21,便于导风件50的定位。

参照图1和图3,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离心式换气扇,其中,所述面板10的另一侧还设置有过滤棉11和面罩12,所述面罩12扣合在所述面板10上,所述过滤棉11位于所述面板10和面罩12之间。

在本实施例中,过滤棉11用于过滤空气中的尘埃粒子,面罩12用于将过滤棉11压合在面板10的另一侧。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述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