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阀抑制司机处快开门洞车内外单快开车辆门应急开启气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133389发布日期:2020-03-20 07:12阅读:209来源:国知局
单阀抑制司机处快开门洞车内外单快开车辆门应急开启气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控制车辆门开闭的气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单阀抑制司机处快开门洞车内外单快开车辆门应急开启气路。



背景技术:

车辆进出门在行驶过程中需紧闭,停车上下客时自动开启。目前主要在司机处安装控制按钮,采用电路控制。如果一旦出现紧急情况,电路断电,需开启安装在门洞处或司机处的应急阀,实现手动排除气缸内余气,再用手强行推开关闭的门。不仅排气缓慢,延误开门自救与救人的时间,而且有手动推门动作,如果车内人员受伤动弹不了,就完全没有办法实施自救。

申请人根据客户要求,研发了在司机处和门洞处车外或车内接入快开应急阀,实现气路控制快速开门的功能,提升自救效率;同时为了防止车辆行驶过程中,司机或乘客误触了应急阀,致使车门意外开启,又在司机处和门洞处分别接入抑制阀,保证行车安全,气路系统要实现司机处及各门洞处所有应急阀的抑制,就需耗用多个抑制阀,气路连接复杂,增加了气路生产与安装成本,后期气路的故障率也会相对增多。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单阀抑制司机处快开门洞车内外单快开车辆门应急开启气路,只在司机处安装一个抑制阀,即可避免车辆在正常行驶过程中,司机处和各门洞处的应急阀因误操作所引发的不当开门危险状况发生,保证乘客人身安全,气路耗用零件减少,气路更简单,降低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单阀抑制司机处快开门洞车内外单快开车辆门应急开启气路,包括门洞控制单元和司机控制单元,所述门洞控制单元包括车外应急阀、车内应急阀和三通阀ⅰ、三通阀ⅱ,两应急阀一个是快开应急阀一个是手动应急阀,司机控制单元包括司机快开应急阀和抑制阀,快开应急阀是具p口、a口、b口、r口的二位四通阀,不操控时pa口相通、br口相通,操控时pb口相通、ar口相通;手动应急阀是具有p口、a口、r口的二位三通阀,不操控时pa口通,操控时ar口通;抑制阀是具有r口、p口、s口、a口、b口的二位五通单线圈电磁阀,不通电时pb口相通、ar口相通,通电时pa口相通、bs口相通,s口封堵,三通阀ⅰ(23)具有a口、b口、c口,a口或b口进气、则c口出气,c口进气、则b口出气,三通阀ⅱ(24)具有a口、b口、c口,a口或b口进气、则c口出气,c口进气、则a口或/和b口出气,储气筒连接抑制阀的p口,抑制阀的a口连接三通阀ⅰ的a口,抑制阀的b口连接司机快开应急阀的p口,司机快开应急阀的a口连接车外应急阀的p口,车外应急阀的a口串接车内应急阀的p口,车内应急阀的a口再连接三通阀ⅰ的b口,三通阀ⅰ的c口连接至门洞动作单元的控制阀的p口,车外应急阀或车内应急阀的b口连接三通阀ⅱ的a口,司机快开应急阀的b口连接三通阀ⅱ的b口,门洞动作单元包括气缸与控制阀,控制阀是具有r口、p口、s口、a口、b口的二位五通电磁阀,不通电时控制阀的pa口相通、bs口相通,气缸的活塞杆与门机构连接,气缸两端的气口分别连接控制阀的a口、b口,控制阀的r口、s口并路接至三通阀ⅱ的c口。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技术方案是,所述门洞动作单元和门洞控制单元在两个及以上数量并联入司机处控制单元,抑制阀a口通过三通分路连接各门洞的三通阀ⅰa口,司机快开应急阀的a口通过三通分路接至各门洞的车外应急阀的p口,司机快开应急阀的b口通过三通分路接至各门洞三通阀ⅱ的b口。一辆车有多个门洞,仅需要在司机处安装一个抑制阀即可有效防止司机处及各门洞处的应急阀在行驶中误操作突然开启,避免危险发生。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气路在司机处安装快开的快开应急阀,在门洞处的车内车外安装了快开的快开应急阀或慢开的手动应急阀,形成一套快速应急开门的气路系统,但仅在司机处安装一个抑制阀,就能有效防止行车中乘客误触或强行操控门洞处的自动、手动应急阀,或司机误触、乘客强行操控司机处的快开应急阀,避免行驶中车辆门突然开启,发生意外事故,保证行车安全。气路简化,安装简单,减少零部件成本,降低整个气路的造价成本、维修成本,故障率降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手动应急阀结构示意图;

