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VR系统中泵的机封冷却水循环用自动检测排放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285697发布日期:2021-03-16 22:57阅读:622来源:国知局
MVR系统中泵的机封冷却水循环用自动检测排放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检测排放装置,尤其是一种mvr系统中泵的机封冷却水循环用自动检测排放装置。



背景技术:

mvr系统中需要通过水泵来实现物料、水在系统中的运转,为了保证系统的密闭性,mvr系统中的水泵多采用双端面机封的离心泵,而双端面机封的水泵在运转过程中,为避免泵的机械密封因高温而被烧坏,保证泵能够正常运转,尽可能延长其使用寿命,则需要通过水冷却系统对泵的机械密封进行连续降温,也就是机封冷却水,在现有的mvr工艺中,机封水都是采用流动的自来水通入对泵的机械密封进行降温,水流过机械密封冷却腔后被直接排放掉,这种方式虽然达到了给泵的机械密封降温的效果,但是其存有以下缺陷:1、会浪费大量的水资源(一台小泵需要机封冷却水0.2-0.3m3/h,整套系统配备10台泵的情况下,浪费的自来水则有2-3m3/h);2、停水的情况下,泵不能开机运转,整套系统则处于停机状态;3、如若发生泵机封的内漏,机封外排水会夹带物料、废水,如果机封水是排至待处理池等处会加大系统处理量的负荷,如果机封水直接排至环境,又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mvr系统中都需要水泵来达到物料、水的运转,每套系统配备的水泵少则七八台,多则十几台,都使用自来水做机封冷却水的话对水资源造成极大的浪费,以单套系统配备10台水泵,每套泵0.3m3/h的机封水用量,则每套系统每小时消耗自来水3m3,每天运行24h,每年运行300天,每吨自来水5元计,则全年机封水成本为108000元,还会对环境等带来影响,mvr系统对机封冷却水循环系统的需求成为业主必不可少的需求之一,从长期考虑是节约成本的一大举措。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mvr系统中泵的机封冷却水循环用自动检测排放装置,可大大节约系统运营成本,且自动化程度更高,可实现不停机排水补水操作,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mvr系统中泵的机封冷却水循环用自动检测排放装置,包括顺次通过管道连接的机封水罐、机封水泵、机封换热器,机封换热器的进液管与机封水泵的出液管相连,机封换热器的出液管与物料泵的机封冷却腔进液管相连,且机封水泵内还设有可与物料泵一一对应的分区腔,分区腔的进液管与物料泵的机封冷却腔出液管相连,分区腔的上部还设有可与机封水罐内连通的溢出口,且分区腔的底部还连接有可穿出机封水罐的分排管,机封水罐的一侧还设有总排管,分排管和总排管上连接有第一电磁阀,且在分区腔上加装有电导率仪,机封水罐内还加装有液位计,且通过液位计检测的液位可控制连接在机封水罐进液管上的第二电磁阀的开启和闭合。

优选的,机封换热器的出液管与物料泵的机封冷却腔进液管之间还加装有温度传感器。

进一步的,机封水罐进液管与机封水泵出液管之间还连接有备用管,备用管上连接有第三电磁阀,机封水泵的出液管与备用管之间连接有第四电磁阀。

优选的,机封水罐的进液管与自来水管连通。

优选的,机封水罐的顶部还安装有放空阀。

优选的,机封水罐的一侧还连接有与集水池连通的溢水管,且溢水管所在水平面低于溢出口所在水平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节约系统运营成本,每年可节约成本十万元以上;

2、自动化程度高,可实现不停机排水补水操作,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3、充足的保质保量的机封水可以很好的保护物料泵的机封,延长物料泵的使用寿命;

4、系统运行更加稳定,不再因为厂区停水或水压不足等外部原因导致系统被迫停机;

5、设备投资成本低,水罐、管道等可使用价格较低的pp材质,板式冷却器规格需求较小,总设备投资不超过5万元;

6、占地面积小,可布置在mvr系统内部,一般占地不超过5㎡;

7、二次污染物少;

8、可监测物料泵的机封是否有内漏情况,通过电导率仪数据可快速判断,便于近一步检查机封;

9、操作便捷,维护费用低;

10、设计灵活,规格齐全,实用针对性强;

11、市场需求量大,可适用与所有使用水泵的工程项目。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实施例1中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机封水罐的结构剖视图;

