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感应灵敏的微型轴流增压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49786发布日期:2020-05-22 20:43阅读:235来源:国知局
一种感应灵敏的微型轴流增压泵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感应更加灵敏的微型轴流增压泵。



背景技术:

增压泵,是一种用于输送液体的设备,现有的增压泵,其外形不够美观,结构不够紧凑,在实际使用时移动较为不便,且现有的这种结构紧凑的增压泵,整体密封性能不佳。

本申请人在先申请了专利申请号为2019203002492的一种微型轴流增压泵,其中从增压通道进入出水壳的高压水无导流结构,使得高压水的流向杂乱无章,会损失一部分水压;另外,由霍尔元件与流量叶片组成的流量开关,反应不够灵敏;而且,进水壳、出水壳与外壳之间采用防转片实现定位卡接,其制造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现有的轴流增压泵制造成本高,水压损失多,反应不灵敏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感应更加灵敏的微型轴流增压泵,包括外壳,所述外壳为直筒型结构,在外壳内设有泵组件,所述泵组件包括中间壳、进水壳与出水壳,所述进水壳内设有进水口与叶轮室;所述中间壳内设有分别独立的定子腔与转子腔,所述定子腔内设有定子,且在定子腔内灌胶;所述转子腔内装设有转子,转子连接叶轮,叶轮处于进水壳的叶轮室内,所述叶轮与转子为一体结构,所述中间壳内呈圆周还设有若干通水孔,若干通水孔处于定子腔的外侧;所述出水壳内设有出水口与集水腔,所述中间壳的上端、下端分别设有上法兰座、下法兰座,所述进水壳对应下法兰座,且在进水壳匹配下法兰座的一端设有与进水壳一体成型的下密封套环,所述出水壳对应上法兰座,且在出水壳匹配上法兰座的一端设有与出水壳一体成型的上密封套环;所述下法兰座插设在下密封套环内,所述下法兰座的外端与进水壳的上端正对贴合且在它们之间设有下轴向密封圈,下法兰座的外周面对应匹配下密封套环的内壁且在它们之间设有下径向密封圈;所述上法兰座插设在上密封套环内,所述上法兰座的外端与出水壳的下端正对贴合且在它们之间设有上轴向密封圈,上法兰座的外周面对应匹配上密封套环的内壁且在它们之间设有上径向密封圈;所述集水腔、出水口内分别设有导流件、流量感应器,所述导流件的上表面呈圆周均布有若干渐开线导水条,渐开线导水条的上表面匹配贴合在集水腔的内表面;相邻的两个渐开线导水条与集水腔的内表面之间形成了导水通道,若干导水通道与若干通水孔分别一一对应匹配贯通,且若干导水通道与流量感应器的导水孔贯通;所述流量感应器包括座体与铰接在座体上的盖板,所述导水孔设置在座体上,盖板对应匹配导水孔;所述盖板的尾端设有磁铁a,所述座体上设有磁铁b,所述磁铁a与磁铁b对应匹配,且磁铁a与磁铁b通过同性相斥的作用力使得盖板始终密封在导水孔上;所述磁铁a还匹配感应一干簧管,所述干簧管与电路控制装置连接;所述进水口、叶轮室、若干通水孔、若干导水通道、导水孔以及出水口共同组成了增压流道。

所述导流件包括球弧型本体以及设置在球弧型本体外周面的向下延伸的法兰环,所述法兰环的外周面呈圆周均布有若干嵌槽,所述若干嵌槽匹配在中间壳的定子腔内壁的卡块上;所述若干渐开线导水条处于球弧型本体的上表面,所述球弧型本体的下表面、法兰环的内表面以及定子腔灌胶的上表面之间共同形成了腔室;所述渐开线导水条上设有排水孔,所述排水孔与腔室贯通,且排水孔处于渐开线导水条的上表面与集水腔的内表面之间的贴合部分之外。