图2为快开应急阀结构示意图;

图3为控制阀结构示意图;

图4为抑制阀结构示意图;

图5为三通阀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1气路图;

图7为实施例1停车或车速<5公里,车辆门关闭时气路状态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1停车或车速<5公里,司机处的司机快开应急阀动作气路状态示意图;

图9为实施例1停车或车速<5公里,门洞处的车外手动应急阀动作气路状态示意图;

图10为实施例1停车或车速<5公里,门洞处的车内快开应急阀动作气路状态示意图;

图11为实施例1车速≥5公里行车过程中,抑制阀通电时气路状态示意图;

图12为实施例2气路图;

图13为实施例2停车或车速<5公里,车辆门关闭时气路状态示意图;

图14为实施例2停车或车速<5公里,司机处的司机快开应急阀动作气路状态示意图;

图15为实施例2停车或车速<5公里,门洞处的车外快开应急阀动作气路状态示意图;

图16为实施例2停车或车速<5公里,门洞处的车内手动应急阀动作气路状态示意图;

图17为实施例1车速≥5公里行车过程中,抑制阀通电时气路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以包括前门、中门的两门洞车辆为例进行说明,其中手动应急阀是具有p口、a口、r口的二位三通阀,不操控时pa口通,操控时ar口通,如图1所示,淮安市凯达汽车配件有限公司生产的kd-300型号阀;快开应急阀是具p口、a口、b口、r口的二位四通阀,不操控时pa口相通、br口相通,操控时pb口相通、ar口相通,如图2所示,淮安市凯达汽车配件有限公司生产的kd-k300型号阀;控制阀是具有r口、p口、s口、a口、b口的二位五通电磁阀,不通电时控制阀的pa口相通、bs口相通,通电时控制阀的ar口相通、pb相通,如图3所示,淮安市凯达汽车配件有限公司生产的v220-08型号阀;抑制阀是具有r口、p口、s口、a口、b口的二位五通单线圈电磁阀,不通电时pb口相通、ar口相通,通电时pa口相通、bs口相通,但其s口用堵头封堵或者生产时直接去除s口,如图4所示,淮安市凯达汽车配件有限公司生产的v210-06型号阀;三通阀ⅰ(23)具有a口、b口、c口,a口或b口进气、则c口出气,c口进气、则b口出气,三通阀ⅱ(24)具有a口、b口、c口,a口或b口进气、则c口出气,c口进气、则a口和b口出气,如图5所示,淮安市凯达汽车配件有限公司生产的kd-g301型号阀、kd-g302型号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行业标准jt-t1240-2019城市公共汽电车车辆专用安全设施技术要求,5.3宜在驾驶员操作部位设置驾驶员位应急控制器。在紧急情况下,当车辆静止或以小于或等于5km/h的速度运行时,操作该应急控制器可同时开启所有乘客门。打开后,保持门处于开启状态。5.7乘客门控制器的抑制功能:当车辆大于5km/h的速度正常运行时,乘客门控制器应处于被抑制状态,防止非正常操作而危及乘客的安全;当车辆静止或车速小于或等于5km/h时,乘客门控制器应自动恢复其正常功能。

实施例1

单阀抑制司机处快开门洞车外慢开车内快开车辆门应急开启气路,如图6所示,包括门洞动作单元、门洞控制单元和司机控制单元;各门洞动作单元包括气缸11与控制阀12,气缸的活塞杆与门机构连接,气缸两端的气口分别连接控制阀的a口、b口,所述门洞控制单元包括车外应急阀21、车内应急阀22、三通阀ⅰ23和三通阀ⅱ24,车外应急阀是手动应急阀,车内应急阀是快开应急阀,司机控制单元包括司机快开应急阀31和抑制阀32,储气筒4连接抑制阀32的p口,抑制阀32的a口通过三通分路连接各门洞的三通阀ⅰ23的a口,抑制阀ⅰ32的b口连接司机快开应急阀31的p口,司机快开应急阀31的a口通过三通分路连接车外应急阀21的p口,车外应急阀21的a口串接车内应急阀22的p口,车内应急阀22的a口再连接三通阀ⅰ23的b口,三通阀ⅰ23的c口连接至门洞动作单元的控制阀12的p口,车内应急阀22的b口连接三通阀ⅱ24的a口,司机快开应急阀31的b口连接三通阀ⅱ24的b口,控制阀的r口、s口并路接至三通阀ⅱ的c口。

图7为实施例1停车或车速<5公里,车辆门关闭时气路状态示意图,前门单元气路走向如下:

