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粘连的柱塞式电磁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981259发布日期:2020-08-25 19:17阅读:120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粘连的柱塞式电磁泵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磁泵的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防粘连的柱塞式电磁泵。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机电一体技术的发展,一种小功率无需电机拖动的柱塞式电磁泵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对其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目前,市面上的柱塞式电磁泵是一种由电磁驱动的微型高压柱塞泵,它不同于纯机械结构的柱塞泵,它利用自身的电磁线圈在通交流电的情况下感应得到交变磁场,通过交变磁场驱动作为活动泵芯的柱塞在弹簧力的作用下产生一定频率的往复振动,并且在柱塞往复振动的过程中引起与之配合的密封腔压强不断变化,使两只单向阀门交替且间隔性的开启和关闭,实现泵的功能。上述的柱塞式电磁泵由于体积小、重量轻、噪音小、耐温耐洗涤剂、使用寿命长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压力式咖啡机、胶囊咖啡机、蒸汽地拖、地毯清洗机、蒸汽清洁机、蒸汽电熨斗、蒸汽熨刷、自动饮料机和工业领域中的冷却系统、水处理系统以及医疗设备等非常广泛的领域中,市场占有率非常高,市场需求量非常大,特别是近年来被广泛使用的蒸汽熨刷等小家电上,由于整机结构限制,对柱塞式电磁泵的体积要求更高。

由于装有上述柱塞式电磁泵的电器产品大部分是隔段时间才会使用一次,存在较长的储存期,并且,上述柱塞式电磁泵在生产过程中也存在一定时长的库存期,导致柱塞式电磁泵相邻两次工作之间的间隔时间较长。但是,现有的柱塞式电磁泵由于结构的限制,在经过长时间的储存后,泵体中起单向阀作用的橡胶堵头会与相应的配合件之间发生粘连的问题,且两者粘连的可能性极高,从而导致再次使用时因长期储存而出现橡胶堵头不动作、泵不抽水的现象,致使柱塞式电磁泵性能失效的世界性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现旨在提供一种防粘连的柱塞式电磁泵,以在泵的出水嘴设置出水口和防粘连结构,且防粘连结构设置于出水堵头的运动方向上并可沿出水堵头的运动方向移动,且防粘连结构与出水堵头为选择性可拆卸连接,使得在泵正常工作时,防粘连结构与出水堵头处于分离状态,防粘连结构与出水堵头之间互不干扰,而在储存期间,防粘连结构与出水堵头连接,并带动出水堵头脱离相应的配合件(套筒),实现出水堵头与相应配合件之间的分离,从而防止在储存状态下,出水堵头在相应的弹簧力的作用下被压紧于配合件上,因腐蚀、形变等外部因素而造成出水堵头与配合件粘连的问题,而在再次使用时,只需将防粘连结构与出水堵头分离,使得出水堵头和防粘连结构均恢复至互不干扰的状态即可,彻底解决了因粘连过牢而导致再次启动时出现不动作、不抽水的问题。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防粘连的柱塞式电磁泵,包括:进水结构、电磁结构、出水结构以及防粘连结构,进水结构的一端和出水结构的一端连接,且电磁结构套设于进水结构外,并于进水结构和出水结构之间设置有带通孔的套筒,且出水结构内且位于套筒背离进水结构的一侧设置有沿进水结构至出水结构的方向做往复运动的出水堵头,具有这样的特征,出水堵头上背离套筒的一侧开设有第一连接位,同时,于出水结构背离进水结构的一端设置有防粘连结构,防粘连结构靠近进水结构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连接位,且防粘连结构的第二连接位可选择性伸入出水结构内并与出水堵头上的第一连接位可拆卸连接,且防粘连结构与出水堵头连接形成的整体可沿进水结构至出水结构的方向做往复运动。

