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阀线的高密封性阀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564251发布日期:2019-12-31 16:27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阀线的高密封性阀座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阀线的高密封性阀座,属于抽油泵的附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油气开采领域所使用的抽油泵是通过抽油机带动把井下原油举升到地面的井下装置,抽油泵主要由泵筒、柱塞、吸入阀、排出阀等部分组成。

一般都要使用两套或两套以上的阀球和阀座及阀罩,构成抽油泵的吸入阀和排出阀,阀球、阀座及阀罩是抽油泵的核心部件。抽油泵在工作过程中,吸入阀和排出阀的运动伴随着阀球相对于阀座的起跳和回落;期间阀球运动对阀座上两者的接触面造成磨损,同时含有砂颗粒的流体油液对阀座接触面也造成切割和冲蚀。

现有技术中对于接触面的加工采用数控车床对阀座内孔处进行45°车阀线,即在镗内孔后,在内孔的两侧边缘采用刀头以45°切入形成锥面;环形的锥面为阀线,阀球通过回落抵触或者起跳离开该锥面,实现油液的吸入和排出。

以下提出另一种技术方案进一步提高阀座的密封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阀线的高密封性阀座,阀座和球阀配合使用时两者匹配度高,密封效果好,提升抽油效率,同时在工作时两者之间具有减阻防砂、减缓磨蚀、使用寿命高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具有阀线的高密封性阀座,包括阀座本体,所述阀座本体外部具有与抽油泵泵筒配合的外圆,所述阀座本体中部镗置有内孔,所述阀座本体位于内孔的两侧剥置有阀线,所述阀线通过阀球研磨形成有配合环带,所述阀线为朝向内孔中心外凸结构,所述配合环带为朝向内孔中心的内凹结构;所述配合环带位于阀线的中段;所述外凸结构包括上凸面和下凸面,所述上凸面上部与阀座本体的端面连接,所述上凸面下部与内凹结构的上部连接;所述下凸面上部与内凹结构的上部连接,所述下凸面下部与内孔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采用抽油泵在石油开采过程中,抽油泵柱塞的抽吸运动伴随着泵阀的启闭动作,当阀开启时,阀球受力起跳脱离阀座,期间被高速的油液冲击,做无规则的旋转动作;当阀关闭时,阀球回落到阀座上通过旋转、弹跳撞击然后趋于稳定,当与阀座再次配合时实现密封。本实用新型的阀线即为与阀球配合的面,此外在阀座的加工过程中,在现有阀线上再通过阀球研磨出一道配合环带,用于在抽油泵工作过程当中,阀球和阀座的更好地配合,由此保证密封性,当阀线为外凸结构时,因为阀球是球体,配合于阀线上时,可看作是阀球上的一条环线抵触于阀线,当阀球撞击阀座造成阀线处形变,尤其造成阀球和阀线接触之处出现坑状缺陷时,就降低了阀球和阀座的匹配度,从而会影响到密封性,造成抽油效率降低,本实用新型采用阀球对阀线处研磨形成一道配合环带,实现阀球与阀线之间是面面配合,由此一方面密封性大大提高,另一方面配合环带具有一定的宽度,而坑状缺陷一般呈点分布,难以在宽度方向上均产生坑点,由此能够确保阀球与配合环带之间的密封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所述阀线为圆弧形,其中圆弧所在圆的半径为2.5mm-3.5mm。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此形成一个圆半径为2.5mm-3.5mm的圆弧部,上部凸出供阀球撞击,具有耐撞击的特点,下部供阀球研磨出配合环带,阀球撞击上部多次如果形变产生也不容易影响到阀球与配合环带之间的配合。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所述配合环带的两条带边距离为1.0mm-1.5mm。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宽度条件下,能够满足面面贴合的密封方式,满足前期在出现少量坑点条件下不会影响阀球和阀座配合时的密封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所述配合环带位于阀线中部的下侧。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工作过程中,避免阀球回落时直接撞击到配合环带造成大幅度形变。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所述阀线设置有镀硬铬层。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铬的特性提高零件的硬度、耐磨、耐温和耐蚀等性能;用于提高阀座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所述阀线的下凸面设置为抛光面。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抛光面具有光洁度高的特点,降低摩擦系数,达到避免油液中砂石颗粒的积聚残留。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所述阀座本体为碳化钛或者碳化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碳化钛的洛氏硬度区间值在88到90.5之间,碳化钨的洛氏硬度区间值在88到90之间,两者较高的硬度能够满足在外撞击作用力下难以形变,提高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所述阀座的外圆设置有倒角。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避免外界撞击,起到缓冲避免缺损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配合阀球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部放大图;

