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水系统及排水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31640发布日期:2020-06-02 19:07阅读:212来源:国知局
排水系统及排水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基坑排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排水系统及排水设备。



背景技术:

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基坑施工是多数工程的必备工序,基坑施工完毕后,会存在不同程度的渗水,因此,排水便成为基坑施工完毕后的必要工作。

目前对基坑进行排水,通常是根据基坑中的液位,采用多种不同功率的水泵组合排水,以实现控制基坑中液位的目的。

然而,现有的解决方案,因为使用了多种不同功率的水泵,每个水泵都需要单独进行控制,控制方法复杂,导致在控制过程中故障率高,能耗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期望提供一种排水系统及排水设备,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使用多种不同功率的水泵,每个水泵都需要单独进行控制,控制方法复杂,导致在控制过程中故障率高,能耗高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排水系统,包括:液位控制仪、变频器和排水装置。

液位控制仪伸入待排水基坑的水面下检测液位信息,并根据液位信息计算频率参数,液位控制仪与变频器通信连接,变频器与排水装置电连接,变频器根据液位控制仪输出的频率参数信号调节输出功率,以控制排水装置的负载。

可选地,液位控制仪包括:液位测控器和液位变送器探头。液位测控器与变频器通信连接。液位变送器探头伸入待排水基坑的水面下,用于获取基坑中的液位信息,液位测控器与液位变送器通信连接,用于接收液位变送器获取的液位信息。

可选地,排水系统还包括:模式选择组件。模式选择组件设于变频器上,能够根据用户的指令操作,将对应的模式选择指令发送给变频器。变频器根据模式选择指令,控制排水装置的负载。

可选地,排水系统还包括:报警装置和故障检测模块。报警装置设于变频器上,与故障检测模块通信连接,用于获取故障检测模块发送的故障信号,若获取到故障信号,则进行报警。

可选地,报警装置包括:声音报警器和/或光电报警器。

可选地,排水装置为排水泵。

可选地,变频器具体用于根据液位信息调整输出功率,控制排水泵的转速。

可选地,液位变送器探头为投入式液位变送器探头。

可选地,液位变送器探头与液位测控器通过屏蔽线连接,屏蔽线具有接地端。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排水设备,排水设备应用上述任一项排水系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将液位控制仪伸入待排水基坑的水面下检测液位信息,然后通过液位信息调节变频器输出功率,控制排水装置的负载,实现了仅使用一台排水装置,即可输出不同功率,减少了排水装置的数量,使得能耗降低,同时,简化了控制方法,从而降低了控制过程中的故障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提供的排水系统的电路图;

图2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提供的排水系统中液位控制仪与变频器的电路图;

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提供的排水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标:101-按钮;102-旋钮;103-屏幕;104-箱体;105-盖体;106-支撑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提供的排水系统的电路图。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排水系统,包括:液位控制仪t2、变频器t1和排水装置m。

液位控制仪t2伸入待排水基坑的水面下检测液位信息,并根据液位信息计算频率参数,液位控制仪t2与变频器t1通信连接,变频器t1与排水装置m电连接,变频器t1根据液位控制仪t2输出的频率参数信号调节输出功率,以控制排水装置m的负载。

一些实施方式中,液位控制仪t2检测到液位信息后,可以将液位信息与预设的液位阈值作比较,若液位信息大于预设的液位阈值,提高变频器t1的频率,增加排水装置m的负载,若液位信息小于预设的液位阈值,则降低变频器t1的频率,减少排水装置m的负载。其中,排水装置m的类型和型号可以根据待排水基坑的尺寸以及渗水的速率进行选择,例如,可以使用qt-80/12-7.5kw水泵作为排水装置m。而变频器t1的型号参数也与之匹配,例如,变频器t1的型号可以为amb100-7r5g,但不以此为限。

一些实施方式中,变频器t1可以设置在箱体内,同时,还可以在箱体上设置多个按钮、旋钮和屏幕,用于控制排水系统。液位控制仪t2可以与变频器t1一起设置在箱体内,或设置在待排水基坑内,液位控制仪t2根据设置位置的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连接方式对待排水基坑的液位信息进行检测,在此不做限制。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液位控制仪伸入待排水基坑的水面下检测液位信息,然后通过液位信息调节变频器输出功率,控制排水装置的负载,实现了仅使用一台排水装置,即可输出不同功率,减少了排水装置的数量,使得能耗降低,同时,简化了控制方法,从而降低了控制过程中的故障率。