图3是实施例2中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的标记:1为机封水罐,2为机封水泵,3为机封换热器,4为分区腔,5为溢出口,6为分排管,7为总排管,8为第一电磁阀,9为第二电磁阀,10为电导率仪,11为液位计,12为温度传感器,13为放空阀,14为第三电磁阀;15为第四电磁阀。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结合图1至图2所示的一种mvr系统中泵的机封冷却水循环用自动检测排放装置,在本实施例中,包括顺次通过管道连接的机封水罐1、机封水泵2、机封换热器3,机封换热器3采用板式换热器,机封换热器3的进液管与机封水泵2的出液管相连,机封换热器3的出液管与物料泵的机封冷却腔进液管相连,为了降低物料泵工作时的震动影响,本实施方式中的物料泵的机封冷却腔出液管和物料泵的机封冷却腔进液管均采用软管,且机封水泵2内还设有可与物料泵一一对应的分区腔4,分区腔4的进液管与物料泵的机封冷却腔出液管相连,分区腔4的上部还设有可与机封水罐1内连通的溢出口5,且分区腔4的底部还连接有可穿出机封水罐1的分排管6,机封水罐1的一侧还设有总排管7,分排管6和总排管7上连接有第一电磁阀8,且在分区腔4上加装有电导率仪10,机封水罐1内还加装有液位计11,且通过液位计11检测的液位可控制连接在机封水罐1进液管上的第二电磁阀9的开启和闭合,机封水罐1的进液管可通过第二电磁阀9与自来水管连通;故而,当从物料泵的机封冷却腔出液管出的冷却液,在进入到机封水罐1进行再次的循环之前,会先进入到各个分区腔4内,而通过安装在各个分区腔4上的电导率仪10及时检测物料泵是否有内漏,使得夹杂有物料进入到分区腔4,且在原始机封水罐1中从自来水管中进入的冷却液液位要始终保持低于溢出口5,故而不至于将自来水倒灌入分区腔4,而一旦一个分区腔4内检测到对应的物料泵出现内漏,从而可控制下方对应连接的第一电磁阀8开启,使得分排管6中的废液能够不再进入到机封水罐1,直接排除,而总排管7中的第一电磁阀8尽管不进行开启,也能够在长时间的自来水管进入机封水罐1的液体更换循环下,逐渐稀释原本已经从漏液对应的分区腔4进入到机封水罐1中的废液;且为了能够及时检测到换热器的换热温度已经达到所需要的换热的温度,故而,可在机封换热器3的出液管与物料泵的机封冷却腔进液管之间还加装有温度传感器12;为了避免机封水罐1内的压力过大,故而可在机封水罐1的顶部安装有放空阀13;且机封水罐1的一侧还连接有与集水池连通的溢水管,且溢水管所在水平面低于溢出口5所在水平面。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首次开机前,通过自来水管路往机封水罐1中注水,做系统机封循环水使用;但是机封水罐1中液位高度要低于溢出口5的高度,进而通过机封水泵2将机封水罐1中的工作液打入各个物料泵的机封冷却腔中,进而从机封冷却腔排出的机封水可收集到机封水罐1中分区腔4,直至分区腔4中液位可溢出时,此时自来水管停止加水,可实现冷却液的循环,且通过加装液位计11,使得将机封水罐1中的液位设定在一个设定的范围内,以保证机封水的循环,而当一组分区腔4上的电导率仪10检测物料泵有内漏时,可通过控制开启对应分区腔4下方的第一电磁阀8,使得分排管6中的废液能够不再进入到机封水罐1,而是通过第一电磁阀8通过分排管6直接排除,而总排管7中的第一电磁阀8若不进行开启,也能够在长时间的自来水管进入机封水罐1的液体更换循环下,逐渐稀释原本已经从对应分区腔4进入到机封水罐1中的废液,亦可保证机封水的水质,而若要开启总排管7中的第一电磁阀8,可加快此水质更换的进行。

实施例2

如图3所示的一种mvr系统中泵的机封冷却水循环用自动检测排放装置,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机封水罐1进液管与机封水泵2出液管之间还连接有备用管,备用管上连接有第三电磁阀14,机封水泵2的出液管与备用管之间连接有第四电磁阀15。

而与实施例1不同的工作原理是:在检测到物料泵有内漏时,可在开启所有分排管6和总排管7上的第一电磁阀8,以及第四电磁阀15的同时,亦关闭第三电磁阀14,故而此时的可实现将借助自来水管的水流来进行机封冷却,同时亦将机封水罐1中所以液体全部进行快速置换,置换完成后,再次进行循环,但是对应漏液的分排管6暂时不再关闭,直至维护完成后,再次关闭。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