图3为图1的b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1、阀座本体;2、外圆;3、内孔;4、阀线;40、上凸面;41、下凸面;5、配合环带;6、倒角;7、阀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至3,一种具有阀线的高密封性阀座,包括阀座本体1,阀座本体1为碳化钛或者碳化钨;碳化钛的洛氏硬度区间值在88到90.5之间,碳化钨的洛氏硬度区间值在88到90之间,两者较高的硬度能够满足在外撞击作用力下难以形变,提高使用寿命。

阀座本体1外部具有与抽油泵泵筒配合的外圆2,阀座的外圆2设置有倒角6;阀座本体1中部镗置有内孔3,阀座本体1位于内孔3的两侧剥置有阀线4,阀线4为朝向内孔3中心外凸结构,其包括上凸面40和下凸面41,上凸面40上部与阀座本体1的端面连接,形成连续。

阀球7放置于阀座本体1内,阀球7位于阀线4处,并且旋转阀球7实现研磨阀线4,一定时间后在阀线4处形成有配合环带5,配合环带5为朝向内孔3中心的内凹结构。配合环带5位于阀线4的中段;较佳位置为正中间偏下方。

由此,阀线4的上凸面40下部与内凹结构的上部连接;阀线4的下凸面41与内凹结构的上部连接,下凸面41下部与内孔3连接,以上特征之间依次形成连续。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阀线4和配合环带5具有特性参数限定,阀线4为圆弧形,其中圆弧所在圆的半径为2.5mm-3.5mm;配合环带5的两条带边距离为1.0mm-1.5mm。此外,阀线4设置有镀硬铬层,优选仅在阀线4的上凸面40设置有镀硬铬层;而阀线4的下凸面41设置为抛光面;抛光面具有光洁度高的特点,降低摩擦系数,达到避免油液中砂石颗粒的积聚残留。

工作人员采用抽油泵在石油开采过程中,抽油泵柱塞的抽吸运动伴随着泵阀的启闭动作,当阀开启时,阀球7受力起跳脱离阀座,期间被高速的油液冲击,做无规则的旋转动作;当阀关闭时,阀球7回落到阀座上通过旋转、弹跳撞击然后趋于稳定,当与阀座再次配合时实现密封。本实用新型的阀线4即为与阀球7配合的面,此外在阀座的加工过程中,在现有阀线4上再通过阀球7研磨出一道配合环带5,用于在抽油泵工作过程当中,阀球7和阀座的更好地配合,由此保证密封性,当阀线4为外凸结构时,因为阀球7是球体,配合于阀线4上时,可看作是阀球7上的一条环线抵触于阀线4,当阀球7撞击阀座造成阀线4处形变,尤其造成阀球7和阀线4接触之处出现坑状缺陷时,就降低了阀球7和阀座的匹配度,从而会影响到密封性,造成抽油效率降低,本实用新型采用阀球7对阀线4处研磨形成一道配合环带5,实现阀球7与阀线4之间是面面配合,由此一方面密封性大大提高,另一方面配合环带5具有1.0mm-1.5mm的宽度,而坑状缺陷一般呈点分布,难以在宽度方向上均产生坑点,由此能够确保阀球7与配合环带5之间的密封性。即使前期在出现少量坑点条件下也不会影响阀球7和阀座配合时的密封性。

除此之外,因为阀线4为所在圆的半径是2.5mm-3.5mm的圆弧部,上部凸出供阀球7撞击,具有耐撞击的特点,下部供阀球7研磨出配合环带5,阀球7撞击上部多次如果形变产生也不容易影响到阀球7与配合环带5之间的配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