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便组装的用于空调装置的废水排水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474036发布日期:2022-06-21 20:48阅读:102来源:国知局
方便组装的用于空调装置的废水排水泵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装置的废水排水泵,特别是指一种方便组装的用于空调装置的废水排水泵。


背景技术:

2.中国台湾实用新型第i701389号专利、日本特许第4874765号专利,揭露了一种空调装置用的排水泵,其外壳分为盖体、主壳体以及下壳体,该下壳体与该主壳体之间的固定方式,以盖体向外延伸多个凸耳,主壳体外表面设有上下延伸的多个固定柱,盖体借由多个螺栓穿过多个凸耳而固定于多个固定柱的顶端;下壳体延伸多个凸耳,该下壳体借由多个螺栓穿过多个凸耳而固定于多个固定柱的底端。此种固定方组装好后可能有螺栓锁固后的力量不平均的问题,而在使用起子旋转螺栓时,又有可能因为太紧或锈蚀的关系而导致螺栓头崩牙的状况。此外,由于下壳体是水流进出的地方,运作一段时间后会有黏膜覆着及尘土黏着的状况,容易造成排水不顺畅,所以需要清洗和维修,而在组装或拆卸下壳体时,就需要锁紧或松开四颗螺栓,在操作上并不方便。
3.中国台湾实用新型第i711765号专利、日本特许第4874765号专利,揭露了一种空调装置的排水泵,下壳体与主壳体之间的固定方式,实际上是借由多个勾部与多个卡块的组合,其下壳体向外向上延伸多个勾部,主壳体外表面设有多个卡块,下壳体借由多个勾部勾住该多个卡块而固定于主壳体,而上述已知技术中,若借由多个勾部与多个勾块的组合固定的方式,且多个勾部与多个勾块分布在主壳体及下壳体四边,因此若要单独拆卸下壳体,就必须同时拆卸多个勾部,这会造成拆卸上的困难,因此维修人员通常是将整个废水排水泵自顶端的固定脚整个拆下,再去处理下壳体与主壳体分离的问题,这也导致了维修上的困难性。


技术实现要素:

4.由上述先前技术可知,空调装置用的废水排水泵目前所遭遇的问题在于:目前没有一种有效的技术,可以针对空调装置的废水排水泵的主壳体与下壳体的组装关系提供方便组装的结构,维修上并不方便。
5.由上述先前技术可知,空调装置用的废水排水泵目前所遭遇的问题在于:目前没有一种有效的技术,可以针对空调装置的废水排水泵的主壳体与下壳体的组装关系提供方便组装的结构,维修上并不方便。
6.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即在于提出一种方便组装的用于空调装置的废水排水泵,仅是以旋转嵌接的方式即可使下壳体与主壳体进行嵌接或拆卸,组装及拆卸都极为容易,且也有利于保养维修。
7.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方便组装的用于空调装置的废水排水泵,包含有:包含有:一下壳体,底部形成一吸水口,侧面形成一排水口;一主壳体,呈圆筒状,设于该下壳体上方,并且与该下壳体之间形成一排水室,该吸水口及该排水口均在空间
上连通于该排水室,且该主壳体内容置一马达,该排水室内设有一排水叶片,该排水叶片与该马达的驱动轴相链接;以及一上壳体,盖设于该主壳体;该下壳体与该主壳体相接的部位呈圆筒状;该主壳体的外周面具有多个嵌卡件,该下壳体的外周面具有多个对嵌件,该多个嵌卡件可拆卸地与该多个对嵌件相嵌接;其中,该多个嵌卡件与该多个对嵌件的相嵌接关系乃是借由该主壳体与该下壳体相对旋转而嵌接;其中,各该嵌卡件与各该对嵌件两者中有一者具备一斜面以及一顶抵部,而另一者具备一凸块,于各该嵌卡件嵌接于各该对嵌件的过程中,该多个嵌卡件与该多个对嵌件借由该多个凸块先抵于该多个斜面并沿该多个斜面滑移至该多个顶抵部而完成嵌接,该多个凸块顶抵于该多个顶抵部提供强迫该下壳体与该主壳体相靠近的作用力。
8.借此,本实用新型仅是以旋转嵌接的方式即可使下壳体与主壳体进行嵌接或拆卸,组装及拆卸都极为容易,且也有利于保养维修。
9.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附图说明
