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蜗壳进风口加强结构及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71190发布日期:2020-06-05 19:04阅读:309来源:国知局
一种蜗壳进风口加强结构及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蜗壳进风口加强结构及空调器。



背景技术:

对于立式柜机空调产品而言,通常在其室内机中设有贯流风扇,在贯流风扇的外部设有蜗壳,蜗壳与贯流风扇之间形成风道,蜗壳上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空气在贯流风扇的作用下,从蜗壳上的进风口进入贯流风扇,之后经由贯流风扇,从蜗壳上的出风口排出。

由于立式柜机空调产品的高度较高、重量较大,而蜗壳的材质一般为塑料,硬度和强度较小,因此,在空调长期使用过程中蜗壳容易变形。其中,尤其是蜗壳的进风口处,由于镂空面积大、缺少有力支撑,以及进风口处气流紊乱、压差大而极易变形。

若蜗壳的进风口处发生变形,在贯流风扇的轴向上,蜗壳的进风口各处与贯流风扇之间形成进风风道宽度不一,导致在贯流风扇的轴向上,进入进风风道内的气流量不同,在空调的使用过程中,易产生喘振、异响,降低空调使用寿命和用户使用体验。

现有技术中公开了一种空调器,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壳体、设于壳体内的贯流风机、蜗壳和蜗舌,所述蜗壳和蜗舌连接而形成风道,所述风道包括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贯流风机固设于所述风道内,所述蜗壳的于所述风道外的外表面设有用于加强结构强度的第一加强件,所述蜗舌的于所述风道外的外表面也设有用于加强结构强度的第二加强件,所述第一加强件与所述第二加强件沿所述贯流风机的轴向设置。该结构通过第一加强件和第二加强件的设置,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蜗壳的强度,但依然时有喘振、异响产生,且加强件的支撑作用较弱,无法实现空调风道的长期稳定进风。

因此,提供一种蜗壳进风口加强结构及空调器,以避免喘振、异响产生,实现空调风道的稳定进风,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出一种蜗壳进风口加强结构及空调器,对蜗壳进风口处进行加强,以提高蜗壳进风口处的强度,实现空调风道的稳定进风,避免空调在使用过程中,产生喘振、异响,降低空调使用寿命和用户使用体验。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蜗壳进风口加强结构,包括蜗壳和加强条,所述蜗壳内设有贯流风扇,所述蜗壳与贯流风扇之间形成风道,所述蜗壳上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进风口具有后蜗舌和前蜗舌,所述前蜗舌和后蜗舌平行于所述贯流风扇的轴向,所述后蜗舌上设有至少一条所述加强条,所述加强条用于沿所述贯流风扇的轴向对后蜗舌进行加强。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进风口远离出风口的一侧设置加强条,能够有效提高进风口的强度,避免进风口在空调的使用过程中,产生形变,进而导致喘振、异响的产生,影响空调使用寿命和用户使用体验。

进一步的,所述加强条平行于所述贯流风扇的轴向设置,在所述后蜗舌远离风道的外表面上,设置所述加强条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包括两个相对平行设置的槽壁和利用所述后蜗舌的外表面形成的槽底部,所述加强条安装在两槽壁形成的容纳腔内。

通过所述安装槽的设置,在所述后蜗舌的外表面上,形成了容纳所述加强条的容纳腔,不但便于所述加强条的快速、准确安装与固定,而且所述安装槽同时也能够对所述后蜗舌起到加强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槽内设有螺钉柱和条状加强筋。

通过螺钉柱的设置,使得所述加强条与安装槽的连接更加稳固。加强筋的设置能够同时对所述后蜗舌和安装槽起到加强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加强筋平行所述贯流风扇的轴向设置,所述螺钉柱位于所述加强筋上。

通过将螺钉柱设置在所述加强筋上,可以通过加强筋对螺钉柱起到加强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加强条包括底面、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设置在所述底面的两侧,使得所述加强条呈槽状结构,所述加强条扣合在所述后蜗舌远离风道的外表面上,所述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与后蜗舌远离风道的外表面相接触。

所述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的设置,一方面,能够提高所述加强条的强度;另一方面,能够分别通过所述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对所述蜗壳的外表面进行支撑。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侧壁远离所述底面的一端设有第一折边,所述第一折边自所述第一侧壁的端部向远离所述第二侧壁的一侧延伸;所述第二侧壁远离所述底面的一端设有第二折边,所述第二折边自所述第二侧壁的端部向远离所述第一侧壁的一侧延伸。

