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封漏液收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807027发布日期:2020-08-11 21:07阅读:372来源:国知局
密封漏液收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离心泵防护装置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密封漏液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卧式离心泵使用过程中,由于填料或者机械密封的磨损,泵体内的浆液会逐渐从泵体的密封处泄漏。泄漏的浆液顺着泵体以及托架流淌,污染现场环境,当离心泵输送有毒或者具有腐蚀性的液体时,泄漏的浆液会腐蚀泵体或者托架,甚至威胁人的健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密封漏液收集装置,旨在解决离心泵的密封处泄漏的浆液流淌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密封漏液收集装置,包括:

接漏部,用于设置于泵体的密封处的正下方,用于承接泵体渗漏的液体,所述接漏部的顶部设有活动开口;

连接部,设置于所述接漏部的侧壁,用于将所述接漏部固定于所述泵体上;

导液管,一端设置于所述接漏部的底部并与所述接漏部的内部连通,另一端连接废液收集装置。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接漏部包括:

接漏袋,所述接漏袋的开口朝上设置,所述接漏袋的底部与所述导液管连通;

定型圈,周向设置于所述接漏袋的开口处,用于改变所述接漏袋的开口的形状。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接漏袋设为透明袋。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定型圈设为铜丝圈。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连接部包括若干块设置在所述接漏部的侧壁内侧的磁铁。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接漏部的侧壁内侧设有用于固定所述磁铁的固着件。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固着件设为绑带,所述绑带的一端与所述接漏部的内壁固定连接,另一端绕过所述磁铁后通过钉扣与所述接漏部的内壁连接。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固着件设为用于容纳所述磁铁的包槽。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接漏部的内壁自上而下向所述接漏部的内部倾斜设置。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导液管的与所述接漏部的连接端设有阀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密封漏液收集装置的有益效果在于:接漏部设置在离心泵的泵体的密封处的正下方,接漏部的侧壁通过连接部固定在泵体上,接漏部的顶部设有活动开口,泵体的密封处泄漏的浆液从接漏部顶部的活动开口滴落至接漏部中,接漏部的下方设有导液管,导液管的一端设置在接漏部的底部并且与接漏部的内部连通、另一端连接废液收集装置,滴落至接漏部中的浆液通过导液管导入废液收集装置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密封漏液收集装置,泵体的密封处泄漏的浆液被接漏部接收并收集,浆液不会沿泵体以及托架流淌。接漏部的开口为活动开口,可以与不同结构、不同尺寸的泵体密封处配合,保证滴落的浆液能够落入接漏部内。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密封漏液收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密封漏液收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固着件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提供的固着件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接漏部;2、连接部;3、导液管;4、泵体;5、阀门;6、定型圈;7、绑带;8、包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一并参阅图1及图2,现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密封漏液收集装置进行说明。密封漏液收集装置,包括接漏部1、连接部2以及导液管3,接漏部1设置在离心泵的泵体4的密封处的正下方,并且接漏部1的顶部设有活动开口,对于不同型号的离心泵的泵体4,以及不同泵体4的密封处的不同的结构,可以调节活动开口的形状,使接漏部1的活动开口能够进入泵体4的密封处的正下方的位置。泵体4的密封处泄漏的浆液从接漏部1顶部的活动开口落入接漏部1中。接漏部1的侧壁设有连接部2,连接部2用于连接接漏部1和泵体4,将接漏部1固定在泵体4上。

在泵体4的密封没有完全失效的情况下,即观察到泵体4的密封处开始出现浆液泄漏时,将本实用新型密封漏液收集装置设置的泵体4的密封处的正下方,泵体4的密封处持续泄漏浆液,泄漏的浆液在接漏部1中聚集,而接漏部1的容积固定,浆液过多后,会从接漏部1的活动开口处溢出,洒落在泵体4或者托架上。接漏部1中聚集的浆液较多时,接漏部1的负载较大,而接漏部1通过连接部2固定在泵体4上,接漏部1的负载较大时,连接部2与泵体4的连接容易因为受力较大而松脱,导致接漏部1掉落,接漏部1掉落后打翻,浆液全部洒落。为了避免以上情况的发生,在接漏部1的下方设有导液管3,导液管3的一端设置的接漏部1的底部并且与接漏部1的内部连通,导液管3的另一端连接废液收集装置,废液收集装置用于收集废液,即接漏部1中承接的浆液经由导液管3流入废液收集装置中。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密封漏液收集装置,接漏部1设置在离心泵的泵体4的密封处的正下方,接漏部1的侧壁通过连接部2固定在泵体4上,接漏部1的顶部设有活动开口,泵体4的密封处泄漏的浆液从接漏部1顶部的活动开口滴落至接漏部1中,接漏部1的下方设有导液管3,导液管3的一端设置在接漏部1的底部并且与接漏部1的内部连通、另一端连接废液收集装置,滴落至接漏部1中的浆液通过导液管3导入废液收集装置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密封漏液收集装置,泵体4的密封处泄漏的浆液被接漏部1接收并收集,浆液不会沿泵体4以及托架流淌。接漏部1的开口为活动开口,可以与不同结构、不同尺寸的泵体4密封处配合,保证滴落的浆液能够落入接漏部1内。

