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深耕粉碎松土机的液压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014645发布日期:2022-05-16 19:44阅读:69来源:国知局
一种深耕粉碎松土机的液压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深耕土机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深耕粉碎松土机的液压系统。


背景技术:

2.耕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资源和条件,进入21世纪,人口不断增多,耕地逐渐减 少,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保持农业可持续发展首先要确保耕地的数量和质量,耕地是指种植农作物的土地,包括熟地,新开发、复垦、整理地,休闲地;以种植农作物为主,间有零星果树,桑树或其他树木的土地;平均每年能保证收获一季的已垦滩地和海涂,耕地中包括南方宽度小于1 .0m、北方宽度小于2 .0m固定的沟、渠、路和地坎;二级分类为水田、水浇地、旱地,其中深耕是土壤耕作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耕作措施,是指当一块田地要播种、插秧之前,先须犁田,把田地深层的土壤翻上来,浅层的土壤覆下去,它不仅在耕作措施中对土壤性质的影响最大,同时作用的范围也广,持续的时间也远比其他各项措施长,而且其他耕作措施如耙地、耢地等都是在这一措施基础上进行的,深耕具有翻土、松土、混土、碎土的作用,通过合理深耕能显著增产,利用机械深耕深松,可以使耕层疏松绵软、结构良好、活土层厚、平整肥沃,使固相、液相、气相比例相互协调,适应作用生长发育的要求。因此,想要利用机械进行深耕深松,则需要一个对其进行控制驱动的液压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深耕粉碎松土机的液压系统,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液压系统,采用统一的驱动模块对不同的执行元件进行驱动控制,使得油路之间的连接简洁统一,且不同的执行元件由与自身对应的驱动模块进行控制,使得每个执行元件的油路之间不会相互影响,由此提高工作的效率。
4.为达到上述目的,一种深耕粉碎松土机的液压系统,包括驱动模块和执行模块,所述驱动模块包括一个以上的执行驱动模块,所述执行驱动模块连接油箱,所述执行模块包括粉碎松土执行模块和移动执行模块,所述粉碎松土执行模块包括粉松马达油路、举升油缸油路、转角油缸油路和转向油缸油路,所述举升油缸油路、转角油缸油路和转向油缸油路通过油缸液压泵油路连接油箱。
5.所述执行驱动模块包括变量控制油路、平衡油路、控制阀油路和执行液压泵油路,所述执行液压泵油路连接油箱,执行液压泵油路还与平衡油路连接,所述平衡油路连接控制阀油路,所述控制阀油路还与变量控制油路连接,所述变量控制油路与粉松马达油路连接。
6.所述执行液压泵油路包括执行液压泵、执行溢流阀和过滤器,所述执行液压泵的一端连接油箱,执行液压泵的另一端连接过滤器的一端,位于执行液压泵与过滤器之间设置有执行溢流阀,所述执行溢流阀连接油箱,过滤器的另一端与平衡油路连接,由此,执行液压泵抽出流向其他油路的液压油会先通过过滤器进行过滤,将液压油中的杂质过滤。
7.所述平衡油路包括平衡第一弹簧式单向阀、平衡第二弹簧式单向阀、平衡第一先导式溢流阀、平衡第二先导式溢流阀、平衡第一溢流阀、平衡第二溢流阀、平衡第一单向阀、平衡第二单向阀、第一截止阀和第二截止阀,所述过滤器的另一端连接平衡第一弹簧式单向阀和平衡第二弹簧式单向阀的一端,所述平衡第一弹簧式单向阀的另一端连接平衡第一先导式溢流阀的一端,所述平衡第一先导式溢流阀的另一端连接平衡第一溢流阀的一端,所述平衡第一溢流阀的另一端连接平衡第一单向阀的一端,所述平衡第一单向阀的另一端与平衡第一溢流阀的一端连接,第一截止阀与平衡第一单向阀并联设置,所述平衡第二弹簧式单向阀的另一端连接平衡第二先导式溢流阀的一端,所述平衡第二先导式溢流阀的另一端连接平衡第二溢流阀的一端,所述平衡第二溢流阀的另一端连接平衡第二单向阀的一端,所述平衡第二单向阀的另一端与平衡第二溢流阀的一端连接,第二截止阀与平衡第二单向阀并联设置,所述平衡第一先导式溢流阀和平衡第二先导式溢流阀与控制阀油路连接,通过平衡油路的作用使得流向控制阀油路的液压油油压稳定。
