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回油轴承及其风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529856发布日期:2022-04-07 03:05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一种回油轴承及其风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风机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回油轴承及其风机。


背景技术:

2.风机在运行中,轴心旋转在轴承中。轴心与轴承之间接触,在长时间工作时,轴心与轴承间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使得轴承与轴心发热,并且该热量还会传递至风机的其它部分。目前,为了降低由于旋转运动时产生的热量,在轴承与轴心之间填充液压油或冷却油。然而,传统的风机在冷却过程中,液压油或冷却油在轴承与轴心之间停留,热量堆积在液压油中却散发不出去,散热效果并不好。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回油轴承及其风机,使作为润滑作用的润滑油在轴心旋转的同时,沿轴承本体的回油槽及轴向槽以及轴承本体的中心孔内外循环流动,具有保油和提升产品寿命的优点。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回油轴承,包括轴承本体,轴承本体设有中心孔,轴承本体的端面设有回油槽,在轴承本体的侧壁设有与回油槽衔接的轴向槽。
5.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风机的轴心在中心孔中旋转,旋转时甩出润滑油,润滑油在轴承两端面的回油槽与轴向槽中流动,将热量散发出去,避免了热量堆积,散热的效果更佳。
6.进一步地,轴承本体的中心孔内设有扩径的回油腔。回油腔可停留更多的润滑油,有效将轴心与轴承间摩擦产生的热量透过润滑油吸收与传递。
7.进一步地,轴承本体的外壁设有延伸至底端的内凹环。内凹环用于扩大轴承在安装在定子内部时轴承外壁与定子内腔的间隙,提高润滑油的流动性。
8.进一步地,沿轴向槽靠近内凹环的部位开设有斜面。该斜面与内凹换衔接,助于润滑油的流动。
9.进一步地,回油槽呈梯形状,朝轴心方向缩径。润滑油在从轴承的中心处流出轴承外壁时,通过呈梯形放射状的回油槽流出时,分散均匀,提升热传导效果。
10.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另一技术方案是:一种风机,包括定子和转子,定子内设有定位套管,定位套管中设有上述技术方案任一项所述的回油轴承,转子通过轴心可转动地穿设于轴承中,轴心的另一端连接有扇叶。
11.本风机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风机的转子在旋转中,轴心相对于轴承做旋转运动,产生的热量通过润滑油在轴承的回油槽及轴向槽的引导下具有流动性好,散热及保油效果好的优点。
12.进一步地,定子的内部设有内凸环抵在轴承本体的端面上。内凸环抵住轴承的端面,润滑油从轴承端面的回油槽中循环流动。
13.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对轴承的结构设计,使得填充在轴承与轴心间的润滑油具有更好的流动性,能够很好的将轴心与轴承产生的热量传递和分散出去,提高散热效果,延长轴心与轴承的使用时长。
附图说明
14.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回油轴承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15.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回油轴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16.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回油轴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7.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回油轴承的底端结构示意图;
18.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回油轴承的顶端结构示意图;
19.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风机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20.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风机的定子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21.附图标记说明:1为轴承本体,10为中心孔,11为回油槽,12为轴向槽,13为回油腔,14为内凹环,15为斜面,2为定子,21为定位套管,22为内凸环,3为转子,31为轴心,32为扇叶。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23.参照图1至图5所示,一种回油轴承,包括轴承本体1,轴承本体1设有中心孔10,轴承本体1的端面设有回油槽11,在轴承本体1的侧壁设有与回油槽11衔接的轴向槽12。润滑油在轴承本体1中从回油槽11中流出至轴承本体1外壁,流动至外壁时流向轴向槽12中,轴向槽12将从回油槽11中流出的润滑油引流至轴承本体1的另一端,形成润滑油在轴承本体1的两端部进行循环,以提升冷却效果。优选地,在轴承本体1的两端面均设置回油槽11,以更好的提升润滑油的循环效果。
24.轴承本体1的中心孔10内设有扩径的回油腔13。冷却油或液压油在回油腔13中停留,回油腔13的直径大于中心孔10的直径,使得润滑油可提高停留量以及流动量,提高冷却效果。
25.轴承本体1的外壁设有延伸至底端的内凹环14。沿轴向槽12靠近内凹环14的部位开设有斜面15。在轴承本体1的底端,内凹环14与斜面15的设置,可增大轴承本体1与定子内壁的间隙,提升润滑油的流动性。其中,回油槽11呈梯形状,朝轴心方向缩径。润滑油从轴承本体1的轴心处被旋转的轴心甩出,经回油槽11的梯形的较小尺寸的上底流出,经较大尺寸的下底流向轴向槽12,形成良好的循环流动效果,将轴心与轴承间产生的热量不断带出。
26.参照图1至图7所示,一种风机,包括定子2和转子3,定子2内设有定位套管21,定位套管21中设有上述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的回油轴承,转子3通过轴心31可转动地穿设于轴承中,轴心31的另一端连接有扇叶32。
27.定子2的内部设有内凸环22抵在轴承本体1的端面上。内凸环22抵在轴承本体1的上端面,用于安装固定轴承,冷却油经内凸环22与回油槽11的间隙中流出,内凸环22的设置,避免了定子2的内壁与轴承本体1的顶端贴合过紧以影响润滑油的流动。
28.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已如说明书及图示内容,制成实际样品且经多次使用测试,
从使用测试的效果看,可证明本实用新型能达到其所预期之目的,实用性价值乃无庸置疑。以上所举实施例仅用来方便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提技术特征的范围内,利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技术内容所作出局部更动或修饰的等效实施例,并且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内容,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特征的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回油轴承,包括轴承本体(1),所述轴承本体(1)设有中心孔(10),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本体(1)的端面设有回油槽(11),在轴承本体(1)的侧壁设有与所述回油槽(11)衔接的轴向槽(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油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本体(1)的中心孔(10)内设有扩径的回油腔(1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油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本体(1)的外壁设有延伸至底端的内凹环(14)。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回油轴承,其特征在于:沿所述轴向槽(12)靠近内凹环(14)的部位开设有斜面(15)。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油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油槽(11)呈梯形状,朝轴心方向缩径。6.一种风机,包括定子(2)和转子(3),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2)内设有定位套管(21),定位套管(21)中设有上述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回油轴承,所述转子(3)通过轴心(31)可转动地穿设于轴承中,轴心(31)的另一端连接有扇叶(32)。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2)的内部设有内凸环(22)抵在轴承本体(1)的端面上。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回油轴承及其风机;一种回油轴承,包括轴承本体,轴承本体设有中心孔,轴承本体的端面设有回油槽,在轴承本体的侧壁设有与回油槽衔接的轴向槽。一种风机,包括定子和转子,定子内设有定位套管,定位套管中设有上述的回油轴承,转子通过轴心可转动地穿设于轴承中,轴心的另一端连接有扇叶。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回油轴承及其风机,使作为润滑作用的润滑油在轴心旋转的同时,沿轴承本体的回油槽及轴向槽以及轴承本体的中心孔内外循环流动,具有保油和提升产品寿命效果的优点。点。点。


技术研发人员:区富源 周金华 李辉 陈铭权 吴志通 温广燃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肇庆晟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0.27
技术公布日:2022/4/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