图2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提供的排水系统中液位控制仪与变频器的电路图。

可选地,如图2所示,液位控制仪包括:液位测控器t21和液位变送器t22的探头。液位测控器t21与变频器t1通信连接。液位变送器t22的探头伸入待排水基坑的水面下,用于获取基坑中的液位信息,液位测控器t21与液位变送器t22通信连接,用于接收液位变送器t22获取的液位信息。

一些实施方式中,液位测控器t21与变频器t1可以通过有线方式进行通讯,如可以使用串口通讯,常见的串口通讯包括rs485通讯协议或者rs232通讯协议,也可通过无线方式进行通讯连接,例如,无线连接可包括蜂窝移动网络连接,例如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secondgeneration,2g)、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thirdgeneration,3g)、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fourthgeneration,4g)、4g+或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fifthgeneration,5g)等,或其任意组合,其中,典型的4g网络包括长期演进(longtermevolution,let)网络。或者,无线连接还可以是物联网连接,例如紫蜂协议(zigbee)、无线保真(wireless-fidelity,wi-fi)、窄带物联网(narrowbandinternetofthings,nb-iot)、超长距低功耗数据传输技术(longrange,lora)、增强型机器类型通信(enhancedmachine-typecommunication,emtc)、近场通信(nearfieldcommunication,nfc)等,或其任意组合,在此不做限制。

其中,液位测控器t21和液位变送器t22通信连接方式与液位测控器t21和变频器t1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一些实施方式中,液位变送器探头可为投入式液位变送器探头,液位变送器探头与液位测控器之间为有线连接时,可通过屏蔽线连接,屏蔽线具有接地端。

可选地,排水系统还包括:模式选择组件。模式选择组件设于变频器上,能够根据用户的指令操作,将对应的模式选择指令发送给变频器。变频器根据模式选择指令,控制排水装置的负载。

一些实施方式中,排水系统可以有多种模式,例如,可以包括变频模式、手动模式、强排水模式、缓排水模式等,每个模式对应一种控制排水装置负载的策略,该策略可以根据应用时的实际情况设置,也可以载入预设的策略,在此不做限制。其中,模式选择组件可以是按钮、旋钮、触控屏幕等,但不以此为限。

在本实施例中,排水系统通过模式选择组件选择不同的模式,使得排水系统能够适应更多的工况,扩大应用范围。

可选地,排水系统还包括:报警装置和故障检测模块。报警装置设于变频器上,与故障检测模块通信连接,用于获取故障检测模块发送的故障信号,若获取到故障信号,则进行报警。

一些实施方式中,报警装置可以接收到如短路、过流、欠压、缺相等故障信息,每种故障信息都可以使用一个相应的故障检测模块获取,每个故障检测模块都可以与报警装置连接,向报警装置发送故障信息,故障检测模块可以是传感器、检测装置等,在此不做限制。

其中,报警设备可以是本地报警设备或云报警设备,例如,当报警设备为本地报警设备时,可以是蜂鸣器、警示灯、射灯等,当报警设备为云报警设备时,报警设备可以将故障信息推送给对应的终端、服务器或智能设备等,在此不做限制。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报警设备向用户发出故障警示,可以使用户及时处理故障,减少设备的损失。

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提供的排水设备结构示意图。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排水设备,排水设备应用上述任一项排水系统。

一些实施方式中,该排水设备可以包括一箱体104、一盖体105,箱体104和盖体105之间通过旋转连接件连接,盖体105上还设有多个按钮101、至少一个旋钮102和至少一个屏幕103。上述排水系统中的装置、组件可设置在箱体104内,并且与多个按钮101、至少一个旋钮102和至少一个屏幕103连接,以使用按钮101、旋钮102控制上述排水系统,并将排水系统的状态在屏幕103上展示。

可选地,该排水设备还可以包括支撑件106,箱体104可置于支撑件106上,以抬高箱体104,使其高度更易于操作。

可选地,排水设备的箱体104内,可以包括多套上述排水系统,当箱体104内包括多套上述排水系统时,盖板105上按钮101、旋钮102以及屏幕103的数量与排水系统所需使用的数量匹配,实现一个排水设备控制多个排水系统,提高控制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