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电机座脱落的横流式造浪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02186发布日期:2020-05-20 01:14阅读:411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止电机座脱落的横流式造浪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鱼类养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止电机座脱落的横流式造浪装置。



背景技术:

利用鱼缸进行鱼类养殖过程中,为避免鱼缸内出现死水区,往往需要在鱼缸内安装造流泵,从而模仿出大自然的水流,使鱼缸内的水循环流动,既又有利于鱼类的生长,同时又可避免鱼缸内垃圾和沉淀物堆积,提高水质过滤效果。其中横流式造流泵在工作时,排出的液体无紊流,水流均匀,具有良好的造流效果。

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现有横流式造浪装置的驱动电机底部设有向下突出的轨道条,而底座上开设有与轨道条配合的滑槽,从而使驱动电机能够快速与底座连接,但是这种连接方式,由于无法对驱动电机进行纵向定位,因此使得驱动电机在安装时容易从底座上滑脱,增加安装难度,而且在使用过程中,由于驱动电机会产生振动,因此也大大增加了驱动电机及泵体组件从底座上掉落的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防止电机座脱落的横流式造浪装置,通过连接套与连接轴的配合,能够将电机座固定在上底座上,从而大大提高驱动电机与底座连接的稳定性,防止电机脱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止电机座脱落的横流式造浪装置,包括泵体组件、驱动电机、上底座以及能够吸合在所述上底座底部的下底座,所述驱动电机为双出轴旋转电机,该双出轴旋转电机两端的输出轴上各连接有一个所述泵体组件,所述驱动电机的壳体底部安装有与所述上底座连接的电机座,所述电机座通过连接套连接在所述上底座上,所述连接套共有两个,且两个所述连接套均套接在所述上底座上,所述上底座上开设有两个用于对所述连接套进行位置限定的定位凹槽,所述连接套上一体连接有连接凸耳,所述电机座两侧一体连接有水平向外延伸的连接轴,且所述连接轴可拆卸的插接在所述连接凸耳上。

采用上述一种防止电机座脱落的横流式造浪装置,所述电机座在与所述上底座连接前,先将其中一个所述连接套安装在所述上底座的定位凹槽上,将所述电机座安装在所述驱动电机底部,然后将所述电机座其中一侧的所述连接轴插接在已安装连接座的连接凸耳上,然后再将另一个所述连接套沿轴线方向从所述电机座的另一侧安装在所述上底座上,并使所述电机座另一侧的连接轴插接在该连接套上的连接凸耳上,从而使电机座两侧被两个连接套固定在上底座上,由于所述连接套通过所述定位凹槽被限定在所述上底座上,因此可避免电机座上的连接轴从连接套上脱落。

作为优选,所述电机座包括连接体和连接轴,所述连接体为顶部开口的盒体,且该盒体的底部开设有与所述驱动电机壳体连接用的螺栓安装孔,所述连接体的盒体两个相对侧壁上一体连接有向外延伸的所述连接轴,所述连接轴共有四根,分别设置在所述连接体的四角处,且所述连接轴的外端部均一体连接有锥形的限位台,所述限位台的小端面朝向远离所述连接体的一侧,所述限位台的大端面直径为所述连接轴直径的1.2-1.3倍。

作为优选,所述定位凹槽为所述上底座的纵截面向内凹陷形成的环形凹槽,且该环形凹槽的形状为等腰梯形。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套为橡胶材质,所述连接套包括与所述上底座连接的套接部和与所述电机座连接的所述连接凸耳,所述套接部内开设有与所述定位凹槽相适配的套接槽,所述套接槽为等腰梯形,所述套接部的上方一体连接有两个向上延伸的所述连接凸耳,且两个所述连接凸耳分别与所述电机座同侧的两个所述连接轴相适配,所述连接凸耳上开设有与所述连接轴轴径及长度相匹配的连接孔。

作为优选,所述电机座上安装有用于对所述泵体组件进行固定的固定套,所述固定套为顶部开口的c型卡扣,该c型卡扣上端卡接在所述泵体组件的壳体上,该c型卡扣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电机座上,且所述固定套共有两个,且分别安装在所述电机座的两侧。

