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干油增压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48340发布日期:2020-05-15 16:40阅读:329来源:国知局
一种干油增压泵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泵,特别涉及一种干油增压泵。



背景技术:

为节能环保,很多企业对干油润脂均进行集中管理并通过管路输送至各用户点。因整个生产线很长,而润滑脂的流动性差,输送时管路压力损失很大。为了能输送到最远的供油点,常规有两种方法:一是选管径较小的管路进行超压高输送,该方案的缺点是用于输送的超高压泵价格贵且使用寿命短,对管路联接的要求高易因某处联接部位密封失效造成润滑脂大量泄漏;二是选用较大管径的管路,这样虽然输送压力较低,但管路部分的造价会大大增加,且管路中存储的润滑脂过多,在管路中存留时间过长,易引起润滑脂变质失效而使润滑效果大打折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干油增压泵。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干油增压泵,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气控制器、执行机构、联轴器、泵装置,所述泵装置包括泵体、活塞杆、压油活塞、压力控制器、安全阀、单向阀,所述泵体底部设有进油通道、出油通道,侧面设有旁路通道,中部设有活塞腔,活塞腔由压油活塞分隔成活塞上腔及活塞下腔,进油通道、出油通道均与活塞下腔连通,活塞上腔通过旁路通道与进油通道连通,所述进油通道、出油通道上均设有压力控制器,所述出油通道上设有安全阀,所述压油活塞上连接活塞杆,所述泵体外侧与活塞杆连接处设置高压油封,所述活塞杆上部通过联轴器与执行机构联接。

所述进油通道在靠近进油口处设有单向阀,所述出油通道在靠近出油口处设有单向阀。

所述电气控制器连接执行机构与压力控制器。

所述执行机构为电动、气动或液压驱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可实现用较小管径及较低压力进行远距离输送,满足生产线用户点的用脂要求,具体的方法是在供油主管路中间增设一个或几个干油增压泵,通过接力传输的方式把润滑脂从总站输送至个用户点,装置设置了压力自动检测和电气控制器,自动化程度高,可根据设定的压力自动工作;执行机构可采用电动、气动、液动等多种方式,可适应不同场合的工作需求;通过加设旁路通道,充分利用系统原有压力,减轻执行机构工作负荷,节省了能源,使用寿命大大增加;出油口安全阀的设置增加了设备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叙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电气控制器;2、执行机构;3、联轴器;4、活塞杆;5、高压油封;6、活塞上腔;7、活塞腔;8、压油活塞;9、压力控制器;10、安全阀;11、泵体;12、泵装置;13、旁路通道;14、出油通道;15、进油通道;16、出油口;17、进油口;18、活塞下腔;19、单向阀。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干油增压泵,包括电气控制器1、执行机构2、联轴器3、泵装置12,泵装置12包括泵体11、活塞杆4、压油活塞8、压力控制器9、安全阀10、单向阀19,泵体11底部设有进油通道15、出油通道14,侧面设有旁路通道13,中部设有活塞腔7,活塞腔7由压油活塞8分隔成活塞上腔6及活塞下腔18,进油通道15、出油通道14均与活塞下腔18连通,活塞上腔6通过旁路通道13与进油通道15连通,进油通道15、出油通道14上均设有压力控制器9,在泵体进油通道上安装有压力控制器,压力控制器设定一个低压发讯值pmin,当进油压力p1≧pmin时电气控制器才允许增压泵工作,以免因进油管路无油造成增压泵吸空;在泵体出油通道上安装有压力控制器,压力控制器设定一个高压发讯值pmax,该压力值可保证润滑脂能正常供送到增压泵后各用户点,当出油压力p2≧pmax时,电气控制器控制增压泵停止工作。出油通道14上设有安全阀10,安全阀设定的开启压力大于pmax(一般是pmax的1.25倍),如管路压力由于控制失灵出现异常升高,达到安全阀的设定压力时安全阀开启泄荷,以保证泵和管路不因超压而损坏,压油活塞8上连接活塞杆4,泵体11外侧与活塞杆4连接处设置高压油封5,活塞杆4上部通过联轴器3与执行机构2联接。

进油通道15在靠近进油口17处设有单向阀19,出油通道14在靠近出油口16处设有单向阀19。

电气控制器1连接执行机构2与压力控制器9。

执行机构2为电动、气动或液压驱动,工作时执行机构头部作往复直线运动。

本装置工作原理如下:(1)如进油压力p1≧压力控制器设定的发讯值pmax,则进油直接经过进油通道→进油口单向阀→活塞下腔→出油口单向阀→出油通道→增压泵后部管路,增压泵不需要启动。

