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抑菌型窗帘复合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827742发布日期:2022-04-27 11:43阅读:96来源:国知局
多层抑菌型窗帘复合机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窗帘复合技术领域,具体为多层抑菌型窗帘复合机构。


背景技术:

2.窗帘面料复合是将两层或两层以上的纺织品、泡棉、皮革等材料相互组合合成为一种材料的加工工艺,而抑菌型窗帘复合机构则是在多层面料中加上抑菌层纺织面料进行复合加工的设备工序。
3.市场上的多层抑菌型窗帘复合机构在使用中,大多怕影响复合后的后续产品质量,所以一般在窗帘面料的引导过程中也都与时俱进的添加了表面清灰机构,然而由于空气的流通性,其清扫下来的灰尘杂质等会在空气中漂浮不定,导致给在旁工作人员带来呼吸通道或人身安全的相对隐患,为此,我们提出多层抑菌型窗帘复合机构。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多层抑菌型窗帘复合机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大多怕影响复合后的后续产品质量,所以一般在窗帘面料的引导过程中也都与时俱进的添加了表面清灰机构,然而由于空气的流通性,其清扫下来的灰尘杂质等会在空气中漂浮不定,导致给在旁工作人员带来呼吸通道或人身安全的相对隐患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多层抑菌型窗帘复合机构,包括主体、松紧调节机构、清灰机构、集尘机构、复合机构和收卷引导架,所述主体的上方一侧设置有松紧调节机构,且松紧调节机构的侧边设置有清灰机构,所述清灰机构的下方设置有集尘机构,所述主体的中部一侧设置有复合机构,且复合机构的侧边设置有收卷引导架,所述松紧调节机构包括第一引导架、可调外架、转动件、限位螺纹组件和第二引导架,且第一引导架的一侧设置有可调外架,所述可调外架的下方一侧设置有转动件,且转动件的一侧设置有限位螺纹组件,所述可调外架的侧边设置有第二引导架。
6.进一步的,所述可调外架通过转动件与限位螺纹组件和主体构成活动可调结构,且可调外架的高度比第一引导架高。
7.进一步的,所述清灰机构包括旋转组件、栓孔、栓件、组合装件和清灰毛刷,且旋转组件的内侧一端分布有栓孔,所述旋转组件的边侧连接有组合装件,且组合装件的一端设置有栓件,所述组合装件的一侧边端设置有清灰毛刷。
8.进一步的,所述组合装件通过旋转组件与松紧调节机构构成调节结构,且组合装件的边端设置有清灰毛刷。
9.进一步的,所述集尘机构包括安装盒、固定件、内侧板、滤网板、底装板、引风装架、滑动组件和抽拉集尘盒,且安装盒的两侧中端设置有固定件,所述安装盒的中部内侧设置有内侧板,且安装盒的中部底端分布有滤网板,所述安装盒的中部底端对称有底装板,且底装板的上方设置有引风装架,所述安装盒的前端下方设置有滑动组件,且滑动组件的内侧贴装有抽拉集尘盒。
10.进一步的,所述底装板与引风装架沿着安装盒的竖直中轴线对称分布,且底装板的两侧设置有滤网板。
11.进一步的,所述抽拉集尘盒通过滑动组件与安装盒构成水平滑动结构,且抽拉集尘盒呈矩形状分布。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多层抑菌型窗帘复合机构,面料上的灰尘在被清理下来之后,由于空气自身的流通性,其灰尘会随着空气在空中漂浮不定,此时使用者可利用引风装架的中部风扇的反向轴流来达到引风效果,从而带动空气进行引导流通,带动漂浮的灰尘进行有目的的引导作业。
13.第一引导架与第二引导架的设置可以同时进行不同面料窗帘的加工引导,而根据自身面料材质厚度的不同,使用者可利用转动件以及其一侧的限位螺纹组件来对可调外架进行微小的弧形转动,从而达到调节可调外架与第一引导架、第二引导架两者之间的压合间距,从而尽可能的提高面料单独之间的平整性,减少褶皱的现象发生。
14.面料在引导过程中,其两面表面难免会沾上灰尘,为了避免灰尘随着复合机构掺杂在一起给后续操作带来不便,此时使用者可通过旋转组件的转动性来对组合装件以及其一侧设置的清灰毛刷进行相应角度的调节,调节完毕后再利用栓件与栓孔进行限位固定,从而面料在引导过程中其两组清灰毛刷可以顺着面料的移动而同时进行两面清灰作业。
15.面料上的灰尘在被清理下来之后,由于空气自身的流通性,其灰尘会随着空气在空中漂浮不定,还需要使用者进行二次清理的同时且时间一长会给在旁工作人员带来一些安全隐患,此时使用者可利用引风装架的中部风扇的反向轴流来达到引风效果,从而带动空气进行引导流通,带动漂浮的灰尘进行有目的的引导作业。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面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正面局部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集尘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集尘机构俯视结构示意图。
