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压缩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165098发布日期:2023-02-04 01:24阅读:31来源:国知局
电动压缩机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车载空调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动压缩机。


背景技术:

2.车载空调系统用于调节车内的温度,为驾驶人员及乘客提供舒适的乘坐环境。车载空调系统主要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节流器、蒸发器、风机以及其他控制设备。
3.存在从发动机接收驱动力从而进行工作的机械式压缩机,根据发动机的转数和车速,车载空调系统的压缩机的性能不同。当发动机转数较高时压缩机性能高,但是当发动机转数较低时压缩机性能下降。
4.存在电动压缩机,例如应用于混合动力车辆或者纯电动车辆中。电动压缩机从电池或者外部电源获取能量通过电动马达驱动。因此,与机械式压缩机不同,电动压缩机在车速和发动机转数较低的车辆怠速状态以及高速行驶状态下能够提供相同的压缩性能。
5.在车载空调系统中使用的压缩机将从蒸发器完成蒸发的制冷剂转换为易于吸入并液化的高温高压状态并将其传输到冷凝器,并且压缩机对经由蒸发器移动的制冷剂进行压缩。
6.在电动压缩机中,制冷剂以与工作油混合的状态使用,之后通过油分离器分离出气态的制冷剂以及液态的工作油。


技术实现要素:

7.本技术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是现有的车载空调系统的电动压缩机中工作油和制冷剂的分离效果不佳。
8.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方面本技术提供电动压缩机,其包括腔室和分离管,所述分离管位于所述腔室中,所述分离管的上段安装在所述腔室的安装段中,所述分离管的下段由所述腔室的分离段围绕,所述分离段非光滑地构造。
9.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通过使腔室的内壁的分离段非光滑地构造,由液态的工作油和气态的制冷剂组成的混合物中的工作油更容易被腔室的内壁捕获,从而提高工作油和制冷剂的分离效果。
附图说明
10.参照附图来说明本技术的公开内容。应当了解,附图仅仅用于说明目的,而并非意在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制。其中:图1示意性显示了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方式提出的电动压缩机的局部。
具体实施方式
11.请参阅图1所示,根据本技术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电动压缩机包括腔室1和分离管2,所述分离管位于所述腔室中,所述分离管2的上段安装在所述腔室1的安装段15中,所述
分离管2的下段由所述腔室1的分离段11围绕,在所述分离管2的下段与所述腔室1的分离段11之间存在间隙,所述分离段非光滑地构造。所述腔室1的安装段15用于安装所述分离管2,所述腔室1的分离段11用于分离工作油和制冷剂的混合物。
12.腔室1和分离管2形成油分离器,起到从工作油和制冷剂的混合物中分离出气态的制冷剂以及液态的工作油的作用。特别地,液态的工作油能够附着于分离管2的下段的外壁以及腔室1的分离段11的内壁。
13.在图中所示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腔室1的安装段的直径大于所述腔室1的分离段的直径,并且所述分离管2的上段的直径大于所述分离管2的下段的直径。通过这样的方式,腔室形成上大下小的结构,有利于刀具进入腔室对腔室进行加工,例如对腔室的分离段进行加工。分离管2的上段例如以过盈配合的方式安装在腔室1的安装段中。在所述腔室1的安装段与所述腔室1的分离段之间设有阶梯部14,有利于分离管2的安装以及定位。分离管2的位于阶梯部14以上的部分为上段,位于阶梯部14以下的部分为下段。
14.腔室1和分离管2可以设置在紧邻电动压缩机的排气室的零件中,例如设置在电动压缩机的盖体中。所述盖体的内侧为用于容纳从电动压缩机的压缩室排出的制冷剂的排出室,从垂直于电动压缩机的轴向的方向在盖体中钻孔形成所述腔室1,所述进气孔13连通所述排出室与所述腔室1,所述分离管2从所述腔室1的上部安装入所述腔室1,所述分离管2的上段与所述腔室1密封地过盈配合,在所述分离管2的下段与所述腔室1之间具有间隙,所述进气孔13于靠近所述分离管2的上段的位置连通所述间隙,在所述分离管2中设有上下贯通的空腔,所述空腔的上部的直径大于下部的直径。
15.腔室的分离段相应于分离管的下段,这意味着分离段在长度上以及高度上大致对应于分离管的下段。
[0016]“非光滑地构造”意味着腔室的内壁可以构造有凸起或凹陷。通过非光滑地构造的分离段能够提高分离段的表面摩擦性能。“非光滑地构造”的示例是分离段设有凹槽或网格,例如一个或多个沿竖直方向延伸的凹槽。在分离段设有多个沿竖直方向延伸的凹槽的情况下,凹槽围绕所述腔室的内壁均匀分布,提高分离效果。
[0017]
所述电动压缩机还包括进气孔13,由液态的工作油和气态的制冷剂组成的混合物从该进气孔13进入腔室的分离段并且在腔室的分离段中进行分离。示例性地,非光滑地构造的分离段从进气孔13的上方延伸到分离管2的下端,提高分离效果。分离段在高度上延伸直至分离管2的最下方附近,例如延伸不超过所述分离管的下端10cm,从而节约加工成本。
[0018]
相比较于处于气态的制冷剂,处于液态的工作油更容易由于与腔室的内壁的接触而被捕获。例如,进气孔垂直于所述分离管延伸,增大混合物与腔室的内壁之间的冲击力,从而利于液态的工作油被快速捕获。腔室的内壁以及分离管的外侧可以具有涡旋,有利于使混合物围绕分离管旋转,并且混合物中的液态的工作油更容易由于离心力被甩向腔室的内壁而从混合物中分离。
[0019]
所述电动压缩机此外包括位于所述分离管的上方的排气口3以及位于所述分离管的下方的回油口4。从混合物中分离出的气态的制冷剂从排气口排出并且被转移至蒸发器,从混合物中分离出的液态的工作油从回油口4流出被再利用于电动压缩机的内部润滑。
[0020]
所述分离管构造为带有空腔21的柱体或锥体,例如大致构造为圆柱体或圆锥体,也可以构造为具有不同的直径的柱体。分离管在竖直方向上可以分为上段和下段。分离管
的下段位于腔室中并且被腔室的分离段围绕,在分离管的下段与腔室的分离段之间存在间隙。分离管的上段无间隙地插入腔室中,使得气态的制冷剂不能从分离管的下段的外侧向上溢出。
[0021]
混合物中的液态的工作油被腔室的分离段捕获并且由于重力顺着腔室的内壁向下流动直至分离管的下方的回油口。混合物中的气态的制冷剂由于不能从分离管的下段的外侧向上溢出而填充在腔室的空间中,这时腔室中的压力大于分离管的上方的排气口的压力。由于该压力差,气态的制冷剂穿过分离管的空腔21向上溢出到排气口,即从分离管的下段的内侧向上溢出。分离管的空腔21例如为上大下小,减少制冷剂向上移动的排气阻力,防止电动压缩机的功率损失。
[0022]
在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中,通过使腔室的内壁的分离段非光滑地构造,由液态的工作油和气态的制冷剂组成的混合物中的工作油更容易被腔室的内壁捕获,从而提高工作油和制冷剂的分离效果。此外,在机械加工时仅需对腔室的内壁的分离段进行加工,而无需对腔室的其余部分和分离管进行复杂的加工,简化了加工工艺并且节约了材料成本。
[0023]
在图中所示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分离段设有多个沿竖直方向延伸的凹槽12,凹槽12围绕所述腔室的内壁均匀分布。沿竖直方向延伸的凹槽有利于液态的工作油被腔室的内壁捕获并且沿着凹槽流动直至分离管的下方的回油口。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