上述的一种防粘连的柱塞式电磁泵,其中,出水结构包括出水嘴、出水口以及防粘连安装部,出水嘴设置有一端带开口的空腔,出水嘴的开口一端套接于进水结构上,套筒设置于出水嘴的空腔内并与进水结构连接,出水堵头设置于出水嘴的空腔内且抵靠于套筒的通孔上,出水堵头背离套筒的一侧设置有出水弹簧,同时,出水嘴背离进水结构的一端设置有出水口和防粘连安装部,出水口和防粘连安装部均与出水嘴的空腔连通,防粘连安装部为管状结构,防粘连安装部的内空横截面小于出水嘴的空腔的横截面并于两者的连接处形成台阶,防粘连安装部沿出水堵头的运动方向设置,防粘连安装部的壁体上设置有调节限位结构,且防粘连安装部内设置有防粘连结构。

上述的一种防粘连的柱塞式电磁泵,其中,防粘连结构为销轴,防粘连结构包括作用部和调节柄,作用部和调节柄均为棒状或条状结构,且作用部的一端固定于调节柄上,作用部和调节柄均设置于防粘连安装部内,同时,作用部背离调节柄的一端为第二连接位且可选择性伸入出水嘴的空腔内并与出水堵头上的第一连接位可拆卸连接。

上述的一种防粘连的柱塞式电磁泵,其中,第一连接位为插孔,作为第二连接位的作用部为与插孔配合的插杆,

插孔包括进入孔和卡位孔,卡位孔位于出水堵头内,进入孔的一端与卡位孔连通,另一端延伸至出水堵头外,且卡位孔的横截面大于进入孔的横截面;

插杆包括卡位段和连接段,连接段的一端连接于调节柄上,连接端的另一端设置有卡位段,且卡位段的横截面大于连接段的横截面。

上述的一种防粘连的柱塞式电磁泵,其中,第一连接位为凸块,作为第二连接位的作用部为与凸块配合的卡爪,

凸块位于出水堵头靠近防粘连结构的一侧,且凸块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卡沿;

卡爪包括连接部和爪部,连接部的一端连接于调节柄上,连接部的另一端设置有爪部,且爪部朝向出水堵头的一侧设置,并于爪部的爪端设置有与第一卡沿对应的第二卡沿。

上述的一种防粘连的柱塞式电磁泵,其中,防粘连结构为磁性结构,包括作用部和调节柄,作用部和调节柄均为棒状或条状结构,且作用部的一端固定于调节柄上,作用部和调节柄均设置于防粘连安装部内,同时,作用部背离调节柄的一端为第二连接位且具有磁性,出水堵头的第一连接位为嵌入式磁体或铁块,且作用部可选择性伸入出水嘴的空腔内并作用于出水堵头上的第一连接位,吸引出水堵头向作用部移动。

上述的一种防粘连的柱塞式电磁泵,其中,调节限位结构为限位槽或螺纹部或开孔,

当调节限位结构为限位槽时,调节柄的外壁上设置有若干突出的限位凸起,且调节柄在防粘连安装部内移动时,若干限位凸起依次卡入限位槽内;

当调节限位结构为螺纹部时,调节柄的外壁上设置有与螺纹部配合的螺纹;

当调节限位结构为开孔时,开孔设置于防粘连安装部的壁体上并与防粘连安装部的内空连通,调节柄的外壁上设置有与开孔对应的定位卡槽,且开孔内可选择性设置有卡环并卡入定位卡槽内。

上述的一种防粘连的柱塞式电磁泵,其中,进水结构包括进水管、泵芯、进水堵头、复位弹簧以及进水弹簧,进水管的一端为进水口,进水管的另一端内设置有沿进水管轴向做往复运动的泵芯,且泵芯与进水管设置有进水口的一端的壁体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同时,泵芯沿其轴向设置有中空,并于泵芯背离进水口的一端的中空开口处设置有进水堵头,且泵芯的中空内设置有进水弹簧并拉住进水堵头,且泵芯设置有进水堵头的一端伸出进水管外,并于泵芯伸出进水管外的一端上套设有套筒。