所述球弧型本体的中心设有向上的凸起,凸起与球弧型本体之间通过圆弧过渡;所述凸起的中心设有通孔,所述通孔正对导水孔。

所述座体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下表面与渐开线导水条的上表面密封贴合,底座的上表面向下凹陷形成了弧形腔,弧形腔内嵌设有导水法兰,所述导水法兰包括左法兰壳与右法兰壳;所述盖板的尾端一体设有安装壳,所述磁铁a设置在安装壳内;在安装壳与盖板之间的交界位置设有左铰接轴、右铰接轴,所述左铰接轴、右铰接轴分别铰接在左法兰壳、右法兰壳的铰接座上,所述盖板处于左法兰壳与右法兰壳共同形成的导水孔内,所述导水孔为台阶孔,盖板的下沿匹配密封在台阶面上;所述磁铁b设置在底座内。

所述盖板与安装壳之间设有连杆轴,所述连杆轴上套设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固定在左法兰壳与右法兰壳之间。

所述外壳的两端分别嵌设有装饰件,装饰件的端面设有若干散热孔。

所述外壳与出水壳上设有贯通的卡孔,一插销插设于卡孔内。

所述电路控制装置为外接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感应更加灵敏的微型轴流增压泵,增加了导流件,使得从出水壳排出的高压水的水流更加统一、稳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感应更加灵敏的微型轴流增压泵,导流件上的排水孔与通孔,能够对腔室内的积水进行排放,避免积水的产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感应更加灵敏的微型轴流增压泵,通过盖板的形式,获得对水流量的控制,实现更快的启动速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感应更加灵敏的微型轴流增压泵,通过插销实现外壳与出水壳的定位、卡位,制造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感应更加灵敏的微型轴流增压泵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感应更加灵敏的微型轴流增压泵的一个角度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感应更加灵敏的微型轴流增压泵的另一个角度的立体分解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感应更加灵敏的微型轴流增压泵的导流件的一个视角的立体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感应更加灵敏的微型轴流增压泵的导流件的另一个视角的立体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感应更加灵敏的微型轴流增压泵的俯视图;

图7是图6的a-a剖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感应更加灵敏的微型轴流增压泵的流量感应器的立体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感应更加灵敏的微型轴流增压泵的流量感应器的一个视角的立体分解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感应更加灵敏的微型轴流增压泵的流量感应器的另一个视角的立体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请参阅图1至图10,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感应更加灵敏的微型轴流增压泵,包括外壳1,所述外壳1为直筒型结构,在外壳1内设有泵组件,所述泵组件包括中间壳2、进水壳3与出水壳4,所述进水壳3内设有进水口5与叶轮室6,所述中间壳2内设有分别独立的定子腔7与转子腔8,所述定子腔7内设有定子9,且在定子腔7内灌胶59;所述转子腔8内装设有转子10,转子10连接叶轮11,叶轮11处于进水壳3的叶轮室6内,所述叶轮11与转子10为一体结构,所述中间壳2内呈圆周还设有若干通水孔12,若干通水孔12处于定子腔7的外侧;所述出水壳4内设有出水口13与集水腔14,所述中间壳2的上端、下端分别设有上法兰座15、下法兰座16,所述进水壳3对应下法兰座16,且在进水壳3匹配下法兰座16的一端设有与进水壳3一体成型的下密封套环,所述出水壳4对应上法兰座15,且在出水壳4匹配上法兰座15的一端设有与出水壳4一体成型的上密封套环;所述下法兰座16插设在下密封套环内,所述下法兰座16的外端与进水壳3的上端正对贴合且在它们之间设有下轴向密封圈17,下法兰座16的外周面对应匹配下密封套环的内壁且在它们之间设有下径向密封圈18;所述上法兰座15插设在上密封套环内,所述上法兰座15的外端与出水壳4的下端正对贴合且在它们之间设有上轴向密封圈19,上法兰座15的外周面对应匹配上密封套环的内壁且在它们之间设有上径向密封圈20;所述集水腔14、出水口13内分别设有导流件21、流量感应器22,所述导流件21的上表面呈圆周均布有若干渐开线导水条23,渐开线导水条23的上表面匹配贴合在集水腔14的内表面;相邻的两个渐开线导水条23与集水腔14的内表面之间形成了导水通道24,若干导水通道24与若干通水孔12分别一一对应匹配贯通,且若干导水通道24与流量感应器22的导水孔28贯通;所述流量感应器22包括座体26与铰接在座体26上的盖板27,所述导水孔28设置在座体26上,盖板27对应匹配导水孔28;所述盖板27的尾端设有磁铁a29,所述座体26上设有磁铁b30,所述磁铁a29与磁铁b30对应匹配,且磁铁a29与磁铁b30通过同性相斥的作用力使得盖板27始终密封在导水孔28上;所述磁铁a29还匹配感应一干簧管31,所述干簧管31与电路控制装置32连接,而电路控制装置32为外接结构,很好的缩小整机的体积,并提供更加稳定的电路输入与输出;所述进水口5、叶轮室6、若干通水孔12、若干导水通道24、导水孔28以及出水口13共同组成了增压流道。