通过所述第一折边的第二折边的设置,进一步提高了所述加强条的强度。

进一步的,所述加强条扣合在所述后蜗舌远离风道的外表面上后,第一折边和第二折边与安装槽的槽壁或槽底部相接触。

分别通过所述第一折边和第二折边对所述蜗壳的后蜗舌进行支撑,增大所述加强条对后蜗舌的支撑面积,使其受力均匀。

进一步的,所述加强条上设有加强环,所述加强环为设置在所述加强条的底面上的环形凸起或凹槽。

所述加强环的设置,能够提高所述加强条的强度。

进一步的,所述加强条上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为设置在所述加强条的底面上的通孔,对应的,安装槽内设有定位柱,所述定位柱为设置在安装槽内的柱状凸起。

当所述加强条与所述蜗壳装配连接时,所述定位柱能够深入所述定位孔内,对所述加强条的安装进行定位导向,在所述加强条与所述蜗壳装配完成后,所述定位柱能够对所述加强条进行固定与限位。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空调器,所述空调器具有上述的蜗壳进风口加强结构。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蜗壳进风口加强结构及空调器具有结构简单,安装和装配快捷,适用性广,且能够有效避免喘振和异响产生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蜗壳的加强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蜗壳的加强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蜗壳与加强条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区域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为图3中b区域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6为图3中c区域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加强条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d区域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9为图7中e区域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蜗壳,11-进风口,12-前蜗舌,13-后蜗舌,14-安装槽,141-螺钉柱,142-槽壁,143-加强筋,144-定位柱,15-出风口,2-加强条,21-螺钉孔,22-加强环,23-底面,24-第一侧壁,25-第二侧壁,26-第一折边,27-第二折边,28-定位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如图3~9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蜗壳进风口加强结构,包括蜗壳1和加强条2,所述蜗壳1内设有贯流风扇,所述蜗壳1与贯流风扇之间形成风道,所述蜗壳1上设有进风口11和出风口15,空气能够从所述进风口11进入所述贯流风扇,之后从所述出风口15排出。所述进风口11具有后蜗舌13和前蜗舌12,所述后蜗舌13和前蜗舌12平行于所述贯流风扇的轴向设置,所述前蜗舌12位于靠近所述出风口15一侧,所述后蜗舌13位于远离所述出风口15一侧,所述进风口11和出风口15分别形成在所述前蜗舌12的两侧,所述加强条2位于所述后蜗舌13上,所述加强条2用于沿所述贯流风扇的轴向对所述后蜗舌13进行加强。

优选的,所述加强条2平行于所述贯流风扇的轴向设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进风口11远离出风口15的一侧设置加强条2,能够有效提高进风口11的强度,避免进风口11在空调的使用过程中,产生形变,进而导致喘振、异响的产生,影响空调使用寿命和用户使用体验。

现有技术中,加强件设置在蜗壳的外表面和蜗舌上,其中,位于蜗壳外表面上的加强件可以位于进风口附近,也可以位于出风口附近,并优选的位于进风口附近。

但在空调的使用过程中,导致喘振和异响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由于蜗壳1的进风口处变形后,致使蜗壳的进风口11各处与贯流风扇之间形成的进风风道的宽度不一,造成在贯流风扇的轴向上,进入进风风道内的气流量不同,进而导致喘振、异响。因此,若将加强件简单地设置在蜗壳的外表面上,尤其是进风口附近,无法避免或缓解喘振和异响的产生。

此外,在所述蜗壳1的后蜗舌13和前蜗舌12中,由于前蜗舌12靠近出风口15,而出风口15处结构复杂,一般设有蜗舌、梳风齿和导风板等结构,这些结构相互连接、配合,均可以间接对所述蜗壳1提供支撑或起到加强蜗壳1强度的目的,因此,前蜗舌12处的强度一般可以满足需求,不易变形;而所述蜗壳1的后蜗舌13处则基本无支撑结构,是进风口11上强度最薄弱的区域,也是造成喘振和异响的主要原因。因此,在后蜗舌13上设置加强条2可以最有效的对进风口11提供加强作用,避免喘振和异响的产生。

进一步的,所述加强条2设置在所述后蜗舌13远离风道的外表面上。

将加强条2设置在后蜗舌13的外表面上,相对于所述后蜗舌13的其它表面,可以避免由于加强条2的设置,对风道宽度产生影响,且可以在现有蜗壳的基础上,通过在现有蜗壳上加装加强条2,避免喘振和异响的产生,适用范围广。