上述的一种防粘连的柱塞式电磁泵,其中,电磁结构包括线圈结构,线圈结构套设于进水管外且位于设置有复位弹簧和泵芯的位置。

上述的一种防粘连的柱塞式电磁泵,其中,进水管与出水嘴之间、泵芯与套筒之间、套筒与出水嘴之间以及泵芯与进水管之间均设置有密封结构。

上述技术方案的积极效果是:

上述的防粘连的柱塞式电磁泵,通过在出水结构上设置有沿出水堵头的运动方向设置的防粘连结构,在泵正常使用时,防粘连结构位于出水结构上的防粘连安装部内,防粘连结构与出水堵头分离且互不干扰,而在泵储存时,防粘连结构的第二连接位伸入出水结构内并与出水堵头的第一连接位连接,通过防粘连结构带动出水堵头克服出水弹簧的力而离开套筒,防止长时间储存时,出水堵头粘连在套筒上而导致再次使用时不动作、不抽水的问题,另外,在储存后需要再次使用时,只需将防粘连结构的第二连接位与出水堵头的第一连接位分离,使得防粘连结构与出水堵头分离,出水堵头在出水弹簧的作用下恢复至抵紧套筒的位置上,而防粘连结构缩回防粘连安装部内,使得出水堵头和防粘连结构恢复至互不干扰的状态,实现泵的正常工作,避免了泵内出水堵头与套筒因储存而粘连的问题,避免了泵的性能失效,延长了泵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防粘连的柱塞式电磁泵的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2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出水结构的一视角的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出水结构的另一视角的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防粘连结构的一视角的结构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防粘连结构的另一视角的结构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一种出水堵头和防粘连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防粘连结构的一视角的结构图;

图9为图7中出水堵头的一视角的结构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另一种出水堵头和防粘连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0中防粘连结构的一视角的结构图;

图12为图10中出水堵头的一视角的结构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调节限位结构为开孔的出水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调节限位结构为开孔的防粘连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调节限位结构为开孔的卡环的示意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正常工作状态下的剖视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储存状态下的剖视图。

