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避免温升时压降的变排量叶片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496607发布日期:2021-06-18 16:05阅读:34来源:国知局
一种避免温升时压降的变排量叶片泵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技术领域,尤其指一种避免温升时压降的变排量叶片泵。



背景技术:

在变排量机油泵的工作过程中,当温度上升时,机油泵结构间隙会变大,同时机油的粘度会变小,这导致滑块内部的高压油会更多的从泵体泵盖的间隙中泄露到滑块的另一侧,从而进入到反馈腔中,给反馈腔提供了预设量之外的压力油,导致系统油压还未达到设计压力时反馈腔内的油液便能产生预设量的压力值,从而使得滑块的做出错误的反馈运动,进而导致系统油液压力直接就出现下降的现象,然而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发动机是无法接受这种温升时压力下降的情况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避免温升时压降的变排量叶片泵,可在很大程度上减少温升时从滑块内部泄露到反馈腔的高压油量,以避免系统油液压力下降。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避免温升时压降的变排量叶片泵,包括泵体、泵盖、泵轴、转子、滑块和弹簧,所述滑块的前侧通过旋转销与泵体内壁连接、后侧设有抵靠于泵体内壁的滑块臂,所述滑块的右侧设有反馈腔、左侧设有与主油道连通的油腔,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抵靠于滑块臂左侧与泵体的内壁,所述滑块的上端面设有用于引导其端面泄露油液返回到油腔中的引油槽。

优选地,所述引油槽的一端设置在位于旋转销左侧且连通油腔的滑块端面上,所述引油槽沿滑块右部轮廓延伸,所述引油槽的另一端设置在滑块臂的端面上并连通油腔,位于所述引油槽两侧的滑块端面的宽度为密封宽度且任意一侧的密封宽度>4.5mm。

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避免温升时压降的变排量叶片泵,包括泵体、泵盖、泵轴、转子、滑块和弹簧,所述滑块的前侧通过旋转销与泵体内壁连接、后侧设有抵靠于泵体内壁的滑块臂,所述滑块的右侧固定连接有一个副滑块,所述泵体的右侧内壁上开设有可容纳副滑块在其中滑动的凹槽,所述副滑块的前、后两端均与凹槽的内壁面之间设置有密封结构,所述副滑块的右侧与凹槽内壁之间设有反馈腔,所述滑块的左侧设有与主油道连通的油腔且滑块的左右两侧相互连通,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抵靠于滑块臂左侧与泵体的内壁,所述副滑块的上端面设有用于引导其端面泄露油液返回到油腔中的引油槽。

优选地,所述引油槽位于副滑块的左侧边缘且沿副滑块的左侧轮廓设置,所述引油槽的前、后两端分别延伸至副滑块的前、后两端,位于所述引油槽两侧的滑块端面的宽度和副滑块端面的宽度均大于4.5mm。

更优选地,所述副滑块的右壁面为弧形面,所述副滑块前壁面与右壁面之间的夹角小于90度,所述副滑块后壁面与右壁面之间的夹角大于90度。

更优选地,所述滑块臂的上端面开设有连通油腔与滑块右侧腔体的第一油槽。

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避免温升时压降的变排量叶片泵,包括泵体、泵盖、泵轴、转子、滑块和弹簧,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的前侧固定连接有前插臂,所述泵体前侧壁面开设有可供前插臂在其中做往复直线运动的滑槽,所述弹簧设置在滑槽中且其两端分别抵靠于滑槽和前插臂,所述滑块的后侧固定连接有后插臂,所述泵体的后壁面设有可供后插臂在其中做往复直线运动的反馈腔,所述滑块的外侧设有与主油道连通的油腔,所述滑块的上端面设有用于引导其端面泄露油液返回到油腔中的引油槽。

优选地,所述引油槽位于靠近后插臂的滑块端面上,所述滑块的上端面开设有连通油腔与滑块内侧腔体的第二油槽,所述引油槽的一端连通第二油槽、另一端延伸至靠近后插臂的右侧面,位于所述引油槽两侧的滑块端面的宽度为密封宽度且任意一侧的密封宽度>4.5m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滑块的上端面设置引油槽,使得系统温升时滑块内侧高压区泄露过来的油能够进入引油槽并被引导回油腔中,从而可在很大程度上减少泄露到反馈腔的高压油量,以避免滑块出现错误的反馈运动而导致系统油液压力下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中滑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2中滑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3中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3中滑块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为:

1——泵体2——泵轴3——转子

4——滑块4a——副滑块5——弹簧

6——滑块臂6a——第一油槽7——反馈腔

8——油腔9——引油槽10——前插臂

11——后插臂12——第二油槽13——旋转销。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定。

需要提前说明的是,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一种避免温升时压降的变排量叶片泵,包括泵体1、泵盖(附图中未示出)、泵轴2、转子3、滑块4和弹簧5,滑块4的前侧通过旋转销13与泵体1内壁连接、后侧设有抵靠于泵体1内壁的滑块臂6,滑块4的右侧设有反馈腔7、左侧设有与主油道连通的油腔8,弹簧5的两端分别抵靠于滑块臂6左侧与泵体1的内壁,滑块4的上端面设有用于引导其端面泄露油液返回到油腔8中的引油槽9。

