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式轴承箱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012974发布日期:2022-02-23 20:57阅读:51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调式轴承箱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调式轴承箱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经济的发展,在很多行业需要使用到立式泵;以往的立式泵有以下缺点:1、各种形式的叶轮结构由于自身结构和泵体结构的限制,不能在泵体内有效的实现叶轮间隙的调整;2、机械密封安装在轴承箱外,存在着密封体结构复杂,泵的体积大等问题;3、安装时,泵轴轴承挡与轴承箱体轴承挡位置不一致,需要二次加工进行调节,费时费力。因此,提供一种可调式轴承箱装置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可调式轴承箱装置。
4.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的技术要求,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调式轴承箱装置,包括轴承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箱体内设置有双列角接触轴承,双列角接触轴承内圈设置有轴套,轴套内设置有泵轴;所述轴套下部设置有机械密封,所述双列角接触轴承顶面轴套上卡设有卡簧;所述轴承箱体下端紧固有机封压盖,轴承箱体上端紧固有轴承压盖,轴承压盖上设置有加油孔、油标尺;所述泵轴上端通过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母。
5.优选的:所述调节螺母上设置有多个阶梯孔,螺钉穿过调节螺母上的阶梯孔与轴套连接。
6.优选的:所述轴承压盖内设置有油封。
7.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结构相比,有益效果如下:
8.1、机械密封设置在轴承箱体内,使泵的结构紧凑,轴向距离小。
9.2、调节螺母既能对轴套限位,又能调节泵轴轴向距离及叶轮间隙,装配和检修中无需拆卸整泵结构,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10.3、调节螺母与轴套通过螺钉连接,旋转螺钉可调节轴套轴向位置,方便对双列角接触轴承定位。
11.4、互换性好,方便系列化装配与生产。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3.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调节螺母俯视示意图;
14.在图中:1、泵轴;2、调节螺母;21、阶梯孔;3、加油孔;4、双列角接触轴承;5、轴套;6、轴承箱体;7、机封压盖;8、机械密封;9、油标尺;10、卡簧;11、油封;12、轴承压盖。
具体实施方式
15.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技术方案及其有益技术效果更加清晰,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16.在附图中:一种可调式轴承箱装置,包括轴承箱体6,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箱体6内设置有双列角接触轴承4,双列角接触轴承4内圈设置有轴套5,轴套5内设置有泵轴1;所述轴套4下部设置有机械密封8,所述双列角接触轴承4顶面轴套5上卡设有卡簧10;所述轴承箱体6下端紧固有机封压盖7,轴承箱体6上端紧固有轴承压盖12,轴承压盖12上设置有加油孔3、油标尺9;所述泵轴1上端通过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母2。
17.本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调节螺母2上设置有多个阶梯孔21,螺钉穿过调节螺母2上的阶梯孔21与轴套5连接。
18.本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轴承压盖12内设置有油封11。
19.具体实施时,将泵轴上零件安装好后,旋转泵轴1上调节螺母2调节泵轴1的轴向距离控制叶轮间隙,使叶轮运转正常,螺钉穿过调节螺母2上的阶梯孔21与轴套5连接,并留有调节间隙,旋转螺钉即可调节轴套轴向位置,方便对双列角接触轴承4定位;通过油标尺9来检测轴承体6内腔机油高度,以此来判断是否缺油。
20.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做的举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畴,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应由各项权利要求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可调式轴承箱装置,包括轴承箱体(6),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箱体(6)内设置有双列角接触轴承(4),双列角接触轴承(4)内圈设置有轴套(5),轴套(5)内设置有泵轴(1);所述轴套(5)下部设置有机械密封(8),所述双列角接触轴承(4)顶面轴套(5)上卡设有卡簧(10);所述轴承箱体(6)下端紧固有机封压盖(7),轴承箱体(6)上端紧固有轴承压盖(12),轴承压盖(12)上设置有加油孔(3)、油标尺(9);所述泵轴(1)上端通过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母(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式轴承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螺母(2)上设置有多个阶梯孔(21),螺钉穿过调节螺母(2)上的阶梯孔(21)与轴套(5)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式轴承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压盖(12)内设置有油封(11)。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调式轴承箱装置,包括轴承箱体,所述轴承箱体内设置有双列角接触轴承,双列角接触轴承内圈设置有轴套,轴套内设置有泵轴;所述轴套下部设置有机械密封,所述双列角接触轴承顶面轴套上卡设有卡簧;所述轴承箱体下端紧固有机封压盖,轴承箱体上端紧固有轴承压盖,轴承压盖上设置有加油孔、油标尺;所述泵轴上端通过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母。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设计合理,轴向距离小,装配和检修中无需拆动整泵结构,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提高了工作效率。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王茂荣 王道红 严红彬 张鹏 朱晓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飞跃泵业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8.05
技术公布日:2022/2/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