20.图中:1、主体;2、松紧调节机构;201、第一引导架;202、可调外架;203、转动件;204、限位螺纹组件;205、第二引导架;3、清灰机构;301、旋转组件;302、栓孔;303、栓件;304、组合装件;305、清灰毛刷;4、集尘机构;401、安装盒;402、固定件;403、内侧板;404、滤网板;405、底装板;406、引风装架;407、滑动组件;408、抽拉集尘盒;5、复合机构;6、收卷引导架。
具体实施方式
21.如图1所示,多层抑菌型窗帘复合机构,包括:主体1;主体1的上方一侧设置有松紧调节机构2,且松紧调节机构2的侧边设置有清灰机构3,清灰机构3的下方设置有集尘机构4,主体1的中部一侧设置有复合机构5,且复合机构5的侧边设置有收卷引导架6,松紧调节机构2包括第一引导架201、可调外架202、转动件203、限位螺纹组件204和第二引导架205,且第一引导架201的一侧设置有可调外架202,可调外架202的下方一侧设置有转动件203,且转动件203的一侧设置有限位螺纹组件204,可调外架202的侧边设置有第二引导架205,
可调外架202通过转动件203与限位螺纹组件204和主体1构成活动可调结构,且可调外架202的高度比第一引导架201高,第一引导架201与第二引导架205的设置可以同时进行不同面料窗帘的加工引导,而根据自身面料材质厚度的不同,使用者可利用转动件203以及其一侧的限位螺纹组件204来对可调外架202进行微小的弧形转动,从而达到调节可调外架202与第一引导架201、第二引导架205两者之间的压合间距,从而尽可能的提高面料单独之间的平整性,减少褶皱的现象发生。
22.如图2所示,多层抑菌型窗帘复合机构,清灰机构3包括旋转组件301、栓孔302、栓件303、组合装件304和清灰毛刷305,且旋转组件301的内侧一端分布有栓孔302,旋转组件301的边侧连接有组合装件304,且组合装件304的一端设置有栓件303,组合装件304的一侧边端设置有清灰毛刷305,组合装件304通过旋转组件301与松紧调节机构2构成调节结构,且组合装件304的边端设置有清灰毛刷305,面料在引导过程中,其两面表面难免会沾上灰尘,为了避免灰尘随着复合机构5掺杂在一起给后续操作带来不便,此时使用者可通过旋转组件301的转动性来对组合装件304以及其一侧设置的清灰毛刷305进行相应角度的调节,调节完毕后再利用栓件303与栓孔302进行限位固定,从而面料在引导过程中其两组清灰毛刷305可以顺着面料的移动而同时进行两面清灰作业。
23.如图3-4所示,多层抑菌型窗帘复合机构,集尘机构4包括安装盒401、固定件402、内侧板403、滤网板404、底装板405、引风装架406、滑动组件407和抽拉集尘盒408,且安装盒401的两侧中端设置有固定件402,安装盒401的中部内侧设置有内侧板403,且安装盒401的中部底端分布有滤网板404,安装盒401的中部底端对称有底装板405,且底装板405的上方设置有引风装架406,底装板405与引风装架406沿着安装盒401的竖直中轴线对称分布,且底装板405的两侧设置有滤网板404,安装盒401的前端下方设置有滑动组件407,且滑动组件407的内侧贴装有抽拉集尘盒408,抽拉集尘盒408通过滑动组件407与安装盒401构成水平滑动结构,且抽拉集尘盒408呈矩形状分布,面料上的灰尘在被清理下来之后,由于空气自身的流通性,其灰尘会随着空气在空中漂浮不定,还需要使用者进行二次清理的同时且时间一长会给在旁工作人员带来一些安全隐患,此时使用者可利用引风装架406的中部风扇的反向轴流来达到引风效果,从而带动空气进行引导流通,带动漂浮的灰尘进行有目的的引导作业。
24.工作原理:对于这类的多层抑菌型窗帘复合机构首先第一引导架201与第二引导架205的设置可以同时进行不同面料窗帘的加工引导,而根据自身面料材质厚度的不同,使用者可利用转动件203以及其一侧的限位螺纹组件204来对可调外架202进行微小的弧形转动,从而达到调节可调外架202与第一引导架201、第二引导架205两者之间的压合间距,从而尽可能的提高面料单独之间的平整性,减少褶皱的现象发生,并且面料在引导过程中,其两面表面难免会沾上灰尘,为了避免灰尘随着复合机构5掺杂在一起给后续操作带来不便,此时使用者可通过旋转组件301的转动性来对组合装件304以及其一侧设置的清灰毛刷305进行相应角度的调节,调节完毕后再利用栓件303与栓孔302进行限位固定,从而面料在引导过程中其两组清灰毛刷305可以顺着面料的移动而同时进行两面清灰作业,然而面料上的灰尘在被清理下来之后,由于空气自身的流通性,其灰尘会随着空气在空中漂浮不定,还需要使用者进行二次清理的同时且时间一长会给在旁工作人员带来一些安全隐患,此时使用者可利用引风装架406的中部风扇的反向轴流来达到引风效果,从而带动空气进行引导
流通,带动漂浮的灰尘进行有目的的引导作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