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风扇及应用其的挂脖风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236152发布日期:2021-08-10 16:38阅读:98来源:国知局
便携式风扇及应用其的挂脖风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风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携式风扇及应用其的挂脖风扇。



背景技术:

很多地区都有炎热的夏季,在夏季,人们出行往往需要忍受日晒和高温。室外无法使用空调,冷饮在高温下也仅能解一时之需,当前的便携式风扇大多数使用可充电式电池供电,其本身成本和使用成本较低,又能持续为人们降温,于是便携式风扇逐渐在人群中普及。

现有技术中的便携式风扇,至少具有扇叶、驱动扇叶旋转的电机,以及,用于包裹扇叶和电机的前网和后网,扇叶在旋转时能够驱动空气流动,流动的空气能够穿过前网的格栅间隙,从而完成出风。

然而,具有上述结构的便携式风扇,受制于电机的体积,只能产生少量的出风量,且出风缺乏风道引导,较为松散,少量的出风量又容易被前网进一步切割而变得更加松散,实际上的出风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风扇,能够聚集其出风从而形成较大的出风量。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挂脖风扇,能够引导出风的方向,使出风完全环绕脖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携式风扇,包括后网、电机以及扇叶,所述电机固定在所述后网上并连动所述扇叶旋转;该种便携式风扇还包括筒状导风壳,所述筒状导风壳具有轴向贯穿其自身的出风通道,所述筒状导风壳与所述后网相固定并覆盖所述电机和所述扇叶,所述扇叶的出风面面向所述筒状导风壳的出风通道。

上述技术方案中,该种便携式风扇还包括电池和电路板;所述筒状导风壳的内壁径向向内延伸出若干的支撑肋,以将一电池仓支撑在所述筒状导风壳的中央,所述电池容置在所述电池仓中,所述筒状导风壳的内壁与所述电池仓之间的空间为出风通道;所述电路板上搭载有开关,所述筒状导风壳的外部形成一安装座,所述电路板固定在所述安装座上,所述电机和所述电池分别与所述电路板电性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电路板上还搭载有充电接口。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电路板上还搭载有指示灯。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安装座上覆盖有盖板,所述盖板上穿设有能够触发所述电路板之开关的按键。

一种挂脖风扇,包括佩戴器和至少一个上述的便携式风扇;所述佩戴器包括一拱形的、能够佩戴在人体脖颈处的佩戴部,所述佩戴部的至少一端形成安装部;所述佩戴部的内侧形成导风槽,所述安装部中空且与所述导风槽相连通;所述便携式风扇可拆卸地固定在所述佩戴器的安装部,所述筒状导风壳的出风通道之出口对准所述安装部,使所述便携式风扇的出风能够通过所述安装部导入至所述佩戴部的导风槽。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佩戴器的安装部呈环形;所述便携式风扇的筒状导风壳之出口处形成卡爪,所述安装部的内壁形成与所述卡爪匹配的卡槽,所述卡爪能够卡入所述卡槽中。

上述技术方案中,包括两个所述便携式风扇;所述佩戴器的佩戴部两端均设有安装部,每个所述安装部均能够固定一个所述便携式风扇。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佩戴器的佩戴部之外壁向内侧卷曲从而形成所述导风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的便携式风扇,风道设计合理,电机启动后驱动扇叶旋转从而出风,扇叶的出风被引入筒状导风壳的出风通道,在出风通道中,气流被聚集而不易发散,能够在筒状导风壳的出口处形成较大的出风量,散热降温效果佳;

2、本发明的挂脖风扇,通过佩戴器佩戴在人体的脖颈处,佩戴器的佩戴部环绕脖颈,佩戴部上的导风槽面向脖颈,便携式风扇的出风口则面向人体下颌;便携式风扇运作后,其出风一部分吹向下颌,另一部分通过安装部后,被导入佩戴器的导风槽,进而通过导风槽导向整个脖颈,使便携式风扇的出风能够环绕脖颈,该种挂脖风扇的出风不易四处发散,能够有效地为人体降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立体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爆炸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剖面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立体视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的便携式风扇与佩戴器的安装示意图。

附图标记为:1、后网;2、电机;3、扇叶;4、筒状导风壳;41、出风通道;42、电池仓;43、支撑肋;44、安装座;45、盖板;46、按键;47、卡爪;5、电路板;51、开关;52、充电接口;53、指示灯;6、电池;7、软性填充物;8、便携式风扇;9、佩戴器;91、佩戴部;92、安装部;93、导风槽;94、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图3,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便携式风扇,包括后网1、电机2以及扇叶3;其中,后网1为一体成型的工程塑料工件,后网1的主体由若干的辐条组成,方便空气进出后网1,且后网1的中央具有一能够安装电机2的安装台;电机2为小型的直流电机;扇叶3为一体成型的工程塑料材质的叶片;电机2固定在后网1上并连动扇叶3旋转,具体地,电机2固定在后网1中央的安装台上,扇叶3套设在电机2的转轴上,使电机2能够连动扇叶3旋转,从而出风。