在导流件21的底面设有若干加强板58,从而提高导流件21的使用强度。

所述导流件21包括球弧型本体33以及设置在球弧型本体33外周面的向下延伸的法兰环34,所述法兰环34的外周面呈圆周均布有若干嵌槽35,所述若干嵌槽35匹配在中间壳2的定子腔7内壁的卡块36上;所述若干渐开线导水条23处于球弧型本体33的上表面,所述球弧型本体33的下表面、法兰环34的内表面以及定子腔7灌胶的上表面之间共同形成了腔室38;所述渐开线导水条23上设有排水孔37,所述排水孔37与腔室38贯通,且排水孔37处于渐开线导水条23的上表面与集水腔14的内表面之间的贴合部分之外。

所述球弧型本体33的中心设有向上的凸起39,凸起39与球弧型本体33之间通过圆弧过渡;所述凸起39的中心设有通孔40,所述通孔40正对导水孔28。

所述座体26包括底座41,所述底座41的下表面与渐开线导水条23的上表面密封贴合,底座41的上表面向下凹陷形成了弧形腔42,弧形腔42内嵌设有导水法兰43,所述导水法兰43包括左法兰壳44与右法兰壳45;所述盖板27的尾端一体设有安装壳46,所述磁铁a29设置在安装壳46内;在安装壳46与盖板27之间的交界位置设有左铰接轴(图中未显示)、右铰接轴48,所述左铰接轴(图中未显示)、右铰接轴48分别铰接在左法兰壳44、右法兰壳45的铰接座49上,所述盖板27处于左法兰壳44与右法兰壳45共同形成的导水孔28内,所述导水孔28为台阶孔,盖板27的下沿匹配密封在台阶面50上;所述磁铁b30设置在底座41内。

所述盖板27与安装壳46之间设有连杆轴51,所述连杆轴51上套设有密封圈52,所述密封圈52固定在左法兰壳44与右法兰壳45之间。

所述外壳1的两端分别嵌设有装饰件54,装饰件54的端面设有若干散热孔55。

所述外壳1与出水壳4上设有贯通的卡孔56,一插销57插设于卡孔56内。

所述外壳1的两端分别螺接有上压紧套60、下压紧套61,所述上压紧套60抵在出水壳4的端面,下压紧套61抵在进水壳3的端面。

以下对本实用新型的感应更加灵敏的微型轴流增压泵的工作原理作出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感应更加灵敏的微型轴流增压泵,整个工作原理与在先申请的专利申请号为2019203002492的一种微型轴流增压泵的专利一致,其区别点在于:在实际使用时,水压不够时,水管内产生压差,市政水在增压流道内具有流动位移,从而使得盖板27绕铰接位置向上翻转,磁铁a29向下具有移动位移,从而使得干簧管31闭合通电,从而启动电源,叶轮11高速旋转,市政水通过进水壳3的进水口5进入叶轮室6,经叶轮11增压流通至中间壳2的通水孔12,再从通水孔12进入出水壳4的集水腔14,由于集水腔14内设置有导流件21,使得本来流向集水腔14的水最终进入导水通道24,沿着导水通道24进入流量感应器22的导水孔28,盖板27被打开,高压水从出水壳4的出水口13排出。

当水压到达指定数值后,水管内无压差,由于磁铁b30与磁铁a29之间为相斥作用力,磁铁a29受到了向上的作用力,从而使得盖板27绕铰接位置向下翻转,干簧管31断开,本实用新型的感应更加灵敏的微型轴流增压泵停机,盖板27密封在导水孔28位置。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感应更加灵敏的微型轴流增压泵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方案;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