(2)如进油压力p1和出油压力p2均小于压力控制器设定的发讯值pmax,则电气控制器控制增压泵工作,首先执行机构带动压油活塞在活塞腔内向下运动,活塞下腔内润滑脂被加压(压力值定义为pa),pa压力大于进油压力p1,进油口单向阀关闭,当pa大于出油通道内压力p2时,出油口单向阀被顶开,活塞下腔内的润滑脂被压油活塞压送出出油口,因泵体内设有的旁路能道一端与进油通道相通另一端与活塞上腔相通,因此在压油活塞下行过程中压力p1也一直作用在压油活塞上端面,因此:

pa=(f+p1*π(d12-d22)/4)/(π*d12/4)

(注:f为执行机构产生的推力,d1为压油活塞的外径,d2为活塞杆的外径)

因d1是d2的三至四倍,因此从公式可看出,在活塞下压过程中,执行机构输出的推力绝大部分是用来在原有p1压力的基础上再进行增压的,因此通过设置旁路通道,大大减轻了执行机构的工作负荷。

当压油活塞运动到最下端,一次增压动作完成,执行机构带动压油活塞向上运动,活塞下腔容积变大腔内压力pa迅速下降,pa<p2出油口单向阀关闭,pa<p1进油口单向阀开启,进油管路中的润滑脂补入活塞下腔内,在压油活塞向上运行过程中活塞上腔内的润滑脂被挤压出去通过旁路通道进入进油通道后补充进活塞下腔,因进油口单向阀开启后,活塞上下腔的压力基本平衡,且活塞下端面受力面积要大于活塞上端面受力面积,因此在压油活塞向上运动过程中执行机构基本不用出力。

执行机构带动压油活塞周而复始上下运动,重复上述吸压油过程,当出油口压力p2≧pmax时,电气控制器控制增压泵停止工作。

本实用新型可实现用较小管径及较低压力进行远距离输送,满足生产线用户点的用脂要求,具体的方法是在供油主管路中间增设一个或几个干油增压泵,通过接力传输的方式把润滑脂从总站输送至个用户点,装置设置了压力自动检测和电气控制器,自动化程度高,可根据设定的压力自动工作;执行机构可采用电动、气动、液动等多种方式,可适应不同场合的工作需求;通过加设旁路通道,充分利用系统原有压力,减轻执行机构工作负荷,节省了能源,使用寿命大大增加;出油口安全阀的设置增加了设备的安全性。



技术特征:

1.一种干油增压泵,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气控制器、执行机构、联轴器、泵装置,所述泵装置包括泵体、活塞杆、压油活塞、压力控制器、安全阀、单向阀,所述泵体底部设有进油通道、出油通道,侧面设有旁路通道,中部设有活塞腔,活塞腔由压油活塞分隔成活塞上腔及活塞下腔,进油通道、出油通道均与活塞下腔连通,活塞上腔通过旁路通道与进油通道连通,所述进油通道、出油通道上均设有压力控制器,所述出油通道上设有安全阀,所述压油活塞上连接活塞杆,所述泵体外侧与活塞杆连接处设置高压油封,所述活塞杆上部通过联轴器与执行机构联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干油增压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油通道在靠近进油口处设有单向阀,所述出油通道在靠近出油口处设有单向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干油增压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气控制器连接执行机构与压力控制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干油增压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机构为电动、气动或液压驱动。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干油增压泵,包括电气控制器、执行机构、联轴器、泵装置,泵装置包括泵体、活塞杆、压油活塞、压力控制器、安全阀、单向阀,泵体底部设有进油通道、出油通道,侧面设有旁路通道,中部设有活塞腔,活塞腔由压油活塞分隔成活塞上腔及活塞下腔,进油通道、出油通道均与活塞下腔连通,活塞上腔通过旁路通道与进油通道连通,出油通道上设有安全阀,压油活塞上连接活塞杆,泵体外侧与活塞杆连接处设置高压油封,本实用新型可实现用较小管径及较低压力进行远距离输送,满足生产线用户点的用脂要求,自动化程度高,可根据设定的压力自动工作,可适应不同场合的工作需求,节省能源,使用寿命大大增加,增加设备的安全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向荣;张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启东润滑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8.15
技术公布日:2020.05.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