接漏部1选用柔性材质,即接漏部1可以在外力的作用下形变,对于不同尺寸、不同结构的泵体4的密封处,仅通过调整活动开口的形状有时不能将接漏部1放置在密封处的正下方,此时就需要通过弯折或者压缩接漏部1的方式,将接漏部1塞入密封处的正下方。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密封漏液收集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2,接漏部1包括两部分,分别为接漏袋和定型圈6,接漏袋选用塑料等防腐蚀的材质,防止泵体4的密封处泄漏的带有腐蚀性的浆液将接漏袋蚀穿,浆液洒漏在泵体4以及托架上。接漏袋的开口朝上设置,接漏袋的底部与导液管3连通,并且接漏袋的底部与导液管3的连接处保持密封。定型圈6设置在接漏袋的开口处,并且绕接漏袋的开口设置一圈,接漏袋的开口的边沿与定型圈6通过缝线或者粘连的方式连接。在接漏袋的开口设置定型圈6后,定型圈6的形状即为接漏袋的开口的形状,并且定型圈6的形状可以通过手掰的方式调整,对于不同型号的泵体4对应的不同形状的密封处,通过调整定型圈6的形状,将定型圈6设置在密封处的正下方,并且定型圈6能够完全覆盖密封处,保证密封处泄漏的浆液全部落入接漏袋中。而接漏袋本身为袋装,属于柔性材质,能够随意改变形状和大小,所以接漏袋能够塞入密封处的正下方。

本实施例中,接漏袋的开口朝上设置,接漏袋的开口与泵体4之间存在间隙,又因为接漏袋需要长时间设置在泵体4的密封处的下方,所以泵体4工作环境中的灰尘以及其他杂质会从接漏袋的开口落入接漏袋中,杂质在接漏袋中堆积较多时,会堵塞导液管3。所以需要减小接漏袋的开口与泵体4之间的间距,卧式离心泵的泵体4为圆柱形或者近似圆柱形,将定型圈6弯折成弧形,经过弯折的定型圈6贴合在泵体4的外表面的下部,定型圈6与泵体4之间的间距较小,灰尘和其他杂质进入接漏袋中较少。

优选地,接漏袋选用透明塑料袋,可以直观地观测接漏袋内部的浆液的情况,透明塑料袋不会遮挡泵体4的密封处,能够观察密封处的浆液泄漏的情况。

优选地,定型圈6为铜丝圈,铜丝的弯折简单省力,并且弯折后能够保持既定的形状。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和图2,连接部2包括至少两块磁铁,在本实施例中,磁铁的数量为两块,并且两块磁铁对称设置在接漏部1的两侧。磁铁设置在接漏部1的内表面,磁铁吸附在铁制的泵体4上,接漏部1的侧壁夹持在磁铁和泵体4之间,通过磁铁与泵体4之间的吸引力,将接漏部1固定在泵体4上。接漏部1的两侧对称设置的两块磁铁分别吸附在泵体4上,接漏部1的侧壁均匀受力,接漏部1的固定更加稳定。

优选地,仅靠磁铁吸附在泵体4上产生的静摩擦力,很难将接漏部1固定牢固,所以需要将磁铁稳定附着在接漏部1的侧壁内侧,为了保证磁铁在接漏部1的侧壁内侧的稳定附着,在接漏部1的侧壁内侧设有固着件,固着件与磁铁配合,使磁铁固定在接漏部1的侧壁内侧。

具体地,请参阅图3,固着件可以是绑带7,绑带7竖向设置,绑带7的两端分别与接漏部1的内壁连接,并且绑带7的两端与接漏部1的连接点分别位于与磁铁的下方和上方,其中,位于磁铁的下方的连接点采用粘接或者缝线连接等固定连接的方式,位于磁铁的上方的连接点通过钉扣连接,即在接漏部1的侧壁的内表面固定钉扣的母扣,在绑带7的端部固定子扣,将绑带7自下而上包覆在磁铁的表面,再将子扣扣入母扣中,将磁铁固定在接漏部1的侧壁内侧。

请参阅图4,固着件还可以是包槽8,即在接漏部1的侧壁内侧设有向内凸出的固定槽,将磁铁嵌入包槽8中,磁铁与接漏部1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参阅图1及图2,接漏部1的内壁自上而下向接漏部1的内部倾斜,即接漏部1的内腔为漏斗形,接漏部1承接的浆液从接漏部1内汇集至接漏部1的底部,在从接漏部1的底部进入导液管3,最后流入废液收集装置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和图2,导液管3与接漏部1的连接端设有阀门5,因为长时间收集浆液后,废液收集装置装满,此时需要将废液收集装置中收集的浆液倾倒至指定的地点或者指定的容器中,移开废液收集装置后,关闭阀门5,泄漏的浆液收集在接漏部1中,将空置的废液收集装置重新与导液管3连接后,打开阀门5,接漏部1中积存的废液流入废液收集装置中。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