10.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组合立体图。
11.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爆炸图。
12.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组合图,显示嵌卡件与对嵌件分开的状态。
13.图4为图3的局部放大图。
14.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组合图,显示嵌卡件与对嵌件接触的状态。
15.图6为图5的局部放大图。
16.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组合图,显示嵌卡件与对嵌件相嵌接的状态。
17.图8为图7的局部放大图。
18.图9为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组合图,显示嵌卡件与对嵌件分开的状态。
19.图10为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组合图,显示嵌卡件与对嵌件相嵌接的状态。
20.图11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态样的爆炸图。
21.其中,附图标记:
22.10:方便组装支用于空调装置的废水排水泵
23.11:下壳体
24.12:吸水口
25.13:排水口
26.14:对嵌件
27.141:弹性臂
28.142:底部
29.143:斜面
30.144:顶抵部
31.145:凸垣
32.146:嵌槽
33.15:排水室
34.16:排水叶片
35.18:o形环
36.21:主壳体
37.22:嵌卡件
38.222:凸块
39.224:倾斜块
40.31:上壳体
41.10’:方便组装支用于空调装置的废水排水泵
42.11’:下壳体
43.14’:对嵌件
44.141’:弹性臂
45.143’:斜面
46.144’:顶抵部
47.22’:嵌卡件
48.222’:凸块
具体实施方式
49.为了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点所在,兹举以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图式说明如后,其中:
50.如图1至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所提出的一种方便组装的用于空调装置的废水排水泵10,主要由一下壳体11、一主壳体21以及一上壳体31所组成,其中:
51.该下壳体11,底部形成一吸水口12,侧面形成一排水口13。
52.该主壳体21,呈圆筒状,设于该下壳体11上方,并且与该下壳体11之间形成一排水室15,该吸水口12及该排水口13均在空间上连通于该排水室15,且该主壳体21内容置一马达(图中未示),该排水室15内设有一排水叶片16,该排水叶片16与该马达的驱动轴相链接,其中,该马达与驱动轴乃是甚为现有的元件,且该马达设置于该主壳体21内的状态亦非本案的技术重点,因此容不以图式表示之。此外,该下壳体11与该主壳体21相接的部位呈圆筒状。
53.该上壳体31,盖设于该主壳体21。
54.其中,该主壳体21的外周面具有多个嵌卡件22,该下壳体11的外周面具有多个对嵌件14,该多个嵌卡件22可拆卸地与该多个对嵌件14相嵌接,此外,该多个嵌卡件22与该多个对嵌件14的相嵌接关系乃是借由该主壳体21与该下壳体11相对旋转而嵌接,且该下壳体11与该主壳体21之间设有一o形环18,该o形环18可受压迫而略微变形;于本第一实施例中,各该对嵌件14均具备一斜面143以及一顶抵部144,而各该嵌卡件22则均具备一凸块222。于各该嵌卡件22嵌接于各该对嵌件14的过程中,该多个嵌卡件22与该多个对嵌件 14借由该多个凸块222先抵于该多个斜面143并沿该多个斜面滑移至该多个顶抵部144而完成嵌接,该多个凸块222顶抵于该多个顶抵部144提供强迫该下壳体11与该主壳体21相靠近的作用力,这个作用力会压迫该o形环18略微变形而形成更佳的止漏效果。