8.所述控制阀油路包括控制三位五通电磁换向阀、控制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控制单向阀和控制节流阀,平衡第二先导式溢流阀与控制三位五通电磁换向阀的tp端连接,所述控制三位五通电磁换向阀的ta端与控制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的up端连接,所述控制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的ua端和ut端与控制单向阀的一端连接,所述控制单向阀的另一端连接平衡油路,控制节流阀与控制单向阀并联设置,平衡第一先导式溢流阀与控制三位五通电磁换向阀的tb端连接,所述控制三位五通电磁换向阀的tt端与油箱连接,控制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的ub端与控制三位五通电磁换向阀的tt端连接,所述控制三位五通电磁换向阀还与变量控制油路连接。
9.所述变量控制油路包括双向变量泵和变量活塞缸,控制三位五通电磁换向阀的tp端连接变量活塞缸的一端,控制三位五通电磁换向阀的tb端连接变量活塞缸的另一端,所述变量活塞缸的控制端连接双向变量泵的控制端,所述双向变量泵连接粉松马达油路,控制三位五通电磁换向阀的控制端还与变量活塞缸的控制端连接,由此设置,当需要对双向变量泵进行换向时,将控制三位五通电磁换向阀的tp端与tt端连通,且ta端与tb端连通,从而使得通过平衡第二先导式溢流阀流向变量活塞缸一端的液压油流回油箱,液压油通过平衡第一先导式溢流阀流向变量活塞缸另一端,由此驱动变量活塞缸对双向变量泵进行控制换向。
10.上述的液压系统,通过统一的驱动模块对执行模块进行驱动,使得每个执行元件的油路之间不会相互影响,由此提高工作的效率,在工作时,液压油在驱动模块和执行模块之间循环流动,当需要将油路流向变换时,控制双向变量泵时流经驱动模块的液压油反向流动,从而即可控制整个油路的换向,操作简单。
11.进一步的,所述油缸液压泵油路包括油缸液压泵、二位三通换向阀和油缸液压泵溢流阀,所述油缸液压泵的一端连接油箱,二位三通换向阀的pf端连接油缸液压泵的另一端,二位三通换向阀的cf端连接举升油缸油路和转角油缸油路,二位三通换向阀的ef端连接转向油缸油路,所述二位三通换向阀的控制端通过油缸液压泵溢流阀连接油箱,由此设置,当需要对举升油缸和转角油缸进行控制时,控制二位三通换向阀将其cf端和ef端与pf端联动,从而使得液压油可以流向举升油缸、转角油缸和转向油缸,当不需要液压油流向转向油缸时,控制二位三通换向阀将cf端和pf端连通即可。
12.进一步的,所述举升油缸油路包括举升三位五通电磁阀、举升单向阀、举升第一液控单向阀、举升第二液控单向阀和举升油缸,二位三通换向阀的cf端连接举升三位五通电磁阀的e1p端,在二位三通换向阀的cf端与举升三位五通电磁阀的e1p端之间设置有举升单向阀,举升三位五通电磁阀的e1a端连接举升第一液控单向阀的一端,所述举升第一液控单向阀的另一端连接举升油缸的一端;举升三位五通电磁阀的e1b端连接举升第二液控单向阀的一端,所述举升第二液控单向阀的另一端连接举升油缸的另一端,举升三位五通电磁阀的e1t端连接油箱,当需要驱动举升油缸时,控制举升三位五通电磁阀将其e1p端连通e1a端,举升三位五通电磁阀的e1b端连通e1t端,由此,液压油即可流向举升油缸,举升油缸向一端驱动;当需要举升油缸向另一端驱动时,控制举升三位五通电磁阀将其e1p端连通e1b端,举升三位五通电磁阀的e1a端连通e1t端,由此即可使得举升油缸向另一端驱动。