此时司机处的司机抑制阀未通电,其pb口相通,司机快开应急阀的pa口相通、br口相通,门洞处的车外应急阀p口a口相通,车内应急阀pa口通、br口通。进气路径是储气筒4中的气源经司机处抑制阀p口进、b口出,至司机快开应急阀p口进、a口出,分路至前门门洞处车外应急阀p口进、a口出,至车内应急阀p口进、a口出,从三通阀ⅰ的b口进、c口出,进入前门门洞动作单元,从控制阀p口进、a口出,推动气缸活塞杆拉紧车门关闭;此时缸尾端腔内的气体从气缸中排出,经控制阀b口进、s口出,从三通阀ⅱ的c口进,a口和b口出,分别从车内应急阀b口进、r口出,司机快开应急阀b口进、r口出,形成排气路径。

如果司机通过开关门按钮电控控制阀,执行正常开门,则控制阀通电,其ar口、pb口通,气路中气体从控制阀b口进入气缸中,反向推动活塞,气缸中的气体从控制阀a口经r口出,从三通阀ⅱ的c口进、a口或b口出,分别从车内应急阀b口进、r口出,司机快开应急阀b口进、r口出,形成排气路径,打开车门。

图8为实施例1停车或车速<5公里,司机处的司机快开应急阀动作气路状态示意图,前门单元气路走向如下:

操控司机处的司机快开应急阀31,其a口r口相通、pb口相通,门洞处车外应急阀p口a口相通,车内应急阀ap口通、br口通,司机处的抑制阀未通电,其pb口相通。气路中气体从司机快开应急阀b口出,经三通阀ⅱb口进c口出,至控制阀s口进b口出,进入气缸内反向推动活塞,气缸内气体排气路径是经控制阀a口进、p口出,从三通阀ⅰ的c口进b出,至门洞处车内应急阀a口进、p口出,至车外应急阀a口进、p口出,至司机处的司机快开应急阀a口进、r口出,排尽气缸内气体后,自动快速打开车门。

图9为实施例1停车或车速<5公里,门洞处的车外应急阀动作气路状态示意图,前门单元气路走向如下:

操控前门门洞处的车外应急阀21,其a口r口相通,气缸内气体排气路径是经控制阀a口进、p口出,经三通阀ⅰ的c口进b口出,至门洞处车内应急阀a口进、p口出,至车外应急阀a口进、r口出,排尽气缸内气体后,手动推开车门。

图10为实施例1停车或车速<5公里,门洞处的车内应急阀动作气路状态示意图;

操控前门门洞处的车内应急阀22是快开应急阀,其ar口相通、pb口相通,气路中气体从车内应急阀b口出,经三通阀ⅱa口进c口出,至控制阀s口进b口出,进入气缸内反向推动活塞,气缸内气体排气路径是经控制阀a口进、p口出,经三通阀ⅰ的c口进b口出,至门洞处车内应急阀a口进、r口出,排尽气缸内气体后,自动快速打开车门。

图11为实施例1车速≥5公里行车过程中,司机处抑制阀通电时气路状态示意图;

此时司机处抑制阀32通电,其pa口相通、bs口相通。进气路径是储气筒4中的气源经司机处抑制阀p口进、a口出,直接分路至门洞处的三通阀ⅰ的a口进、c口出,进入前门门洞动作单元,从控制阀p口进、a口出,推动气缸活塞向缸尾端推进,活塞杆拉紧车门关闭,跳过司机处的快开应急阀31、门洞处的车外应急阀21、车内应急阀22,此时司机处快开应急阀还是门洞处的车内车外应急阀,操作都是无效的;气缸尾端腔内的气体从气缸中排出,经控制阀b口进、s口出,从三通阀ⅱ的c口进,a口和b口出,分别从车内应急阀b口进、r口出,司机快开应急阀b口进、r口出,形成排气路径。

中门单元气路原理同以上前门单元气路一致。

实施例2

单阀抑制司机处快开门洞车外快开车内慢开车辆门应急开启气路,如图12所示,包括门洞动作单元、门洞控制单元和司机控制单元;各门洞动作单元包括气缸11与控制阀12,气缸的活塞杆与门机构连接,气缸两端的气口分别连接控制阀的a口、b口,所述门洞控制单元包括车外应急阀21、车内应急阀22、三通阀ⅰ23和三通阀ⅱ24,车外应急阀是快开应急阀,车内应急阀是手动应急阀,司机控制单元包括司机快开应急阀31和抑制阀32,储气筒4连接抑制阀32的p口,抑制阀32的a口通过三通分路连接各门洞的三通阀ⅰ23的a口,抑制阀ⅰ32的b口连接司机快开应急阀31的p口,司机快开应急阀31的a口通过三通分路连接车外应急阀21的p口,车外应急阀21的a口串接车内应急阀22的p口,车内应急阀22的a口再连接三通阀ⅰ23的b口,三通阀ⅰ23的c口连接至门洞动作单元的控制阀12的p口,车外应急阀21的b口连接三通阀ⅱ24的a口,司机快开应急阀31的b口连接三通阀ⅱ24的b口,控制阀的r口、s口并路接至三通阀ⅱ的c口。

