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潜水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361699发布日期:2021-08-24 12:07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潜水泵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潜水泵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潜水泵。



背景技术:

潜水泵是深井提水的重要设备。使用时整个机组潜入水中工作,主要用于农田灌溉及高山区人畜用水,亦可供中央空调冷却、热泵机组、冷泵机组、城市、工厂、铁路、矿山、工地排水等使用。

申请人发现,潜水泵使用地区的昼夜温差较大,或者,潜水泵在深水中工作导致潜水泵的内外存在温度差,即潜水泵内过热的空气与温度较低的潜水泵相遇,潜水泵内则会产生水珠,水珠在潜水泵内部汇集并流至潜水内部的定子线圈上,则会影响潜水泵的使用寿命,或直接导致潜水泵异常损坏,因而,潜水泵内水珠或水汽的处理极为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潜水泵,其具有能够有效避免潜水泵内水珠落入定子线圈上的优势。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新型潜水泵,所述潜水泵包括机筒以及泵体,所述机筒具有内腔,所述内腔中固定有定子线圈,所述定子线圈内转动设置有转子,所述泵体设置于所述机筒下端,所述泵体内转动设置有叶轮,且所述转子贯穿所述泵体并与所述叶轮连接,所述潜水泵还包括上帽,所述上帽设置于所述机筒上端,所述上帽以及所述泵体配合将所述内腔密封,所述上帽具有联通所述内腔的收纳腔,所述收纳腔内设置有吸水件。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本潜水泵放入水中,定子线圈通电后便可带动转子转动,转动的转子则带动叶轮转动,使得叶轮正常工作;内腔则通过上帽以及泵体密封,定子线圈与转子则在内腔中工作;由于内腔中存在空气,定子线圈通电后产生热量使得内腔中的空气温度升高并向上进入收纳腔内,上帽受水温影响,使得上帽的温度降低,内腔中较热的空气与较冷的上帽接触则在收纳腔的内壁形成水珠;或者,本潜水泵放置于昼夜温差较大的陆地,外界温度降低后,内腔中的空气温度相较外界空气温度高,也可在收纳腔内形成水珠;由于收纳腔内设置有吸水件,内腔中形成的水珠则被吸水件吸入,有效避免了水珠向下落入定子线圈上,从而保证了定子线圈的使用寿命。

优选的,所述潜水泵包括上盖,所述上盖设置于所述机筒与所述上帽之间,且所述上盖将所述内腔遮盖,所述上盖的下端面与所述转子连接,所述上盖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将所述内腔与所述收纳腔联通。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上盖的设置,便于转子的上端与上盖连接,同时,上盖开设的通孔,可供定子线圈上导线穿过,并通过上帽连接至外界;同时,内腔中的热空气可通过通孔进入收纳腔内,进一步避免了内腔中形成的水珠落入线圈上。

优选的,所述吸水件包括吸水棉一以及吸水棉二,所述吸水棉一固定于所述收纳腔的侧壁,所述吸水棉二固定于所述收纳腔的顶部。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收纳腔侧壁形成的水珠通过吸水棉一吸收,收纳腔顶部形成的水珠通过吸水棉二吸收,有效保证了收纳腔内水珠的吸收。

优选的,所述吸水棉一以及吸水棉二均设置有多层。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多层吸水棉一以及吸水棉二的设置,进一步保证了水珠的吸收效率。

优选的,所述吸水棉一呈波浪状设置。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有效保证了收纳腔侧壁的水珠难以向定子线圈方向流动。

优选的,所述吸水棉一包括水平且间隔设置的若干棉条。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有效保证了收纳腔侧壁的水珠难以向定子线圈方向流动。

优选的,所述收纳腔靠近所述定子线圈的内壁具有挡肩,所述挡肩上设置有吸水棉三。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挡肩以及吸水棉三的设置,进一步保证了收纳腔侧壁的水珠不会向定子线圈方向流动。

优选的,所述上帽开设有联通所述收纳腔的排气孔,所述排气孔内可拆卸连接有堵头。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排气孔的设置,有利于本潜水泵在不使用时联通外界,从而避免本潜水泵因温差在内部形成水珠。

优选的,所述收纳腔的侧壁倾斜设置。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倾斜设置的收纳腔侧壁,有利于收纳腔侧壁的水珠收集至吸水棉三上。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全剖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中吸水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的部分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中上帽的全剖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中上帽的全剖结构示意图,主要用于展示棉条的结构。

附图标记:100、机筒;110、内腔;111、定子线圈;112、转子;200、泵体;210、叶轮;300、上帽;310、收纳腔;311、挡肩;312、吸水棉三;320、排气孔;321、堵头;400、吸水件;410、吸水棉一;411、棉条;420、吸水棉二;500、上盖;510、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新型潜水泵,如图1至图6所示,潜水泵包括机筒100以及泵体200,机筒100具有内腔110,内腔110中通过热烫工艺固定有定子线圈111,定子线圈111内转动设置有转子112,泵体200螺栓固定于机筒100的下端,泵体200内转动设置有叶轮210,且转子112的下端贯穿泵体200并与叶轮210连接。

潜水泵还包括上帽300,上帽300通过螺栓固定于机筒100上端,上帽300以及泵体200配合将内腔110的上下两端密封,上帽300具有联通内腔110的收纳腔310,收纳腔310靠近定子线圈111的一端直径增大,即收纳腔310的侧壁倾斜设置,且收纳腔310内设置有吸水件400。

作为优选,潜水泵包括上盖500,上盖500插接于内腔110中并将内腔110遮盖,且上盖500位于机筒100与上帽300之间,上盖500的下端面与转子112连接,上盖500上开设有至少三个通孔510,且通孔510将内腔110与收纳腔310联通。

作为优选,吸水件400包括吸水棉一410以及吸水棉二420,吸水棉一410通过粘接固定于收纳腔310的侧壁,吸水棉二420通过粘接固定于收纳腔310的顶部。且吸水棉一410以及吸水棉二420均设置有多层。

如图6所示,作为其他方案,吸水棉一410包括水平且间隔设置的若干棉条411。或者,如图4至图5所示,吸水棉一410呈波浪状设置,使得收纳腔310侧壁的水珠难以向定子线圈111方向流淌即可。

收纳腔310靠近定子线圈111的内壁一体成型有挡肩311,挡肩311上粘接有吸水棉三312。

上帽300开设有联通收纳腔310的排气孔320,排气孔320内螺纹或插接有堵头321。

一种新型潜水泵的工作原理:

将本潜水泵放入水中,定子线圈111通电后便可带动转子112转动,转动的转子112则带动叶轮210转动,使得叶轮210正常工作。

内腔110则通过上帽300以及泵体200密封成密闭的腔体,定子线圈111与转子112则在内腔110中工作;由于密闭的内腔110中存在空气,定子线圈111通电后产生热量,使得内腔110中的空气温度升高并穿过通孔510进入收纳腔310内,上帽300则受水温影响,使得上帽300的温度降低,内腔110中较热的空气与较冷的上帽300接触则在收纳腔310的内壁形成水珠。

再者,本潜水泵放置于昼夜温差较大的陆地,当外界温度降低后,内腔110中的空气温度相较外界空气温度高,也容易在收纳腔310内形成水珠。

收纳腔310侧壁形成的水珠通过吸水棉一410吸收,收纳腔310顶部形成的水珠通过吸水棉二420吸收;且挡肩311以及吸水棉三312的设置,进一步保证了收纳腔310侧壁的水珠难以继续向定子线圈111方向流淌。有效避免了水珠向下落入定子线圈111上,从而保证了定子线圈111的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示范性实施方式,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确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