13.进一步的,所述转角油缸油路包括转角三位五通电磁阀、转角单向阀、转角第一液控单向阀、转角第二液控单向阀和举升油缸,二位三通换向阀的cf端连接转角三位五通电磁阀的e2p端,在二位三通换向阀的cf端与转角三位五通电磁阀的e2p端之间设置有举升单向阀,转角三位五通电磁阀的e2a端连接转角第一液控单向阀的一端,所述转角第一液控单向阀的另一端连接转角油缸的一端;转角三位五通电磁阀的e2b端连接转角第二液控单向阀的一端,所述转角第二液控单向阀的另一端连接转角油缸的另一端,转角三位五通电磁阀的e1t端连接油箱,当需要驱动转角油缸时,控制转角三位五通电磁阀将其e2p端连通e2a端,转角三位五通电磁阀的e2b端连通e2t端,由此,液压油即可流向转角油缸,转角油缸向一端驱动;当需要转角油缸向另一端驱动时,控制转角三位五通电磁阀将其e2p端连通e2b端,转角三位五通电磁阀的e2a端连通e2t端,由此即可使得转角油缸向另一端驱动。
14.进一步的,在油缸液压泵油路与转角油缸油路和举升油缸油路之间还设有举升转角控制油路,所述举升转角控制油路包括举升转角控制第一溢流阀、举升转角过滤器、举升转角第二溢流阀、举升转角第三溢流阀和举升转角第四溢流阀,二位三通换向阀的cf端连接举升转角过滤器的一端,所述举升转角过滤器的另一端连接举升转角第一溢流阀的一端,举升转角第一溢流阀的另一端连接油箱,二位三通换向阀的cf端还与举升转角第二溢流阀的一端连接,所述举升转角第二溢流阀的另一端连接举升三位五通电磁阀的控制端和转角三位五通电磁阀的控制端,位于二位三通换向阀的cf端与举升转角第二溢流阀的一端之间连接有举升转角第三溢流阀的一端,所述举升转角第三溢流阀的另一端与油箱连接;位于举升转角第二溢流阀与举升三位五通电磁阀的控制端和转角三位五通电磁阀的控制端之间连接有举升转角第四溢流阀的一端,所述举升转角第四溢流阀的另一端与油箱连接,由此设置,通过举升转角控制油路对举升三位五通电磁阀和转角三位五通电磁阀进行控制。
15.进一步的,所述转向油缸油路包括循环油路、转向油缸、转向泄油溢流阀和转向进油单向阀,所述二位三通换向阀的ef端连接转向进油单向阀的一端,转向进油单向阀的另一端连接循环油路,所述转向进油单向阀的一端还与转向泄油溢流阀的一端连接,所述转向泄油溢流阀的另一端连接循环油路,循环油路与转向油缸连接;所述转向油缸设有第一转向油缸和第二转向油缸,所述循环油路包括转向调节阀和稳流油路,所述转向调节阀的op端连接转向进油单向阀的另一端,转向调节阀的ot端连接转向泄油溢流阀的另一端并与油箱连接,转向调节阀的or端连接第一转向油缸的一端与第二转向油缸的另一端,转向调
节阀的ol端连接第二转向油缸的一端和第一转向油缸的另一端;在转向调节阀的or端与ol端之间设有稳流油路,由此,当需要驱动转向油缸转向左边时,控制转向调节阀将其op端连通ol端,此时,液压油从转向调节阀的ol端流向第二转向油缸的一端和第一转向油缸的另一端,由此实现转向左边;当需要驱动转向油缸转向有边时,控制转向调节阀将其op端连通or端,此时,液压油从转向调节阀的or端流向第一转向油缸的一端和第二转向油缸的另一端,由此实现转向右边。
16.进一步的,所述稳流油路包括转向第一溢流阀、转向第二溢流阀、转向第一单向阀和转向第二单向阀,所述转向第一溢流阀的一端连接转向调节阀的or端,转向第一溢流阀的另一端连接转向第二溢流阀的一端,所述转向第二溢流阀的另一端连接转向调节阀的ol端,所述转向第一溢流阀的另一端和转向第二溢流阀的一端还与油箱连接,所述转向第一单向阀一端与转向调节阀的or端连接,转向第一单向阀的另一端与转向第二单向阀的一端连接,所述转向第二单向阀的另一端与转向调节阀的ol端连接,转向第一单向阀与转向第二单向阀之间还与油箱连接,由此设置,通过稳流油路使得通往转向油缸的液压油不会出现较大的波动,使得油路稳定。
17.进一步的,所述粉松马达油路包括粉松马达和马达泄油油路,双向变量泵的一端连接粉松马达的一端,所述粉松马达的另一端与双向变量泵的另一端连接,位于粉松马达与双向变量泵之间设有马达泄油油路,所述马达泄油油路包括马达泄油三位二通换向阀和马达泄油溢流阀,所述马达泄油三位二通换向阀的ma端连接粉松马达的一端,马达泄油三位二通换向阀的mb端连接粉松马达的另一端,所述马达泄油三位二通换向阀的mt端连接马达泄油溢流阀的一端,马达泄油溢流阀的另一端连接油箱,由此设置,当粉松马达停止工作时,存留在粉松马达的液压油通过马达泄油油路回流到油箱。
