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离心泵自动补水底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461804发布日期:2020-04-21 17:19阅读:450来源:国知局
一种离心泵自动补水底阀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底阀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离心泵自动补水底阀。



背景技术:

离心式水泵是靠离心力的作用来工作的,在水泵正常工作之前,水面上安装的离心泵,吸水管段和泵腔内必须充满水。离心泵自动补水底阀就是解决离心泵工作前充满水的问题。

现有离心泵被广泛的使用在工农业生产中,它的安装使用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水面上安装使用;另一种是水面下安装使用。一般情况是水面上安装使用,工程造价低,反之工程造价高。水面上安装使用的离心泵启动前必须灌满水才能将水抽起来。灌满水的方法有很多种如:1、有底阀的人工灌水,2、高架水箱自动灌水,3、真空泵引水装置,4水射器引水装置,5、密封水箱引水等。大工业生产中使用较多的是真空泵引水装置。

现有技术都可解决水泵灌满水具备开泵条件,但无法实现随时开泵送水和省掉开泵前灌水(引水)人工操作过程,导致开泵送水时间较长。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离心泵自动补水底阀。

为实现该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方案是:一种离心泵自动补水底阀,包括阀体和阀座,所述阀座与阀体固定连接,所述阀座上设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与设有一半球状的气囊件构成密封面,所述气囊件上下端设有导杆,所述阀体内设置有支架,导杆沿支架上的中心孔上下运动;

所述阀体外部设有补水泵,所述阀体与补水泵相连接,所述补水泵连接有浮球开关,所述补水泵、浮球开关与plc电控柜电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阀体内设有带连杆半球状气囊件,所述连杆连接有清渣杆。

作为优选,所述补水泵可设在阀体上或设在阀体附近的位置。

作为优选,所述清渣杆弧线运动可带动有导杆的气囊件作垂直运动,气囊件上行流道打开;反之流道关闭。

作为优选,所述阀体上端通过管体连接至离心泵,所述离心泵顶部设置有浮球开关,所述浮球开关与plc电控柜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免除启动离心泵前给泵引水的操作过程;2.利用半球状气囊件减缓停泵时阀密封板回落时产生的冲击振动和噪音,延长密封板的使用寿命,3、设置清渣杆,通过上下移动让水流冲走密封板上的渣滓,保证密封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具体实施例为一种离心泵自动补水底阀,包括阀体1和阀座2,所述阀体1固定设在阀座2上,所述阀座2上设有密封圈3,所述阀体1内设有支架5,所述支架5中心孔穿有导杆4,所述导杆4能沿支架5的中心孔上下滑动,所述密封板3上覆盖设有半球状的气囊6,所述气囊6与导杆4相连接,所述气囊6可上升或回落到阀座密封面上;

所述阀体1外部设有补水泵7,所述阀体1与补水泵7相连接。所述阀体1上端通过管体连接至离心泵13,所述离心泵13顶部设置有浮球开关11,所述浮球开关11与plc电控柜12电连接。

停泵时,离心泵内若有空气,浮球开关中的浮球处于下限位,自动引水使离心泵内空气排出,至浮球开关中的浮球向上达到上限位,离心泵内注满水,良好的密封板使离心泵长期处于满水状态。

开泵时,由于离心泵处于满水状态,开启泵即能进行正常工作,半球状气囊密封板在水的浮力作用下打开,实现输水。关泵时,由于半球状气囊密封板自重及回水压力作用,回落到密封面上的半球状气囊件可起到防止水倒流的作用,没有传统升降式底阀阀板回落时产生的冲击振动和噪音,可以延长密封板的使用寿命,降低吸水扬程,节能降耗。

为了保障密封效果,所述阀座2中部垂直设有连杆8,所述连杆8连接有清渣杆9,一旦有渣滓嵌在密封面内,可通过人工(自动)将清渣杆上下移动让水流冲走密封板上的渣滓,也可在清渣杆9上设有清洁传动器10,实现自动清渣功能。所述清渣杆弧线运动可带动有导杆的气囊件作垂直运动,气囊件上行流道打开;反之流道关闭。

所述补水泵7附设在阀座2上或者阀体附近的位置上,补水泵设在阀体外极大方便了检维修工作,也解决了同类产品智能底阀维修不便的不足。所述补水泵7电连接有仪表电控柜12,仪表电控柜12还与浮球开关11相连接,仪表电控柜可显示运行中的各种参数,还可对某些电气参数进行调整,对偏离正常工作状态进行提示或发出信号。



本技术:
采用离心泵自动补水底阀的优点如下:1.免除启动离心泵前给泵引水的操作过程。2.缩短需切换机泵运行的时间。3减少离心泵自动化运行的控制参数和约束条件。4.节能降耗,如有的生产场合需水量一台泵供给就够了,为了确保不发生断供现象,开两台泵供给运行,暨耗能又增加生产费用成本,采用离心泵自动补水底阀可达到节能降耗,节约生产费用的目的。5.安全环保无废水废料,不占用泵房空间。

本申请有以下几个改进:一是利用半球状的气囊与密封板替代智能底阀中的电磁铁,将一个水下电器元件(漏电危险、使用寿命短)更换成机械元件(利用浮力原理),同样达到节能目的;二是离心泵补水泵移至阀体外极大的方便了检维修,解决了智能底阀检维修不便的不足;三是设置清渣杆清理密封板的渣滓,弥补了智能底阀不便清理密封板渣滓问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离心泵自动补水底阀,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和阀座,所述阀座与阀体固定连接,所述阀座上设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与设有一半球状的气囊件构成密封面,所述气囊件上下端设有导杆,所述阀体内设置有支架,导杆沿支架上的中心孔上下运动;

所述阀体外部设有补水泵,所述阀体与补水泵相连接,所述补水泵连接有浮球开关,所述补水泵、浮球开关与plc电控柜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泵自动补水底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内设有带连杆半球状气囊件,所述连杆连接有清渣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泵自动补水底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水泵可设在阀体上或设在阀体附近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离心泵自动补水底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渣杆弧线运动可带动有导杆的气囊件作垂直运动,气囊件上行流道打开;反之流道关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泵自动补水底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上端通过管体连接至离心泵,所述离心泵顶部设置有浮球开关,所述浮球开关与plc电控柜电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离心泵自动补水底阀,所述阀座固定设在阀体上,所述阀座上设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与设有一半球状的气囊件构成密封面,所述气囊件上下端设有导杆,导杆与阀体上三根导杆支架构成导杆上下运动;所述阀体外部设有补水泵,所述阀体与补水泵相连接,所述补水泵连接有浮球开关,所述补水泵、浮球开关与PLC电控柜电连接。免除启动离心泵前给泵引水的操作过程;利用半球状气囊件减缓停泵时阀密封板回落时产生的冲击振动和噪音,延长密封板的使用寿命;设置清渣杆,通过上下移动让水流冲走密封板上的渣滓,保证密封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刘啓典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刘啓典
技术研发日:2019.08.22
技术公布日:2020.04.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