附图中:1、出水结构;11、出水嘴;12、出水口;13、防粘连安装部;111、空腔;131、限位槽;132、开槽;133、开孔;2、电磁结构;3、进水结构;31、进水管;32、泵芯;33、进水堵头;34、复位弹簧;35、进水弹簧;311、进水口;321、中空;4、防粘连结构;41、第二连接位;411、作用部;412、调节柄;4111、卡位段;4112、连接段;4113、连接部;4114、爪部;4115、第二卡沿;4116、磁性件;421、限位凸起;422、贯穿孔;423、销轴密封槽;424、销轴密封圈;425、定位卡槽;426、卡环;5、套筒;6、出水堵头;61、第一连接位;62、出水弹簧;611、插孔;612、凸块;613、磁体;6111、进入孔;6112、卡位孔;6121、第一卡沿;7、密封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以下实施例结合附图1至附图17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作具体阐述,但以下内容不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防粘连的柱塞式电磁泵的实施例的结构图;图2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防粘连的柱塞式电磁泵包括:进水结构3、电磁结构2、出水结构1以及防粘连结构4,进水结构3的一端和出水结构1的一端连接,且电磁结构2套设于进水结构3外,通过电磁结构2作用于进水结构3,并于进水结构3和出水结构1之间设置有带通孔的套筒5,且出水结构1内且位于套筒5背离进水结构3的一侧设置有沿进水结构3至出水结构1的方向做往复运动的出水堵头6,通过进水结构3、出水结构1、电磁结构2以及出水堵头6等结构的作用实现泵的进水和出水,且出水堵头6上背离套筒5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连接位61,同时,于出水结构1背离进水结构3的一端设置有防粘连结构4,防粘连结构4靠近进水结构3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连接位41,且防粘连结构4的第二连接位41可选择性伸入出水结构1内并与出水堵头6上的第一连接位61可拆卸连接,并且防粘连结构4与出水堵头6连接形成的整体可沿进水结构3至出水结构1的方向做往复运动,实现在防粘连结构4与出水堵头6分离时,泵为正常工作状态,而在防粘连结构4的第二连接位41与伸入出水结构1内并与出水堵头6上的第一连接位61连接时,可带动出水堵头6离开套筒5,并在再次使用时将防粘连结构4的第二连接位41与出水堵头6的第一连接位61分离后即可恢复至原状态,防止了因储存时间长而导致出水堵头6粘连在套筒5上,致使再次使用时出现出水堵头6因粘连过紧而无法动作、不出水的问题,避免了泵的性能失效,延长了泵的使用寿命。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出水结构的一视角的结构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出水结构的另一视角的结构图。如图1至图4所示,出水结构1又包括出水嘴11、出水口12以及防粘连安装部13,出水嘴11设置有一端带开口的空腔111,出水嘴11的开口一端套接于进水结构3上,实现出水嘴11和进水结构3的连接,并且,套筒5设置于出水嘴11的空腔111内并与进水结构3连接,实现了套筒5在出水嘴11的空腔111内的布置,从而保证了出水嘴11的空腔111与进水结构3的连通。另外,出水堵头6设置于出水嘴11的空腔111内且抵靠于套筒5的通孔上,出水堵头6背离套筒5的一侧设置有出水弹簧62,使得在出水弹簧62的作用下,出水堵头6被出水弹簧62的力压紧于套筒5的通孔上,实现对套筒5的通孔的封闭,而在进水结构3一侧的压力较大时,出水堵头6会克服出水弹簧62的力而与套筒5分离,从而使得进水结构3一侧的水通过套筒5上的通孔进入到出水嘴11的空腔111内。同时,出水嘴1111背离进水结构3的一端设置有出水口12和防粘连安装部13,出水口12和防粘连安装部13均与出水嘴11的空腔111连通,从而使得进入到出水嘴11的空腔111内的水能从出水口12中排出,实现泵水。另外,防粘连安装部13为管状结构,防粘连安装部13的内空横截面小于出水嘴11的空腔111的横截面并于两者的连接处形成台阶,且防粘连安装部13沿出水堵头6的运动方向设置,使得在储存后需要再次使用泵而需分离出水堵头6和防粘连结构4时,可通过继续沿背离出水嘴11的方向移动防粘连结构4,出水堵头6被台阶限位而无法跟随防粘连结构4移动,从而使得防粘连结构4的第二连接位41与出水堵头6的第一连接位61分离,从而使得出水堵头6在出水弹簧62的作用复位,从而实现抽水。另外,防粘连安装部13的壁体上设置有调节限位结构,且防粘连安装部13内设置有防粘连结构4,使得防粘连结构4能在防粘连安装部13内移动,通过限位调节结构实现对防粘连结构4在防粘连安装部13上的位置的调节,以适应不同的控制需求,并且防粘连结构4的第二连接位41能伸入至出水嘴11的空腔111内与出水堵头6上的第二连接位4161可拆卸连接,为实现泵的防粘连提供了结构基础。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防粘连结构的一视角的结构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防粘连结构的另一视角的结构图。如图1至图6所示,防粘连结构4为销轴,防粘连结构4又包括作用部411和调节柄412,作用部411和调节柄412均为棒状或条状结构,具有一定的长度,不仅方便伸入到出水嘴11的空腔111内与出水堵头6可拆卸连接,同时还能方便使用者对防粘连结构4进行移动,结构设计更合理。并且,作用部411的一端固定于调节柄412上,作用部411和调节柄412均设置于防粘连安装部13内,同时,作用部411背离调节柄412的一端为第二连接位41且可选择性伸入出水嘴11的空腔111内并与出水堵头6上的第一连接位61可拆卸连接,使得作用部411作为第二连接位41而伸入出水嘴11的空腔111内与出水堵头6上的第一连接位61可拆卸连接的结构,而调节柄412是支撑作用部411运动同时为作用部411导向且方便使用者调节的结构。