18.进一步的,执行驱动模块还与移动执行模块连接,所述移动执行模块包括刹车马达、刹车控制阀和刹车二位二通换向阀,双向变量泵的一端连接刹车马达的一端,所述刹车马达的另一端连接双向变量泵的另一端,在所述刹车马达上还设有刹车控制阀,所述刹车控制阀连接刹车二位二通换向阀的sa端,所述刹车二位二通换向阀的sp端连接执行驱动模块,刹车二位二通换向阀的st端连接油箱,由此,当需要进行刹车时,控制刹车二位二通换向阀的sp端连通sa端,由此液压油即可流向刹车控制阀,从而实现刹车,停止刹车时,控制刹车二位二通换向阀的sa端连通st端,由此液压油即可流回油箱。
19.进一步的,油缸液压泵与油箱连接的一端连接有风扇马达油路,所述风扇马达油路包括风扇马达液压泵、风扇马达和风扇马达溢流阀,所述风扇马达液压泵的一端连接油箱,风扇马达液压泵的另一端连接风扇马达的一端,所述风扇马达的另一端连接油箱,在风扇马达的两端之间设有风扇马达溢流阀,所述风扇马达溢流阀的一端连接风扇马达与风扇马达液压泵连接的一端,风扇马达溢流阀的另一端连接风扇马达与油箱连接的一端,由此设置,通过风扇马达油路的作用实现散热。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深耕粉碎松土机的液压系统示意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执行驱动模块的示意图。
22.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图。
23.图4为图2中b处的放大图。
24.图5为图2中c处的放大图。
25.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油缸液压泵油路的示意图。
26.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举升油缸油路和转角油缸油路的示意图。
27.图8为图7中d处的放大图。
28.图9为图6中e处的放大图。
29.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粉松马达油路的示意图。
30.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移动执行模块的示意图。
31.图12为图11中f处的放大图。
32.图13为图6中g处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33.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34.如图1至图13所示,一种深耕粉碎松土机的液压系统,包括驱动模块1y和执行模块2y,所述驱动模块1y包括一个以上的执行驱动模块10y,所述执行驱动模块10y连接油箱0y,所述执行模块2y包括粉碎松土执行模块4y和移动执行模块22y,所述粉碎松土执行模块4y包括粉松马达油路41y、举升油缸油路42y、转角油缸油路43y和转向油缸油路44y,所述举升油缸油路42y、转角油缸油路43y和转向油缸油路44y通过油缸液压泵油路45y连接油箱0y。
35.如图2所示,所述执行驱动模块10y包括变量控制油路101y、平衡油路102y、控制阀油路103y和执行液压泵油路104y,所述执行液压泵油路104y连接油箱0y,执行液压泵油路104y还与平衡油路102y连接,所述平衡油路102y连接控制阀油路103y,所述控制阀油路103y还与变量控制油路101y连接,所述变量控制油路101y与粉松马达油路41y连接。
36.如图2和图5所示,所述执行液压泵油路104y包括执行液压泵1041y、执行溢流阀1042y和过滤器1043y,所述执行液压泵1041y的一端连接油箱0y,执行液压泵1041y的另一端连接过滤器1043y的一端,位于执行液压泵1041y与过滤器1043y之间设置有执行溢流阀1042y,所述执行溢流阀1042y连接油箱0y,过滤器1043y的另一端与平衡油路102y连接,由此,执行液压泵抽出流向其他油路的液压油会先通过过滤器进行过滤,将液压油中的杂质过滤。
