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机双向抗震支吊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174993发布日期:2021-05-25 14:47阅读:336来源:国知局
风机双向抗震支吊架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抗震支架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风机双向抗震支吊架。



背景技术:

风机在建筑工程中安装时,通常采用吊装的方式,相关技术中的对风机的吊装架如图1所示,包括两根平行设置的连接杆1,风机轴向方向两端的侧壁上固定有底脚2,底脚2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于对应的连接杆1上。

上述相关技术中在对风机进行吊装时,一般是直接通过将连接杆1固定在墙面上,以对风机进行固定,进而实现风机的吊装;这种将风机固定在连接杆1上,再通过将连接杆1直接固定在建筑墙面上的方式,一旦建筑物受到地震等外来影响时,易使风机也随着震动摇晃,进而易导致风机受震动而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减少风机受震动而损坏,本申请提供一种风机双向抗震支吊架。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风机双向抗震支吊架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风机双向抗震支吊架,包括平行设置的两根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均竖直设置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抗震杆,所述第一抗震杆的两端均设置有抗震连接件,靠近所述固定杆的所述抗震连接件连接固定杆,远离所述固定杆的所述抗震连接件连接建筑墙面,所述抗震连接件包括螺栓连接于所述第一抗震杆上的第一抗震板、螺栓连接于所述固定杆及建筑墙面的第二抗震板,所述第一抗震板与所述第二抗震板相互铰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将风机安装在建筑物上时,风机安装在两根连接杆上,将一根连接杆上的固定杆贴在建筑墙面上,之后通过将第二抗震板螺栓固定在建筑墙面上以实现对风机的安装,在风机使用过程中,在遇到地震等使得建筑墙面产生震动的情况时,由于第一抗震板与第二抗震板之间的铰接,使得第一抗震杆与固定杆之间以及第一抗震杆与建筑墙面之间产生一定的缓冲力,以减少对固定杆及两根连接杆的震动,进而可减少对风机的震动,有利于减少风机的损坏。

可选的,所述第一抗震板包括第一扭转部及设置于所述第一扭转部两端的第一连接板、第一铰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所在平面垂直于第一铰接板所在平面,所述第二抗震板包括第二扭转部及设置于所述第二扭转部两端的第二连接板、第二铰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所在平面垂直于第二铰接板所在平面,所述第一连接板连接所述第一抗震杆,所述第二连接板连接所述固定杆及建筑墙面,所述第一铰接板与所述第二铰接板相互铰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扭转部,以使得构成抗震板的连接板与铰接板之间在受到震动时可产生一定的缓冲力,进而可进一步减少墙面震动时对固定杆及两根连接杆的震动,以减少风机的震动,有利于减少风机的损坏。

可选的,所述固定杆内竖直螺纹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朝向所述连接杆的一端贯穿所述连接杆、并延伸至所述连接杆背对所述固定杆的一侧,所述连接杆朝向及背对所述固定杆的螺杆上均螺纹连接有螺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调整风机的安装高度时,拧松螺母并将两根连接杆向固定杆方向移动,之后再将螺母拧紧,以使螺母抵紧于两根连接杆上。

可选的,所述螺母与所述连接杆之间均设置有卷包垫片,所述螺母抵紧于所述卷包垫片背对所述连接杆的一侧,所述螺杆贯穿所述卷包垫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卷包垫片,可减少螺母与连接杆的刚性接触,有利于减少螺母的磨损,同时可减少固定杆与连接杆之间的震动。

可选的,两根所述连接杆包括第一连接杆及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上的两根固定杆之间设置有紧固杆,所述第一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杆同一端的两根固定杆之间设置有加强杆,所述固定杆上设置有直角连接件,所述紧固杆与所述加强杆均通过所述直角连接件固定于所述固定杆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紧固杆与加强杆以加强第一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杆上的固定杆之间的连接,进而可加强支架的整体强度,另外紧固杆的设置,以便于在进行风机安装时,知晓是将第二连接杆贴合在建筑墙面上,以起到提示作用。

可选的,所述直角连接件包括螺栓连接于所述固定杆上的短板、螺栓连接于所述紧固杆及加强杆上的长板,所述短板与所述长板固定连接并相互垂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紧固杆和加强杆时,先将短板贴合在固定杆上并通过螺栓进行固定,之后将紧固杆及加强杆移动至对应位置上并与长板贴合后,通过螺栓进行固定。