图13为实施例2停车或车速<5公里,车辆门关闭时气路状态示意图,前门单元气路走向如下:

此时司机处的司机抑制阀未通电,其pb口相通,司机快开应急阀的pa口相通、br口相通,门洞处的车外应急阀pa口通、br口通,车内应急阀p口a口相通。进气路径是储气筒4中的气源经司机处抑制阀p口进、b口出,至司机快开应急阀p口进、a口出,分路至前门门洞处车外应急阀p口进、a口出,至车内应急阀p口进、a口出,从三通阀ⅰ的b口进、c口出,进入前门门洞动作单元,从控制阀p口进、a口出,推动气缸,活塞杆拉紧车门关闭;此时缸尾端腔内的气体从气缸中排出,经控制阀b口进、s口出,从三通阀ⅱ的c口进、a口和b口出,分别从车外应急阀b口进、r口出,司机快开应急阀b口进、r口出,形成排气路径。

如果司机通过开关门按钮电控控制阀,执行正常开门,则控制阀通电,其ar口、pb口通,气路中气体,从控制阀b口进入气缸中,反向推动活塞,气缸中的气体从控制阀a口经r口出,从三通阀ⅱ的c口进、a口和b口出,分别从车外应急阀b口进、r口出,司机快开应急阀b口进、r口出,形成排气路径,打开车门。

图14为实施例2停车或车速<5公里,司机处的司机快开应急阀动作气路状态示意图,前门单元气路走向如下:

操控司机处的司机快开应急阀31,其a口r口相通、pb口相通,门洞处车外应急阀ap口通、br口通,车内应急阀p口a口相通,司机处的抑制阀未通电,其pb口相通。气路中气体从司机快开应急阀b口出,经三通阀ⅱb口进c口出,至控制阀s口进b口出,进入气缸内反向推动活塞,气缸内气体排气路径是经控制阀a口进、p口出,从三通阀ⅰ的c口进b出,至门洞处车内应急阀a口进、p口出,至车外应急阀a口进、p口出,至司机处的司机快开应急阀a口进、r口出,排尽气缸内气体后,自动快速打开车门。

图15为实施例2停车或车速<5公里,门洞处的车外应急阀动作气路状态示意图,前门单元气路走向如下:

操控前门门洞处的车外应急阀21,其ar口相通、pb口相通,气路中气体从车外应急阀b口出,经三通阀ⅱa口进c口出,至控制阀s口进b口出,进入气缸内反向推动活塞,气缸内气体排气路径是经控制阀a口进、p口出,经三通阀ⅰ的c口进b口出,至门洞处车内应急阀a口进、p口出,至车外应急阀a口进、r口出,排尽气缸内气体后,自动快速打开车门。

图16为实施例2停车或车速<5公里,门洞处的车内应急阀动作气路状态示意图;

操控前门门洞处的车内应急阀22,其ar口相通,气缸内气体排气路径是经控制阀a口进、p口出,经三通阀ⅰ的c口进b口出,至门洞处车内应急阀a口进、r口出,排尽气缸内气体后,手动推开车门。

图17为实施例2车速≥5公里行车过程中,司机处抑制阀通电时气路状态示意图;

此时司机处抑制阀32通电,其pa口相通、bs口相通。进气路径是储气筒4中的气源经司机处抑制阀p口进、a口出,直接分路至门洞处的三通阀ⅰ的a口进、c口出,进入前门门洞动作单元,从控制阀p口进、a口出,推动气缸活塞杆拉紧车门关闭,跳过司机处的快开应急阀31、门洞处的车外应急阀21、车内应急阀22,此时司机处快开应急阀还是门洞处的车内车外应急阀,操作都是无效的;气缸尾端腔内的气体从气缸中排出,经控制阀b口进、s口出,从三通阀ⅱ的c口进,a口和b口出,分别从车外应急阀b口进、r口出,司机快开应急阀b口进、r口出,形成排气路径。

中门单元气路原理同以上前门单元气路一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