37.如图3所示,所述平衡油路102y包括平衡第一弹簧式单向阀1021y、平衡第二弹簧式单向阀1022y、平衡第一先导式溢流阀1023y、平衡第二先导式溢流阀1024y、平衡第一溢流阀1025y、平衡第二溢流阀1026y、平衡第一单向阀1027y、平衡第二单向阀1028y、第一截止阀1029y和第二截止阀1020y,所述过滤器1043y的另一端连接平衡第一弹簧式单向阀1021y和平衡第二弹簧式单向阀1022y的一端,所述平衡第一弹簧式单向阀1021y的另一端连接平衡第一先导式溢流阀1023y的一端,所述平衡第一先导式溢流阀1023y的另一端连接平衡第一溢流阀1025y的一端,所述平衡第一溢流阀1025y的另一端连接平衡第一单向阀1027y的一端,所述平衡第一单向阀1027y的另一端与平衡第一溢流阀1025y的一端连接,第一截止阀1029y与平衡第一单向阀1027y并联设置,所述平衡第二弹簧式单向阀1022y的另一端连接平衡第二先导式溢流阀1024y的一端,所述平衡第二先导式溢流阀1024y的另一端连接平衡第二溢流阀1026y的一端,所述平衡第二溢流阀1026y的另一端连接平衡第二单向
阀1028y的一端,所述平衡第二单向阀1028y的另一端与平衡第二溢流阀1026y的一端连接,第二截止阀1020y与平衡第二单向阀1028y并联设置,所述平衡第一先导式溢流阀1023y和平衡第二先导式溢流阀1024y与控制阀油路103y连接,通过平衡油路的作用使得流向控制阀油路的液压油油压稳定。
38.如图4所示,所述控制阀油路103y包括控制三位五通电磁换向阀1031y、控制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1032y、控制单向阀1033y和控制节流阀1034y,平衡第二先导式溢流阀1024y与控制三位五通电磁换向阀1031y的tp端连接,所述控制三位五通电磁换向阀1031y的ta端与控制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1032y的up端连接,所述控制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1032y的ua端和ut端与控制单向阀1033y的一端连接,所述控制单向阀1033y的另一端连接平衡油路102y,控制节流阀1034y与控制单向阀1033y并联设置,平衡第一先导式溢流阀1023y与控制三位五通电磁换向阀1031y的tb端连接,所述控制三位五通电磁换向阀1031y的tt端与油箱0y连接,控制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1032y的ub端与控制三位五通电磁换向阀1031y的tt端连接,所述控制三位五通电磁换向阀1031y还与变量控制油路101y连接。
39.如图5所示,所述变量控制油路101y包括双向变量泵1011y和变量活塞缸1012y,控制三位五通电磁换向阀1031y的tp端连接变量活塞缸1012y的一端,控制三位五通电磁换向阀1031y的tb端连接变量活塞缸1012y的另一端,所述变量活塞缸1012y的控制端10121y连接双向变量泵1011y的控制端10111y,所述双向变量泵1011y连接粉松马达油路41y,控制三位五通电磁换向阀1031y的控制端10311y还与变量活塞缸1012y的控制端10121y连接,由此设置,当需要对双向变量泵进行换向时,将控制三位五通电磁换向阀的tp端与tt端连通,且ta端与tb端连通,从而使得通过平衡第二先导式溢流阀流向变量活塞缸一端的液压油流回油箱,液压油通过平衡第一先导式溢流阀流向变量活塞缸另一端,由此驱动变量活塞缸对双向变量泵进行控制换向。
40.如图6所示,所述油缸液压泵油路45y包括油缸液压泵451y、二位三通换向阀452y和油缸液压泵溢流阀453y,所述油缸液压泵451y的一端连接油箱0y,二位三通换向阀452y的pf端连接油缸液压泵451y的另一端,二位三通换向阀452y的cf端连接举升油缸油路42y和转角油缸油路43y,二位三通换向阀452y的ef端连接转向油缸油路44y,所述二位三通换向阀452y的控制端4521y通过油缸液压泵溢流阀453y连接油箱0y,由此设置,当需要对举升油缸和转角油缸进行控制时,控制二位三通换向阀将其cf端和ef端与pf端联动,从而使得液压油可以流向举升油缸、转角油缸和转向油缸,当不需要液压油流向转向油缸时,控制二位三通换向阀将cf端和pf端连通即可。
