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控换向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967873发布日期:2021-02-18 21:40阅读:10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控换向阀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换向阀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电控换向阀。


背景技术:

[0002]
在液压系统中,换向阀是主要元件之一,电控换向阀主要用于切换油路,从而改变液压元件运动方向。
[0003]
例如一种申请号为201820603250.8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先导式换向阀,包括阀体以及先导机构,阀体设置有阀芯、滑动腔以及两个导通口,先导机构包括电磁机构、先导腔以及先导件,先导腔设置有进气孔和泄气孔,两个导通口均与滑动腔连通,阀芯滑动安装于所述滑动腔内并插入先导腔,阀芯用于控制两个导通口的通断;先导件用于堵住所述泄气孔,电磁机构用于驱动先导件。
[0004]
上述这种换向阀,先导机构是与阀体固定连接的,所以无法进行拆卸,具有一定的改进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0005]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电控换向阀。
[0006]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电控换向阀,包括:阀体、阀芯、端盖以及插装式电磁阀,所述阀体内设置有第一阀孔,所述端盖内设置有第二阀孔,所述阀芯设置在所述第一阀孔内,所述端盖设置在所述阀体上,并且所述第一阀孔与所述第二阀孔连通,所述插装式电磁阀可拆卸的连接在所述第二阀孔内。
[0007]
较佳的,所述第二阀孔的两个开口分别位于所述端盖的两侧,并且所述第二阀孔内设置有内螺纹,所述插装式电磁阀上设置有与所述内螺纹适配的外螺纹,并且所述插装式电磁阀通过所述内螺纹与所述外螺纹连接在所述第二阀孔内。
[0008]
较佳的,所述端盖上设置有连接通道,所述连接通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阀孔连通且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阀孔连通,所述连接通道内设置有阻尼器。
[0009]
较佳的,所述第一阀孔为通孔结构,并且所述第二阀孔与所述第一阀孔呈垂直设置,所述第一阀孔的一开口上设置有螺塞底座并且另一开口与所述连接通道连通,所述螺塞底座内上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与所述阀芯抵触连接。
[0010]
较佳的,所述第一阀孔包括第一工作腔、进油腔以及第二工作腔,所述第一工作腔以及所述第二工作腔分别位于所述进油腔的上方以及下方。
[0011]
较佳的,所述阀体内还设置有回油通道,所述阀芯内设置有导流孔,所述导流孔的一端与所述回油通道连通并且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工作腔连通。
[0012]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0013]
1、其通过插装式的可拆卸电磁阀取代了传统的板式固定电磁阀,所以具有便于拆卸更换的优点。
[0014]
2、阻尼器能够减缓加压油的流动速度,从而减缓作用到阀芯的速度,避免阀芯启
动过快。
[0015]
3、导油孔实际上包括一个轴向孔以及两个径向孔,两个径向孔位于轴向孔的两端且连通,随着阀芯的移动,上方的径向孔与回油通道之间的连通截面的大小会改变,从而自动调节回油。
附图说明
[0016]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控换向阀的结构示意图。
[0017]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端盖与插装式电磁阀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0018]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端盖与阀体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0019]
图中,100、阀体;110、第一阀孔;111、第一工作腔;112、进油腔;113、第二工作腔;120、螺塞底座;130、弹簧;140、回油通道;200、阀芯;210、导流孔;300、端盖;310、第二阀孔;320、连接通道;330、阻尼器;400、插装式电磁阀。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0021]