该种便携式风扇还包括筒状导风壳4,筒状导风壳4为一体成型的筒状工程塑料工件,筒状导风壳4具有轴向贯穿其自身的出风通道41,筒状导风壳4与后网1相固定并覆盖电机2和扇叶3,扇叶3的出风面面向筒状导风壳4的出风通道41。本实施例中,筒状导风壳4其中一端设有卡勾,该卡勾勾住后网1的环形框架,从而与后网1相固定。

该种便携式风扇的风道设计合理,电机2启动后驱动扇叶3旋转从而出风,扇叶3的出风被引入筒状导风壳4的出风通道41,在出风通道41中,气流被聚集而不易发散,能够在筒状导风壳4的出口处形成较大的出风量,散热降温效果佳。

进一步地,该种便携式风扇还包括电池6和电路板5;其中,电池6为可充电式的锂电池,电路板5则为印刷电路板,电路板5上搭载有主控;筒状导风壳4的内壁径向向内延伸出若干的支撑肋43,以将一电池仓42支撑在筒状导风壳4的中央,本实施例中,电池仓42为圆筒状,筒状导风壳4的本体、支撑肋43以及电池仓42均一体注塑成型;电池6容置在电池仓42中,且使用软性填充物7例如海绵、硅胶或者橡胶填满电池6与电池仓42内壁之间的间隙,从而固定电池6;筒状导风壳4的内壁与电池仓42之间的空间为出风通道41,即,该出风通道41为环形的风道;电路板5上搭载有开关51,本实施例中,开关51为微动开关,开关51以插件的形式搭载在电路板5上;筒状导风壳4的外部形成一安装座44,电路板5固定在安装座44上,电机2和电池6分别与电路板5电性连接,具体来说,电机2和电池6分别引出导线并与电路板5电性连接;触发开关51后,即可控制电机2的启停和转速,从而开启或关闭出风以及调节出风风量。

进一步地,安装座44上覆盖有盖板45,以覆盖电路板5,盖板45上穿设有能够触发电路板5之开关51的按键46;具体来说,盖板45通过卡扣扣合在安装座44上,按键46为穿设在盖板45上的软胶按键,该按键46与电路板5上的开关51对位,装配完成后,使用者按动该按键46即可触发电路板5上的开关51。

进一步地,电路板5上还搭载有充电接口52;本实施例中,充电接口52为miniusb、microusb以及type-c接口中的一种,充电接口52以插件的形式搭载在电路板5上,充电接口52从盖板45中穿出;该充电接口52能够通过主控与电池6电性连接,从而为电池6充电。

进一步地,电路板5上还搭载有指示灯53;本实施例中,指示灯53为led灯珠,指示灯53以贴片的形式搭载在电路板5上,盖板45上开设有指示灯孔,该指示灯孔与指示灯53对位,使指示灯53的灯光能穿过指示灯孔而透出;设置指示灯53,以便通过指示灯53的灯光颜色指示该种便携式风扇的工作状态。

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4和图5,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挂脖风扇,其包括佩戴器9和至少一个实施例一中的便携式风扇8。

其中,佩戴器9为软性材料工件,例如硅胶或者橡胶;佩戴器9包括一拱形的、能够佩戴在人体脖颈处的佩戴部91,佩戴部91的至少一端形成安装部92,该安装部92与佩戴部91一体成型;佩戴部91的内侧形成导风槽93,具体地,佩戴器9的佩戴部91之外壁向内侧卷曲从而形成导风槽93,使该导风槽93的截面为拱形;安装部92中空且与导风槽93相连通,即,安装部92的出口端与导风槽93的入口端直接连通;便携式风扇8可拆卸地固定在佩戴器9的安装部92,筒状导风壳4的出风通道41之出口对准安装部92,使便携式风扇8的出风能够通过安装部92导入至佩戴部91的导风槽93。

具体地,佩戴器9的安装部92呈环形;便携式风扇8的筒状导风壳4之出口处形成卡爪47,安装部92的内壁形成与卡爪47匹配的卡槽94,卡爪47能够卡入卡槽94中,从而将便携式风扇8可拆卸地固定在安装部92,此时,安装部92套住筒状导风壳4之出口;本实施例中,将便携式风扇8的卡爪47对准佩戴器9的卡槽94后,将筒状导风壳4之出口压入佩戴器9的安装部92,旋动便携式风扇8,使卡爪47卡入卡槽94的水平部分,即可将便携式风扇8固定在安装部92,反向旋动便携式风扇8,使卡爪47脱出卡槽94的水平部分,即可使便携式风扇8从安装部92脱出。

进一步地,该种挂脖风扇包括两个便携式风扇8;佩戴器9的佩戴部91两端均设有安装部92,每个安装部92均能够固定一个便携式风扇8。

该种挂脖风扇,通过佩戴器9佩戴在人体的脖颈处,佩戴器9的佩戴部91环绕脖颈,佩戴部91上的导风槽93面向脖颈,便携式风扇8的出风口则面向人体下颌;便携式风扇8运作后,其出风一部分吹向下颌,另一部分通过安装部92后,被导入佩戴器9的导风槽93,进而通过导风槽93导向整个脖颈,使便携式风扇8的出风能够环绕脖颈,该种挂脖风扇的出风不易四处发散,能够有效地为人体降温。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