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压机的吸隔声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059569发布日期:2020-09-01 17:37阅读:211来源:国知局
一种空压机的吸隔声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压机的吸隔声装置,属于噪声治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对于空压机或罗兹风机,以下统称为空压机,在工作过程中,空气压缩过程使得气缸或气罐产生大量热量,另外,动力电机也产生大量的热,并有一部分气体被吸入空压机中。为了解决空压机的噪声治理问题,现有技术主要采用隔声罩将其罩在其中,用于解决噪声污染问题,然而,噪声治理需要同时考虑散热问题,现有技术要么解决了散热,但噪声没有处理好,要么解决了噪声,散热没有处理好,并且,这些结构还需要考虑检修问题,不能需要检修时拆除,因此可见,现有技术中,没有很好的同时解决散热、噪声治理和方便检修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通风散热好,检修方便,噪声治理达标的空压机的吸隔声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达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手段是:一种空压机的吸隔声装置,包括一个内护圈和一个外罩体,所述内护圈为中空体,无顶面,底部安装在基础安装面上,空压机位于内护圈的中空体中,且空压机底部也安装在基础安装面上;所述外罩体为中空罩,罩在内护圈上,且外罩体的底面四边中,至少在底面的两个边上,从基础安装面向上开间隙口,该间隙口的高度小于内护圈的高度,在外罩体的顶部开散热口,在散热口中安装散热风扇,在散热口上安装散热风管,散热风管上安装通风消音器。

进一步的,所述外罩体为内层吸声和外层隔声结构的吸隔声板,而内护圈为内层隔声和外层吸声的隔吸声板。

更进一步的,所述外罩体的内层与内护圈的外层之间的距离l小于200mm。

更进一步的,所述间隙口高度h1与外罩体的内层与内护圈的外层之间的距离l的关系为h1=l。

进一步的,所述内护圈高度h2与间隙口高度h1的比值在1~5之间。

更进一步的,所述内护圈高度h2小于800mm。

进一步的,所述外罩体内腔中安装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连接温度控制器,温度控制器连接散热风扇,根据设定温度控制散热风扇的启停和转速。

进一步的,所述内护圈和外罩体的截面均为四边形,在外罩体的底面四个边均开有间隙口;外罩体的四个角设置四个支腿作为支撑或在内护圈上设置支撑架作为支撑。

进一步的,在外罩体的顶面外壁上设置吊装环,用于安装和维修时吊装作业。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在于:内护圈和外罩体的结构设计简单,采用自然通风和强制散热结合,通风散热好,制作和安装方便,检修方便,噪声治理达标的空压机的吸隔声装置。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内护圈,2、外罩体,3、空压机,4、间隙口,5、散热风扇,6、散热风管。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一种空压机的吸隔声装置,包括一个内护圈1和一个外罩体2,所述内护圈1为中空体,无顶面,底部安装在基础安装面上,空压机3位于内护圈1的中空体中,且空压机3底部也安装在基础安装面上;所述外罩体2为中空罩,罩在内护圈1上,且外罩体2的底面四边中,至少在底面的两个边上,从基础安装面向上开间隙口4,该间隙口的高度h1小于内护圈的高度h2,在外罩体2的顶部开散热口,在散热口中安装散热风扇5,在散热口上安装散热风管6,散热风管6上安装通风消音器。

所述外罩体2为内层吸声和外层隔声结构的吸隔声板,而内护圈1为内层隔声和外层吸声的隔吸声板。

所述外罩体2的内层与内护圈1的外层之间的距离l小于200mm。

所述间隙口高度h1与外罩体的内层与内护圈的外层之间的距离l的关系为h1=l。

所述内护圈高度h2与间隙口高度h1的比值在1~5之间。

所述内护圈高度h2小于800mm。

所述外罩体2内腔中安装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连接温度控制器,温度控制器连接散热风扇,根据设定温度控制散热风扇的启停和转速。

所述内护圈1和外罩体2的截面均为四边形,在外罩体的底面四个边均开有间隙口;外罩体的四个角设置四个支腿作为支撑或在内护圈上设置支撑架作为支撑。

在外罩体的顶面外壁上设置吊装环,用于安装和维修时吊装作业。

本实用新型内护圈和外罩体的结构设计简单,采用自然通风和强制散热结合,通风散热好,制作和安装方便,检修方便,噪声治理达标的空压机的吸隔声装置。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空压机的吸隔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内护圈和一个外罩体,所述内护圈为中空体,无顶面,底部安装在基础安装面上,空压机位于内护圈的中空体中,且空压机底部也安装在基础安装面上;所述外罩体为中空罩,罩在内护圈上,且外罩体的底面四边中,至少在底面的两个边上,从基础安装面向上开间隙口,该间隙口的高度小于内护圈的高度,在外罩体的顶部开散热口,在散热口中安装散热风扇,在散热口上安装散热风管,散热风管上安装通风消音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压机的吸隔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罩体为内层吸声和外层隔声结构的吸隔声板,而内护圈为内层隔声和外层吸声的隔吸声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压机的吸隔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罩体的内层与内护圈的外层之间的距离l小于20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压机的吸隔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隙口高度h1与外罩体的内层与内护圈的外层之间的距离l的关系为h1=l。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压机的吸隔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护圈高度h2与间隙口高度h1的比值在1~5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压机的吸隔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护圈高度h2小于800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压机的吸隔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罩体内腔中安装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连接温度控制器,温度控制器连接散热风扇,根据设定温度控制散热风扇的启停和转速。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压机的吸隔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护圈和外罩体的截面均为四边形,在外罩体的底面四个边均开有间隙口;外罩体的四个角设置四个支腿作为支撑或在内护圈上设置支撑架作为支撑。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压机的吸隔声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外罩体的顶面外壁上设置吊装环,用于安装和维修时吊装作业。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压机的吸隔声装置,包括一个内护圈和一个外罩体,所述内护圈为中空体,无顶面,底部安装在基础安装面上,空压机位于内护圈的中空体中,且空压机底部也安装在基础安装面上;所述外罩体为中空罩,罩在内护圈上,且外罩体的底面四边中,至少在底面的两个边上,从基础安装面向上开间隙口,该间隙口的高度小于内护圈的高度,在外罩体的顶部开散热口,在散热口中安装散热风扇,在散热口上安装散热风管,散热风管上安装通风消音器。本实用新型内护圈和外罩体的结构设计简单,采用自然通风和强制散热结合,通风散热好,制作和安装方便,检修方便,噪声治理达标的空压机的吸隔声装置。

技术研发人员:吴光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吴光明
技术研发日:2020.01.16
技术公布日:2020.09.0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