41.如图7和图8,所述举升油缸油路42y包括举升三位五通电磁阀421y、举升单向阀422y、举升第一液控单向阀423y、举升第二液控单向阀424y和举升油缸425y,二位三通换向阀452y的cf端连接举升三位五通电磁阀421y的e1p端,在二位三通换向阀452y的cf端与举升三位五通电磁阀421y的e1p端之间设置有举升单向阀422y,举升三位五通电磁阀421y的e1a端连接举升第一液控单向阀423y的一端,所述举升第一液控单向阀423y的另一端连接举升油缸425y的一端;举升三位五通电磁阀421y的e1b端连接举升第二液控单向阀424y的一端,所述举升第二液控单向阀424y的另一端连接举升油缸425y的另一端,举升三位五通电磁阀421y的e1t端连接油箱0y,当需要驱动举升油缸时,控制举升三位五通电磁阀将其e1p端连通e1a端,举升三位五通电磁阀的e1b端连通e1t端,由此,液压油即可流向举升油
缸,举升油缸向一端驱动;当需要举升油缸向另一端驱动时,控制举升三位五通电磁阀将其e1p端连通e1b端,举升三位五通电磁阀的e1a端连通e1t端,由此即可使得举升油缸向另一端驱动。
42.如图7和图8,所述转角油缸油路43y包括转角三位五通电磁阀431y、转角单向阀432y、转角第一液控单向阀433y、转角第二液控单向阀434y和举升油缸435y,二位三通换向阀452y的cf端连接转角三位五通电磁阀431y的e2p端,在二位三通换向阀452y的cf端与转角三位五通电磁阀431y的e2p端之间设置有举升单向阀432y,转角三位五通电磁阀431y的e2a端连接转角第一液控单向阀433y的一端,所述转角第一液控单向阀433y的另一端连接转角油缸435y的一端;转角三位五通电磁阀431y的e2b端连接转角第二液控单向阀434y的一端,所述转角第二液控单向阀434y的另一端连接转角油缸435y的另一端,转角三位五通电磁阀431y的e1t端连接油箱0y,当需要驱动转角油缸时,控制转角三位五通电磁阀将其e2p端连通e2a端,转角三位五通电磁阀的e2b端连通e2t端,由此,液压油即可流向转角油缸,转角油缸向一端驱动;当需要转角油缸向另一端驱动时,控制转角三位五通电磁阀将其e2p端连通e2b端,转角三位五通电磁阀的e2a端连通e2t端,由此即可使得转角油缸向另一端驱动。
43.如图8所示,在油缸液压泵油路45y与转角油缸油路43y和举升油缸油路42y之间还设有举升转角控制油路46y,所述举升转角控制油路46y包括举升转角控制第一溢流阀461y、举升转角过滤器462y、举升转角第二溢流阀463y、举升转角第三溢流阀464y和举升转角第四溢流阀465y,二位三通换向阀452y的cf端连接举升转角过滤器462y的一端,所述举升转角过滤器462y的另一端连接举升转角第一溢流阀461y的一端,举升转角第一溢流阀461y的另一端连接油箱0y,二位三通换向阀452y的cf端还与举升转角第二溢流阀463y的一端连接,所述举升转角第二溢流阀463y的另一端连接举升三位五通电磁阀421y的控制端4211y和转角三位五通电磁阀431y的控制端4311y,位于二位三通换向阀452y的cf端与举升转角第二溢流阀463y的一端之间连接有举升转角第三溢流阀464y的一端,所述举升转角第三溢流阀464y的另一端与油箱0y连接;位于举升转角第二溢流阀463y与举升三位五通电磁阀421y的控制端4211y和转角三位五通电磁阀431y的控制端4311y之间连接有举升转角第四溢流阀465y的一端,所述举升转角第四溢流阀465y的另一端与油箱0y连接,由此设置,通过举升转角控制油路对举升三位五通电磁阀和转角三位五通电磁阀进行控制。
44.如图6、7和图9所示,所述转向油缸油路44y包括循环油路441y、转向油缸442y、转向泄油溢流阀443y和转向进油单向阀444y,所述二位三通换向阀452y的ef端连接转向进油单向阀444y的一端,转向进油单向阀444y的另一端连接循环油路441y,所述转向进油单向阀444y的一端还与转向泄油溢流阀443y的一端连接,所述转向泄油溢流阀443y的另一端连接循环油路441y,循环油路441y与转向油缸442y连接;所述转向油缸442y设有第一转向油缸4421y和第二转向油缸4422y,所述循环油路441y包括转向调节阀445y和稳流油路446y,所述转向调节阀445y的op端连接转向进油单向阀444y的另一端,转向调节阀445y的ot端连接转向泄油溢流阀443y的另一端并与油箱0y连接,转向调节阀445y的or端连接第一转向油缸4421y的一端与第二转向油缸4422y的另一端,转向调节阀445y的ol端连接第二转向油缸4422y的一端和第一转向油缸4421y的另一端(在图7中示出);在转向调节阀445y的or端与ol端之间设有稳流油路446y,由此,当需要驱动转向油缸转向左边时,控制转向调节阀将其