可选的,所述紧固杆上设有若干第二抗震杆,所述第二抗震杆通过抗震连接件连接所述紧固杆及建筑墙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紧固杆上设置第二抗震杆,以减少紧固杆所受到的震动力。

可选的,所述连接杆上转动并滑移设置有两根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一端贯穿至所述连接杆背对所述固定杆的一侧并设置有抵接杆,另一端贯穿至风机底脚背对所述连接杆的一侧并设置有抵接块,风机的底脚与所述连接杆之间设有弹簧,所述弹簧套设于所述转动杆外,所述连接杆背对所述固定杆的一侧还开设有供所述抵接杆滑入并使得所述弹簧伸长的滑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弹簧,在将风机吊装至建筑墙面上时,弹簧的弹力可减少吊装时风机与连接杆之间的震动,而在碰到地震等较大的震动情况时,由于转动杆的转动连接,使得转动杆产生转动并在逐渐转动的过程中抵接杆转动至与滑槽内,此时抵接块与抵接杆解除对弹簧的限制,使得弹簧伸长,进而弹簧的弹力增强,有利于加强风机与连接杆之间的弹性缓冲,以进一步减少风机的损坏。

可选的,所述连接杆背对所述固定杆、且位于两根所述转动杆之间的侧壁上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的两个相对槽壁上铰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设有第一拉线,所述第一拉线远离所述支撑板的一端穿过所述连接杆并连接于所述弹簧上,风机底脚上设有第二拉线,所述第二拉线穿设至所述通槽内并连接有配重块,所述配重块的侧壁上开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靠近所述第二拉线的槽壁呈倾斜向上设置,所述支撑板远离所述通槽槽壁的端面嵌入至导向槽内、并与所述导向槽靠近所述第二拉线的槽壁相抵以支撑所述配重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抵接杆受震动滑入到滑槽内时,弹簧产生瞬间伸长的弹力并使得第一拉线带动支撑板朝弹簧方向转动,以使支撑板远离通槽槽壁的端面脱离导向槽,以解除对配重块的支撑,此时配重块下落,第二拉线伸长,以通过配重块的重力拉住风机,进而可减少风机在弹簧瞬间弹力作用下的摇晃,提高风机的稳定性。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通过设置相互铰接的第一抗震板与第二抗震板,使得第一抗震杆与固定杆之间以及第一抗震杆与建筑墙面之间产生一定的缓冲力,以减少对固定杆及两根连接杆的震动,进而可减少对风机的震动,有利于减少风机的损坏;

2.通过设置扭转部,以使得构成抗震板的连接板与铰接板之间在受到震动时可产生一定的缓冲力,进而可进一步减少风机的震动,有利于减少风机的损坏。

附图说明

图1是相关技术的吊装架的结构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一的抗震支吊架的结构图。

图3是图2中a部的放大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一中抗震支架的结构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二的抗震支吊架的结构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二的抗震支吊架的仰视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二中连接杆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连接杆;11、第一连接杆;12、第二连接杆;13、紧固杆;131、第二抗震杆;14、加强杆;15、滑槽;2、底脚;3、固定杆;31、第一抗震杆;4、抗震连接件;41、第一抗震板;411、第一扭转部;412、第一连接板;413、第一铰接板;42、第二抗震板;421、第二扭转部;422、第二连接板;423、第二铰接板;5、螺杆;51、卷包垫片;6、螺母;7、直角连接件;71、短板;72、长板;8、转动杆;81、抵接杆;82、抵接块;9、弹簧;10、通槽;101、支撑板;102、第一拉线;103、配重块;104、第二拉线;105、导向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7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风机双向抗震支吊架。

实施例1

参照图2、图3,风机双向抗震支吊架包括平行设置的两根连接杆1,风机的底脚2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于连接杆1上,连接杆1的两端均竖直设置有固定杆3,固定杆3内竖直设置有螺杆5,螺杆5螺纹连接于固定杆3内,螺杆5的一端贯穿固定杆3背对连接杆1的一侧,另一端贯穿固定杆3朝向连接杆1的一侧,且贯穿固定杆3朝向连接杆1一侧的螺杆5并延伸至连接杆1背对固定杆3的一侧。