进一步的,所述加强条2包括底面23、第一侧壁24和第二侧壁25,所述第一侧壁24和第二侧壁25沿所述贯流风扇的轴向垂直设置在所述底面23的两侧,使得所述加强条2的横截面呈“u”字形槽状结构。在垂直于所述底面23的方向上,所述第一侧壁24和第二侧壁25的高度不同。使得当所述加强条2扣合在所述蜗壳1上时,所述底面23位于所述加强条2远离所述蜗壳1的一侧,所述第一侧壁24和第二侧壁25能够与后蜗舌13的外表面相接触并对其提供支撑。

所述第一侧壁24和第二侧壁25的设置,一方面,能够提高所述加强条2的强度;另一方面,能够分别通过所述第一侧壁24和第二侧壁25对所述蜗壳1的外表面进行支撑。

进一步的,所述后蜗舌13远离风道的外表面上,设置所述加强条2的安装槽14。所述安装槽14平行所述贯流风扇的轴向设置,所述安装槽14包括两个相对平行设置的槽壁142和利用所述后蜗舌13的外表面形成的槽底部,所述加强条2安装在两槽壁142形成的容纳腔内。

优选的,所述槽壁142垂直设置在所述后蜗舌13远离风道的外表面上。

通过所述安装槽14的设置,在所述后蜗舌13的外表面上,形成了容纳所述加强条2的容纳腔,不但便于所述加强条2的快速、准确安装与固定,而且所述安装槽14同时也能够对所述后蜗舌13起到加强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槽14内设有螺钉柱141,对应的,所述加强条2上设有螺钉孔21,所述螺钉柱141和螺钉孔21通过螺钉连接。

所述螺钉柱141和螺钉孔21的设置,使得所述加强条2与安装槽14的连接更加稳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安装槽14内设有多个螺钉柱141,所述螺钉柱141平行所述贯流风扇的轴向分布,所述螺钉孔21位于所述加强条2的底面23上。通过平行所述贯流风扇的轴向设置的螺钉柱141,使得所述加强条2与安装槽14的连接点分布均匀。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安装槽14内设有条状加强筋143。优选的,所述加强筋143平行所述贯流风扇的轴向设置,更加优选的,所述螺钉柱141位于所述加强筋143上。

通过加强筋143的设置能够同时对所述后蜗舌13和安装槽14起到加强作用,进一步,通过将螺钉柱141设置在所述加强筋143上,可以通过加强筋143对螺钉柱141起到加强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侧壁24远离所述底面23的一端设有第一折边26,所述第一折边26自所述第一侧壁24的端部向远离所述第二侧壁25的一侧延伸;所述第二侧壁25远离所述底面23的一端设有第二折边27,所述第二折边27自所述第二侧壁25的端部向远离所述第一侧壁24的一侧延伸,使得所述加强条2的横截面呈“几”字形结构。所述加强条2扣合在所述后蜗舌13远离风道的外表面上后,所述第一折边26和第二折边27能够与所述安装槽14的槽壁142或所述蜗壳1的外表面相接触并对其提供支撑。

通过所述第一折边26的第二折边27的设置,一方面,进一步提高了所述加强条2的强度;另一方面,能够分别通过所述第一折边26和第二折边27对所述蜗壳1的后蜗舌13进行支撑,增大所述加强条2对后蜗舌13的支撑面积,使其受力均匀。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加强条2上设有加强环22,所述加强环22为设置在所述加强条2的底面23上的环形凸起或凹槽,所述加强环22的设置,能够提高所述加强条2的强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加强条2上设有定位孔28,所述定位孔28为设置在所述加强条2的底面23上的通孔,对应的,所述安装槽14内设有定位柱144,所述定位柱144为设置在所述安装槽14内的柱状凸起,当所述加强条2与所述蜗壳1装配连接时,所述定位柱144能够深入所述定位孔28内,对所述加强条2的安装进行定位导向,在所述加强条2与所述蜗壳1装配完成后,所述定位柱144能够对所述加强条2进行固定与限位。

实施例2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空调器,所述空调器具有上述的蜗壳1,所述蜗壳1具有进风口11和出风口15,所述进风口11采用上述的蜗壳进风口加强结构对其强度进行加强。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蜗壳进风口加强结构及空调器具有结构简单,安装和装配快捷,适用性广,且能够有效避免喘振和异响产生的优点。

虽然本实用新型披露如上,但本实用新型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