具体的,出水堵头6上的第一连接位61为插孔611。当第一连接位61为插孔611时,插孔611又包括进入孔6111和卡位孔6112,卡位孔6112位于出水堵头6内,进入孔6111的一端与卡位孔6112连通,另一端延伸至出水堵头6外,使得防粘连结构4的作用部411先从进入孔6111中进入后再进入到卡位孔6112内,且卡位孔6112的横截面大于进入孔6111的横截面,使得卡位孔6112与进入孔6111之间形成台阶,保证了作用部411插入插孔611内后不易自然脱落,并形成一定的配合力。并且,作用部411包括卡位段4111和连接段4112,连接段4112的一端连接于调节柄412上,连接段4112另一端设置有卡位段4111,实现了卡位段4111能被连接段4112支撑并延伸至一定长度,方便连接段4112和卡位段4111分别与进入孔6111和卡位孔6112配合,并且卡位段4111的横截面大于连接段4112的横截面,同样形成了台阶结构,保证作用部411的卡位段4111能被卡在卡位孔6112内,使得作用部411和插孔611的配合力能克服出水弹簧62的力,从而使得作用部411能带动出水堵头6从套筒5上分离,解决在储存时防出水堵头6粘连于套筒5上的问题。

另外,还提供了一种出水堵头6上的第一连接位61为凸块612的结构,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一种出水堵头和防粘连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中防粘连结构的一视角的结构图;图9为图7中出水堵头的一视角的结构图。如图1、图7以及图8和图9所示,当第一连接位61为凸块612时,凸块612位于出水堵头6靠近防粘连结构4的一侧,且凸块612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卡沿6121。并且,防粘连结构4的作用部411为卡爪,卡爪包括连接部4113和爪部4114,连接部4113的一端连接于调节柄412上,连接部4113的另一端设置有爪部4114,且爪部4114朝向出水堵头6的一侧设置,并于爪部4114的爪端设置有与第一卡沿6121对应的第二卡沿4115,从而使得作为第二连接位41的作用部411在调节柄412的作用下伸入出水嘴11的空腔111内后,卡爪能接触到出水堵头6上作为第一连接位61的凸块612,使得凸块612能卡入卡爪内,且通过第一卡沿6121和第二卡沿4115卡紧,实现出水堵头6和防粘连结构4的连接,从而使得在抽出调节柄412一定距离时能带动出水堵头6从套筒5上分离,同样解决了在存储时防出水堵头6粘连于套筒5上的问题。

另外,还提供了一种防粘连结构为磁性结构的方案,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另一种出水堵头和防粘连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图10中防粘连结构的一视角的结构图;图12为图10中出水堵头的一视角的结构图。如图1、图10以及图11和图12所示,防粘连结构4包括作用部411和调节柄412,作用部411和调节柄412均为棒状或条状结构,同样具有一定的长度,方便调节,并且,作用部411的一端固定于调节柄412上,作用部411和调节柄412均设置于防粘连安装部13内,同时,作用部411背离调节柄412的一端为第二连接位41且具有磁性,即可于作用部411内嵌设有磁性件4116,出水堵头6的第一连接位61为嵌入式的磁体613(或铁块),且作用部411可选择性伸入出水嘴11的空腔111内并作用于出水堵头6上的第一连接位61,吸引出水堵头6向作用部411移动,可保证作为第二连接位41的带磁性的作用部411在调节柄412的作用下伸入出水嘴11的空腔111内后,随着与出水堵头6距离的接近,作用部411与出水堵头6上作为第一连接位61的嵌入式的磁体613(或铁块)的吸力逐渐增大,直至吸力克服出水弹簧62的力,使得出水堵头6朝向作用部411移动,从而实现出水堵头6与套筒5的分离,反之则可复位并实现正常泵液,同样解决了在存储时防出水堵头6粘连于套筒5上的问题。