作为优选,所述上底座和所述下底座之间通过磁性吸合在一起。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电机座上设置连接轴,从而通过两个连接套与连接轴的配合连接,将电机座固定在上底座上,通过在上底座上开设定位凹槽,对连接套进行轴向定位,从而保证电机座连接的稳定性,防止驱动电机从底座上脱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爆炸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分解部;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电机座俯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套立体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上底座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泵体组件;2、固定套;3、驱动电机;4、上底座;4a、定位凹槽;5、下底座;6、连接套;6a、套接部;6b、套接槽;6c、连接孔;6d、连接凸耳;7、电机座;7a、连接轴;7a1、限位台;7b、连接柱;7c、定位片;7d、连接体;7e、螺栓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止电机座脱落的横流式造浪装置,包括泵体组件1、驱动电机3、上底座4以及能够吸合在所述上底座4底部的下底座5,所述驱动电机3为双出轴旋转电机,该双出轴旋转电机两端的输出轴上各连接有一个所述泵体组件1,所述驱动电机3的壳体底部安装有与所述上底座4连接的电机座7,所述电机座7通过连接套6连接在所述上底座4上,所述连接套6共有两个,且两个所述连接套6均套接在所述上底座4上,所述上底座4上开设有两个用于对所述连接套6进行位置限定的定位凹槽4a,所述连接套6上一体连接有连接凸耳6d,所述电机座7两侧一体连接有水平向外延伸的连接轴7a,且所述连接轴7a可拆卸的插接在所述连接凸耳6d上。

作为优选,所述电机座7包括连接体7d和连接轴7a,所述连接体7d为顶部开口的盒体,且该盒体的底部开设有与所述驱动电机3壳体连接用的螺栓安装孔7e,所述连接体7d的盒体两个相对侧壁上一体连接有向外延伸的所述连接轴7a,所述连接轴7a共有四根,分别设置在所述连接体7d的四角处,且所述连接轴7a的外端部均一体连接有锥形的限位台7a1,所述限位台7a1的小端面朝向远离所述连接体7d的一侧,所述限位台7a1的大端面直径为所述连接轴7a直径的1.2-1.3倍,如此设置,便于使连接轴7a套接在连接孔6c内,通过限位台7a1防止连接轴7a从连接孔6c内脱出。

所述定位凹槽4a为所述上底座4的纵截面向内凹陷形成的环形凹槽,且该环形凹槽的形状为等腰梯形,如此设置,既方便定位凹槽4a的加工,同时使连接套6套接在定位凹槽4a上,能够防止连接套6从上底座4上脱落。

所述连接套6为橡胶材质,方便连接套6套接在上底座4上,同时保证连接轴7a端部的限位台7a1能够穿过连接孔6c,所述连接套6包括与所述上底座4连接的套接部6a和与所述电机座7连接的所述连接凸耳6d,所述套接部6a内开设有与所述定位凹槽4a相适配的套接槽6b,所述套接槽6b为等腰梯形,等腰梯形能够增大连接套6与上底座4之间的接触面积,同时也方便套接部6a与上底座4的连接,所述套接部6a的上方一体连接有两个向上延伸的所述连接凸耳6d,且两个所述连接凸耳6d分别与所述电机座7同侧的两个所述连接轴7a相适配,所述连接凸耳6d上开设有与所述连接轴7a轴径及长度相匹配的连接孔6c,如此设置,便于通过四根连接轴7a分别与两侧的连接套6连接,从而提高电机座7与连接套6的连接强度。

所述电机座7上安装有用于对所述泵体组件1进行固定的固定套2,所述固定套2为顶部开口的c型卡扣,该c型卡扣上端卡接在所述泵体组件1的壳体上,该c型卡扣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电机座7上,且所述固定套2共有两个,且分别安装在所述电机座7的两侧,电机座7设置有连接轴7a的侧壁上一体连接有用于安装固定套2的连接柱7b,且连接柱7b位于两根并列设置的连接轴7a中间,从而使固定套2通过螺栓连接在连接柱7b上。

所述上底座4和所述下底座5之间通过磁性吸合在一起,如此设置,便于将下底座5置于鱼缸外侧,并通过磁性吸力将上底座4吸附固定在鱼缸内侧壁上。

采用上述结构,所述电机座7在与所述上底座4连接前,先将其中一个所述连接套6安装在所述上底座4的定位凹槽4a上,将所述电机座7安装在所述驱动电机3底部,然后将所述电机座7其中一侧的所述连接轴7a插接在已安装连接座的连接凸耳6d上,然后再将另一个所述连接套6沿轴线方向从所述电机座7的另一侧安装在所述上底座4上,并使所述电机座7另一侧的连接轴7a插接在该连接套6上的连接凸耳6d上,从而使电机座7两侧被两个连接套6固定在上底座4上,由于所述连接套6通过所述定位凹槽4a被限定在所述上底座4上,因此可避免电机座7上的连接轴7a从连接套6上脱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