上述实施方式提供的避免温升时压降的变排量叶片泵,当工作过程中系统温度逐渐升高时,泵体1和泵盖之间的结构间隙变大,机油的粘度也减小,因此滑块4内侧的高压油容易进入到泵体1和泵盖的间隙中并从滑块4的上端面通过,但由于滑块4的上端面设置了引油槽9,使得这些高压油在经过滑块4的上端面时会进入到引油槽9中并被引导回油腔8中,从而可在很大程度上减少泄露到反馈腔7的高压油量,以避免滑块4出现错误的反馈运动而导致系统油液压力下降。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结构中的旋转销13处和滑块臂6处都能形成密封,以避免滑块2左侧油腔8与右侧反馈腔7连通,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都应该知道,该结构为现有技术中常见的形式,因此不进行赘述。

作为优选地,引油槽9的一端设置在位于旋转销13左侧且连通油腔8的滑块4端面上,引油槽9沿滑块4右部轮廓延伸,引油槽9的另一端设置在滑块臂6的端面上并连通油腔8,该引油槽9的设计可完全覆盖反馈腔7左侧的区域,以在极大程度上收集将要泄露至反馈腔7去的油液,其中,位于引油槽9两侧的滑块4端面的宽度为密封宽度且任意一侧的密封宽度>4.5mm,以保证密封性。

实施例2

如图3-4所示,一种避免温升时压降的变排量叶片泵,包括泵体1、泵盖、泵轴2、转子3、滑块4和弹簧5,滑块4的前侧通过旋转销13与泵体1内壁连接、后侧设有抵靠于泵体1内壁的滑块臂6,滑块4的右侧固定连接有一个副滑块4a,泵体1的右侧内壁上开设有可容纳副滑块4a在其中滑动的凹槽,副滑块4a的前、后两端均与凹槽的内壁面之间设置有密封结构,副滑块4a的右侧与凹槽内壁之间设有反馈腔7,滑块4的左侧设有与主油道连通的油腔8且滑块4的左右两侧相互连通,弹簧5的两端分别抵靠于滑块臂6左侧与泵体1的内壁,副滑块4a的上端面设有用于引导其端面泄露油液返回到油腔8中的引油槽9。

本实施例提供的避免温升时压降的变排量叶片泵,由于在滑块4的右侧设置了一个副滑块4a,使得反馈腔7移至副滑块4a的右侧去,这样一来,从滑块4内侧泄露的大量的高压油即便进入滑块4的右侧,也不会影响到反馈腔7,而少量的泄露油液还可被引油槽9引回到油腔8中,在阻隔温升时机油泄露的程度上能起到更优的技术效果。

作为优选地,引油槽9位于副滑块4a的左侧边缘且沿副滑块4a的左侧轮廓设置,引油槽9的前、后两端分别延伸至副滑块4a的前、后两端,其中,位于引油槽9两侧的滑块4端面的宽度和副滑块4a端面的宽度均大于4.5mm,以形成足够的密封宽度,保证密封性。

作为更优选地,副滑块4a的右壁面为弧形面,副滑块4a前壁面与右壁面之间的夹角小于90度,副滑块4a后壁面与右壁面之间的夹角大于90度,该结构更能适应副滑块4a的摆动轨迹。

作为更优选地,滑块臂6的上端面开设有连通油腔8与滑块4右侧腔体的第一油槽6a。

实施例3

如图5-6所示,一种避免温升时压降的变排量叶片泵,包括泵体1、泵盖、泵轴2、转子3、滑块4和弹簧5,滑块4的前侧固定连接有前插臂10,泵体1前侧壁面开设有可供前插臂10在其中做往复直线运动的滑槽,弹簧5设置在滑槽中且其两端分别抵靠于滑槽和前插臂10,滑块4的后侧固定连接有后插臂11,泵体1的后壁面设有可供后插臂11在其中做往复直线运动的反馈腔7,滑块4的外侧设有与主油道连通的油腔8,滑块4的上端面设有用于引导其端面泄露油液返回到油腔8中的引油槽9。

本实施例主要是针对直插式的变排量叶片泵结构,其引油槽9同样能起到温升时引导泄露油液返回油腔8中的作用,以避免系统压力降低。

作为更优选地,引油槽9位于靠近后插臂11的滑块4端面上,滑块4的上端面开设有连通油腔8与滑块4内侧腔体的第二油槽12,所述引油槽9的一端连通第二油槽12、另一端延伸至靠近后插臂11的右侧面,实际上,本实施例中的引油槽9可沿滑块4的弧度设置,引油槽9的长度则略小于转子3上相邻两个叶片之间的最大间隔距离,引油槽9的一端无需延伸至后插臂11的右端是由于后插臂11的右端处已经基本是出油口的位置了,因为靠近出油口位置出现的油液泄露现象非常少。其中,位于引油槽9两侧的滑块4端面的宽度为密封宽度且任意一侧的密封宽度>4.5mm,以保证密封性。

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较佳的实现方案,除此之外,本发明还可以其它方式实现,在不脱离本技术方案构思的前提下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为了让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更方便地理解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改进之处,本发明的一些附图和描述已经被简化,并且为了清楚起见,本申请文件还省略了一些其它元素,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该意识到这些省略的元素也可构成本发明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