参照图2、图3,连接杆1朝向及背对固定杆3的螺杆5上均螺纹连接有螺母6,连接杆1朝向螺母6的侧壁上盖有卷包垫片51,螺杆5贯穿卷包垫片51,螺母6抵紧于卷包垫片51背对连接杆1的一侧,以对卷包垫片51进行固定,进而可避免螺母6与连接杆1的刚性接触,有利于减少螺母6的磨损。

参照图2、图4,固定杆3背对风机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抗震杆31,本实施例中第一抗震杆31优选为c型钢,第一抗震杆31的两端均设置有抗震连接件4,第一抗震杆31上靠近固定杆3的抗震连接件4连接固定杆3,远离固定杆3的抗震连接件4连接建筑墙面;抗震连接件4包括螺栓连接于第一抗震杆31上的第一抗震板41、螺栓连接于固定杆3及建筑墙面的第二抗震板42,第一抗震板41与第二抗震板42相互铰接,通过将第一抗震板41与第二抗震板42进行铰接的方式,使得第一抗震杆31与固定杆3之间以及第一抗震杆31与建筑墙面之间产生一定的缓冲力,以减少对固定杆3及两根连接杆1的震动,有利于减少风机的震动。

参照图2、图4,第一抗震板41包括第一扭转部411及固定连接于第一扭转部411两端的第一连接板412、第一铰接板413,第一连接板412所在平面垂直于第一铰接板413所在平面,第二抗震板42包括第二扭转部421及固定连接于第二扭转部421两端的第二连接板422、第二铰接板423,第二连接板422所在平面垂直于第二铰接板423所在平面,本实施例中第一扭转部411与第二扭转部421优选为将金属材质的板块一端固定,另一端转动90度形成,第一连接板412螺栓连接于第一抗震杆31上,第二连接板422螺栓连接于固定杆3及建筑墙面,以实现第一抗震杆31与固定杆3、第一抗震杆31与建筑墙面之间的固定,第一铰接板413远离第一扭转部411的侧壁与第二铰接板423远离第二扭转部421的侧壁相互贴合,并通过在第一铰接板413与第二铰接板423的侧壁贯穿一根转轴,以实现第一铰接板413与第二铰接板423之间的铰接,进而实现第一抗震板41与第二抗震板42的铰接。

参照图2,两根连接杆1包括第一连接杆11及第二连接杆12,第一连接杆11上的两根固定杆3之间设置有紧固杆13,第一连接杆11与第二连接杆12同一端的两根固定杆3之间设置有加强杆14,两根加强杆14位于紧固杆13的下方,固定杆3上设置有直角连接件7,紧固杆13与加强杆14均通过直角连接件7固定连接于固定杆3上。

参照图2,直角连接件7包括长板72及垂直固定于长板72一端的短板71,长板72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于紧固杆13及加强杆14上,短板71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于固定杆3上,安装加强杆14时,将短板71贴合于固定杆3的侧壁上、并通过拧入螺栓进行固定,之后将加强杆14移动至长板72的位置使得加强杆14的侧壁贴合于长板72、并通过拧入螺栓进行固定,以加强第一连接杆11与第二连接杆12同一端的两根固定杆3之间的连接强度;安装紧固杆13时,将短板71贴合于固定杆3的侧壁上、并通过拧入螺栓进行固定,之后将紧固杆13移动至长板72的位置使得紧固杆13的侧壁贴合于长板72、并通过拧入螺栓进行固定,以加强第一连接杆11上两根固定杆3之间的连接强度,同时在进行风机吊装时,需要将支架的一端贴合墙面,通过紧固杆13的设置,可提醒安装人员将第二连接杆12及第二连接杆12上的固定杆3贴合于墙面上。

参照图2、图4,紧固杆13背对第二连接杆12上的固定杆3的侧壁上设有若干第二抗震杆131,本实施例中第二抗震杆131的数量优选为两根,第二抗震杆131通过抗震连接件4连接紧固杆13及建筑墙面,具体的,抗震连接件4中的第一连接板412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于第二抗震杆131上,第二连接板422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于紧固杆13及建筑墙面上。

实施例1的实施原理为:

吊装风机时,将风机的两个底脚2通过螺栓分别固定于第一连接杆11与第二连接杆12上,再拧松螺母6,将第一连接杆11与第二连接杆12向固定杆3方向移动,以调整好风机的位置,拧紧螺母6以使螺母6抵紧于卷包垫片51上,之后将第二连接杆12及第二连接杆12上的固定杆3贴合于墙面的侧壁上,并将四根固定杆3远离第一连接杆11与第二连接杆12的端部通过锚栓固定于墙面的顶壁上,之后将第一抗震杆31与第二抗震杆131向墙面的顶壁方向转动,并将抗震连接件4中的第二连接板422通过锚栓固定于墙面的顶壁上,进而实现对风机的吊装。

实施例2

参照图5、图6,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连接杆1上位于底脚2的下方竖直滑移连接有两根转动杆8,两根转动杆8沿连接杆1长度方向的中心线呈对称设置,转动杆8可在连接杆1上旋转。

参照图5、图6,连接杆1的两端均竖直固定有固定杆3,转动杆8远离固定杆3的一端贯穿连接杆1并延伸至连接杆1背对固定杆3的一侧,转动杆8靠近固定杆3的一端同样贯穿连接杆1并延伸至风机底脚2背对连接杆1的一侧,转动杆8位于连接杆1背对固定杆3一侧的端部固定连接有抵接杆81,抵接杆81的侧壁抵紧于连接杆1,转动杆8位于风机底脚2背对连接杆1一侧的端部同轴连接有抵接块82,抵接块82的侧壁抵紧于风机底脚2。

参照图5、图6,风机底脚2与连接杆1之间转动杆8上套设有弹簧9,弹簧9的一端固定连接于连接杆1上,另一端固定连接于风机底脚2上,当抵接杆81的侧壁抵紧于连接杆1且抵接块82的侧壁抵紧于风机底脚2时,弹簧9处于压缩状态,连接杆1背对固定杆3的一侧还开设有供抵接杆81滑入的滑槽15,当碰到地震等震动情况时,转动杆8随震动进行转动,在转动的过程中抵接杆81运动至与滑槽15相对并滑入至滑槽15内,抵接块82向上运动解除对底脚2的抵紧作用,弹簧9瞬间伸长并加强风机与连接杆1之间的弹性缓冲,进而可进一步减少风机的损坏。

参照图6、图7,连接杆1背对固定杆3、且位于两根转动杆8之间的侧壁上开设有通槽10,通槽10的中心到两根转动杆8轴向方向中心线的距离相同,通槽10内沿连接杆1长度方向的两个相对槽壁上铰接有支撑板101,支撑板101朝向转动杆8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一拉线102,第一拉线102远离支撑板101的一端贯穿连接杆1并固定连接于弹簧9上,在第一拉线102固定支撑板101时,支撑板101呈倾斜设置,且支撑板101与通槽10长度方向的槽壁的夹角为45度。

参照图6、图7,风机底脚2上固定连接有第二拉线104,第二拉线104远离风机底脚2的一端穿设至通槽10内并固定连接有配重块103,配重块103朝向支撑板101的侧壁上开设有导向槽105,导向槽105的截面为三角形,且导向槽105靠近第二拉线104的槽壁呈倾斜向上设置,导向槽105远离第二拉线104的槽壁呈倾斜向下设置,支撑板101远离通槽10长度方向的槽壁的端面嵌入至导向槽105内、并与导向槽105靠近第二拉线104的槽壁相抵以支撑配重块103,支撑板101背对第一拉线102的侧壁嵌入至导向槽105内、并与导向槽105远离第二拉线104的槽壁相抵。

实施例2的实施原理为:

当风机遇到地震等震动情况时,由于转动杆8的转动连接,在震动状态下,转动杆8会进行转动,并随着震动的加强,易使抵接杆81转动至滑槽15的槽口、并滑入至滑槽15内,此时解除抵接杆81与抵接块82对弹簧9的压缩限制,弹簧9瞬间伸长并产生一个向上的弹力,极大增强风机与连接杆1之间的弹性缓冲,同时使得第一拉线102带动支撑板101朝转动杆8转动,以解除对配重块103的支撑作用,配重块103下落并拉住风机,以保持风机在受到弹簧9瞬间弹力作用下的稳定性。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