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电控换向阀,包括:阀体100、阀芯200、端盖300以及插装式电磁阀400,所述阀体100内设置有第一阀孔110,所述端盖300内设置有第二阀孔310,所述阀芯200设置在所述第一阀孔110内,所述端盖300设置在所述阀体100上,并且所述第一阀孔110与所述第二阀孔310连通,所述插装式电磁阀400可拆卸的连接在所述第二阀孔310内。
[0022]
插装式电磁阀400可拆卸的连接在第二阀孔310内,更准确的说,插装式电磁阀400实际上是一种现有的电磁阀,属于现有技术的一种,而在实际结构中,插装式电磁阀400的电磁铁位于第二阀孔310内,第二阀孔310内还设置有小阀杆,插装式电磁阀400通过电磁铁来推动小阀杆,使得第一阀孔110与第二阀孔310连通或者封闭。
[0023]
优选的,阀芯200设置第一阀孔110内,在常态下,阀芯200向上顶起,而插装式电磁阀400得电后,推动小阀杆移动,使得第二阀孔310内的加压油能够与第一阀孔110连通,从而向下推动阀芯200,使得阀芯200向下运动,从而实现阀芯200切换的效果。
[0024]
此处值得说明的是,其通过插装式的可拆卸电磁阀取代了传统的板式固定电磁阀,所以具有便于拆卸更换的优点。
[0025]
如图1所示,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所述第二阀孔310的两个开口分别位于所述端盖300的两侧,并且所述第二阀孔310内设置有内螺纹(图中未画出),所述插装式电磁阀400上设置有与所述内螺纹适配的外螺纹(图中未画出),并且所述插装式电磁阀400通过所述内螺纹与所述外螺纹连接在所述第二阀孔310内。
[0026]
优选的,端盖300实际是为盒装结构,其通过螺钉固定在阀体100的上端面,第二阀孔310呈水平状的贯穿端盖300,在第二阀孔310的一端开口处具有内螺纹,然后再插装式电磁阀400上设置外螺纹,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将两者插接在一起,这样即便于拆卸,使得插装式电磁阀400与端盖300之间保持相互独立,又能使两者可靠的固定在一起,一旦插装式电磁阀400需要更换的话,就可以很方便的进行更换。
[0027]
如图1所示,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所述端盖300上设置有连接通道320,所述连接通道320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阀孔310连通且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阀孔110连通,所述连接通道320内设置有阻尼器330。
[0028]
优选的,端盖300的下端面开设有与第二阀孔310连通的连接通道320,在实际的结构中,加压油进入到第二阀孔310内,被小阀杆堵住,当小阀杆被插装式电磁阀400打开后,加压油沿着连接通道320作用到第一阀孔110内的阀芯200上端,从而将阀芯200向下压。
[0029]
优选的,阻尼器330能够减缓加压油的流动速度,从而减缓作用到阀芯200的速度,避免阀芯200启动过快。
[0030]
如图1所示,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所述第一阀孔110为通孔结构,并且所述第二阀孔310与所述第一阀孔110呈垂直设置,所述第一阀孔110的一开口上设置有螺塞底座120并且另一开口与所述连接通道320连通,所述螺塞底座120内上设置有弹簧130,所述弹簧130与所述阀芯200抵触连接。
[0031]
优选的,第一阀孔110为竖直孔状结构,第一阀孔110的下开口设置有螺塞底座120,螺塞底座120与阀芯200之间设置有弹簧130,弹簧130将阀芯200顶起,而当插装式电磁阀400通电后能够使加压油向下推动阀芯200,使得阀芯200克服弹簧130的作用力向下移动。
[0032]
如图1所示,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所述第一阀孔110包括第一工作腔111、进油腔112以及第二工作腔113,所述第一工作腔111以及所述第二工作腔113分别位于所述进油腔112的上方以及下方。
[0033]
优选的,工作介质从进油腔112内流入到第一工作腔111或者第二工作腔113内,其中,第一工作腔111与a出口连通,第二工作腔113与b开口连通,在常态情况下,弹簧130顶起阀芯200,使得阀芯200堵住第二工作腔113,此时工作介质从进油腔112流入到第一工作腔111,当插装式电磁阀400得电时,阀芯200向下移动,使得第一工作腔111堵住,而第二工作腔113与进油腔112连通,工作介质通过第二工作腔113流入到b出口。
[0034]
如图1、图2、图3所示,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所述阀体100内还设置有回油通道140,所述阀芯200内设置有导流孔210,所述导流孔210的一端与所述回油通道140连通并且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工作腔113连通。
[0035]
优选的,回油通道140可以开设在阀体100的上部,导油孔实际上包括一个轴向孔以及两个径向孔,两个径向孔位于轴向孔的两端且连通,随着阀芯200的移动,上方的径向孔与回油通道140之间的连通截面的大小会改变,从而自动调节回油。
[0036]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