55.各该对嵌件14包含有一弹性臂141及一底部142,该斜面143设置于弹性臂141且面对该底部142,而与该底部142相隔预定距离,该底部142与该斜面143之间形成一嵌槽146,该顶抵部144位于该嵌槽底部142,且该嵌槽146 的开口实质朝向该主壳体21或该下壳体11的切线方向。该弹性臂141以一端连接该底部142,另一端为自由端。且该斜面143与该顶抵部144之间形成一凸垣145,该凸垣145与该底部142的距离小于该顶抵部144与该底部142的距离,且各该凸块222的宽度大于该凸垣145与该底部142的距离。
56.此外,各该凸块222向抵接于该斜面143的相反方向延伸一倾斜块224,各该凸块222的倾斜块224的倾斜程度与该斜面143相对应。
57.以上说明了本第一实施例的结构,接下来说明本第一实施例的使用状态。
58.如图3及图4所示,在要将该下壳体11组装于该主壳体21时,先将该下壳体11顶缘顶抵于该主壳体21底缘,其间并设有该o形环18,此时,该多个嵌卡件22与该多个对嵌件14互相分开没有接触。
59.如图5及图6所示,旋转该下壳体11使各该对嵌件14以其该斜面143抵于各该凸块222。
60.再如图7及图8所示,再旋转该下壳体使各该对嵌件14更向各该凸块222 移动,各该凸块222即会借由抵于各该对嵌件14的斜面来将各该弹性臂141 顶高,进而使得各该凸垣145与各该底部142的距离扩大,最终即扩大到可以让各该凸块222通过,各该凸块222即会进入至各该嵌槽146的槽底而顶抵于各该顶抵部144,借以提供强迫该下壳体11与该主壳体21相靠近的作用力。至此即完成组装。
61.如图5及图6所示,若要拆下该下壳体11,则相对于该主壳体21反向转动该下壳体11,即可迫使各该对嵌件14的弹性臂141向上变形,之后即可使各该嵌卡件22的凸块222得以脱离各该对嵌件14的嵌槽146,而回到图3及图4的状况,此时由于已不存在嵌卡的状态,因此可以自由的将该下壳体11 自该主壳体21移开。
62.由上可知,本实用新型仅借由单纯的转动下壳体11即可组合或拆卸,确实可以让组装者更为方便的组装,较先前的技术而言更为方便且快速,可解决前述现有技术所遭遇的问题。此外,由于本实用新型可轻易地安装或拆卸,因此保养维修亦极为容易且方便。
63.如图9及图10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第二实施例的一种方便组装支用于空调装置的废水排水泵10’,主要概同于前揭第一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
64.在本第二实施例中,各该对嵌件14’不具有第一实施例的凸垣,而是各该对嵌件14’直接以其斜面143’连接其顶抵部144’。于各该嵌卡件22’嵌接于各该对嵌件14’过程中,该多个嵌卡件22’与该多个对嵌件14’借由各该凸块222’顶抵于各该斜面143’而强迫抵于该多个顶抵部144’下方而顶抵住,进而完成嵌接,此时由于顶抵的关系会呈现各该凸块222’紧配于各该顶抵部144’的固定效果。
65.本第二实施例不具有第一实施例中的凸垣,而仍能达到所能达成的功效为,同样能借由旋转该下壳体11’的方式来将该多个嵌卡件22’嵌接于该多个对嵌件14’,操作上较第一实施例更为简单容易。
66.本第二实施例的其余技术特征及所能达成的功效均概同于前揭第一实施例,容不再予赘述。
67.须补充的一点是,本案在前面的两个实施例中都以该多个嵌卡件22设于该主壳体
21以及该多个对嵌件14设于该下壳体11为例来说明。然而,如图11 所示,事实上该多个嵌卡件22及该多个对嵌件14亦可以反过来设置,而使得该下壳体11具有该多个嵌卡件22与该主壳体21具有该多个对嵌件14,这样的设置关系同样能达到以旋转方式来组装该下壳体11至该主壳体21上的效果,设置方式视实际需要而定。
68.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