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低水泵系统运行时出口管路阻力的配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084091发布日期:2021-02-26 19:25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一种减低水泵系统运行时出口管路阻力的配件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管路阻减阻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减低水泵系统运行时出口管路阻力的配件,属于水泵系统减阻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泵是输送液体或使液体增压的机械;主要用来输送液体包括水、油、酸碱液、乳化液、悬乳液和液态金属等;但是现有的水泵系统在运行时,会受到管路的阻力,导致水泵设定的扬程会减小,无法达到使用要求;特别是一些出口需要接爬升管路的泵体,如果直接采用直管结构,直管输出端受到爬升管内液体回流的重力影响,造成大的出口阻力,为此中国专利申请号:201920701499.7公开了一种减低水泵系统运行时出口管路阻力的配件,水流从进水口进入到第二管道内时,水流从水泵出口时的动能转变为势能,水流接着在第二管道内流动,水流从第二管道至出水口时,水流的势能转化为动能,使得出水口处的水流具有更大的动能,大大降低了水泵出口水流前行的阻力;但其在第一弯管处(即动能转化为势能时)由于第一弯管内壁阻力,会造成较大的动能损失,同时其在管道上设置涡轮,虽然能够降低管路阻力,但由于涡轮会对水流运行方向进行扰流,从而消耗部分动能,其降低阻力是通过涡轮实现的,且会损失水泵输出口一侧大部分动能。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减低水泵系统运行时出口管路阻力的配件,采用扩径弧形管和缩径加压管配合,实现对动能储能和释放,动能消耗比较小。
[0004]
本实用新型的减低水泵系统运行时出口管路阻力的配件,包括支撑箱体,及设置于支撑箱体上方的进液法兰,及设置于支撑箱体底部的排液法兰;所述进液法兰和排液法兰之间设置有导流管段;所述导流管段包括一体制成的扩径弧形管和缩径加压管;所述扩径弧形管于进液法兰出液端设置有向上凸出的扩径段;所述缩径加压管于排液法兰进液端设置有向下凸出的缩径段;所述缩径段内上沿不进入排液法兰其内流线上;水泵将流体打入到进液法兰,并向进液法兰处的扩径弧形管打入,由于扩径弧形管正对进液法兰其流线方向为扩径段,水的动能被存储在扩径弧形管处,并通过扩径弧形管输出端的缩径段向排液法兰进行水压释放,由于扩径管段处水的体积大,水由于重力向缩径段施压,同时进液法兰源源不断向扩径管内注液,扩径管段受到大的压力,其运行阻力大大减小;所述扩径弧形管输出端内切线方向设置有加压流道;所述加压流道延伸至缩径加压管输入端;所述加压流道通过单向阀和调压阀连接到储气罐,根据流体种类,向扩径弧形管内打入加压空气或惰性气体,从而提高通道压力,同时,气流沿管道的内面切线方向打入,不会消耗泵体出口侧压力。
[0005]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箱体上部和下部还设置有第一换热法兰和第二换热法兰。
[0006]
再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换热法兰和第二换热法兰连接到冷循环系统或热循环系统,根据流体种类选择对其进行冷却会加热,从而避免其粘附在管道上,降低流体流动阻
力,提高泵体出口流动力。
[0007]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减低水泵系统运行时出口管路阻力的配件,通过导流管段进行动能存储和释放,同时根据流体种类,选择对导流管段冷却、加热和内部加压方式,保证其水泵出口管路的流畅性,降低出口管路阻力。
附图说明
[0008]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整体结构示意图。
[0009]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0]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3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
实施例1:
[0012]
如图1所示的减低水泵系统运行时出口管路阻力的配件,包括支撑箱体1,及设置于支撑箱体上方的进液法兰2,及设置于支撑箱体底部的排液法兰3;所述进液法兰2和排液法兰3之间设置有导流管段;所述导流管段包括一体制成的扩径弧形管4和缩径加压管5;所述扩径弧形管4于进液法兰出液端设置有向上凸出的扩径段6;所述缩径加压管5于排液法兰进液端设置有向下凸出的缩径段7;所述缩径段7内上沿不进入排液法兰其流线a上;水泵将流体打入到进液法兰,并向进液法兰处的扩径弧形管打入,由于扩径弧形管正对进液法兰其流线方向为扩径段,水的动能被存储在扩径弧形管处,并通过扩径弧形管输出端的缩径段向排液法兰进行水压释放,从而避免对动能造成损失。
[0013]
实施例2:
[0014]
如图2所示的减低水泵系统运行时出口管路阻力的配件,所述支撑箱体1上部和下部还设置有第一换热法兰8和第二换热法兰9。所述第一换热法兰8和第二换热法兰9连接到冷循环系统或热循环系统,根据流体种类选择对其进行冷却会加热,从而避免其粘附在管道上,降低流体流动阻力,提高泵体出口流动力。
[0015]
实施例3:
[0016]
如图3所示的减低水泵系统运行时出口管路阻力的配件,所述扩径弧形管4输出端内切线方向设置有加压流道10;所述加压流道10延伸至缩径加压管5输入端;所述加压流道10通过单向阀11和调压阀12连接到储气罐13,根据流体种类,向扩径弧形管内打入加压空气或惰性气体,从而提高通道压力,同时,气流沿管道的内面切线方向打入,不会消耗泵体出口侧压力。
[0017]
上述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