具体的,设置于防粘连安装部13的壁体上的调节限位结构为限位槽131或螺纹部或开孔133。

当调节限位结构为限位槽131时,防粘连结构4的调节柄412的外壁上设置有若干突出的限位凸起421,限位凸起421呈圈状绕设于调节柄412的外壁上,且调节柄412在防粘连安装部13内移动时,若干限位凸起421依次卡入限位槽131内,使得调节柄412拥有多个调节档位,进而实现了作用部411插入或抽出出水嘴11的空腔111中长度的控制,提高了适应性。另外,当调节限位结构为限位槽131时,调节柄412上的限位凸起421的边沿处均设置倒圆角结构,方便了限位凸起421卡入限位槽131内或从限位槽131内脱离,结构设计更合理

当调节限位结构为螺纹部时,防粘连结构4的调节柄412的外壁上设置有与螺纹部配合的螺纹,使得在旋动调节柄412时,能调节作用部411在出水嘴11的空腔111中的位置,同样提高了适应性。

当调节限位结构为开孔133时,图13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调节限位结构为开孔的出水结构示意图;图14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调节限位结构为开孔的防粘连结构示意图;图15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调节限位结构为开孔的卡环的示意图。如图1至图15所示,开孔133设置于防粘连安装部13的壁体上并与防粘连安装部13的内空连通,调节柄412的外壁上设置有与开孔133对应的若干定位卡槽425,且开孔133内可选择性设置有卡环426并卡入所述定位卡槽425内,使得在调节柄412调节到位后,通过在开孔133内卡入卡环426,使得卡环426同时卡入调节柄412上相应的定位卡槽425内,同样实现了对调节柄412位置的限定,从而使得在泵储存的过程中,可通过在开孔133和定位卡槽425内卡入卡环426,防止防粘连结构4移动的问题,提高存储时防粘连的可靠性。

具体的,调节柄412的外壁上开设有销轴密封槽423,且销轴密封槽423内设置有销轴密封圈424,保证了防粘连结构4与防粘连安装部13之间的密封性,防止出水嘴11的空腔111内的液体从与出水嘴11的空腔111连通的防粘连安装部13处泄漏,安全保障性更高,结构设计更合理。

更加具体的,进水结构3包括进水管31、泵芯32、进水堵头33、复位弹簧34以及进水弹簧35,进水管31的一端为进水口311,进水管31的另一端内设置有沿进水管31轴向做往复运动的泵芯32,且泵芯32与进水管31设置有进水口311的一端的壁体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34,通过复位弹簧34和电磁结构2的作用,实现泵芯32在进水管31内的往复运动,同时,泵芯32沿其轴向设置有中空321,并于泵芯32背离进水口311的一端的中空321开口处设置有进水堵头33,且泵芯32的中空321内设置有进水弹簧35并拉住进水堵头33,使得在泵芯32运动时,进水堵头33会在水压和进水弹簧35的作用下对泵芯32的中空321进行开启和关闭,从而实现水的转移,且泵芯32设置有进水堵头33的一端伸出进水管31外,并于泵芯32伸出进水管31外的一端上套设有套筒5,从而保证了在泵芯32运动时,通过进水堵头33的开闭配合实现将水转移至套筒5内的,并通过泵芯32的运动将套筒5内的水推向出水堵头6,迫使出水堵头6从套筒5上分离,从而将套筒5内的水转移至出水嘴11内,并通过出水口12排出,完成泵液过程。

更加具体的,套设于进水结构3外的电磁结构2又包括线圈结构,线圈结构套设于进水管31外且位于设置有复位弹簧34和泵芯32的位置,通过在线圈结构内通入交流电,使得线圈结构产生感应交变磁场,从而驱动泵芯32在进水管31内做往复运动,实现泵液。