op端连通ol端,此时,液压油从转向调节阀的ol端流向第二转向油缸的一端和第一转向油缸的另一端,由此实现转向左边;当需要驱动转向油缸转向有边时,控制转向调节阀将其op端连通or端,此时,液压油从转向调节阀的or端流向第一转向油缸的一端和第二转向油缸的另一端,由此实现转向右边。
45.如图9所示,所述稳流油路441y包括转向第一溢流阀4411y、转向第二溢流阀4412y、转向第一单向阀4413y和转向第二单向阀4414y,所述转向第一溢流阀4411y的一端连接转向调节阀445y的or端,转向第一溢流阀4411y的另一端连接转向第二溢流阀4412y的一端,所述转向第二溢流阀4412y的另一端连接转向调节阀445y的ol端,所述转向第一溢流阀4411y的另一端和转向第二溢流阀4412y的一端还与油箱0y连接,所述转向第一单向阀4413y一端与转向调节阀445y的or端连接,转向第一单向阀4413y的另一端与转向第二单向阀4414y的一端连接,所述转向第二单向阀4414y的另一端与转向调节阀445y的ol端连接,转向第一单向阀4413y与转向第二单向阀4414y之间还与油箱0y连接,由此设置,通过稳流油路使得通往转向油缸的液压油不会出现较大的波动,使得油路稳定。
46.如图10所示,所述粉松马达油路41y包括粉松马达411y和马达泄油油路412y,双向变量泵101y的一端连接粉松马达411y的一端,所述粉松马达411y的另一端与双向变量泵101y的另一端连接,位于粉松马达411y与双向变量泵101y之间设有马达泄油油路412y,所述马达泄油油路412y包括马达泄油三位二通换向阀413y和马达泄油溢流阀414y,所述马达泄油三位二通换向阀413y的ma端连接粉松马达411y的一端,马达泄油三位二通换向阀413y的mb端连接粉松马达411y的另一端,所述马达泄油三位二通换向阀413y的mt端连接马达泄油溢流阀414y的一端,马达泄油溢流阀414y的另一端连接油箱0y,由此设置,当粉松马达停止工作时,存留在粉松马达的液压油通过马达泄油油路回流到油箱。
47.如图11和图12所示,执行驱动模块10y还与移动执行模块22y连接,所述移动执行模块22y包括刹车马达221y、刹车控制阀222y和刹车二位二通换向阀223y,双向变量泵101y的一端连接刹车马达221y的一端,所述刹车马达221y的另一端连接双向变量泵101y的另一端,在所述刹车马达221y上还设有刹车控制阀222y,所述刹车控制阀222y连接刹车二位二通换向阀223y的sa端,所述刹车二位二通换向阀223y的sp端连接执行驱动模块10y,刹车二位二通换向阀223y的st端连接油箱0y,由此,当需要进行刹车时,控制刹车二位二通换向阀的sp端连通sa端,由此液压油即可流向刹车控制阀,从而实现刹车,停止刹车时,控制刹车二位二通换向阀的sa端连通st端,由此液压油即可流回油箱。
48.如图6和图13所示,油缸液压泵451y与油箱0y连接的一端连接有风扇马达油路47y,所述风扇马达油路47y包括风扇马达液压泵471y、风扇马达472y和风扇马达溢流阀473y,所述风扇马达液压泵471y的一端连接油箱0y,风扇马达液压泵471y的另一端连接风扇马达472y的一端,所述风扇马达472y的另一端连接油箱0y,在风扇马达472y的两端之间设有风扇马达溢流阀473y,所述风扇马达溢流阀473y的一端连接风扇马达472y与风扇马达液压泵471y连接的一端,风扇马达溢流阀473y的另一端连接风扇马达472y与油箱0y连接的一端,由此设置,通过风扇马达油路的作用实现散热。
49.上述的液压系统,通过统一的驱动模块对执行模块进行驱动,使得每个执行元件的油路之间不会相互影响,由此提高工作的效率,在工作时,液压油在驱动模块和执行模块之间循环流动,当需要将油路流向变换时,控制双向变量泵时流经驱动模块的液压油反向
流动,从而即可控制整个油路的换向,操作简单。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