更加具体的,进水管31与出水嘴11之间、泵芯32与套筒5之间、套筒5与出水嘴11之间以及泵芯32与进水管31之间均设置有密封结构7,实现了各部件之间连接处的密封,防止了泄露问题,保证了泵运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当第一连接位61为插孔611,作为第二连接位41的作用部411为与插孔611配合的插杆时,卡位孔6112为球型孔,卡位段4111为球体,既能方便卡位段4111顺利通过进入孔6111后卡入卡位孔6112内,同时也方便卡位段4111从卡位孔6112内抽出,实现防粘连结构4与出水堵头6之间的插接连接,从而适应正常工作环境和储存环境,适应性更高。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当调节限位结构为限位槽131时,防粘连安装部13背离出水嘴11的一端的壁体上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若干纵向的开槽132,且限位槽131位于开槽132的长度所覆盖的范围内,使得调节柄412在防粘连安装部13内移动时,防粘连安装部13设置有限位槽131的壁体可发生较大的形变,从而便于调节柄412上的限位凸起421卡入限位槽131内,结构设计更合理。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防粘连结构4的调节柄412背离作用部411的一端的端头上开设有横向的贯穿孔422,实现调节柄412与其他工具的连接,方便使用者借助工具对防粘连结构4进行调节,结构适应性更高。

图16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正常工作状态下的剖视图;图17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储存状态下的剖视图。如图1至图17所示,在泵正常工作时,防粘连结构4处于出水嘴11上的防粘连安装部13内,出水堵头6与防粘连结构4互不干扰,出水堵头6在水压和出水弹簧62的作用下间隔性的对套筒5的通孔进行打开和关闭,保证泵水的正常运作;当泵需要储存或泵在仓库中存放时,泵不工作,需先将防粘连结构4的调节柄412向出水嘴11一侧推入,此时防粘连结构4作为第二连接位41的作用部411伸入出水嘴11的空腔111内并逐渐靠近出水堵头6,直至作用部411与出水堵头6的第一连接位61连接,实现防粘连结构4与出水堵头6的连接,然后抽出调节柄412,使得调节柄412带动作用部411和与作用部411连接的出水堵头6一起克服出水弹簧62的力,使得出水堵头6从套筒5上分离,此时通过调节柄412上的结构(限位凸起421、螺纹、定位卡槽425)和防粘连安装部13上的调节限位结构(限位槽131、螺纹部、开孔133)实现对调节柄412位置的固定,使得出水堵头6被悬停于出水嘴11的空腔111的中间区域,防止储存或库存过程中出水堵头6与套筒5发生粘黏而在再次使用时不动作、不抽水,延长了泵的使用寿命;另外,在需要再次使用时,先将调节柄412继续抽出,使得最为第二连接位41的作用部411带动出水堵头6抵靠于出水嘴11与防粘连安装部13连接处的台阶上,然后继续抽出调节柄412,由于出水堵头6被台阶限位,继续抽出调节柄412时会使得作为第二连接位41的作用部411与出水堵头6的第一连接位61分离,而出水堵头6会在出水弹簧62的作用下恢复至抵靠于套筒5的通孔上的状态,保证原有泵的结构布置,实现泵液操作。

本实施例提供的防粘连的柱塞式电磁泵,包括进水结构3、电磁结构2、出水结构1以及防粘连结构4;通过在出水结构1上设置有沿出水堵头6的运动方向设置的防粘连结构4,可实现在将泵储存时,防粘连结构4的第二连接位41能伸入出水结构1内并与出水堵头6的第一连接位61连接,并通过防粘连结构4带动出水堵头6克服出水弹簧62的力而离开套筒5,防止泵在长时间储存的情况下,出水堵头6粘连在套筒5上而导致再次使用时不动作、不抽水的问题,且可通过继续抽出防粘连结构4来实现防粘连结构4与出水堵头6的分离,使得出水堵头6在出水弹簧62的作用下恢复至原先抵紧套筒5的状态,实现泵的正常工作,解决了泵内出水堵头6与套筒5因储存时间长而粘连在一起的问题,避免了泵的性能失效,延长了泵的使用寿命。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当能够意识到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作出的等同替换和显而易见的变化所得到的方案,均应当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